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啤酒发酵过程对重要醇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钟成 杨攀飞 +2 位作者 刘伶普 郝俊光 贾士儒 《酿酒科技》 2015年第4期7-12,19,共7页
风味物质的含量决定啤酒的品质,其特征会直接决定啤酒口感和其市场竞争力。研究了麦汁浓度、主酵温度和接种量对啤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在不同的发酵条件下,以全麦芽为原料,经下面发酵生产啤酒。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啤酒中高级醇和... 风味物质的含量决定啤酒的品质,其特征会直接决定啤酒口感和其市场竞争力。研究了麦汁浓度、主酵温度和接种量对啤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在不同的发酵条件下,以全麦芽为原料,经下面发酵生产啤酒。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啤酒中高级醇和酯类的浓度。研究发现麦汁浓度对高级醇和酯的影响最大,且提高麦汁浓度能够同时增大啤酒中高级醇和酯的含量,当麦汁浓度从11°P提高到15°P,乙酸乙酯的含量提高了34%。在相同接种量和麦汁浓度下,主酵温度越高,异戊醇含量越高,异丁醇的含量却有所降低。在较高的发酵温度下乙酸乙酯、辛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的含量升高,但是己酸乙酯的含量变化无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接种量对醇和酯的影响都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发酵 工艺 风味 高级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老化指示物质在啤酒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尹花 田玉红 +1 位作者 郝俊光 董建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利用GC-MS检测方法,跟踪了啤酒发酵过程中18种老化指示物质的变化情况,明确了其在酿造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麦汁中的老化醛类物质在发酵初期即被酵母大幅还原至极低水平,而在此后发酵过程中的含量几乎不变;作为新鲜啤酒的代表风... 利用GC-MS检测方法,跟踪了啤酒发酵过程中18种老化指示物质的变化情况,明确了其在酿造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麦汁中的老化醛类物质在发酵初期即被酵母大幅还原至极低水平,而在此后发酵过程中的含量几乎不变;作为新鲜啤酒的代表风味物质乙酸苯乙酯,在发酵过程中大量生成,在后熟阶段达到峰值;γ-壬内酯、大马烯酮在发酵过程中亦有较大幅度的增高;而糠基乙醚等其它在检物质的变化无明显趋势。由此认为,酵母的还原特性和代谢特点直接影响了成品酒中的老化指示剂的含量分布。通过提高酵母活力和代谢性能是大生产进行风味稳定性调控的关键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指示物质 检测 发酵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排阻色谱法检测啤酒生产过程中的糖类化合物和发酵产物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梅 董建军 +3 位作者 尹花 郝俊光 余俊红 杨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20-322,418,共4页
采用体积排阻色谱结合离子交换模式分离并定量检测麦汁、发酵液和啤酒中的麦芽四糖及以上的寡糖、麦芽三糖、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最小检出限0.02~0.15g/L。方法快速、准确、可靠且对环境无害... 采用体积排阻色谱结合离子交换模式分离并定量检测麦汁、发酵液和啤酒中的麦芽四糖及以上的寡糖、麦芽三糖、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最小检出限0.02~0.15g/L。方法快速、准确、可靠且对环境无害。该方法除能够检测糖类化合物,还可以检测乳酸、乙酸、丙三醇和乙醇等发酵产物,是啤酒企业监控生产过程的有效手段。麦汁和啤酒中均未检出阿拉伯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排阻色谱 糖分析 啤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醇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性能研究
4
作者 万秀娟 姜宗祥 +2 位作者 赵玉祥 陈嵘 贺扬 《酿酒科技》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以Saccharomycodes ludwigii酵母TTNA-01为对照,从多株酵母中筛选出1株无醇酵母TTNA-005,通过发酵试验,该酵母在原麦汁浓度7°P时,发酵产生酒精浓度≤0.5%vol,符合无醇啤酒的要求。并通过DOE试验对TTNA-01、TTNA-05酵母进行发酵工... 以Saccharomycodes ludwigii酵母TTNA-01为对照,从多株酵母中筛选出1株无醇酵母TTNA-005,通过发酵试验,该酵母在原麦汁浓度7°P时,发酵产生酒精浓度≤0.5%vol,符合无醇啤酒的要求。并通过DOE试验对TTNA-01、TTNA-05酵母进行发酵工艺优化,根据优化工艺,使用两株酵母分别生产无醇啤酒,没有麦汁味,TTNA-01具有果香味,TTNA-05具有轻微4-VG味,可用于新口味无醇啤酒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醇酵母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对啤酒感官评价的预测 被引量:12
5
作者 钟成 黄奕雯 +3 位作者 贾士儒 董建军 郝俊光 李清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1,共4页
