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电业公司与“北满电气株式会社”竞争始末 被引量:1
1
作者 关靖华 《经济社会史评论》 CSSCI 2021年第1期98-111,M0006,共15页
在20世纪初期的哈尔滨,电力事业已开始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为了争夺这一"北满"区域中心城市的供电、发电权,中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代表中方的是哈尔滨电业公司,代表日方的是"北满电气株式会社"。双方从电权竞... 在20世纪初期的哈尔滨,电力事业已开始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为了争夺这一"北满"区域中心城市的供电、发电权,中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代表中方的是哈尔滨电业公司,代表日方的是"北满电气株式会社"。双方从电权竞标到电费竞价,争夺数年,直至伪满洲国"满洲电业株式会社"成立后将二者吞并。"北满电气株式会社"作为经济侵略的急先锋,昭示了日本经济控制和行业垄断的野心,而哈尔滨电业公司作为民族电力企业抵抗帝国主义资本的代表,体现了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收回利权的不屈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电业公司 北满电气株式会社 电力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机器局的创办及其历史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学军 黄海泉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2期82-85,共4页
吉林机器局的创办及其历史作用刘学军,黄海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外国资本主义侵人中国,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国内阶级矛盾也更加尖锐,外国侵华势力和以太平天国为主体的农民革命力量,都严重地威胁着清朝的封建统治。从... 吉林机器局的创办及其历史作用刘学军,黄海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外国资本主义侵人中国,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国内阶级矛盾也更加尖锐,外国侵华势力和以太平天国为主体的农民革命力量,都严重地威胁着清朝的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为了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机器局 吉林将军 李鸿章 军火工厂 沙俄侵略 宁古塔 直隶总督 黑龙江将军 清政府 机器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民生意识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丽丽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文章以民生意识为切入点,探讨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以及高校学生具备民生化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历史教学 民生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海盗与沿海社会治安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永强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7,共5页
海盗活动与社会环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既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汉代海盗的活动对沿海地区郡县统治秩序产生了较大冲击,也对汉代沿海地区的乡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此,汉代(主要是东汉)各级政府针对海盗侵袭采取... 海盗活动与社会环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既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汉代海盗的活动对沿海地区郡县统治秩序产生了较大冲击,也对汉代沿海地区的乡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此,汉代(主要是东汉)各级政府针对海盗侵袭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治安措施。汉代各级政府针对海盗所进行的社会治安尚不完全属于打黑除恶范畴,就总体而言,仍然属于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汉代特殊的一段社会治安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海贼 海盗活动 社会治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臣秀吉在日本统一中的历史地位
5
作者 左学德 《北方论丛》 CSSCI 1993年第1期99-103,共5页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1536年出生于日本尾张地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时恰连日本社会从中世向近世过渡的动乱的时期——“战国时代”。动乱之根源在于作为中世封建制之经济基础的庄园制的解体,以及随之而来的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化。
关键词 日本社会 丰臣秀吉 历史 农民家庭 战国时代 经济基础 阶级关系 庄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称的历史探微
6
作者 董克昌 《北方论丛》 CSSCI 1989年第6期5-9,共5页
伟大而神圣的中国国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精神支柱。那么,这一国称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 中国 历史 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 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函授教学的特点与改革
7
作者 于春苓 《继续教育研究》 1996年第4期19-21,共3页
当前,在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地发展。新形势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使学校教育面临着时代人才选择的挑战。历史教学应如何培养能够满足现实社会需求的人材?如何开拓一条历史教学改革之路?这是需要我们... 当前,在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地发展。新形势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使学校教育面临着时代人才选择的挑战。历史教学应如何培养能够满足现实社会需求的人材?如何开拓一条历史教学改革之路?这是需要我们重新视审和研究的新课题。 历史函授教学是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改革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授教学 历史教学 史学理论 函授教育特点 高师院校 函授教材 开卷考试 国际关系史 史学研究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史料与历史学“非在场”书写
8
作者 张晓校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5,共6页
