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显著性检验
1
作者 明道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44-347,共4页
本文推导出了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遗传距离显著性检验和两个遗传距离同质性检验的方法,并举例说明之。
关键词 数量性状 数量遗传学 作物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遗传距离测定方法之比较研究
2
作者 黄清阳 高之仁 荣廷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13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78个单交种为材料,比较了刘来福主成分法、刘垂玗主成分法、枢轴凝聚法和Cervantes法等四种遗传距离测定方法所得的遗传距离间的相关系数,聚类结果、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和杂种产量的关系,... 以13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78个单交种为材料,比较了刘来福主成分法、刘垂玗主成分法、枢轴凝聚法和Cervantes法等四种遗传距离测定方法所得的遗传距离间的相关系数,聚类结果、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和杂种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主成分法比枢轴凝聚法更优,刘来福主成分法与刘垂玗主成分法所得结果相似,Cervanfes法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遗传 枢轴凝聚 距离测定
全文增补中
玉米“三高”自交系48—2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礼超 荣廷昭 +1 位作者 倪昔玉 黄玉碧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95-501,共7页
本文阐述了应用我室倡导的群体改良与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玉米自交系48—2的具体方法步骤。同时对48—2的配合力、自身产量潜力、抗病性以及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48—2是一个在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高抗... 本文阐述了应用我室倡导的群体改良与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玉米自交系48—2的具体方法步骤。同时对48—2的配合力、自身产量潜力、抗病性以及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48—2是一个在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高抗病力的结合上有突破性的“三高”自交系,已配出川农单交9号、川农单交10号、90074三个优良杂交种,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抗兼优玉米新杂交种川农单交9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荣廷昭 刘礼超 +1 位作者 倪昔玉 雷本鸣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509-513,共5页
本文对丰抗兼优玉米新杂交种川农交9号的选育研究进行了总结。川农单交9号是在选育“三高”自交系48—2的基础上,用它与表型性状差异相对地大,目标性状与之互补的5003组配而成,并在加大选择压和多生态条件下鉴定出来的一个杂交种。该杂... 本文对丰抗兼优玉米新杂交种川农交9号的选育研究进行了总结。川农单交9号是在选育“三高”自交系48—2的基础上,用它与表型性状差异相对地大,目标性状与之互补的5003组配而成,并在加大选择压和多生态条件下鉴定出来的一个杂交种。该杂交种的突出特点是,把矮秆与大穗、丰产、多抗、中熟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病害的多抗性以及种子生产的高产性,它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川农单交9号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双列杂交样本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玉碧 高之仁 荣廷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445-451,共7页
将35个玉米自交系配制成20×15的不完全双列杂交,并作为总体。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调查了抽丝期、株高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对总体和各容量的样本,都分析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分量和遗传力及它们的抽样方差和... 将35个玉米自交系配制成20×15的不完全双列杂交,并作为总体。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调查了抽丝期、株高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对总体和各容量的样本,都分析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分量和遗传力及它们的抽样方差和变异系数。结果表明: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最小适宜容量一组(遗传差异小的一组亲本)为8~12,另一组(遗传差异大的一组亲本)为6~9;样本容量对抽丝期和株高等遗传力高的性状的影响小于对单株产量等遗传力低的性状的影响;样本容量对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小于对特殊配合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杂交 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群体和子群体重组次数对玉米群体主要经济性状改良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克诚 赖仲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研究了基础群体和子群体重组次数对玉米群体主要经济性状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籽粒产量和多数产量构成性状的改良,经4次重组的基础群体的选择进展约为经2次重组的基础群体的选择进展的2倍;而形成子群体时的重组次数,则对多数... 本文研究了基础群体和子群体重组次数对玉米群体主要经济性状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籽粒产量和多数产量构成性状的改良,经4次重组的基础群体的选择进展约为经2次重组的基础群体的选择进展的2倍;而形成子群体时的重组次数,则对多数经济性状改良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重组 群体 轮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幼苗根系对硫酸盐(Na_2^(35)SO_4)亲和性配合力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宗云 高之仁 荣廷昭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以来源不同的9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双列杂交组合的36个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了玉米幼苗根系对硫酸盐(Na235SO4)亲和性(Km)的配合力。结果表明:Km以非加性基因效应较重要,Km与产量间有密切关系。鉴定出可供玉米... 本文以来源不同的9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双列杂交组合的36个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了玉米幼苗根系对硫酸盐(Na235SO4)亲和性(Km)的配合力。结果表明:Km以非加性基因效应较重要,Km与产量间有密切关系。鉴定出可供玉米育种利用的2个自交系合二和292及其有更广泛适应性和高产特性的3个杂交组合:5005、5022、5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硫酸盐吸收 亲合性 配合力 ^35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选育玉米杂交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永建 明道绪 +1 位作者 黄玉碧 聂小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19-321,338,共4页