该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啤酒感官评价进行了预测。把啤酒中11种理化及风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除去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提取后的理化及风味指标做为输入数据,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输出数据,运用BP神... 该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啤酒感官评价进行了预测。把啤酒中11种理化及风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除去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提取后的理化及风味指标做为输入数据,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输出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啤酒感官评价预测的模型。使用此模型对50种啤酒的感官得分进行预测,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为2.68%。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这种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啤酒感官评价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啤酒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机械预处理啤酒糟制备饲用蛋白肽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麟 蔡国林 +4 位作者 高献礼 陆健 董建军 余俊红 杨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3-48,共6页
啤酒糟经过粉碎后筛分,筛下物经球磨后粗蛋白含量提高到38.8%,比原样提高了36.1%,水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到2.53%,比原样提高了3.1倍,经中性蛋白酶液态酶解,水溶性蛋白含量达到12.85%,比原样的7.88%提高了1.6倍,机械预处理显著提高了酶解效... 啤酒糟经过粉碎后筛分,筛下物经球磨后粗蛋白含量提高到38.8%,比原样提高了36.1%,水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到2.53%,比原样提高了3.1倍,经中性蛋白酶液态酶解,水溶性蛋白含量达到12.85%,比原样的7.88%提高了1.6倍,机械预处理显著提高了酶解效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混合水平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了啤酒糟最优酶解条件:加酶量2 400 U/g,酶解温度45℃,酶解pH 8.0,酶解时间8 h,此时水溶性蛋白含量能够达到21.31%,提取率达到54.9%。对酶解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备饲用蛋白肽,粗蛋白含量达到78.8%,氨基酸含量达到74.6%,必需氨基酸含量达到28.18%,多肽含量达到6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 球磨 蛋白 酶解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碎及酶处理对啤酒糟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麟 蔡国林 +1 位作者 高献礼 陆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8,共6页
对啤酒糟进行机械预处理可以改变啤酒糟的物理结构,使得抗营养因子更容易降解,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改善饲用品质。采用球磨和刀片式粉碎预处理酒糟,粒径分布分别在300~1000μm和10—200μm。经球磨和刀片粉碎后的啤酒糟可溶性总糖含... 对啤酒糟进行机械预处理可以改变啤酒糟的物理结构,使得抗营养因子更容易降解,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改善饲用品质。采用球磨和刀片式粉碎预处理酒糟,粒径分布分别在300~1000μm和10—200μm。经球磨和刀片粉碎后的啤酒糟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2倍和1.7倍,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0%和18.9%。球磨和刀片粉碎后的啤酒糟经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分别酶解后,可溶性总糖含量比啤酒糟原样经酶解后分别提高了2.5倍和1.7倍,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2倍和1.4倍,水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8倍和1.4倍,多肽含量分别提高了2.2倍和1.2倍。经球磨后的啤酒糟酶解效率高于经刀片粉碎的啤酒糟,刀片粉碎并筛分可以初步实现蛋白-纤维的富集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 球磨 刀片粉碎 蛋白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啤酒酿造过程中糖度及乙醇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奕雯 戴玉杰 +3 位作者 钟成 李清亮 贾士儒 郝俊光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啤酒酿造过程中糖度变化和乙醇浓度变化。