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以南开大学和立教大学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冯颖 李悦铮 +1 位作者 李君明 倪维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2-87,共6页
本文首先从时代背景入手,阐述进行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对中日两所比较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现状与特点的分析,探讨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 本文首先从时代背景入手,阐述进行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对中日两所比较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现状与特点的分析,探讨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差异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结合我国旅游业和旅游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日本给我国带来的启示,从而促进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专业 本科 课程体系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和合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略论 被引量:5
2
作者 魏爽 穆春勇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50,共3页
"和合"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是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新时期人类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战略。中华和合文化蕴含着和谐、团结、平等、人本、发展等理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合"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是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新时期人类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战略。中华和合文化蕴含着和谐、团结、平等、人本、发展等理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大学构建和谐校园,发扬求知、求真、崇尚科学的精神,形成互助、仁爱、与人为善的良好人际关系,建构大学制度,凝聚大学精神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和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应该用"和合"思想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开放、理性、有序、公正、诚信和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和谐社会 大学文化 和谐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安静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9-135,共7页
文章针对目前文学界流行的一种不正确观点,即认为辛亥革命时机不成熟,是过激主义,其结果是中国出现了军阀混战,由此断言革命不如改良,革命破坏性更大,论述了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历史意义。作者从封建统治的没落性、改良力... 文章针对目前文学界流行的一种不正确观点,即认为辛亥革命时机不成熟,是过激主义,其结果是中国出现了军阀混战,由此断言革命不如改良,革命破坏性更大,论述了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历史意义。作者从封建统治的没落性、改良力量的薄弱性、历史前进的特殊性,论述了辛亥革命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社会群体结构的演变与思想舆论的准备、革命发展的规律,论证了辛亥革命自身进程的合理性;从政治体制的巨大更新、国民观念的深刻转换、对近代经济的有力推进,分析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清王朝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 帝制复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心理历史学探微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奉臻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群体心理 历史学 传统史学 遗嘱 心理层面 心态史学 史学转型 西方史学 弗尔 计量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刍议——以历史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6-149,共4页
国内外学界对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丰硕,相对而言,对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明显不足。文章解析了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以历史学专业为例、依托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实际工作,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 国内外学界对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丰硕,相对而言,对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明显不足。文章解析了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以历史学专业为例、依托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实际工作,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充实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等方面,对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实践教学 改革 历史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社会史研究引发的史学思考——论史学发展中的科学化与大众化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葛志毅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94-100,共7页
由社会史研究引发的史学思考——论史学发展中的科学化与大众化问题葛志毅中国的社会史研究,无论是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兴起,还是在80年代中期以来的复兴,都同世界史学发展潮流密切相关。因此,若能将其置于本世纪以来世界史学发展大... 由社会史研究引发的史学思考——论史学发展中的科学化与大众化问题葛志毅中国的社会史研究,无论是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兴起,还是在80年代中期以来的复兴,都同世界史学发展潮流密切相关。因此,若能将其置于本世纪以来世界史学发展大潮中,并与西方社会史学做些比较,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史研究 历史学 西方社会学 大众化 文学性 史学的科学化 史学研究 史学发展 唯物史观 新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士兵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0-142,共3页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再次重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在全球化背景下,沉着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总结历史经验...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再次重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在全球化背景下,沉着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总结历史经验,积极回应社会和时代要求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四个方面内容,这四个方面内容之间及各方面内容本身都有着清晰、严谨的逻辑结构,切实把握这种逻辑结构是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逻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与高师历史教育的改革 被引量:1
