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四氮唑作为电化学嵌合剂的核酸杂交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7
1
作者 程琼 彭图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80-1683,共4页
提出了一种以红四氮唑 (TTC)作为嵌合剂 ,采用石墨修饰电极监测核酸杂交过程和测定特定 DNA片段的灵敏的电化学方法 . TTC具有背景电流低 ,电活性强和对双链 DNA(ds DNA)选择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可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 ds DNA-TTC层 .在... 提出了一种以红四氮唑 (TTC)作为嵌合剂 ,采用石墨修饰电极监测核酸杂交过程和测定特定 DNA片段的灵敏的电化学方法 . TTC具有背景电流低 ,电活性强和对双链 DNA(ds DNA)选择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可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 ds DNA-TTC层 .在电化学测定中 ,TTC的还原电流与靶 DNA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对 DNA的检测限可低达 6× 1 0 - 1 1 mol/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四氮唑 电化学嵌合剂 核酸 杂交 生物传感器 DNA 伏安法 电化学方法 分析 石墨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南湖整治后水质对微生物种群生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颖 赵惠明 蔡丽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3,59,共4页
 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在南湖水面设了6个采样点,对湖中微生物的分布进行调查,年平均值为:异养细菌2 752个/mL、纤维素分解菌326个/mL、氨氧化菌393个/mL、亚硝酸氧化菌305个/mL、硝酸盐还原菌 1 507个/mL、脱氮菌 55个/mL、有机磷分...  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在南湖水面设了6个采样点,对湖中微生物的分布进行调查,年平均值为:异养细菌2 752个/mL、纤维素分解菌326个/mL、氨氧化菌393个/mL、亚硝酸氧化菌305个/mL、硝酸盐还原菌 1 507个/mL、脱氮菌 55个/mL、有机磷分解菌36.5个/mL、大肠杆菌平均≥5 000个/L,有机磷分解菌的分布和湖中总磷含量存在正相关性;全年细菌量以11月份最高,8月份最低。从各样点分离出108个菌株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有12个属,假单胞菌属是南湖水中的优势菌,占细菌总数的34.2%。水中总磷、氨氮、挥发性酚含量虽然低于综合整治前,但仍然偏高。南湖为富营养化的湖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湖 分解菌 氨氧化菌 富营养化 脱氮 氨氮 总磷 微生物种群 生态分布 月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修饰电极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对多巴胺的测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丹丹 曾延波 +2 位作者 刘海清 尹争志 李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1-585,共5页
以石墨烯为电极增敏材料,多巴胺印迹聚合物为特异性识别材料,采用滴涂法组装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考察了pH值、石墨烯浓度、印迹聚合物浓度对传感器的影响,优化的实验条件为:pH 7.0,石墨烯浓度为0.5g/L,印迹聚合物浓... 以石墨烯为电极增敏材料,多巴胺印迹聚合物为特异性识别材料,采用滴涂法组装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考察了pH值、石墨烯浓度、印迹聚合物浓度对传感器的影响,优化的实验条件为:pH 7.0,石墨烯浓度为0.5g/L,印迹聚合物浓度为20g/L。实验表明,该印迹传感器对多巴胺的响应电流远大于非印迹电极,同时该印迹传感器对多巴胺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检测范围为2.0×10-7~1.0×10-4mol/L,检出限(S/N=3)为6.8×10-8mol/L。该传感器用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的测定,其回收率为98%~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多巴胺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地区不同基因型水稻的氮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贵 张红梅 +2 位作者 沈亚强 赵国华 程旺大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65-1970,共6页
为了明确在产量方面有差异的不同基因型水稻的氮利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以便为氮高效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选取了10个基因型水稻品种和3个供试点,对水稻产量、氮累积、氮转运效率和转运量以及氮生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并分... 为了明确在产量方面有差异的不同基因型水稻的氮利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以便为氮高效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选取了10个基因型水稻品种和3个供试点,对水稻产量、氮累积、氮转运效率和转运量以及氮生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供试点不同基因型水稻间的产量和氮利用特性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基因型水稻在不同供试点也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基因型品种水稻和供试点间的交互作用亦可对氮利用特性发挥明显作用。水稻产量与总氮累积、齐穗期氮累积、氮转运量和氮生理利用效率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氮生理利用效率与总氮累积、分蘖期氮累积和齐穗期氮累积极显著(P<0.01)负相关,而与氮转运效率和转运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因此,尽管水稻氮累积量增加对氮素吸收效率有促进作用,但可能导致氮生理利用效率降低;提高水稻齐穗期后的氮转运效率和转运量有利于提高水稻氮生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产量 利用效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噻唑、硫醚结构的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钱存卫 黄海军 +3 位作者 费正皓 张愉晴 王栋 宗乾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9-404,共6页
