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挡土墙墙顶护栏车辆撞击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石雪飞 苏昶 张浩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2-461,共10页
随着高速公路车辆撞击护栏事故的增多,为了缓冲和消散挡土墙结构所受墙顶护栏的车辆撞击力,提出护栏与挡土墙的分离式设计方案;依托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汕尾陆丰至深圳龙岗段改扩建工程,利用显式动力有限元仿真方法,从能量变化、挡... 随着高速公路车辆撞击护栏事故的增多,为了缓冲和消散挡土墙结构所受墙顶护栏的车辆撞击力,提出护栏与挡土墙的分离式设计方案;依托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汕尾陆丰至深圳龙岗段改扩建工程,利用显式动力有限元仿真方法,从能量变化、挡土墙位移等方面进行动力响应计算与分析,提取挡土墙结构的内力效应,并采用静力等效方法进行结构承载能力安全性分析,针对分离间距和挡土墙节段间连接等开展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墙顶护栏与挡土墙之间的缓冲土体可以较好地消散车辆对护栏的水平撞击力,挡土墙结构在车辆对护栏的水平撞击力偶然组合下满足极限状态承载能力要求;随着分离间距的增加,缓冲土体对车辆撞击力的消散作用逐渐增强,可有效减弱挡土墙面板和底板的弯曲效应,而挡土墙节段间的连接仅可有效减弱挡土墙底板的弯曲效应,对面板的弯曲效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式挡土墙 有限元仿真 分离式护栏 车辆撞击 动力响应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轴摩擦系数对推压-拉拔复合缩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超 吴娜 +1 位作者 张士强 杨志安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工艺是管坯减径的新方法,芯轴外表面与管坯内表面之间摩擦系数对工艺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变形过程中变形管坯的力学模型,分析了芯轴外表面与管坯内表面之间摩擦系数对成形的影响规律。针对某载重6...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工艺是管坯减径的新方法,芯轴外表面与管坯内表面之间摩擦系数对工艺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变形过程中变形管坯的力学模型,分析了芯轴外表面与管坯内表面之间摩擦系数对成形的影响规律。针对某载重6.5 t胀压成形汽车桥壳管件的第一道次推压-拉拔复合缩径,设定不同的芯轴摩擦系数,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得到了芯轴摩擦系数对管坯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基于管坯传力区不失稳以及变形所需凹模推力和芯轴拉拔力较小,给出了芯轴摩擦系数的设定范围。进行了缩径实验,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接近。较小的芯轴摩擦系数可能造成管坯起皱失稳,而较大的芯轴摩擦系数,有利于降低管坯轴向压应力、凹模推力和芯轴拉拔力,但可能造成管坯表面划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 芯轴 摩擦系数 失稳 凹模推力 芯轴拉拔力 缩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桥壳液压胀形工艺增压系统设计
3
作者 吴娜 刘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134,共5页
液压胀形是制造管壳类零件的一种先进成形方法。在分析汽车桥壳液压胀形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双级增压系统以实现液压胀形过程中低压快速充液、补液增压、高压校形以及快速泄压的工作要求。确定了压力控制路径和增压器位移路径,给出了基... 液压胀形是制造管壳类零件的一种先进成形方法。在分析汽车桥壳液压胀形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双级增压系统以实现液压胀形过程中低压快速充液、补液增压、高压校形以及快速泄压的工作要求。确定了压力控制路径和增压器位移路径,给出了基于位移控制为主、压力控制为辅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得到了成形性较好的液压胀形汽车桥壳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桥壳 液压胀形 增压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辆牵引电机转子拆解机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士强 孟凡环 暴勇临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4-17,共4页
