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人源mcr-1阳性多重耐药沙门菌的特征分析
1
作者 付赛赛 李凤珍 李代琦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21,共9页
沙门菌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人源及动物源沙门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存在人与动物之间的潜在交互传播风险。本研究旨在调查2021年河南省各地区腹泻病患者中分离到的沙门菌中mcr-1基因... 沙门菌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人源及动物源沙门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存在人与动物之间的潜在交互传播风险。本研究旨在调查2021年河南省各地区腹泻病患者中分离到的沙门菌中mcr-1基因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分子传播特征。2021年从河南5家医院采集127份人源粪便样品,使用含有2μg/mL黏菌素的SS琼脂板分离沙门菌,并使用革兰染色、生化鉴定以及PCR技术扩增16S rRNA及invA基因来鉴定沙门菌;检测沙门菌中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携带情况,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检测mcr-1阳性菌株对常用15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最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该菌株的特征。通过革兰染色、生化鉴定以及16S rRNA及invA的PCR扩增,共在127份人源粪便样品中检出6株沙门菌,阳性率为4.7%,其中在1株沙门菌中检测到mcr-1。该菌株对黏菌素的最低抑菌浓度是8μg/mL,多序列位点的分型结果是ST34,携带blaTEM-116、blaCTX-M-14、blaOXA-1、oqxAB、tet(A)、floR、catB3、catA1、sul1、sul2、sul3、ant(3'')、aph(3')-Ia、dfrA12等多种耐药基因。该沙门菌对黏菌素、氨苄西林、奥格门丁、头孢噻呋、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氯霉素、磺胺异恶唑、甲氧嘧啶、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耐药。含有mcr-1基因的质粒通过试验证实可发生接合转移,并与国内外报道的携带mcr-1的IncHI2质粒高度相似。在1株人源沙门菌中检测出了mcr-1基因,该菌株耐药谱广泛,推测mcr-1基因位于全球流行的IncHI2质粒上。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延缓沙门菌耐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黏菌素 mcr-1 blaCTX-M-14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年河南省猪细小病毒1~7型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全海 许夕雅 +4 位作者 石蒙蒙 杨寒 高冬生 王永生 陈陆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9,共7页
旨在了解猪细小病毒1~7型(PPV1~PPV7)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了2021-2022年河南省猪场送检的748份样品,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V1/2/3/5/6/7在河南省各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而秋、冬季节是感染高峰期,PPV2(16.0... 旨在了解猪细小病毒1~7型(PPV1~PPV7)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了2021-2022年河南省猪场送检的748份样品,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V1/2/3/5/6/7在河南省各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而秋、冬季节是感染高峰期,PPV2(16.04%)的感染率最高,PPV7(15.11%)次之。产房仔猪未检出PPV1/3/5,PPV2/6/7在各生长阶段猪群中均有检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保育和育肥猪中PPV各型检出率均较高,尤以PPV2常见。PPV2和PPV7在口腔液、血样、肺脾淋巴结中检出率均较高,血样中较低,PPV3常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PPV5多见于口腔液,PPV6多见于血样。研究证实,除PPV4未检出外,其他6种PPV在河南均存在,并且多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PPV2、PPV7可与多种病原混合感染,PPV7与PCV2混合感染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1~7型 检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制剂条件优化及对鸡球虫感染的疗效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全海 刘培培 +3 位作者 刘中原 徐云翔 王留 夏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探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方(青蒿、常山、仙鹤草、何首乌、白头翁及白茅根)制剂的最佳条件及其对感染球虫鸡存活率、血便计分、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及免疫细胞等的影响,试验筛选了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方制剂的最佳中药浓度、接... 为探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方(青蒿、常山、仙鹤草、何首乌、白头翁及白茅根)制剂的最佳条件及其对感染球虫鸡存活率、血便计分、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及免疫细胞等的影响,试验筛选了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方制剂的最佳中药浓度、接菌量、培养时间和pH值。用在该条件下发酵的中药制剂对正阳三黄鸡进行抗球虫感染试验,试验鸡分为空白对照组、球虫攻毒组、地克珠利组、纯中药组、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及鼠李糖乳杆菌组;21日龄时分别称量各试验组鸡的体重,计算存活率、OPG值及检测血便记分与血液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结果显示:中药浓度为1.5 g/mL、接菌剂量为2%、培养时间为18 h、pH为6.5时,鼠李糖乳杆菌活性最高;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试验鸡21日龄体重和14~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球虫攻毒组、纯中药组和鼠李糖乳杆菌组(P<0.05);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血便记分和OPG值显著低于球虫攻毒组、纯中药组和鼠李糖乳杆菌组(P<0.05);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球虫攻毒组、纯中药组和鼠李糖乳杆菌组(P<0.05)。研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有最佳的发酵中药条件,该条件下发酵的中药制剂能够在防治球虫感染鸡方面能够提高鸡的存活率、减少血便及卵囊排出,提高鸡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并且比单独的中药组方及单独的鼠李糖杆菌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发酵中药 生长性能 免疫细胞 柔嫩艾美耳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mcr-1阳性多重耐药沙门菌的鉴定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付赛赛 方磊涵 汤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7-62,共6页
