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避难硐室自动供氧系统设计
1
作者 张明 李素静 李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5,共5页
针对现有避难硐室供氧系统大多采用多级防护体系,各级供氧系统相互独立,系统之间无法自动切换而不能持续稳定供氧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和PID控制技术的避难硐室自动供氧系统。该系统通过环形光纤系统将多级供氧系统和硐室环境参数... 针对现有避难硐室供氧系统大多采用多级防护体系,各级供氧系统相互独立,系统之间无法自动切换而不能持续稳定供氧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和PID控制技术的避难硐室自动供氧系统。该系统通过环形光纤系统将多级供氧系统和硐室环境参数监控系统集为一体,基于实时检测的环境参数,利用PLC和PID控制技术,实现了各级供氧系统之间的智能化调节和井下硐室的自动连续供氧,并能在某一级供氧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至下一级供氧系统,从而提高了避难硐室供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现场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硐室 自动供氧 多级供氧系统 环境监控 传感器 PLC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NiAl涂层的制备及耐腐蚀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颜建辉 马素娟 +2 位作者 吴海江 徐红梅 唐思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124,共4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适合大气等离子喷涂用的NiAl粉末,在45钢基体上制备NiAl涂层,研究了涂层在800℃的高温氧化特性和室温下浸泡在4wt%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利用XRD、SEM技术分析了涂层的高温氧化和耐腐蚀机理。结果表明,自蔓...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适合大气等离子喷涂用的NiAl粉末,在45钢基体上制备NiAl涂层,研究了涂层在800℃的高温氧化特性和室温下浸泡在4wt%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利用XRD、SEM技术分析了涂层的高温氧化和耐腐蚀机理。结果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得的NiAl粉末主要由主相NiAl和少量Al3Ni相组成,制备的NiAl涂层致密且与基体结合良好;NiAl涂层在800℃氧化168 h增重13.8 mg.cm-2,约为45钢的1/10,提高了基体的高温抗氧化性,归因于高温氧化过程中涂层表面变成了一层薄薄的Al2O3保护膜;45钢和NiAl涂层在4wt%NaCl溶液中浸泡腐蚀42天后质量损失分别为5.34、1.23 mg.cm-2,这表明NiAl涂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涂层 等离子喷涂 抗氧化性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覆盖件成形数值模拟与模具型面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马韧宾 段磊 +1 位作者 张洋 王金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02-105,共4页
以某汽车覆盖件为研究对象,利用板料分析软件Autoform对其进行了冲压方向的确定、压料面和工艺补充面设计、拉延筋设计以及拉延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仿真预测了板料成形过程中拉裂、减薄、起皱等缺陷,并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板料与凸... 以某汽车覆盖件为研究对象,利用板料分析软件Autoform对其进行了冲压方向的确定、压料面和工艺补充面设计、拉延筋设计以及拉延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仿真预测了板料成形过程中拉裂、减薄、起皱等缺陷,并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板料与凸凹模的摩擦、工艺补充面、压边力、拉延筋等因素对缺陷产生的影响,进而调整优化了板料成形工艺参数和模具型面结构,消除了零件成形中的质量缺陷,提高了成形工艺的可靠性,为实际生产中覆盖件冲压工艺确定和模具型面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覆盖件 数值模拟 AUTOFORM 模具型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10Co硬质合金刀具材料超低温处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丽丽 张宁 +2 位作者 王磊 马素娟 张贺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0,共5页
以TC4钛合金为被加工件,研究了超低温处理对WC-10Co合金车刀耐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硬度计、SEM和XRD等对合金车刀的硬度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超低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车刀的耐磨损性能,且随着车削长度的增加超... 以TC4钛合金为被加工件,研究了超低温处理对WC-10Co合金车刀耐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硬度计、SEM和XRD等对合金车刀的硬度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超低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车刀的耐磨损性能,且随着车削长度的增加超低温处理刀具的优势越显著。合金刀具经超低温处理后硬度略有提高,抗弯强度及韧性显著提高,微观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XRD图谱中深冷处理刀具WC的峰位右移表明合金WC所受压应力减小,粘结相Co所受拉应力减小,对提高合金强度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处理 硬质合金 车刀 微观组织形貌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掺杂对ZrO_2-Y_2O_3纳米涂层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颜建辉 马素娟 +1 位作者 刘龙飞 唐思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78,117,共4页