将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发酵温度、麦汁浓度、接种量及发酵时间作为输入数据,将糖度变化和乙醇浓度的变化作为输出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啤酒酿造过程的模型。使用此模型模... 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啤酒酿造过程中糖度变化和乙醇浓度变化。将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发酵温度、麦汁浓度、接种量及发酵时间作为输入数据,将糖度变化和乙醇浓度的变化作为输出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啤酒酿造过程的模型。使用此模型模拟了主酵温度8℃、麦汁浓度11°P、接种量为2×107个/mL时糖度变化和乙醇浓度变化,结果糖度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为2.66%,乙醇浓度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为14.60%。结果表明,使用此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啤酒酿造过程糖度变化和乙醇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度 乙醇浓度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可视化技术对啤酒品质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梅 翟晓东 +2 位作者 黄晓玮 李崎 邹小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25-231,共7页
为实现啤酒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利用嗅觉可视化技术对青岛啤酒的8种啤酒(纯生、1903、奥古特、白啤、黑啤、皮尔森、IPA和Strong)进行定性区分和关键质量指标(乙醇体积分数、原麦汁质量分数和双乙酰质量浓度)定量预测。采用4×4的... 为实现啤酒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利用嗅觉可视化技术对青岛啤酒的8种啤酒(纯生、1903、奥古特、白啤、黑啤、皮尔森、IPA和Strong)进行定性区分和关键质量指标(乙醇体积分数、原麦汁质量分数和双乙酰质量浓度)定量预测。采用4×4的色敏传感器阵列与啤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反应,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色敏传感器阵列的差值图像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性判别分析模型能够很好地将8种啤酒定性区分,校正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均达到100%;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很好地对乙醇体积分数、原麦汁质量分数和双乙酰质量浓度进行定量预测,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校正曲线相关系数均达到0.98以上。因此,嗅觉可视化技术能够实现对啤酒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嗅觉可视化 乙醇体积分数 原麦汁 双乙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呋喃糖苷水解酶对啤酒大麦麦芽过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飞 金昭 +2 位作者 蔡国林 董建军 陆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37-240,255,共5页
阿拉伯呋喃糖苷水解酶(Arabinoxylan arabinofuranohydrolase,AXAH)是阿拉伯木聚糖完全降解的关键酶之一。本文比较了过滤性能差异显著的江苏单二和港啤大麦麦芽与进口Metcalfe和Baudin大麦麦芽中的AXAH活力,发现单二和港啤中的AXAH平... 阿拉伯呋喃糖苷水解酶(Arabinoxylan arabinofuranohydrolase,AXAH)是阿拉伯木聚糖完全降解的关键酶之一。本文比较了过滤性能差异显著的江苏单二和港啤大麦麦芽与进口Metcalfe和Baudin大麦麦芽中的AXAH活力,发现单二和港啤中的AXAH平均活力只是Metcalfe和Baudin中平均活力的60%。为了进一步确定AXAH对大麦麦芽过滤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SP FF和Q FF离子柱层析以及Sephacryl S-100 HR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对单二大麦麦芽中AXAH进行了纯化,并将其添加到协定糖化过程的起始阶段。结果发现,当加酶量达到6mU/g时,协定糖化麦汁的过滤速度提高了34.2%,粘度降低了5.5%,麦汁浊度增加了32.5%。这一结果表明,添加AXAH及其与其他水解酶协同作用,促进了多聚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以及高分子氮的降低,也促进了阿拉伯木聚糖和麦汁总氮含量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麦芽 过滤性能 阿拉伯呋喃糖苷水解酶 协定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酿造过程中萜烯醇类化合物变化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鑫凉 闫鹏 +3 位作者 郝俊光 尹花 董建军 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S-SPME/GC-MS)建立的啤酒中酒花物质的检测方法,跟踪了啤酒酿造过程中源自酒花的5种萜烯醇类香气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初步为啤酒厂酒花配方及工艺调整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糖化过程中不同酒... 