8
作者 纪胜利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7,共2页
“入世”增加了对综合型文科人才的需求 ,从而对高师历史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以 2 1世纪人才培养规格为导向 ,对高师历史教育进行改革 ,有助于培养高品质的能力复合型人才 。
关键词 高师 历史教育 文科人才 教育改革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乌克兰历史上的联系及十月革命前旅乌华工
9
作者 林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0-85,共6页
中国和乌克兰遥处欧亚两地,自两国正式建交后,研究两国关系发展史、探寻两国关系之渊源十分必要。第一批踏上中国领土的乌克兰人是东正教传教士,后逐年增多,而中国人到达乌克兰的时间要比乌克兰人到达中国的时间迟一些。中国人在乌... 中国和乌克兰遥处欧亚两地,自两国正式建交后,研究两国关系发展史、探寻两国关系之渊源十分必要。第一批踏上中国领土的乌克兰人是东正教传教士,后逐年增多,而中国人到达乌克兰的时间要比乌克兰人到达中国的时间迟一些。中国人在乌克兰有的从事技术和手工艺职业为生,亦有出苦力的力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华工已被军队招募从征。战争过后,一些华工被乌克兰的一些产业、工业部门招聘雇用。华工吃苦耐劳,工资低微,受到重重压迫,一些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但他们却为中乌两国关系史写下了极为重要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克兰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 东正教传教士 乌克兰人 俄国 华人 当地劳工 旅俄华工 莫斯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史学理论新著——评商友仁《历史理论新探》
10
作者 左学德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106-107,共2页
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史学理论新著——评商友仁《历史理论新探》左学德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的基础理论。探讨历史理论对于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商友仁先生在广泛吸取前人、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着扎扎实实的学术积累和创新工作... 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史学理论新著——评商友仁《历史理论新探》左学德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的基础理论。探讨历史理论对于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商友仁先生在广泛吸取前人、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着扎扎实实的学术积累和创新工作,并于1994年推出了全面论述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理论 理论新探 唯物史观 封建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 历史本体论 封君封臣关系 本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鉴学派总体历史理论的特点及其启示
11
作者 纪胜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年鉴学派是享誉当代西方乃至世界史学领域的重要史学流派,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总体历史理论。这一理论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从而成为年鉴学派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影响巨大。
关键词 年鉴学派 总体历史理论 西方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中的人文关怀与素质教育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剑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教育面临更深更广的挑战,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还需要有更广泛的理论框架,更优秀的人文品质,更健全的心理机能,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校园环境;关注学生和学生的发展,体现校园人文... 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教育面临更深更广的挑战,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还需要有更广泛的理论框架,更优秀的人文品质,更健全的心理机能,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校园环境;关注学生和学生的发展,体现校园人文关怀对大学生成才具有恒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汉武帝性格对西汉历史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忠家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93-95,共3页
试论汉武帝性格对西汉历史的影响孙忠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结果,都可以看到性格的痕迹。普列汉诺夫曾指出:“个人因其性格的特点而能够影响社会命运”①。汉武帝作为一朝天子,其性格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西汉社会历史的发展。一... 试论汉武帝性格对西汉历史的影响孙忠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结果,都可以看到性格的痕迹。普列汉诺夫曾指出:“个人因其性格的特点而能够影响社会命运”①。汉武帝作为一朝天子,其性格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西汉社会历史的发展。一一个人性格是在个体与客体的长期相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历史 武帝 性格特点 《汉武故事》 霸王道杂之 《西京杂记》 心理需求 汉书 公元前 普列汉诺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理论的历史思考
14
作者 施驹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内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揭示,使我们认识到生产关系具有性质不同、方向不同、对生产力起不同作用的两种运动,它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和影响也彼此不... 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内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揭示,使我们认识到生产关系具有性质不同、方向不同、对生产力起不同作用的两种运动,它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和影响也彼此不同。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理论的确立,才使我们有可能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给予正确、全面、辩证地认识和理解。无疑,它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历史、清醒地认识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内部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土地兼并 生产力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 现存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真实