为适应电机检修线整体布局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牵引电机转子拆解机结构方案,通过抽取装置把转子从牵引电机中水平抽出来,运送到另一侧的输送机上送至检修工位进行检修,该拆解机的抽取装置升降、旋转及倾角微调、走行装置均采用液压驱动。... 为适应电机检修线整体布局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牵引电机转子拆解机结构方案,通过抽取装置把转子从牵引电机中水平抽出来,运送到另一侧的输送机上送至检修工位进行检修,该拆解机的抽取装置升降、旋转及倾角微调、走行装置均采用液压驱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电机转子拆解机机架进行了单体模态分析,得出其固有频率、振型,为牵引电机转子拆解机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表明,在此基础上研制的样机能够适应牵引电机集中检修的传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车辆 电机 拆解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辆牵引电机转子拆解机主体机构分析
5
作者 张士强 张铜钢 +1 位作者 张卫国 朱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6,共4页
建立一种新型牵引电机转子拆解机三维模型,该拆解机主要包括高度调节装置、抽取臂装置、旋转及角度调节装置、行走装置。结合封闭矢量法与D-H法对拆解机主体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出高度调节装置上锥套的位姿矩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建立一种新型牵引电机转子拆解机三维模型,该拆解机主要包括高度调节装置、抽取臂装置、旋转及角度调节装置、行走装置。结合封闭矢量法与D-H法对拆解机主体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出高度调节装置上锥套的位姿矩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拆解机前臂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其固有频率、振型,结果表明:各阶频率均远远大于其工作频率,不会发生共振。实践证明:在此基础上研制的样机能够把转子从牵引电机中水平抽出来,满足转子自动化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牵引电机 转子拆解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减径比阶梯管坯液压胀形轴向力加载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崔亚平 王连东 +1 位作者 吴娜 刘恒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
针对以大减径比、轴向尺寸长阶梯管为管坯的液压胀形,理论确定了胀形管坯各区段的轴向应力,分析了轴向力作用位置对阶梯管坯直臂区及锥形区轴向应力状态和胀形区金属补料效果的影响。提出胀形初始轴向力同时作用于管坯端头及锥形区,仅... 针对以大减径比、轴向尺寸长阶梯管为管坯的液压胀形,理论确定了胀形管坯各区段的轴向应力,分析了轴向力作用位置对阶梯管坯直臂区及锥形区轴向应力状态和胀形区金属补料效果的影响。提出胀形初始轴向力同时作用于管坯端头及锥形区,仅作用于管坯端头和仅作用于锥形区3种轴向力加载方式。通过模拟阶梯管坯的胀形过程,揭示了不同轴向力加载方式对胀形管坯成形性的影响规律:胀形初始轴向力同时作用于管坯端头及锥形区时,管坯成形稳定性高,胀形区最大壁厚减薄量小,且成形合模力较仅作用于管坯端头方式低68.9%(较仅作用于锥形区方式低39.7%)。在普通液压机上试制出合格样件,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管坯 液压胀形 轴向力加载方式 成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轴外径对大变形推压-拉拔复合缩径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连东 刘超 +2 位作者 刘恒 王晓迪 王志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131-2136,共6页
通过推压-拉拔复合缩径的力学模型定性分析了不同外径芯轴缩径时管坯的受力及变形差异,并给出了芯轴外径设计公式;针对某载重6.5 t胀压成形汽车桥壳管件的第一道次推压-拉拔复合缩径,设定不同的芯轴外径影响系数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 通过推压-拉拔复合缩径的力学模型定性分析了不同外径芯轴缩径时管坯的受力及变形差异,并给出了芯轴外径设计公式;针对某载重6.5 t胀压成形汽车桥壳管件的第一道次推压-拉拔复合缩径,设定不同的芯轴外径影响系数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芯轴外径对管坯缩径成形的影响规律,基于传力区不失稳及管端不开裂给出了芯轴外径影响系数的设定范围;在专用设备上进行了第一道次推压-拉拔复合缩径试验,成功试制出缩径样件,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轴外径 芯轴外径影响系数 设计方法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坯大变形自由推压缩径残余应力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恒 王连东 +1 位作者 王晓迪 刘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4-1360,共7页