采用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S-SPME/GC-MS)建立的啤酒中酒花物质的检测方法,跟踪了啤酒酿造过程中源自酒花的5种萜烯醇类香气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初步为啤酒厂酒花配方及工艺调整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糖化过程中不同酒花配方、不同煮沸方式及酒花添加工艺对冷麦汁中萜烯醇类化合物含量影响的研究,发现冷麦汁中的萜烯醇类化合物主要受最后一次添加酒花的添加量和添加时机影响,最后一次酒花在煮终回旋前添加较煮终前10 min添加,更利于萜烯醇类化合物在冷麦汁中的保留,这与国外的late-hopping工艺相一致;与煮终前10 min最后一次添加相比,在煮终回旋前最后一次添加酒花能使冷麦汁中里那醇含量提高209.4%,α-萜品醇为91.2%,香叶醇为31.4%,橙花醇175.0%。通过研究发酵过程中萜烯醇类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发现5种萜烯在发酵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且它们之间可能被酵母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萜烯醇类化合物 麦汁糖化煮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在线酯交换测定啤酒原料的亚油酸甘油酯
12
作者 杨理章 樊伟 +6 位作者 郝俊光 陆健 陈华磊 闫鹏 董建军 尹花 余俊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0-64,共5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串联质谱(SPME-GC-MS/MS)在线酯交换建立了定量分析啤酒原料(麦芽和大米)的亚油酸甘油酯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酯交换及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在线酯交换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2.0mL样品稀释液添加0.75mL氢氧化钾...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串联质谱(SPME-GC-MS/MS)在线酯交换建立了定量分析啤酒原料(麦芽和大米)的亚油酸甘油酯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酯交换及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在线酯交换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2.0mL样品稀释液添加0.75mL氢氧化钾/甲醇(10.7mmol/L)和1.0g氯化钠,用85μmPA萃取头在65℃下酯交换和萃取60min。为降低基体效应对定量准确性的影响,以三亚油酸甘油酯为外标分别建立了麦芽和大米的标准曲线。该方法在麦芽和大米中检出限为0.132、0.579μg/g,三亚油酸甘油酯加标回收率为116%和114%。此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所需样品量少、准确性高、操作过程简便,适用于啤酒原料的亚油酸甘油酯的日常高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酯交换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啤酒原料 亚油酸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A-PCR法快速检测啤酒中腐败短乳杆菌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艳琳 徐振波 +2 位作者 刘君彦 汪东风 邓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1-276,共6页
将叠氮溴乙锭(ethidium bromide monoazide,EMA)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相结合,以酒花耐受基因hor C为靶基因,用啤酒腐败短乳杆菌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扩增。结果发现,在前处理过程中加入EMA,当终质量浓... 将叠氮溴乙锭(ethidium bromide monoazide,EMA)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相结合,以酒花耐受基因hor C为靶基因,用啤酒腐败短乳杆菌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扩增。结果发现,在前处理过程中加入EMA,当终质量浓度小于20μg/m L时,对活的短乳杆菌中靶基因的扩增没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当EMA终质量浓度为1.0μg/m L时可有效抑制10~5 CFU/m L短乳杆菌死细胞的扩增。本实验建立的EMA-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10~4活细胞/m L酒液样品。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13株乳酸菌中,建立的hor C特异性EMA-PCR能有效检测到其中的全部5株啤酒污染菌,同时可区分这5株菌的活/死细胞混合体系,降低检测过程中的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乙锭 聚合酶链式反应 啤酒腐败菌 短乳杆菌 酒花耐受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未发芽大麦替代麦芽酿造啤酒及其麦香改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振国 董建军 +7 位作者 孙军勇 蔡国林 常宗明 陆健 邓阳 尹花 余俊红 陈华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81-186,共6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酶制剂Ondea Pro进行大麦啤酒的生产,对其麦汁糖谱、氨基酸谱、蛋白质区分、α-氨基氮和大麦啤酒理化成分及风味物质等指标进行了检测,特别是对麦香物质呋喃酮、2-乙酰吡咯、2-乙酰-1-吡咯啉、麦芽酚、2-甲基吡嗪、乙... 