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提高羊寄生虫病防治效果的主要措施
1
作者
王兴兵
朱利华
+3 位作者
周曙光
冯辉
王建涛
张玉新
《北方牧业》
2025年第5期10-10,共1页
羊寄生虫病是指由寄生于羊机体的各种病原性寄生虫而引发的疾病。患寄生虫病的羊只病程较长,症状不明显,多因慢性消耗而瘦弱或零星死亡,通常不会引起集中或成批死亡,因此常常不会被重视。同时,羊患寄生虫病后导致体况下降,抵抗力减弱,...
羊寄生虫病是指由寄生于羊机体的各种病原性寄生虫而引发的疾病。患寄生虫病的羊只病程较长,症状不明显,多因慢性消耗而瘦弱或零星死亡,通常不会引起集中或成批死亡,因此常常不会被重视。同时,羊患寄生虫病后导致体况下降,抵抗力减弱,其他病原微生物易乘虚而入,从而继发其他传染病,进而增加了羊寄生虫病诊断和治疗难度。因此,从业者应当高度重视羊的寄生虫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羊寄生虫病的危害1.1机械性损伤寄生虫侵入羊体后,在附着过程中和到达特定寄生部位后的机械性刺激,造成被寄生组织或脏器功能下降或丧失,生长发育受阻或停止,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措施
羊寄生虫病
机械性损伤
体况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规模羊场消毒效果的主要措施
2
作者
王兴兵
王建涛
+5 位作者
许颖珏
冯辉
李莉
朱利华
王颖
崔璐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5期9-9,共1页
畜禽传染病的发生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这三个环节。其中,传染源是重要的环节,只有彻底消灭传染源,才能从根本上扑灭和阻断羊群传染病的传播。消灭传染源,通常是通过及时捕杀并无害化处理感染羊只及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微生...
畜禽传染病的发生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这三个环节。其中,传染源是重要的环节,只有彻底消灭传染源,才能从根本上扑灭和阻断羊群传染病的传播。消灭传染源,通常是通过及时捕杀并无害化处理感染羊只及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来实现的。在规模羊场日常管理中,消灭传染源是保障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消毒效果不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消毒效果的好坏也难以在短期内准确评判,因此消毒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被误认为劳民伤财,这往往会引发传染病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主要消毒方法目前在规模羊场,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条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传染病
消毒效果
规模羊场
病原微生物
易感动物
消毒方法
传染源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羊寄生虫病防治效果的主要措施
1
作者
王兴兵
朱利华
周曙光
冯辉
王建涛
张玉新
机构
唐山市古冶区动物防疫站
唐山市
畜牧技术推广站
保定市畜牧工作站
出处
《北方牧业》
2025年第5期10-10,共1页
基金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HBCT2024250405)
文摘
羊寄生虫病是指由寄生于羊机体的各种病原性寄生虫而引发的疾病。患寄生虫病的羊只病程较长,症状不明显,多因慢性消耗而瘦弱或零星死亡,通常不会引起集中或成批死亡,因此常常不会被重视。同时,羊患寄生虫病后导致体况下降,抵抗力减弱,其他病原微生物易乘虚而入,从而继发其他传染病,进而增加了羊寄生虫病诊断和治疗难度。因此,从业者应当高度重视羊的寄生虫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羊寄生虫病的危害1.1机械性损伤寄生虫侵入羊体后,在附着过程中和到达特定寄生部位后的机械性刺激,造成被寄生组织或脏器功能下降或丧失,生长发育受阻或停止,甚至死亡。
关键词
防治措施
羊寄生虫病
机械性损伤
体况下降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规模羊场消毒效果的主要措施
2
作者
王兴兵
王建涛
许颖珏
冯辉
李莉
朱利华
王颖
崔璐
机构
唐山市古冶区动物防疫站
唐山市
畜牧技术推广站
出处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5期9-9,共1页
基金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HBCT2024250405)。
文摘
畜禽传染病的发生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这三个环节。其中,传染源是重要的环节,只有彻底消灭传染源,才能从根本上扑灭和阻断羊群传染病的传播。消灭传染源,通常是通过及时捕杀并无害化处理感染羊只及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来实现的。在规模羊场日常管理中,消灭传染源是保障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消毒效果不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消毒效果的好坏也难以在短期内准确评判,因此消毒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被误认为劳民伤财,这往往会引发传染病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主要消毒方法目前在规模羊场,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条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关键词
畜禽传染病
消毒效果
规模羊场
病原微生物
易感动物
消毒方法
传染源
无害化处理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提高羊寄生虫病防治效果的主要措施
王兴兵
朱利华
周曙光
冯辉
王建涛
张玉新
《北方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提高规模羊场消毒效果的主要措施
王兴兵
王建涛
许颖珏
冯辉
李莉
朱利华
王颖
崔璐
《北方牧业》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