管坯大变形自由推压缩径时端部存在翘曲,即端部外径大于定径区外径。针对端部翘曲区进行变形分析,并基于平衡条件推导了周向残余应力与翘曲变形和剪应力的关系表达式,揭示了由内表面层到外表面层整体存在周向残余拉应力的事实。在三向... 管坯大变形自由推压缩径时端部存在翘曲,即端部外径大于定径区外径。针对端部翘曲区进行变形分析,并基于平衡条件推导了周向残余应力与翘曲变形和剪应力的关系表达式,揭示了由内表面层到外表面层整体存在周向残余拉应力的事实。在三向液压机上进行219 mm×7.5 mm无缝钢管的双侧大变形缩径,在缩径管件上截取包含端部翘曲区和定径区的试样,在其内外表面不同区域选取测量点,并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残余应力,端部翘曲区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趋势一致。针对缩径管件变形过程,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缩径变形及缩径力的模拟结果与缩径试验结果吻合,内外表面层残余应力的模拟结果与X射线衍射法测量结果趋势一致。给出了自定径区至端部沿壁厚方向及沿轴向方向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坯 大变形自由推压缩径 端部翘曲 残余应力 X射线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nus减摇装置及其升/阻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利华 姜寅令 +1 位作者 亢武臣 赵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5-560,共6页
为了研究基于Magnus效应的船用减摇装置(转子翼)的水动力特性,本文结合美国Quantum公司推出的Maglift型产品,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不同航速、转速下转子翼的升/阻特性。建立了转子翼绕流的几何模型,利用ANSYS-CFX对转子翼的升/阻力及升/... 为了研究基于Magnus效应的船用减摇装置(转子翼)的水动力特性,本文结合美国Quantum公司推出的Maglift型产品,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不同航速、转速下转子翼的升/阻特性。建立了转子翼绕流的几何模型,利用ANSYS-CFX对转子翼的升/阻力及升/阻系数进行稳态仿真分析,将得到的升力进行非线性曲面拟合,得到转子翼升力与转速和航速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转子翼的升/阻力受航速、转速的影响显著,均随二者的增加而增加;与传统减摇鳍对比,Magnus减摇装置具有更高的升力系数,开展对Magnus减摇装置的水动力分析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us减摇装置 Magnus效应 船舶减摇 升/阻力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ANSYS软件 转子翼 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锯片抛光机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士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0,62,共5页
提出一种双锯片抛光机结构方案,可同时抛光两个锯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将原来的卧式结构改进为立式结构,从而减小占地面积。利用Pro/E三维软件建立其主动轴三维模型,并用ANSYS软件对主动轴进行了静力及振动分析,得到了应力分布图、... 提出一种双锯片抛光机结构方案,可同时抛光两个锯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将原来的卧式结构改进为立式结构,从而减小占地面积。利用Pro/E三维软件建立其主动轴三维模型,并用ANSYS软件对主动轴进行了静力及振动分析,得到了应力分布图、结构变形图、前6阶振型图。分析结果表明:节点最大等效应力和节点最大位移均在规定范围之内,振动频率远大于振源频率,不会发生共振。实践表明: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双锯片抛光机运行良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片 抛光机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盘类瓷器底部磨削装置设计与分析
11
作者 韩忠义 李自芹 +2 位作者 张向红 张士强 赵西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5,共4页
