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硅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郝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1-43,共3页
碳化硅纳米材料具有热传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机械性能好、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并具有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在汽车、化工、石油钻探、雷达、高温的辐射等环境中应用广泛。综述了几种目前常用的制备碳化硅纳米线和碳化硅纳米粉... 碳化硅纳米材料具有热传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机械性能好、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并具有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在汽车、化工、石油钻探、雷达、高温的辐射等环境中应用广泛。综述了几种目前常用的制备碳化硅纳米线和碳化硅纳米粉体的方法,包括电弧放电法、热解有机前躯体法、碳热还原法、溶剂热方法、气相渗硅法、溶胶-凝胶法、热化学气相反应法、碳热还原法、等离子体法等,并对微波加热法制备碳化硅纳米粉体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化硅 制备方法 纳米线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纳微ZnO的实验和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田会娟 郝斌 +2 位作者 徐俊波 田亚峻 温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40,共8页
纳/微氧化锌材料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制备方法较多,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详细介绍了CVD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主要影响因素,概述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在化学气相沉积法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指出应该采用... 纳/微氧化锌材料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制备方法较多,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详细介绍了CVD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主要影响因素,概述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在化学气相沉积法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指出应该采用实验研究和计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模拟指导实验,从而实现纳微结构的可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微结构氧化锌 化学气相沉积 局部气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Zn_(2)SiO_(4)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3
作者 周海静 曹玉霞 +1 位作者 郭东洁 王兴涛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3,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Zn_(2-x)SiO_(4)∶x Eu^(3+)(x=4%、6%、8%、10%)发光粉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材料的发光机理。结果表明:所制...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Zn_(2-x)SiO_(4)∶x Eu^(3+)(x=4%、6%、8%、10%)发光粉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材料的发光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为层状结构,其物相组成为纯的Zn_(2)SiO_(4)晶体。在波长为465 nm的光激发下,发射光谱图中存在五个发射峰,分别对应着Eu^(3+)的^(5)D_(0)→^(7)F_(0) (579 nm)、^(5)D_(0)→^(7)F_(1) (592 nm)、^(5)D_(0)→^(7)F_(2) (615 nm)、^(5)D_(0)→^(7)F_(3) (653 nm)和^(5)D_(0)→^(7)F_(4) (703 nm)能级跃迁,其中,在615 nm处的发射峰最强。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粉体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Eu^(3+)掺量为8%时,粉体的发光强度取得最大值,Eu^(3+)和Eu^(3+)之间的能量传递方式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经计算,Zn_(2-x)SiO_(4)∶x Eu^(3+)(x=4%,6%,8%,10%)发光粉体的色温和颜色纯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当Eu^(3+)掺杂浓度为8%时,发光粉体的色温和颜色纯度均最高,粉体所发光为暖红光,颜色纯度最大为8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Zn_(2)SiO_(4)∶Eu^(3+) 高温固相法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稀土铁磁性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
4
作者 郝斌 赵文武 +2 位作者 吴爱兵 刘剑 曹玉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84-2189,共6页