利用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对以 48- 2、478和A318作父本 ,DB40 5、DB40 6、DB415、DB42 4和DB42 8作母本组配的 15个杂交种进行了评价 ,选出了综合表现优于对照SAU971的两个杂交组合DB40 6×A318和DB42 4×A318。
关键词 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 玉米 杂交育种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选择方法对玉米群体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改良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克诚 赖仲铭 兰发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94-100,共7页
本文研究了全同胞轮回选择和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两稚选择方法对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都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并以对一般配合力的改良效果较大;而且全同胞轮回选择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混合选择;经... 本文研究了全同胞轮回选择和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两稚选择方法对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都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并以对一般配合力的改良效果较大;而且全同胞轮回选择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混合选择;经4次重组的基础群体,多数经济性状一般配合力的改良进展明显大于经2次重组的基础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 配合力 轮回选择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EC系列姊妹系的交配效应研究
10
作者 刘礼超 荣廷昭 倪昔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551-557,共7页
本文探讨了EC系列姊妹系的交配效应。结果表明,EC系列姊妹系在单株粒重及其它农艺性状上,既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用姊妹系组配成姊妹姝种,其生产力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单株粒重及其它农艺性状资普遍表现出优势,... 本文探讨了EC系列姊妹系的交配效应。结果表明,EC系列姊妹系在单株粒重及其它农艺性状上,既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用姊妹系组配成姊妹姝种,其生产力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单株粒重及其它农艺性状资普遍表现出优势,单株粒重优势尤其突出,产种量大大提高。用姊妹系组配的单交种之间、改良单交种之间的单株粒重及其它农艺性状呈现显著差异。姊妹种与改良单交种单株粒重相关不显著,单交种与改良单交种的单株粒重相关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姊妹系 姊妹种 交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川农单交9号在不同播期中的产量变异研究
11
作者 刘礼超 倪昔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558-562,共5页
本研究以川农单交9号和农大65为供试材料,探讨了川农单交9号在11个播种期中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变异,确定了川农单交9号从3月28日起到5月27日都是它的适宜播期,6月6日以后亦可播种,农大65的适宜播期是3月28日至5月17日,5月27日后不宜播种... 本研究以川农单交9号和农大65为供试材料,探讨了川农单交9号在11个播种期中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变异,确定了川农单交9号从3月28日起到5月27日都是它的适宜播期,6月6日以后亦可播种,农大65的适宜播期是3月28日至5月17日,5月27日后不宜播种。川农单交9号比农大65在不同播期中表现高产稳产,是因它农艺性状在各时期的变异小,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川农单交9号 播种期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del方差分析法在基因型X环境互作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12
作者 潘光堂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Mandel二因子互作方差分析法的原理与方法,并应用1990年西南玉米区域试验资料详细说明共分析、计算方法。得到了一个估计试验资料的理论方程,用其估计的理论值与实际资料的吻合程度极高,是一种值得在G×E互作分析...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Mandel二因子互作方差分析法的原理与方法,并应用1990年西南玉米区域试验资料详细说明共分析、计算方法。得到了一个估计试验资料的理论方程,用其估计的理论值与实际资料的吻合程度极高,是一种值得在G×E互作分析中广泛采用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原理 基因型 环境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FLP资料估计遗传变异 被引量:5
13
作者 龙漫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4-48,共5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缩写为RFLP),是指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不同生物个体的DNA所产生的大分子片段的大小的差异。怎样合理地定量描述这样的差异,是许多分子遗传学家(如Jeffrey)和群体遗传学...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缩写为RFLP),是指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不同生物个体的DNA所产生的大分子片段的大小的差异。怎样合理地定量描述这样的差异,是许多分子遗传学家(如Jeffrey)和群体遗传学家所努力以求的目标(见Li和Graur 1991的专著)。产生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原因,是DNA线性分子某一特定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的变化,目前认识到是核苷酸的替换(substitution),虽然对另一类变化如核苷酸的插入(insertion)或缺失(dele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遗传学 遗传 变异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多年资料的联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明道绪 黄玉碧 +3 位作者 王超 荣廷昭 倪昔玉 潘光堂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4-49,共6页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多年资料系参试品种在试验年份、地区上重复数不等的非平衡资料。本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对这类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以获得地区、品种、地区品种组合的最小二乘均数,检验其差异显著性,评价参试品种的生产能力,确定其...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多年资料系参试品种在试验年份、地区上重复数不等的非平衡资料。本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对这类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以获得地区、品种、地区品种组合的最小二乘均数,检验其差异显著性,评价参试品种的生产能力,确定其适宜区域,为品种推广和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试验 品种 最小二乘原理 显著性检验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双列杂交单株资料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明道绪 黄玉碧 +3 位作者 王超 荣廷昭 倪昔玉 潘光堂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本文提出了在随机区组设计下利用各小区单株观察值分析不完全双列杂交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最小二乘法。