盘类瓷器底部磨削以手工为主,效率低且易伤手。提出了一种新型盘类瓷器底部磨削装置,可以实现瓷器自动进给、自动磨削、自动退出。该设计采用升降机构实现磨削高度调整,可以适应于对不同高度盘类瓷器的磨削。建立了升降机构关键零件三... 盘类瓷器底部磨削以手工为主,效率低且易伤手。提出了一种新型盘类瓷器底部磨削装置,可以实现瓷器自动进给、自动磨削、自动退出。该设计采用升降机构实现磨削高度调整,可以适应于对不同高度盘类瓷器的磨削。建立了升降机构关键零件三维模型,用ANSYS软件对齿轮进行了分析,并对机构内壳体做了设计优化,在此基础上制造的样机在实际工作中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类瓷器 底部磨削装置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梁挡风屏遮蔽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霍卿 许建林 梅元贵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81,共9页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模型考虑实地的地形地貌及毗邻建筑结构的影响,结合位置、风向、来流速度、线路等参数的变化,对百里风区吾普尔大桥挡风屏的遮蔽效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受到毗邻建筑的影响,挡风屏东西两侧的遮蔽效果较中段较...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模型考虑实地的地形地貌及毗邻建筑结构的影响,结合位置、风向、来流速度、线路等参数的变化,对百里风区吾普尔大桥挡风屏的遮蔽效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受到毗邻建筑的影响,挡风屏东西两侧的遮蔽效果较中段较弱;地貌结构使得挡风屏附近的涡旋结构增强。受到东侧挡风墙背风侧涡旋结构影响,使得下行线东侧的遮蔽效果明显优于上行线的遮蔽效果,速度折减系数差值约27%,而中段和西侧两线的遮蔽效果相差不大;来流速度的变化不会对挡风屏的遮蔽效果造成影响;风向角增大可以提高挡风屏的遮蔽效果。分析结果为挡风屏的抗风设计及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真实可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梁 挡风屏 遮蔽效应 线路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汽车桥壳液压胀形加工方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娜 刘超 王晓迪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9,共8页
液压胀形是实现汽车零部件整体成形和轻量化的新兴技术,桥壳是汽车上重要的承载件之一。为了推广与研究汽车桥壳液压胀形技术,结合目前小型汽车桥壳液压胀形技术研究进展,对液压胀形技术在小型汽车桥壳制造方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 液压胀形是实现汽车零部件整体成形和轻量化的新兴技术,桥壳是汽车上重要的承载件之一。为了推广与研究汽车桥壳液压胀形技术,结合目前小型汽车桥壳液压胀形技术研究进展,对液压胀形技术在小型汽车桥壳制造方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首先,分析了采用传统液压胀形方法制造小型汽车桥壳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胀压成形汽车桥壳新工艺,给出了桥壳管件和预成形管坯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对比胀压成形样件与传统液压胀形样件,阐述了胀压成形是小型汽车桥壳液压胀形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目前小型汽车桥壳液压胀形研究的分析与总结,为液压胀形桥壳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壳 胀压成形 液压胀形 附加前盖 预成形管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成形理论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超 吴娜 杨志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9-205,共7页
对推压-拉拔复合缩径管坯各变形区域进行了变形分析,采用主应力法对经向应力进行了解析,依次推导出弹性变形区、壁厚减薄区和定径区的经向应力表达式。以凹模出口处管坯的经向应力为边界条件,向管坯中部依次递推,得到变形管坯的经向应... 对推压-拉拔复合缩径管坯各变形区域进行了变形分析,采用主应力法对经向应力进行了解析,依次推导出弹性变形区、壁厚减薄区和定径区的经向应力表达式。以凹模出口处管坯的经向应力为边界条件,向管坯中部依次递推,得到变形管坯的经向应力表达式,并以某载重6.5 t胀压成形汽车桥壳管件缩径工艺为例,进行了3种不同芯轴外径的试验,对比了试验和计算结果。结果显示,经向应力试验值的变化趋势与计算结果一致,同时预测出缩径管件发生失稳现象,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 主应力法 经向应力 屈服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旋气门变相异升程汽油机缸内涡流稳态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士强 李春书 +2 位作者 戴俊 刘瑞林 李俊阳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6-243,共8页