采用水热法以FeCl_2和KOH为原料制备Fe_3O_4粉体,以氧化钇、氧化铕和氧化铽为原料制备Y_2O_3:1%Eu^(3+),5%Tb^(3+)粉体,然后以Fe_3O_4粉体,Y_2O_3:1%Eu^(3+),5%Tb^(3+)粉体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法在Ar气气氛下制备FeYO_3/Y_2O_... 采用水热法以FeCl_2和KOH为原料制备Fe_3O_4粉体,以氧化钇、氧化铕和氧化铽为原料制备Y_2O_3:1%Eu^(3+),5%Tb^(3+)粉体,然后以Fe_3O_4粉体,Y_2O_3:1%Eu^(3+),5%Tb^(3+)粉体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法在Ar气气氛下制备FeYO_3/Y_2O_3:1%Eu^(3+),5%Tb^(3+)复合粉体,利用XRD衍射仪对各种粉体的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粉体的形貌进行观察,并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复合粉体的磁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粉体均呈针状,长度和细度均为纳米级。当Fe_3O_4,Y_2O_3:1%Eu^(3+),5%Tb^(3+)和三聚氰胺比例为1:3:4时,所制备的FeYO_3/Y_2O_3:1%Eu^(3+),5%Tb^(3+)粉体磁力最强,磁力饱和强度为11. 3 em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Y2O3∶1%Eu^3+ 5%Tb^3+ 水热法 微波烧结法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锌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田会娟 郭强强 +1 位作者 郝斌 张建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72,共4页
以二水合乙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分别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导向剂,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锌。研究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锌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 以二水合乙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分别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导向剂,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锌。研究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锌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室温光致发光光谱(PL)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了表面活性剂后,样品形貌和尺寸都更加均匀,紫外发射峰强度相对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水热法 表面活性剂 形貌 光致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O3微米球的水热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剑 赵文武 +3 位作者 郁建元 刘进强 董秀珍 王秀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91-2497,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YBO3微米球。利用XRD、FESEM、TEM、XPS和UV-Vis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照射下,采用CHI660E电化学系统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并通过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YBO3微米球。利用XRD、FESEM、TEM、XPS和UV-Vis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照射下,采用CHI660E电化学系统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并通过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YBO3微米球由纳米片自组装形成;与YBO3微米颗粒相比,YBO3微米球的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红移,在紫外光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并且YBO3微米球具有较高的光电流和较小的载流子迁移阻力,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40min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O3微米球 光催化 硼酸盐 光电流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状ZnO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田会娟 郝斌 +1 位作者 吴楠 田亚峻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6-18,共3页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纳/微ZnO_的过程中,当采用纯锌粉为锌源时,锌源易凝结成块。为了实现均匀的锌蒸汽蒸发速率,以混合SiO_2的Zn粉为锌源,研究了纳/微ZnO产物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的变化规律。采用SEM、XRD和PL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SEM结...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纳/微ZnO_的过程中,当采用纯锌粉为锌源时,锌源易凝结成块。为了实现均匀的锌蒸汽蒸发速率,以混合SiO_2的Zn粉为锌源,研究了纳/微ZnO产物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的变化规律。采用SEM、XRD和PL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SEM结果表明上游产物的形貌变化较为显著,下游产物形貌变化较小。XRD结果说明所有产物沿c轴择优生长。PL表明下游产物绿光发射峰相对强度降低,紫外发射峰强度相对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微氧化锌 锌源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NiCoCrAlY/Al_(2)O_(3)-10%B_(4)C涂层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玉霞 孙景卫 +2 位作者 周海静 黄雁 郝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3-419,共7页