以三氟乙酰乙酸乙酯、磺酰氯、水合肼、异硫氰酸苯酯、碘代芳烃、氯乙酸等为原料,设计、合成了7种新型的含噻唑环、硫醚和三氟甲基的1,2,4-三氮唑类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和MS等技术手段对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杀菌... 以三氟乙酰乙酸乙酯、磺酰氯、水合肼、异硫氰酸苯酯、碘代芳烃、氯乙酸等为原料,设计、合成了7种新型的含噻唑环、硫醚和三氟甲基的1,2,4-三氮唑类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和MS等技术手段对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杀菌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6b、6d和6g在浓度为100 mg/L时对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91%、92%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三氮唑 硫醚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市区加油站周边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跃进 王娟 余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8-903,共6页
在嘉兴市区11个加油站周边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0~20 cm),以硝酸-盐酸-氢氟酸构成三元酸系统,采用微波消解法预处理土壤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土壤中的铅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对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 在嘉兴市区11个加油站周边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0~20 cm),以硝酸-盐酸-氢氟酸构成三元酸系统,采用微波消解法预处理土壤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土壤中的铅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对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监测数据显示,嘉兴市区加油站周边表层土壤中铅的含量为20.5~40.6 mg/kg,平均值为31.6 mg/kg.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时,土壤中铅污染指数变化范围为0.59~1.16,表明各加油站周边土壤中,只有少数点位显示轻度铅污染状况.本实验又对加油站周边土壤中重金属铅含量和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周边车流量和建站年限等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周边车流量与土壤中铅含量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88,建站年限其次,相关系数为0.22,而与土壤的pH值、土壤有机质相关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油站 土壤 污染指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衍生物与功能性蛋白作用的光谱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宋熙熙 金鑫 +1 位作者 宗乾收 董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74-1676,共3页
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四苯基卟啉的紫外可见光谱性质,H2TPP有较强的Soret带和较弱的4个Q带。并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H2TPP与BSA猝灭作用,在不同的温度(295.15,310.15 K)下,通过模型方程等计算了该过程,猝灭速率常数6.71×105,6.21×... 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四苯基卟啉的紫外可见光谱性质,H2TPP有较强的Soret带和较弱的4个Q带。并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H2TPP与BSA猝灭作用,在不同的温度(295.15,310.15 K)下,通过模型方程等计算了该过程,猝灭速率常数6.71×105,6.21×105L/(mol·L·S),结合常数5.55×105,7.53×105L/mol结合位点1.058,0.949,判定该过程为静态猝灭。并通过热力学常数的变化,△G、△H、△S<0,说明该过程是自发进行,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判断该结合作用主要在BSA的色氨酸残基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功能蛋白质 荧光光谱 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BF_4对甘草酸及其衍生物色谱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兰兰 曹红 +2 位作者 唐明翔 欧阳巧凤 张馨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5-819,共5页
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加入到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中,研究其对甘草酸(GL)及其衍生物甘草次酸(GA)和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色谱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离子液体后的流动相能够明显改善... 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加入到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中,研究其对甘草酸(GL)及其衍生物甘草次酸(GA)和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色谱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离子液体后的流动相能够明显改善色谱峰形、减少峰拖尾、增大峰面积和峰高、提高检测灵敏度,并缩短GL,GA及GAMG3种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优化色谱条件为:InertSustain C18(4.6mm×250mmi.d.,5μm)反相色谱柱为分离柱,柱温40℃;甲醇-1.0mmol/L[BMIM]BF4(体积比81:19,乙酸调至pH3.0)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进样体积20μL,检测波长251nm。GL,GA及GAMG在5.00—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检出限分别为0.02,0.04,0.09m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1%,98.0%,98.2%,RSD为0.18%~0.43%。同时测定GL生物转化体系中3种组分,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BMIM]BF4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草酸 甘草次酸 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产灵菌红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孙诗清 程建 +3 位作者 王玉洁 朱长俊 徐薇 刘晓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633-12635,12652,共4页