15
作者 商友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5-138,共4页
人们常说历史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可靠。唐代刘知己说:“良史以直书实录为贵”。古希腊史家波里比乌斯说:“‘真实’之于历史,正如双目之于人身。……如果从历史中挖去了‘真实’,那末所剩下来的岂不部是些无稽之谈。”当代中国的治... 人们常说历史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可靠。唐代刘知己说:“良史以直书实录为贵”。古希腊史家波里比乌斯说:“‘真实’之于历史,正如双目之于人身。……如果从历史中挖去了‘真实’,那末所剩下来的岂不部是些无稽之谈。”当代中国的治史者一般认为只要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上艰苦的史料搜集和整理,就能揭示历史的真相,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达到科学地认识历史的目的。至于认识历史的具体过程,其结论包含多少真理性,过去我们很少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探讨。这种情况最近有所改变。随着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展开,历史认识论引起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认识论 实证史学 历史学家 历史现象 史料搜集 实证主义史学 认识历史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一轴系统理论在鸭绿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秀霞 倪维秋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总趋势下,如何整体开发界河流域旅游资源,以促进各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维护流域生态系统,不仅成为区域国际合作的主题之一,也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主题。为此以"点一轴...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总趋势下,如何整体开发界河流域旅游资源,以促进各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维护流域生态系统,不仅成为区域国际合作的主题之一,也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主题。为此以"点一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以鸭绿江水旅游环境容量为前提,以鸭绿江地缘文化为主线,以丹东、集安和长白县为增长极的跨国旅游为辅轴的"系统网络"整体开发模式,旨在实现鸭绿江流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一轴系统理论 流域 旅游资源 鸭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金外交往来初探 被引量:12
17
作者 董克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3-140,共8页
本文论述了宋金之间外交往来的次数、情况,分析了双方交往的矛盾焦点、特征、指导思想以及双方出使人员的表现,并指出了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使者 积极作用 外交活动 宋高宗 主和派 宋金 南宋 指导思想 军事 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据《尚书》体例论其编纂成书问题 被引量:7
18
作者 葛志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本文据《尚书》的体例,讨论其编纂成书的相关问题。首先,通过对《尚书》中原本作为政令文件的诰誓等所具功能性质的分析,并借助于约剂、命书等文件形式的比较,可知《尚书》的文本体例形式,原是出于现实政治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其次... 本文据《尚书》的体例,讨论其编纂成书的相关问题。首先,通过对《尚书》中原本作为政令文件的诰誓等所具功能性质的分析,并借助于约剂、命书等文件形式的比较,可知《尚书》的文本体例形式,原是出于现实政治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其次,由于《尚书》的编纂最后经由周代史官之手,因此周代史官很可能借鉴周代的政令文件体制,从形式上加以统一的规范修润。此外,《尚书》的编纂成书,体现了一种史学自觉意识;而周公以来以前代为戒和垂鉴后世的历史意识,恰为《尚书》的编纂提供了适宜的思想动因。最后,借助对史官执简记事职能的推考,《尚书》的最初结撰可能在西周的厉、宣之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历史意识 周代史官 《左传》 青铜器铭文 统治管理 成书问题 卿大夫 制度规定 法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的民族主义研究与近代化的学术文化思潮 被引量:7
19
作者 葛志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东渡日本,大量接受新思想。在1898—1903年间,他发表大量文章,以推进维新以来思想启蒙运动的继续展开。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政治上对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研究介绍,以谋求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日后... 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东渡日本,大量接受新思想。在1898—1903年间,他发表大量文章,以推进维新以来思想启蒙运动的继续展开。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政治上对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研究介绍,以谋求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日后乃引致文化上以传统学术为主体的近代化思潮。其影响所及至今犹存,如90年代以来的“国学热”远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近代化 梁启超 学术文化 民族国家 提高国民素质 学术思想 国家思想 近代民族主义 整理国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梁启超对中国学术思想演进的宏观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其泰 安静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4-60,共7页
梁启超于1902年撰著的著名论文《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具有以下三项学术特色和价值:一、破天荒第一次将西方进化论学说引入中国学术思想界,将数千年学术思想划分为胚胎时代、全盛时代、儒学统一时代……等七个时期,宏观地... 梁启超于1902年撰著的著名论文《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具有以下三项学术特色和价值:一、破天荒第一次将西方进化论学说引入中国学术思想界,将数千年学术思想划分为胚胎时代、全盛时代、儒学统一时代……等七个时期,宏观地论述不同时期的内涵、特征和推演变化之因果关系。二、视野开阔,有全新的视角,如,着意探讨学术思想演进与政治条件、社会风尚的关系;运用比较研究方法,评析不同学派、不同文化系统的优劣利弊;注重地理条件对学术思想形成的影响。三、强调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性,预言20世纪将是中西“两文明结婚”之时代,提出大力吸收西方进步思想、创造更加灿烂的中华新文化的发展方向。《论大势》成为梁启超本人此后撰成一系列学术史专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 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