本文研究了利用酶制剂Ondea Pro进行大麦啤酒的生产,对其麦汁糖谱、氨基酸谱、蛋白质区分、α-氨基氮和大麦啤酒理化成分及风味物质等指标进行了检测,特别是对麦香物质呋喃酮、2-乙酰吡咯、2-乙酰-1-吡咯啉、麦芽酚、2-甲基吡嗪、乙基吡嗪、乙酰呋喃和甲基糠醛等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并邀请专业品酒委员进行了感官品评。研究结果发现,利用Ondea Pro酶生产的麦汁,能够满足酵母发酵需求,然而大麦啤酒存在明显的麦香缺陷。通过额外添加不同比例的焦香麦芽,分析大麦啤酒中主要麦香物质的变化规律,结合感官品评,结果表明添加1%的焦香麦芽酿造而成的大麦啤酒,其主要麦香物质和品评口感与麦芽啤酒接近。添加少量焦香麦芽生产的大麦啤酒市场潜力具大,极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啤酒 麦芽啤酒 焦香麦芽 麦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酿造后稀释啤酒中氢键缔合体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晗 常宗明 +3 位作者 尹花 董建军 刘春凤 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11,共6页
为了研究高浓酿造后稀释啤酒中氢键缔合体系的变化规律,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对酒样中整体氢键化学位移以及部分主要风味物质化学位移进行分析。发现在稀释过程中,高浓酒样氢键体系的缔合程度,随着稀释率... 为了研究高浓酿造后稀释啤酒中氢键缔合体系的变化规律,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对酒样中整体氢键化学位移以及部分主要风味物质化学位移进行分析。发现在稀释过程中,高浓酒样氢键体系的缔合程度,随着稀释率的增加而下降,酒样的口感柔和型和风味稳定性受到影响;水峰压制核磁检测技术可以对酒样中主要6种有机酸和5种高级醇、挥发酯的氢键缔合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成品酒中正丙醇、异戊醇、异丁醇和柠檬酸形成氢键能力较差,而丙酮酸、乙酸、乙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更易形成氢键;在高浓酿造后稀释过程中,随着稀释率的增加,琥珀酸和乙酸周围形成的氢键体系容易被破坏,而异丁醇、异戊醇和正丙醇周围形成的氢键体系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风味 水峰压制核磁技术 高浓酿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轮ARTP诱变快速筛选低产乙醛工业啤酒酵母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可澄 尹花 +4 位作者 赵鑫锐 陈璐 李江华 侯晓平 堵国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56-62,共7页
乙醛是啤酒中含量最高的羰基异味化合物,其含量直接影响啤酒的风味和稳定性,而酵母代谢是乙醛的主要来源。为选育发酵性能优良的低产乙醛酿酒酵母,以Lager型工业啤酒酵母为对象,通过多轮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 乙醛是啤酒中含量最高的羰基异味化合物,其含量直接影响啤酒的风味和稳定性,而酵母代谢是乙醛的主要来源。为选育发酵性能优良的低产乙醛酿酒酵母,以Lager型工业啤酒酵母为对象,通过多轮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育种技术构建突变库,利用乙醇-双硫仑抗性平板、高浓度乙醛筛选平板及其驯养液完成菌株的筛选及驯化,建立诱变-筛选-驯化的多轮初筛体系。复筛以乙醇脱氢酶Ⅰ、Ⅱ和乙醛脱氢酶等关键酶活性变化为指标,经实验室摇瓶水平发酵,最终获得主要酒体风味、发酵性能和生物学特性均与出发菌株无显著差异的低产乙醛工业酿酒酵母。研究结果表明:突变菌株Lager-16发酵的啤酒中乙醛含量由42.03 mg/L降至16.51 mg/L,降幅达61.63%;同时除乙醛外的主体风味物质,酒精度、原麦汁浓度和发酵速度等发酵性能指标,生长性能及絮凝性等生物学特性指标均与出发菌株无显著差异。Lager-16具有应用于啤酒工业生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 酿酒酵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啤酒酿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CO_(2)萃取和旋转锥体柱法的啤酒花提取物香气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欧泽洁 孔凡玉 +2 位作者 周月南 杨朝霞 庞雪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6-53,共8页