灵菌红素是一类含三吡咯骨架结构的天然红色素,目前主要由一些微生物产生,具有抗癌、免疫抑制、抗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和抗癌药物开发,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其生物活性、微生物资源及发酵生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 灵菌红素是一类含三吡咯骨架结构的天然红色素,目前主要由一些微生物产生,具有抗癌、免疫抑制、抗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和抗癌药物开发,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其生物活性、微生物资源及发酵生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生物活性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改性对纳米铁黄粉体表面及其亲油化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保积庆 沈筱芳 +1 位作者 徐劼 易玮佩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为了使酸性含镍氯化铁蚀刻废液资源化制备的铁黄达到颜料性能指标,通过考察改性剂的种类、改性剂用量、改性p H、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铁黄粉体亲油化度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解析了改性剂在粉体表面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 为了使酸性含镍氯化铁蚀刻废液资源化制备的铁黄达到颜料性能指标,通过考察改性剂的种类、改性剂用量、改性p H、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铁黄粉体亲油化度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解析了改性剂在粉体表面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当改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剂用量为7%、p H为3.5、温度为30℃和改性时间为30 min时,其亲油化度高达54.7%。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显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纳米铁黄的表面,其包覆量大约为5.4%,使纳米铁黄粉体具有亲油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纳米铁黄 亲油化度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中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国华 方雅恒 陈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98-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发酵床养猪模式下不同使用年限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不同使用时间、不同深度的发酵床垫料中垫料组分的变化。[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对不同年限样品中微生物分离提纯后,结合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 [目的]探讨发酵床养猪模式下不同使用年限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不同使用时间、不同深度的发酵床垫料中垫料组分的变化。[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对不同年限样品中微生物分离提纯后,结合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其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发酵床使用时间的延长,垫料中的总氮、总磷、钾、钙、粗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而水分含量降低不明显;使用1年和2年的垫料从上层到下层总氮、总磷、总钾和钙的浓度逐渐降低,不同使用时间、不同深度发酵床垫料中粪尿组水分、总氮、总磷、钾、钙、粗灰分、粗蛋白均高于其他组。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猪生物发酵床垫料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芽孢杆菌属细菌和梭菌属细菌在1年期样品和2年期样品中都是优势菌,对猪生物发酵床垫料中有机质的降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垫料的资源化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微生物 多样性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吸附剂对含铜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筑凤 李加友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利用水稻秸秆发酵后碱液浸提酸沉淀的方法制备生物质吸附剂,对该吸附剂的性质和含铜废水的吸附性能展开了研究。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吸附剂的投入量、体系p H、铜离子浓度对吸附剂吸附水中铜离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适合处理低... 利用水稻秸秆发酵后碱液浸提酸沉淀的方法制备生物质吸附剂,对该吸附剂的性质和含铜废水的吸附性能展开了研究。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吸附剂的投入量、体系p H、铜离子浓度对吸附剂吸附水中铜离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适合处理低浓度含铜废水(铜离子浓度低于100 mg/L,吸附去除率高于80%),当吸附剂用量1.5 g/L、p H 5.0时,对20 mg/L Cu2+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96.45%。该生物吸附剂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饱和吸附量为61.976 3 mg/g,动力学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生物改性 吸附剂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市秀洲区环境噪声预测及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红霞 胡俐帆 陶岩英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1,共4页
