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初冰雪灾害对四川毛竹林的危害及其重建措施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灌英 徐小林 +1 位作者 杨朗生 何兴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100,共5页
在四川省毛竹资源集中产地宜宾市,调查2008年初冰雪冻雨天气对毛竹造成的危害,分析毛竹受害程度和分级状况。结果表明:毛竹林平均受损率为14.6%,受损率10%~30%的中度受损面积占66.7%,毛竹林受损以倒伏破裂为主,占受损总株数的78.3%。... 在四川省毛竹资源集中产地宜宾市,调查2008年初冰雪冻雨天气对毛竹造成的危害,分析毛竹受害程度和分级状况。结果表明:毛竹林平均受损率为14.6%,受损率10%~30%的中度受损面积占66.7%,毛竹林受损以倒伏破裂为主,占受损总株数的78.3%。毛竹受害原因主要是冰雪冻雨重力作用,立地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土壤瘠薄,以及经营粗放的毛竹林损失严重。重建措施包括适地适树、严格执行营造林技术标准和规程、选用新品种和及时监测预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冰雪冻雨 受损率 重建 四川宜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与城市景观的自然融合探析——以宁波北仑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春艳 张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681-12682,共2页
目前城市与农村间的界线开始变得模糊。结合宁波北仑农业观光园管理服务区景观设计实例,对农田与城市景观自然融合的实践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田 城市 景观 自然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杜鹃花属野生花卉资源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马丽莎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B05期201-203,共3页
分析了四川杜鹃花属野生花卉的种类、资源、分布等,筛选出21种(包括1变种)具有重要研究、栽培和开发价值的野生花卉,并就主要观赏特性及利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野生花卉资源 栽培 观赏特性 开发价值 变种 利用 分布 杜鹃花属 筛选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法刍议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云川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4-116,共3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多方面、多阶段、多层次的一个协调运作的整体系统,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英语教学实践和同行们的一些教学经验,尝试对其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和归纳。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学生为中心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野生岩生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2
5
作者 何云 李贤伟 +1 位作者 李西 龚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552-7553,共2页
[目的]研究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方法]以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和丛毛羊胡子草作为研究材料,并以目前最常用的护坡植物狗牙根作为对照,研究低温胁迫下2种野生岩生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蛋白质进... [目的]研究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方法]以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和丛毛羊胡子草作为研究材料,并以目前最常用的护坡植物狗牙根作为对照,研究低温胁迫下2种野生岩生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蛋白质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丛毛羊胡子草、金发草和狗牙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各处理温度下丛毛羊胡子草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金发草和狗牙根,并且3种草可溶性蛋白含量12月高于8月;3种草12月蛋白质SDS-PAGE分析表明,丛毛羊胡子草蛋白质条带数最多且条带着色深,金发草次之,狗牙根蛋白质条带数最少且条带着色浅。[结论]3种草种中,丛毛羊胡子草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发草 丛毛羊胡子草 抗寒性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栎霖 毛凯 +1 位作者 李西 刘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3-2024,2032,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技术措施,并针对目前高速公路生态边坡防护在技术模式、植物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生态防护角度出发建立不同路域的生态公路等建议。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 生态防护 生态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水稻土胡敏酸的形成——稻草腐解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光 唐晓红 +2 位作者 吕家恪 罗友进 魏朝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96-2602,共7页
土壤腐植酸类物质的形成是土壤固碳的重要过程,但对腐植酸类物质形成过程的了解仍不甚清楚,为了丰富土壤腐植酸类物质形成理论,采用富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固态交叉极化-魔角旋转13C-核磁共振光谱技术分析了紫色水稻土稻草腐解过程中胡敏... 土壤腐植酸类物质的形成是土壤固碳的重要过程,但对腐植酸类物质形成过程的了解仍不甚清楚,为了丰富土壤腐植酸类物质形成理论,采用富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固态交叉极化-魔角旋转13C-核磁共振光谱技术分析了紫色水稻土稻草腐解过程中胡敏酸的波谱学特征。结果表明,稻草腐解的前期,胡敏酸的红外光谱所有吸收峰(3364、2933、1653、1599、1508、1461、1421、1331、1225、1126、1033cm-1)强度皆有明显减弱,核磁共振光谱的烷基、多羟基和芳基的共振峰明显减弱且甲氧基的共振峰显著增强,即表明提取的胡敏酸为类胡敏酸的木质素;随着腐解的进行,胡敏酸的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强度皆显著增强,核磁共振光谱的烷基、芳基和羰基的共振峰增强,即表明此时的胡敏酸已是以木质素残体为核心并结合烷基、酰胺以及糖类物质反应形成的高分子聚合体;稻草腐解的后期,胡敏酸的红外光谱的2933cm-1处的吸收峰强度减弱,1651、1599、1508、1461、1422和1224cm-1处的吸收峰小幅增强,核磁共振光谱的烷基共振峰减弱,甲氧基共振峰增强,表明此时的胡敏酸发生脱烷基(主要是甲基)过程。因此,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与核磁共振光谱共振峰强度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稻草腐解过程紫色水稻土胡敏酸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紫色水稻土胡敏酸的形成过程符合木质素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腐解 胡敏酸 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粗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傲雪 范益军 +3 位作者 罗傲霜 何涛 刘静 淳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741-12742,共2页
[目的]研究石斛多糖中蛋白质的有效去除方法。[方法]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作为检测指标,考察3种不同方法对石斛粗多糖液去除蛋白质的效果。[结果]三氯乙酸法脱蛋白效果最好,且其多糖损失率最低。[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石斛... [目的]研究石斛多糖中蛋白质的有效去除方法。[方法]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作为检测指标,考察3种不同方法对石斛粗多糖液去除蛋白质的效果。[结果]三氯乙酸法脱蛋白效果最好,且其多糖损失率最低。[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石斛粗多糖中蛋白质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多糖 硫酸-苯酚法 考马斯亮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肺炎及化脓性疾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罗燕 程建国 +4 位作者 王建明 康纪平 蔡永华 李秋波 贾炼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2-123,共2页