目的比较两种冷萃取啤酒花香气提取物的香气特征差异及其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和旋转锥体柱(spinning cone column,SCC)法分别制备了酒花提取物,利用风味剖面定量描述分析对比研究两种酒花提取物的香气特征;采用溶剂辅助... 目的比较两种冷萃取啤酒花香气提取物的香气特征差异及其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和旋转锥体柱(spinning cone column,SCC)法分别制备了酒花提取物,利用风味剖面定量描述分析对比研究两种酒花提取物的香气特征;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结合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两种提取物中关键香气物质构成。结果超临界CO_(2)萃取的浸膏草药香、木香突出,SCC提取物橘香、果香明显。芳樟醇、β-月桂烯、顺-3-己烯-1-醇为两种酒花提取物的共有关键香气化合物。邻伞花烃、辛酸甲酯、2-壬酮是超临界CO_(2)萃取浸膏的特有关键香气化合物,2-甲基丁醇、卞醇和壬醛为SCC提取物的特征香气物质。超临界CO_(2)萃取擅长提取萜烯化合物,SCC对醇类、酯类、萜烯醇类化合物的富集率较高。结论两种酒花提取物的香气风格特征相差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酒花拓展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风味剖面定量描述分析 超临界CO_(2)萃取 旋转锥体柱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胁迫对啤酒酵母生长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英英 尹花 +2 位作者 缪锦来 杜宁 郑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研究了乙醇胁迫对啤酒酵母生长的影响,应用光镊拉曼光谱(LTRS)技术获得并分析酵母单细胞拉曼光谱,从分子水平分析酿酒酵母细胞内的蛋白质组变化。结果表明乙醇可抑制酵母生长,随着乙醇浓度的提高,酵母细胞直径变小、稳定期推迟、生物量... 研究了乙醇胁迫对啤酒酵母生长的影响,应用光镊拉曼光谱(LTRS)技术获得并分析酵母单细胞拉曼光谱,从分子水平分析酿酒酵母细胞内的蛋白质组变化。结果表明乙醇可抑制酵母生长,随着乙醇浓度的提高,酵母细胞直径变小、稳定期推迟、生物量和蛋白质含量也呈减少趋势;通过光镊拉曼光谱分析可了解酵母细胞内的乙醇浓度和生化组成的相对含量等信息;在不同乙醇浓度下,采用SDS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共检测到22个明显的差异条带,并对其中7个差异条带进行质谱鉴定,发现这7个差异蛋白的功能主要与端粒稳定性、细胞自溶及代谢相关;不同乙醇浓度可诱导酵母特定蛋白质表达发生变化,如HSP104等蛋白质,说明这些蛋白质所参与的代谢途径在啤酒酵母乙醇耐性中具有普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乙醇胁迫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汁关键氨基酸对Lager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花 贺扬 +1 位作者 董建军 陆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87-993,共7页
为探究麦汁中氨基酸在啤酒酿造中的作用,研究了麦汁中4种关键氨基酸(谷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对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以工业Lager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TT-1)为研究对象,通过关键氨基酸添加的发酵实验,在合成培养基... 为探究麦汁中氨基酸在啤酒酿造中的作用,研究了麦汁中4种关键氨基酸(谷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对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以工业Lager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TT-1)为研究对象,通过关键氨基酸添加的发酵实验,在合成培养基中对关键氨基酸在酵母增殖及风味物质代谢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在工业生产麦汁中对其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谷氨酸和脯氨酸抑制酵母增殖;赖氨酸会促进酵母的增殖;缬氨酸会促进高级醇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汁 氨基酸 Lager酵母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啤酒酿造大米中16种风味物质含量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源麟 董建军 +2 位作者 郝俊光 闫鹏 汪东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5-79,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啤酒酿造大米中16种风味物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风味物质萃取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顶空固相微萃取最佳萃取条件为:使用50/30μmDVB/CAR/PDMS萃取头、40℃条件...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啤酒酿造大米中16种风味物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风味物质萃取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顶空固相微萃取最佳萃取条件为:使用50/30μmDVB/CAR/PDMS萃取头、40℃条件下萃取60 min。质谱的采集使用选择离子监控模式。该方法的线性良好(R2〉0.99),准确性高(16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在85.7%~118.0%之间),稳定性强(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9.98%),操作过程简便,能准确检测啤酒酿造大米中16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对啤酒风味和质量控制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啤酒酿造大米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