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秀洲区环境噪声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该区域的总体噪声污染水平。根据道路交通现状与规划情况,通过分析,简化运用FHWA模型,对秀洲区2011、2015和2020年的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情况进行定量预测,为秀洲区声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秀洲区环境噪声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该区域的总体噪声污染水平。根据道路交通现状与规划情况,通过分析,简化运用FHWA模型,对秀洲区2011、2015和2020年的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情况进行定量预测,为秀洲区声环境质量保护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可供其它城镇预测交通噪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城市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 FHWA模型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诱变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Li-3选育高产红色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玉静 曹红 +3 位作者 黄晓林 童军茂 隋佳慧 杨雨鑫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4,共5页
以产紫青霉菌(Penicillium purpurogenum)Li-3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方法选育高产红色素菌株;并对红色素进行生物活性研究,选取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体系评价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产紫青霉菌突变株红色素... 以产紫青霉菌(Penicillium purpurogenum)Li-3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方法选育高产红色素菌株;并对红色素进行生物活性研究,选取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体系评价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产紫青霉菌突变株红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最佳紫外照射时间为120 s,最佳氯化锂质量分数为0.28%,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P.purpurogenum Li-3-9,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2℃、150 r/min培养168 h后,测定其红色素色价最高值达到3.28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83%。且该菌株连续传代5次,其遗传稳定性较好。P.purpurogenum Li-3-9代谢产生的红色素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紫青霉菌 复合诱变 红色素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二铁六羰基配合物与生物相关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促进一氧化碳释放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秀娟 肖志音 +3 位作者 龙莉 陈丽梅 张立秋 刘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3-920,共8页
二铁六羰基配合物[Fe_(2)(μ‑SCH_(2)R)_(2)(CO)_(6)](R=CH(OH)CH_(2)(OH),1)是一个水溶性且能够释放一氧化碳的分子(CORM),我们应用各种光谱技术研究了其与血红蛋白(Hb)、肌红蛋白(Mb)、牛血清白蛋白(BSA)、谷胱甘肽(GSH)和DNA等生物... 二铁六羰基配合物[Fe_(2)(μ‑SCH_(2)R)_(2)(CO)_(6)](R=CH(OH)CH_(2)(OH),1)是一个水溶性且能够释放一氧化碳的分子(CORM),我们应用各种光谱技术研究了其与血红蛋白(Hb)、肌红蛋白(Mb)、牛血清白蛋白(BSA)、谷胱甘肽(GSH)和DNA等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谷胱甘肽均能促进配合物1分解释放CO。该CO释放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中谷胱甘肽促进CO释放的效率最高。紫外吸收光谱变化和荧光猝灭效应也表明这些生物相关分子与二铁羰基配合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蛋白质和配合物1的CD光谱结果显示,配合物没有引起蛋白质的构象变化。pUC19质粒DNA与配合物1之间的作用表明该配合物不会引起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 二铁六羰基配合物 蛋白质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惰性介质中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在铂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屠晓华 褚有群 马淳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48-2152,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以铂微电极为工作电极,大面积铂丝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研究了不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NA)(硝基苯、硝基萘和间二硝基苯)在含有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电解质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以铂微电极为工作电极,大面积铂丝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研究了不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NA)(硝基苯、硝基萘和间二硝基苯)在含有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电解质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有机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并探讨了扫描速率、硝基数目和苯环数目等因素对硝基电化学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在铂微电极上的反应均为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苯环上硝基数目的增加容易使硝基在较低电位下还原;苯环数目的增加导致硝基的还原峰电流急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微电极 质子惰性介质 循环伏安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骨架组装工程:5-硝基间苯二甲酸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网络多样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以力 何洪银 朱龙观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580,共5页