为观察患肺炎及化脓性疾病死亡林麝的肺脏、肝脏、心脏和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后显微镜检查。结果发现,肺脏主要表现为化脓性肺炎,肝脏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心脏主要表现为急性心肌心包膜炎,肾脏主要表现... 为观察患肺炎及化脓性疾病死亡林麝的肺脏、肝脏、心脏和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后显微镜检查。结果发现,肺脏主要表现为化脓性肺炎,肝脏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心脏主要表现为急性心肌心包膜炎,肾脏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病理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被引量:16
10
作者 马均 马明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0-34,共5页
以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苗当年生枝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增殖再生植株育苗试验。结果表明:MS+6-BA0.05mg·L-1+NAA0.5mg·L-1是曼地亚红豆杉腋芽增殖启动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启动率89.55%。6-BA对芽的启动是必需,但浓度稍高启... 以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苗当年生枝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增殖再生植株育苗试验。结果表明:MS+6-BA0.05mg·L-1+NAA0.5mg·L-1是曼地亚红豆杉腋芽增殖启动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启动率89.55%。6-BA对芽的启动是必需,但浓度稍高启动率便极显著下降。生长调节物质对芽的启动有利但抑制芽的生长,不添加生长调节物质的MS(有机物加倍)培养基是曼地亚红豆杉侧芽继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有效芽率为72.73%,平均芽长3.3cm。曼地亚红豆杉组培生根不定根的诱导比较困难,生根率最高27.78%。不定根的发生需要在植物体内建立一个最佳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平衡,而不仅是需要生长素。用IBA1000mg·L-1作生根促进剂处理30s进行瓶外生根,生根率达到58.33%,是进行曼地亚红豆杉组培无根苗生根诱导的适宜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地亚红豆杉 组培 腋芽增殖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格局及破碎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井学辉 臧润国 +2 位作者 曹磊 陈东立 郭仲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8,共8页
利用多波段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植被图及外业调查,采用多个景观格局指数首次定量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及破碎化特征。借助ERDAS image8.7软件,将额河流域景观类型划分为7大类10小类,其中包括5大类8小类... 利用多波段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植被图及外业调查,采用多个景观格局指数首次定量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及破碎化特征。借助ERDAS image8.7软件,将额河流域景观类型划分为7大类10小类,其中包括5大类8小类植被类型,影像总的分类精度达到87.2%。5大类植被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耕地16.5%、河漫滩林地2.6%、湿地1.6%、草地10.5%、荒漠52.2%。格局指数分析表明:河漫滩林地在景观中呈小斑块分布,其斑块最大周长和最大面积及平均面积均小于其他植被类型;河漫滩林地的斑块形状比较复杂,其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和类型边界密度指数均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多个景观指数都表明河漫滩林地在景观中的破碎化程度最高,这主要是由于河漫滩林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富集性吸引了人类高强度的干扰所致。额河流域景观类型面积分布最不均匀,但景观类型斑块数分布相对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流域 景观格局 破碎化 景观格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梅 刘洪斌 武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对重庆三峡库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Hg和C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得到Hg与Cr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分别为幂函数和球状模型,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内插法对未测点重金属进行最优估计,所绘制的Kri... 对重庆三峡库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Hg和C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得到Hg与Cr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分别为幂函数和球状模型,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内插法对未测点重金属进行最优估计,所绘制的Kriging插值图反映了该区耕地土壤重金属Hg和Cr的空间变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空间变异 半方差函数模型 克里格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动态 被引量:5
13
作者 井学辉 臧润国 +2 位作者 曹磊 郭仲军 陈东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3,共7页
利用MSS,TM和ETM+三期遥感影像,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结合地形图、植被图和外业调查资料,选取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定量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 利用MSS,TM和ETM+三期遥感影像,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结合地形图、植被图和外业调查资料,选取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定量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1972—2000年的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荒漠植被一直是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的景观基质;28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9.62%,荒漠面积减少了11.75%,居民地面积增加了0.15%,河漫滩林地和湿地类型面积分别减少了0.44%和1.06%;景观格局分析表明,整个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斑块数增加了,平均斑块面积减少了,与1972年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相比,2000年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变得零散、破碎。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的增加,揭示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斑块形状呈复杂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增加,表明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类型异质性程度减弱,各景观类型分布趋于均匀化;从不同时期各类型转移概率矩阵看,河漫滩林地是28年间保持率最低的景观类型,主要转化方向是草地,其次是耕地,转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牲畜数目增加、林牧政策及引水截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动态 格局指数 额尔齐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楠木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杜娟 卢昌泰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2,共4页