目的 提高金属/陶瓷体系高温固体润滑耐磨涂层的抗氧化性能。方法 采用离心喷雾造粒、高压氢还原镀镍和固相合金化技术,制备包覆型NiCoCrAlY/Al_(2)O_(3)-10%B_(4)C复合粉体,并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上沉积复合涂层材料... 目的 提高金属/陶瓷体系高温固体润滑耐磨涂层的抗氧化性能。方法 采用离心喷雾造粒、高压氢还原镀镍和固相合金化技术,制备包覆型NiCoCrAlY/Al_(2)O_(3)-10%B_(4)C复合粉体,并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上沉积复合涂层材料,通过SEM和XRD研究粉体和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通过马弗炉研究涂层在高温下的氧化性能。结果 Al_(2)O_(3)-B4C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着一层厚度为2~3μm的NiCoCrAlY合金。超音速火焰喷涂NiCoCrAlY/Al_(2)O_(3)-10%B_(4)C复合涂层结构致密,孔隙率仅为0.45%±0.05%,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涂层和粉体的主晶相均为Ni的固溶体、α-Al_(2)O_(3)相和B4C相,涂层衍射峰强度比粉体有所降低。在850℃氧化96 h后,涂层表面生成了一层连续的灰色物质,其厚度为1~3μm,经EDX分析,其主要元素组成为O、Ni、Al和Cr,说明主要成分为Ni、Al和Cr的金属氧化物。涂层在850℃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分为2个阶段,氧化初期,涂层快速氧化,生成以NiO、Al_(2)O_(3)和Cr_(2)O_(3)为主的混合氧化物膜;氧化后期,涂层进入稳定氧化阶段,此时涂层的氧化过程主要由O在氧化膜中的扩散速度决定。结论 涂层在850℃的抗氧化性能良好,可在850℃的氧化环境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NiCoCrAlY/Al_(2)O_(3)-B_(4)C涂层 显微结构 氧化 镍基高温合金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基抗菌自清洁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5-207,共3页
利用RAFT聚合方法合成具有强正电性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MMA-METEA)),参与制备抗菌性TiO_2基自清洁涂料。结果表明,制备聚合物/TiO_2复合涂层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良好防尘防污的自清洁效果;耐菌实验表明,该涂层具有较强的灭菌抑菌... 利用RAFT聚合方法合成具有强正电性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MMA-METEA)),参与制备抗菌性TiO_2基自清洁涂料。结果表明,制备聚合物/TiO_2复合涂层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良好防尘防污的自清洁效果;耐菌实验表明,该涂层具有较强的灭菌抑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聚合 二氧化钛 自清洁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在自清洁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215,219,共4页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聚合方法合成具有正电性的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经检测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利用该材料制备二氧化钛(TiO_2)作为填料的涂料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涂料硬度、附着力等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涂层具有...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聚合方法合成具有正电性的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经检测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利用该材料制备二氧化钛(TiO_2)作为填料的涂料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涂料硬度、附着力等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涂层具有亲水性,并具有较好的防尘、防污与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聚合 TIO2 自清洁 抗菌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Bi_(2-x)ZnB_2O_7∶xEu^(3+)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文武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17-2721,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i2-xZn B2O7∶x Eu^(3+)(x=0.06,0.08,0.10,0.12,0.15)红色发光材料,并对其制备工艺及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XRD和SEM等对粉体进行了结构、纯度和形貌表征,同时讨论了烧结温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i2-xZn B2O7∶x Eu^(3+)(x=0.06,0.08,0.10,0.12,0.15)红色发光材料,并对其制备工艺及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XRD和SEM等对粉体进行了结构、纯度和形貌表征,同时讨论了烧结温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的烧结温度为680℃。在激发波长为465 nm的条件下,材料的发射峰主要位于582nm、596 nm、617 nm、656 nm和704 nm处,分别归属于Eu^(3+)的5D0→7FJ(J=0,1,2,3,4)电子跃迁,其中以在617nm处的Eu^(3+)的5D0→7F2跃迁产生的电偶极跃迁发射为最强。研究了Eu^(3+)离子掺杂浓度对Bi2Zn B2O7∶Eu^(3+)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Eu^(3+)离子浓度的增大,样品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掺杂浓度为x=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反应法 发光性能 硼酸盐 Bi2-xZnB2O7∶x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TiO_3薄膜液相沉积技术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9-1234,共6页