在45钢基体表面等离子弧喷涂制备了掺杂不同含量CeO2纳米ZrO2涂层,运用XRD,SEM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了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考察了涂层与铝青铜对磨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CeO2增加了ZrO2涂层的致密性、结合强度和... 在45钢基体表面等离子弧喷涂制备了掺杂不同含量CeO2纳米ZrO2涂层,运用XRD,SEM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了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考察了涂层与铝青铜对磨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CeO2增加了ZrO2涂层的致密性、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纳米ZrO2涂层中加入CeO2后,增加了ZrO2涂层/铝青铜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增强了纳米ZrO2涂层,耐磨能力.涂层与铝青铜对磨时,随着CeO2含量的增加,ZrO2涂层粘着磨损形式增强,而涂层脆性断裂脱落的趋势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喷涂 ZrO2涂层 氧化铈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硅化钼对镍铝涂层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颜建辉 马素娟 +2 位作者 唐思文 吴海江 黄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59,共4页
在镍包铝粉体中添加MoSi2,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镍铝涂层,研究了MoSi2对镍铝涂层的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加入MoSi2后,镍铝涂层主要由Ni3Al、NiAl、MoSi2和Mo5Si3相组成;随着MoSi2... 在镍包铝粉体中添加MoSi2,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镍铝涂层,研究了MoSi2对镍铝涂层的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加入MoSi2后,镍铝涂层主要由Ni3Al、NiAl、MoSi2和Mo5Si3相组成;随着MoSi2含量的增加,涂层中孔隙、微裂纹的数量及尺寸增加,显微硬度也逐渐增大;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MoSi2后涂层的耐磨性最好;纯镍铝涂层的磨损机理为磨粒造成的犁削,加入20%MoSi2后涂层的磨损机理为碾压作用和少量的脆性断裂,加入50%MoSi2后涂层主要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铝涂层 二硅化钼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Ti的Mo-12Si-8.5B合金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7
作者 马素娟 颜建辉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68,共5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制备Mo-12Si-8.5B和Mo-12Si-8.5B-8Ti合金,比较了两种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o-12Si-8.5B由Moss,Mo3Si和Mo5SiB2组成;Mo-12Si-8.5B-8Ti合金由(Mo,Ti)ss,(Mo,Ti)3Si和(Mo,Ti)5S...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制备Mo-12Si-8.5B和Mo-12Si-8.5B-8Ti合金,比较了两种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o-12Si-8.5B由Moss,Mo3Si和Mo5SiB2组成;Mo-12Si-8.5B-8Ti合金由(Mo,Ti)ss,(Mo,Ti)3Si和(Mo,Ti)5SiB2构成,Ti在三个相中均产生了固溶。两种合金的密度、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在1400~1600℃烧结时增加较快,在1600~1700℃烧结时无明显变化。与Mo-12Si-8.5B相比,1700℃下烧结的Mo-12Si-8.5B-8Ti合金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提高了10.2%和15.1%,即Ti的添加提高了Mo-12Si-8.5B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这归因于Mo-12Si-8.5B-8Ti合金微观组织孔洞的减少和Ti在(Mo,Ti)ss,(Mo,Ti)3Si和(Mo,Ti)5SiB2中的固溶强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12Si-8.5B合金 TI 烧结温度 放电等离子烧结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触性能的自润滑关节轴承结构尺寸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泽民 张宁 +2 位作者 常浩捷 王哲 陈锦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3-388,共6页
自润滑关节轴承衬垫的受力状态直接影响其接触性能的优劣,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基于GE30C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在不改变装配尺寸和轴向摆角的前提下建立有限元模型,确定该性能的评价指标并进行正交试验,用综合评分法和极差分析法对试验... 自润滑关节轴承衬垫的受力状态直接影响其接触性能的优劣,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基于GE30C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在不改变装配尺寸和轴向摆角的前提下建立有限元模型,确定该性能的评价指标并进行正交试验,用综合评分法和极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得到各主要结构尺寸对接触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最优尺寸并使其接触性能得到改善。通过算例可知,利用有限元仿真可研究轴承的接触性能,拓宽了对该性能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关节轴承 接触性能 有限元仿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