应用四川农业大学实习林场50~58年生的楠木人工林实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研究楠木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4年生楠木人工林的树高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63 m,20年生时树高的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57 m,与树高的连年生长量... 应用四川农业大学实习林场50~58年生的楠木人工林实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研究楠木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4年生楠木人工林的树高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63 m,20年生时树高的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57 m,与树高的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16年生时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64 cm,22年生时胸径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56 cm,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54年生时材积的平均生长量最大为0.008 9 m3,与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此年龄可认为是楠木的数量成熟年龄;楠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与树龄之间的生长关系可用三次多项式y=a0+a1t+a2t2+a3t3(y表示树高、胸径、材积,t表示树龄,a0、a1、a2、a3分别为模拟曲线的系数)描述,其适合优度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人工林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选金钗石斛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范益军 何兴金 +1 位作者 何涛 淳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999-11000,共2页
[目的]探讨优选金钗石斛多糖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主要考察因素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结果]最优工艺条件: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结论]该工艺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重... [目的]探讨优选金钗石斛多糖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主要考察因素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结果]最优工艺条件: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结论]该工艺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重现性好,适用于金钗石斛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金钗石斛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黄柏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甄铧 罗傲雪 +6 位作者 罗傲霜 马明东 蒲尚饶 苏芳 严毅 王泽英 范益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747-12748,共2页
[目的]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黄柏多糖。[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因素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次数。[结果]影响黄柏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提取次数,优选方案为温度95℃、时间25 m in、pH 9、提取3次。[结论]该... [目的]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黄柏多糖。[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因素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次数。[结果]影响黄柏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提取次数,优选方案为温度95℃、时间25 m in、pH 9、提取3次。[结论]该方法简单、高效,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重现性好,是提取黄柏多糖的一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楠木在成都平原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昌泰 赵君芬 杜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628-16629,16657,共3页
阐述楠木的特性及观赏价值,介绍成都平原区的楠木资源情况,并结合楠木在成都平原区的应用实例,探讨楠木在园林绿化中的造景、配置功能,分析其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今后园林工作者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楠木 园林绿化 成都平原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比木根中喜树碱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蒲尚饶 杨朗生 +1 位作者 蹇凯 马明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4-2935,2942,共3页
[目的]建立马比木根中喜树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VP-ODS C18(250.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结果]喜树碱进样量在0.2... [目的]建立马比木根中喜树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VP-ODS C18(250.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结果]喜树碱进样量在0.2~1.0μg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回收率(n=9)为99.8%~101.3%,RSD为0.56%~1.3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马比木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喜树碱 马比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生态学对于森林管理的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宇爝 周祖基 +2 位作者 张健 卢昌泰 马明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447-14450,14452,共5页
阐述了干扰的含义、森林的基本干扰类型及其特点,分析了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指出合理的人工干扰是进行森林生态管理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干扰 森林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4种森林类型土壤碳密度和碳贮量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强 马明东 陈暮初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共5页
研究了地处中亚热带的都江堰灵岩山的4种森林类型土壤的有机碳(SOC)密度、碳贮量及其相关规律。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及不同土层SOC含量和SOC密度均差异显著。随土层深度增加,SOC含量和密度逐渐减小。柳杉林、银杏林、杉木+喜树混交林... 研究了地处中亚热带的都江堰灵岩山的4种森林类型土壤的有机碳(SOC)密度、碳贮量及其相关规律。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及不同土层SOC含量和SOC密度均差异显著。随土层深度增加,SOC含量和密度逐渐减小。柳杉林、银杏林、杉木+喜树混交林和楠木林土壤的SOC含量分别为12.26、12.40、11.88和9.33 g.kg-1,SOC密度分别为15.59、15.20、15.03和8.11 kg.m-2。4种林地碳贮存较高,平均碳贮量134.83 t.hm-2,说明灵岩山土壤有机碳累积丰富,而不同林分差异较大。SOC含量与全N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线性回归拟合较好,说明土壤中碳素的贮存与氮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 C/N 中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