采用液相沉积技术成功制备了SrTiO_3薄膜,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SrTiO_3薄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以罗丹明B(Rh 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SrTiO_3薄膜紫外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基板... 采用液相沉积技术成功制备了SrTiO_3薄膜,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SrTiO_3薄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以罗丹明B(Rh 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SrTiO_3薄膜紫外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基板表面的Si-OH组群为SrTiO_3薄膜制备提供了积极的贡献作用,并且垂直沉积的基板更有助于提高SrTiO_3薄膜的表面均匀性。沉积制备的SrTiO_3薄膜在基板表面以叶状和丛状交叉方式生长,且在空气中600℃煅烧2 h转化为高纯结晶态。沉积温度为70℃的SrTiO_3薄膜,紫外光照射120 min Rh B降解率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薄膜 液相沉积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YO_3/Y_2O_3∶1%Eu^(3+),1%Tb^(3+)粉体的制备及其磁性研究
13
作者 赵文武 郝斌 +2 位作者 吴爱兵 刘剑 曹玉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04-2609,共6页
以FeCl_2和K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Fe_3O_4粉体,然后以氧化钇、氧化铕和氧化铽为原料制备Eu^(3+),Tb^(3+)共掺杂的Y_2O_3荧光粉体,并通过XRD对粉体的物相结构进行分析;然后以三聚氰胺以及所制备的Fe_3O_4和Y_2O_3∶Eu^(3+),Tb^(3+)粉... 以FeCl_2和K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Fe_3O_4粉体,然后以氧化钇、氧化铕和氧化铽为原料制备Eu^(3+),Tb^(3+)共掺杂的Y_2O_3荧光粉体,并通过XRD对粉体的物相结构进行分析;然后以三聚氰胺以及所制备的Fe_3O_4和Y_2O_3∶Eu^(3+),Tb^(3+)粉体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法在Ar气氛下制备FeYO_3/Y_2O_3∶1%Eu^(3+),1%Tb^(3+)粉体,并对其磁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Fe_3O_4,Y_2O_3∶1%Eu^(3+),1%Tb^(3+)和三聚氰胺比例为1∶3∶4时,所制备的FeYO_3/Y_2O_3∶1%Eu^(3+),1%Tb^(3+)粉体的磁力饱和强度为12.299emu·g^(-1),磁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Y2O3∶1%Eu^3+ 1%Tb^3+ 水热法 微波烧结法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粉Ba_(3.52)B_(11)O_(20)F∶0.48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14
作者 赵文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2,共3页
采用水热法对高温固相反应制备的Ba_(3.52)B_(11)O_(20)F∶0.48Eu^(3+)红色荧光粉进行重结晶,并对其水热重结晶工艺、发光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利用XRD和SEM对水热处理前后的粉体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水热重结晶... 采用水热法对高温固相反应制备的Ba_(3.52)B_(11)O_(20)F∶0.48Eu^(3+)红色荧光粉进行重结晶,并对其水热重结晶工艺、发光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利用XRD和SEM对水热处理前后的粉体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水热重结晶工艺对粉体荧光强度的影响,得出在溶液pH=6.0,加水量为20mL,140℃恒温温度下所获得的荧光粉的荧光强度最强,比水热重结晶前高了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 荧光性质 高温固相法 水热法 Ba3.52B11O20F∶0.48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硼酸钡制备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刘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92-1295,共4页
在BaO-B_2O_3-BaF_2体系中合成出了一种新的硼酸盐化合物Ba_7(BO_3)_3F_5。用高温溶液法获得了该化合物的晶粒,并解析其单晶结构;Ba_7(BO_3)_3F_5晶体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c,晶胞参数:a=1.11562(15)nm,c=0.72415(14)nm,Z=2,V=0.7805(... 在BaO-B_2O_3-BaF_2体系中合成出了一种新的硼酸盐化合物Ba_7(BO_3)_3F_5。用高温溶液法获得了该化合物的晶粒,并解析其单晶结构;Ba_7(BO_3)_3F_5晶体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c,晶胞参数:a=1.11562(15)nm,c=0.72415(14)nm,Z=2,V=0.7805(2)nm^3。红外光谱表明晶体结构中BO3基团的存在;UV-Vis-NIR漫反射光谱说明Ba_7(BO_3)_3F_5化合物在深紫外区190 nm左右才表现为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高温溶液法 硼酸盐 Ba7(BO3)3F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Ba_(4-4x)B_(11)O_(20)F∶4x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16
作者 赵文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61,共3页