Two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s, [Cu(nip)(phen)]n (1) and [Co2(nip)2(phen)2]n (2),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using 5-nitroisophthalic acid (H2nip), 1,10-phenanthroline (phen) and metal salts and ... Two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s, [Cu(nip)(phen)]n (1) and [Co2(nip)2(phen)2]n (2),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using 5-nitroisophthalic acid (H2nip), 1,10-phenanthroline (phen) and metal salts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ip ligand in compound 1 has a μ3 mono-atomic bridging-monodentate coordination mode and the structure is a two-dimensional network, while the nip ligand in compound 2 has a chelating-bridging coordination mode and the structure is a one-dimensional network. CCDC: 222202, 1; 222203,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骨架组装工程 5-硝基间苯二甲酸 配位聚合物 网络多样性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注塑料的化学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大鹏 俞立琼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7-60,共4页
利用 Brabender 流变仪,考察了酚醛树脂注塑料的化学流变特性,根据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建立了酚醛树脂注塑料的化学流变模型。该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该模型可以预测酚醛注塑料注塑所需要的工艺窗口,并能动态模拟整个注塑... 利用 Brabender 流变仪,考察了酚醛树脂注塑料的化学流变特性,根据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建立了酚醛树脂注塑料的化学流变模型。该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该模型可以预测酚醛注塑料注塑所需要的工艺窗口,并能动态模拟整个注塑过程中的黏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注塑料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构建日落黄和酒食黄同时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利斌 尹争志 +1 位作者 曾延波 李蕾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459,共5页
通过静电作用,成功将石墨烯量子点(GQDs)复合到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制得石墨烯量子点-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GQDs-MWNTs),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相对于单独的MWNTs修饰玻碳电极(MWNTs/GCE),GQD... 通过静电作用,成功将石墨烯量子点(GQDs)复合到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制得石墨烯量子点-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GQDs-MWNTs),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相对于单独的MWNTs修饰玻碳电极(MWNTs/GCE),GQDs-MWNTs/GCE表现出更好的导电性,以及对日落黄和酒食黄显著的电催化性能,这两者的峰电位差达到230mV;检测日落黄和酒食黄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230ng·mL^-1和40~600ng·mL^-1,检测限分别为4.05ng·mL^-1和8.06ng·mL^-1。研究了日落黄和酒食黄的电化学行为和机理,并用于饮料中两物质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多壁碳纳米管 日落黄 酒食黄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二氧化硅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其在芦丁电化学检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婷 汤传贵 +5 位作者 曾延波 李蕾 潘样丹 徐启翔 肖平秀 叶冰青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3-125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二氧化硅覆盖的碳纳米管(CNTs/Si O2),通过化学键合法将CNTs/Si O2接上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S),从而获得富含烯键的MAPS-CNTs/Si O2。以MAPS-CNTs/Si O2为分子印迹载体,芦丁为模板分子,丙烯酰...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二氧化硅覆盖的碳纳米管(CNTs/Si O2),通过化学键合法将CNTs/Si O2接上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S),从而获得富含烯键的MAPS-CNTs/Si O2。以MAPS-CNTs/Si O2为分子印迹载体,芦丁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自由基聚合法制备碳纳米管/二氧化硅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CNTs/Si O2-MIPs)。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CNTs/Si O2-MIPs进行表征,将CNTs/Si O2-MIPs滴涂至玻碳电极表面构建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CNTs/Si O2-MIPs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考察。结果表明,CNTs/Si O2-MIPs对芦丁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吸附性能,印迹材料的DPV电流响应是非印迹材料的2.84倍;相对于其它类似的分子,如槲皮素、柚皮素、抗坏血酸,CNTs/Si O2-MIPs传感器对芦丁具有较好的选择性;CNTs/Si O2-MIPs传感器的电流响应与芦丁的浓度在0.1~10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32μmol/L。该传感器已成功应用于药片中芦丁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二氧化硅 表面分子印迹 芦丁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