试验旨在对1株鸡源mcr-1阳性多重耐药沙门菌株进行鉴定以及特征分析,从河南鸡场采集病死鸡样品总计187份,通过SS选择培养基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16S rRNA和invA对菌株进行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 试验旨在对1株鸡源mcr-1阳性多重耐药沙门菌株进行鉴定以及特征分析,从河南鸡场采集病死鸡样品总计187份,通过SS选择培养基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16S rRNA和invA对菌株进行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复核鉴定结果,并采用PCR测序的方法检测黏菌素耐药基因mcr的携带情况。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沙门菌对常见16种抗菌药的敏感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沙门菌的特征。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32株鸡源沙门菌,分离率为17.11%,黏菌素耐药率为18.75%;在1株沙门菌中检测到了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检出率为3.13%。mcr-1阳性鸡源沙门菌的黏菌素最小抑菌浓度为16μg/mL,多序列位点分型结果为ST9。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氯霉素、磺胺异恶唑、甲氧嘧啶、四环素耐药;携带blaOXA-1、blaTEM-1B、oqxAB、tet(A)、floR、catB3、sul1、sul2、sul3、ant(3'')、dfrA等多种耐药基因。接合试验证实mcr-1基因可发生接合转移。该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鸡源沙门菌感染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有效预防、控制耐黏菌素鸡源沙门菌的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菌素 mcr-1 沙门菌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作用及创新建议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全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227-229,235,共4页
乡村振兴明确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人才是产业振兴的关键。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妥善解决了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在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科技特派员... 乡村振兴明确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人才是产业振兴的关键。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妥善解决了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在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科技特派员制度践行优势及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新时期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提出相关建议,为科技特派员制度与乡村振兴战略高效衔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制度 乡村振兴 作用 创新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模式创新路径探究——评《科技小院之“三农”》
6
作者 郭全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23-I0023,共1页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而实施的,通过选派素质较高的科技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为当地农业、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咨询等全方位、多层次科技服务的一项新思路、新模式。科技小院是科技...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而实施的,通过选派素质较高的科技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为当地农业、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咨询等全方位、多层次科技服务的一项新思路、新模式。科技小院是科技特派员的新形式,《科技小院之“三农”》是由张福锁、张宏彦、吕世华等主编的,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把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结合起来,为农村扶贫、农业振兴添助力的一本实用性极强的专业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扶贫 科技小院 中国农业大学 科技特派员制度 路径探究 农业振兴 三农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茴香、桂皮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溶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孟君 彭秀丽 +4 位作者 郭全海 韩永辉 蓝侦方 张欣茹 崔淑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0-65,共6页
选取药品级、食品级小茴香、桂皮材料,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Ca、Fe、Mg、Cu、Zn元素含量,并对小茴香、桂皮进行了不同粉碎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下Ca、Fe、Mg溶出情况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小茴香、... 选取药品级、食品级小茴香、桂皮材料,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Ca、Fe、Mg、Cu、Zn元素含量,并对小茴香、桂皮进行了不同粉碎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下Ca、Fe、Mg溶出情况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小茴香、桂皮中Ca、Fe、Mg溶出的最佳条件及影响溶出的主次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小茴香、桂皮中5种元素含量依次为Ca>Mg>Fe>Zn>Cu,同种元素在药用和食用的小茴香和桂皮中的含量差别不大,小茴香、桂皮中都含有较丰富的Ca、Mg元素,除Fe元素外,Ca、Mg、Zn、Cu在小茴香中含量都高于其在桂皮中的含量;Ca、Mg、Fe元素溶出情况表明,在不同因素条件下,同种样品中不同元素溶出情况不同,同种元素在不同样品中溶出特性也有很大差别,特别是桂皮中Ca、Mg、Fe元素的溶出率大小与其含量多少无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样品的不同结构特性及元素在样品中存在形态不同,该研究为探讨小茴香、桂皮作用机制与微量元素生物利用性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 桂皮 微量元素 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大蒜提取物抑菌性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全海 孟君 +1 位作者 赵利雪 张峻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0,共5页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蒜,考察了不同条件下(乙醇浓度、超声波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大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的大蒜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不同。...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蒜,考察了不同条件下(乙醇浓度、超声波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大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的大蒜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不同。在超声波提取时间25 min、乙醇浓度80%、温度25℃、料液比1∶10的条件下,大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在超声波提取时间10 min、乙醇浓度75%、温度30℃、料液比1∶20的条件下,大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大;在超声波提取时间30 min、乙醇浓度75%、温度20℃、料液比1∶30的条件下,大蒜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温度30℃、料液比1∶20、乙醇浓度75%、超声波提取时间30 min条件下大蒜浸出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其成分多达27种以上,主要是酸、酯、酮、烯、硫等化合物,其中硫化物占总化合物成分的9%。该研究为大蒜的有关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大蒜 抑菌性 挥发性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