以BaCO_3、BaF_2、H_3BO_3和氧化铕(Eu_2O_3)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荧光材料Ba_(4-4x) B_(11)O_(20)F∶4xEu^(3+)(x=0.06、0.08、0.10、0.12、0.14)。利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 以BaCO_3、BaF_2、H_3BO_3和氧化铕(Eu_2O_3)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荧光材料Ba_(4-4x) B_(11)O_(20)F∶4xEu^(3+)(x=0.06、0.08、0.10、0.12、0.14)。利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铕离子(Eu^(3+))掺杂量对Ba_(4-4x)B_(11)O_(20)F∶4xEu^(3+)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发波长为465nm的条件下,材料的发射峰主要位于592、598、616、654和700nm处;随着Eu^(3+)离子浓度的增大,样品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掺杂浓度为x=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 发光性能 高温固相反应法 稀土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HNO_3修饰基板液相沉积制备SrTiO_3薄膜
17
作者 刘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27-230,共4页
采用液相沉积技术,以氟钛酸铵、硼酸和硝酸锶为原料,在前驱液pH=3.5、沉积温度60℃,沉积时间6 h条件下成功制备了SrTiO_3薄膜。采用接触角测试仪对浓HNO_3修饰的玻璃基板进行亲水性测定采用X射线衍射仪技术和扫描电镜表征薄膜相组成和... 采用液相沉积技术,以氟钛酸铵、硼酸和硝酸锶为原料,在前驱液pH=3.5、沉积温度60℃,沉积时间6 h条件下成功制备了SrTiO_3薄膜。采用接触角测试仪对浓HNO_3修饰的玻璃基板进行亲水性测定采用X射线衍射仪技术和扫描电镜表征薄膜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浓HNO_3修饰30 min,后玻璃基板接触角下降到10.404°,沉积制备的SrTiO_3薄膜结晶良好且纯度较高在基板表面以纤维簇状模式生长。文章同时探讨了SrTiO_3薄膜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板修饰 液相沉积 SRTIO3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浴沉积制备Sb_2S_3薄膜
18
作者 赵文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48-351,共4页
采用化学浴沉积技术,以三氯化锑和硫代硫酸钠为起始原料,在前驱液pH=3、沉积温度60℃,沉积时间10 h条件下成功制备了Sb_2S_3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薄膜相结构,采用扫描电镜表征薄膜微观形貌,采用能谱分析薄膜的化学元素组成。研... 采用化学浴沉积技术,以三氯化锑和硫代硫酸钠为起始原料,在前驱液pH=3、沉积温度60℃,沉积时间10 h条件下成功制备了Sb_2S_3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薄膜相结构,采用扫描电镜表征薄膜微观形貌,采用能谱分析薄膜的化学元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制备的Sb_2S_3薄膜结晶良好且纯度较高,在基板表面以球层状模式生长。文章同时探讨了Sb_2S_3薄膜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2S3薄膜 化学浴沉积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粉Ba_(5-3x/2)B_4O_(11):x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郝斌 赵文武 +4 位作者 郁建元 刘进强 刘剑 董秀珍 王秀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8-553,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成功制备了Ba_(5-3x/2)B_4O_(11):xEu^(3+)(x=0. 02~0. 22)荧光粉,利用XRD和SEM等对荧光粉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在激发波长为393 nm的条件下,发射峰(596、621、657和706 nm)与Eu^(3+)的5D0-7FJ(J=1,2,3,4)电子跃...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成功制备了Ba_(5-3x/2)B_4O_(11):xEu^(3+)(x=0. 02~0. 22)荧光粉,利用XRD和SEM等对荧光粉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在激发波长为393 nm的条件下,发射峰(596、621、657和706 nm)与Eu^(3+)的5D0-7FJ(J=1,2,3,4)电子跃迁相对应,其中621 nm最强发射峰由Eu^(3+)离子5D0→7F2电偶极跃迁造成。文章还研究了Eu^(3+)掺杂浓度对Ba_(5-3x/2)B_4O_(11):xEu^(3+)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Eu^(3+)最佳掺杂量为0. 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反应法 发光性能 硼酸盐 Ba5-3x/2B4O11∶xEu^3+ 稀土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Tb_4O_7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斌 刘进强 王志林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64-2467,2472,共5页
以氧化石墨烯(GO)和氧化铽(Tb_4O_7)为原材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GO/Tb_4O_7复合粉体。通过SEM、XRD和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粉体进行了分析。用罗丹明B溶液作为模拟污染物,在光催化反应仪中采用紫外光照射不同时间后,利用分光光度... 以氧化石墨烯(GO)和氧化铽(Tb_4O_7)为原材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GO/Tb_4O_7复合粉体。通过SEM、XRD和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粉体进行了分析。用罗丹明B溶液作为模拟污染物,在光催化反应仪中采用紫外光照射不同时间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粉体中,氧化铽颗粒基本可以均匀的分布在GO表面;随着GO含量(6%,8%,10%)的增加,复合材料粉体和罗丹明B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60min时三种复合材料粉体的降解率分别为98.40%、98.64%、9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氧化铽 水热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