针对4气门汽油机为获得缸内大尺度涡流减小进气流量的问题,提出可旋气门变相异升程方法,即采用带背脊气门旋转加强涡流,并通过调整进气凸轮相异角改变两个进气门升程差调整涡流.仿真与试验证实,在稳态流动状态下,随着相异角的增加,涡流... 针对4气门汽油机为获得缸内大尺度涡流减小进气流量的问题,提出可旋气门变相异升程方法,即采用带背脊气门旋转加强涡流,并通过调整进气凸轮相异角改变两个进气门升程差调整涡流.仿真与试验证实,在稳态流动状态下,随着相异角的增加,涡流尺度增加.存在相异角时,在凸轮轴转角小于80°CaA和大于100°CaA的情况下,分别在缸内产生一次较大尺度涡流,且方向相反.研究表明:气门旋转可促进大尺度涡流的产生,可旋气门变相异升程在不减小进气量的情况下可以对缸内涡流运动进行调节,相异角为8°时,涡流比可达0.51,平均流量系数偏差仅为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4气门 可旋气门 相异升程 相异角 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可变进气门相异升程机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士强 李春书 +2 位作者 戴俊 刘瑞林 张卫国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55,共10页
提出了汽油机可变进气门相异升程机构方案,通过调整进气凸轮相异角改变两个进气门升程差产生涡流和调整涡流。计算表明当齿轮螺旋角增大、分度圆半径减小时,相异角增大;存在相异角时,两进气凸轮转角不同,转矩与液压平衡力也不同,进气持... 提出了汽油机可变进气门相异升程机构方案,通过调整进气凸轮相异角改变两个进气门升程差产生涡流和调整涡流。计算表明当齿轮螺旋角增大、分度圆半径减小时,相异角增大;存在相异角时,两进气凸轮转角不同,转矩与液压平衡力也不同,进气持续期随相异角增大而增加。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该机构凸轮轴安全系数为2.04,最大等效应变为6.73× 10^-4 mm ,强度及刚度均符合要求,且不会发生共振。缸内稳流试验证实进气门相异升程能够产生大尺度涡流,并且进气流量几乎不变。当相异角为8°时涡流强度可达0.24,平均流量系数偏差仅为0.93%,滚流随相异角增加略有增强。相异升程汽油机性能试验表明适当的相异角会使中低速转矩提高2.94%,高速功率提高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气门汽油机 可变气门相异升程 相异角 凸轮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层裂纹的产生和抑制方法 被引量:26
17
作者 侯锁霞 任呈祥 +3 位作者 吴超 赵江昆 张舵 张好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52-356,共5页
裂纹作为激光熔覆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严重阻碍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熔覆层裂纹的产生是由于激光熔覆加工冷却后熔覆层与基材热膨胀系数不同,熔覆层内元素偏析等原因产生了应力,主要分为约束应力、热应力、组织应力。本文提出通... 裂纹作为激光熔覆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严重阻碍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熔覆层裂纹的产生是由于激光熔覆加工冷却后熔覆层与基材热膨胀系数不同,熔覆层内元素偏析等原因产生了应力,主要分为约束应力、热应力、组织应力。本文提出通过在粉末中加入陶瓷粉末或稀土元素,改良激光功率、熔覆速度等参数,对材料进行热处理,施加电磁辅助场条件等措施来降低裂纹产生率,并分析了未来熔覆层裂纹控制发展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裂纹 应力 改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浆粕上料车机械结构研究与分析
18
作者 张士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67-72,共6页
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浆粕自动化输送,提出一种新型自动浆粕上料车结构方案,浆粕被料夹夹紧、抬升到一定高度,然后料夹旋转、料车行走,把料运送到输送机上,料夹旋转及料车平移采用电机驱动。利用D-H参数法计算了料夹的位姿矩阵,通过有... 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浆粕自动化输送,提出一种新型自动浆粕上料车结构方案,浆粕被料夹夹紧、抬升到一定高度,然后料夹旋转、料车行走,把料运送到输送机上,料夹旋转及料车平移采用电机驱动。利用D-H参数法计算了料夹的位姿矩阵,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浆粕上料车主要受力部件旋转齿轮进行了力学分析与优化,实践表明,在此基础上研制的自动浆粕上料车运行良好,为黏胶短纤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开发做了前期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粕 上料车 旋转齿轮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