该法能对两类配合力进行显著性检验,能对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间的差异和各组合特殊配合力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 育种 双列杂交 配合力 杂交 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的综合分析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明道绪 黄玉碧 +1 位作者 刘永建 聂小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利用联合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分析、聚类分析法对 1 998年四川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山区组产量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 :地区间、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各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不相同 (P <0 0 1 ) ;除七三单交外 ,其余 ... 利用联合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分析、聚类分析法对 1 998年四川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山区组产量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 :地区间、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各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不相同 (P <0 0 1 ) ;除七三单交外 ,其余 7个品种稳定性较差 ;8个品种分为三类 :第一类雅 970、SAU97- 3、雅 96 2 ,第二类绵 8788、绵 41× 2、MG - 1 5、宜 95 0 7,第三类七三单交 ,第一类与第二、三类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第二与第三类间在α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品种区域试验 产量结果 综合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二次回归分析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玉碧 明道绪 荣廷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424-430,共7页
运用最小二乘原理,提出了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二次回归分析法,包括建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间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和有关显著性检验。此法开辟了分析因子试验结果的新途径,能从试验结果中提取新的重要信息,从而提高了因子试验结... 运用最小二乘原理,提出了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二次回归分析法,包括建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间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和有关显著性检验。此法开辟了分析因子试验结果的新途径,能从试验结果中提取新的重要信息,从而提高了因子试验结果的利用率。以一猪的饲养试验资料为例,介绍了该法的分析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原理 随机区组试验 二次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杂交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8
作者 明道绪 陈涛 黄玉碧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8-432,共5页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原理提出测定三无杂交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的改进方法,将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定义为各主成分杂种优势与其相对重要权乘积和。此法消除了性状间相关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获得的综合杂种优势估计值合理可靠。本文所提出...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原理提出测定三无杂交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的改进方法,将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定义为各主成分杂种优势与其相对重要权乘积和。此法消除了性状间相关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获得的综合杂种优势估计值合理可靠。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也可用于测定其它类型杂交试验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杂交 多性状 杂种优势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区平均数分析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的最小二乘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玉碧 明道绪 +1 位作者 荣廷昭 王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本文提出了在随机区组设计下利用各小区平均数分析不完全双列杂交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的最小二乘法。该法能对两类配合力进行显著性检验,能对各亲本GCA间差异和各组合SCA间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与利用各... 本文提出了在随机区组设计下利用各小区平均数分析不完全双列杂交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的最小二乘法。该法能对两类配合力进行显著性检验,能对各亲本GCA间差异和各组合SCA间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与利用各小区单株观察值的最小二乘法相比,该法计算量小,较为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遗传学 不完全双列杂交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缺失数据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资料的最小二乘分析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明道绪 刘永建 +1 位作者 黄玉碧 潘光堂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2-439,共8页
有缺失数据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资料是两因素水平组合重复数不等的非平衡资料。本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分析这类资料的新方法。利用此法,可以估计出两因素的主效和互作效应,从而获得两因素各水平及其组合的最小二乘均数,并精确地进行... 有缺失数据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资料是两因素水平组合重复数不等的非平衡资料。本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分析这类资料的新方法。利用此法,可以估计出两因素的主效和互作效应,从而获得两因素各水平及其组合的最小二乘均数,并精确地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最后,以一实例介绍该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因素随机区组 缺失数据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