现代信息技术催生了以"影"与"视"为核心内容的影视史料,对传统史料既是充实,也是冲击。史学研究、历史书写者同时面临不断递增的新样态史料,急需建构新的援引规范。无疑,影视史料的种类、数量与日俱增,为历史学提... 现代信息技术催生了以"影"与"视"为核心内容的影视史料,对传统史料既是充实,也是冲击。史学研究、历史书写者同时面临不断递增的新样态史料,急需建构新的援引规范。无疑,影视史料的种类、数量与日俱增,为历史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动的"资料。但"影视史料"对传统史料尚未构成颠覆性影响,历史学家、历史书写者依然会游走于传统史料和影视史料之间,"非在场"身份定位亦不可能发生改变。为历史书写很大程度上为书写者"非在场"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史料 “非在场” 历史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的未来:后人文主义的挑战 被引量:5
9
作者 爱娃.多曼斯卡 张作成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在过去10年里,由于与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联系加深,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解释范式或建构主义范式的象征化;在新唯物主义和新经验主义方面,出现了不同的甚至互相矛盾的趋势,它们主张"脱离文本"... 在过去10年里,由于与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联系加深,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解释范式或建构主义范式的象征化;在新唯物主义和新经验主义方面,出现了不同的甚至互相矛盾的趋势,它们主张"脱离文本"和"返归质料"。与这些变化相伴随的是,对人文主义和人类中心论的批评(后人文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文主义 后人文科学 非人类中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大历史”:前提假设、范围与可能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阿兰.梅吉尔 张作成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共10页
近年来,大卫·克里斯蒂安等人已经将"大历史"提升为一种研究过去的新方法。本文将大历史与旧大历史、也就是"普遍史"传统并列。"新"大历史或者以一种连续的神学为基础,或者建立在一种唯物主义形式之... 近年来,大卫·克里斯蒂安等人已经将"大历史"提升为一种研究过去的新方法。本文将大历史与旧大历史、也就是"普遍史"传统并列。"新"大历史或者以一种连续的神学为基础,或者建立在一种唯物主义形式之上,这种唯物主义被看作人类历史决定因素,或者起源于两者多少有些矛盾的混合。新旧大历史例示的"大跨度历史"与其说是对历史知识的贡献,不如说是这种或那种世界观的叙述化过程。在区分最大跨度历史与"仅仅是"大跨度历史过程中,在历史书写过程中满足大跨度历史要求的更好方法是更适度的尝试,例如,大跨度比较史、网络与交流史、专题史和现代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 全球史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与历史学发展的四个论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迪皮什.查克拉巴蒂 张作成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7,共10页
气候变化科学对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史学具有重要影响。科学家关于气候变化的观点不仅挑战了人类支撑历史学这门学科的观念,而且挑战了后殖民与后帝国时代历史学家在过去20年来,回应战后非殖民地化与全球化势态时所运用的分析策略。... 气候变化科学对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史学具有重要影响。科学家关于气候变化的观点不仅挑战了人类支撑历史学这门学科的观念,而且挑战了后殖民与后帝国时代历史学家在过去20年来,回应战后非殖民地化与全球化势态时所运用的分析策略。现在的历史知识构建以人文主义史学关于人类历史与自然史古老区分的失效为历史学科的大前提,将人类视为一种地质力量的人类世观念严格限定了人文主义史学,要求资本主义历史与地球和人类进化的更大尺度的历史进行对话。有记载的历史与深层历史进行这种对话是一个探索历史理解界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世 自然史 种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写历史”刍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商友仁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4期46-49,共4页
此文认为历史学是史实的客观性和史家的主观表述相结合的结果,因此所有的史学成果都带有主观性,相对性,没有一种历史学是终极的历史认识,历史被不断地重写是史学发展的规律。在社会经济转型的今天,史学的社会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此文认为历史学是史实的客观性和史家的主观表述相结合的结果,因此所有的史学成果都带有主观性,相对性,没有一种历史学是终极的历史认识,历史被不断地重写是史学发展的规律。在社会经济转型的今天,史学的社会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从沿续几十年的历史学“定本”中找不到他们所关怀的问题的答案。史家应顺应时代的需要,承担起“重写历史”的使命回应社会转型对史学改革的呼唤。重写历史的关键是重构历史理论,重新审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历史 唯物史观 历史学 史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历史认识 阶级和阶级斗争 市民社会 历史观念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课程综合化改革 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历史学科体系改革为例
13
作者 王一江 陈淑君 《继续教育研究》 1998年第3期24-25,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综合化趋势。所谓综合化,就是要求学生不但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专门知识,而且还应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不但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社会生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更新知识的能力。对于高等院...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综合化趋势。所谓综合化,就是要求学生不但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专门知识,而且还应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不但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社会生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更新知识的能力。对于高等院校来说,由于所设专业过细,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需要,出现结构性矛盾,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必须走培养复合型人才之路,使学生在立足本专业的基础上,具有更广博的知识结构,触类旁通,这就要求对传统的课程体系作重大改革。 一、实现选修课系列化,扩大学生知识领域 按照历史系传统的课程组织结构,是两大专业课: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综合化改革 历史学科 培养复合型人才 体系改革 选修课 专业课 课程体系 知识结构 课程组织结构 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堂历史爱国主义教育课的设计与实践
14
作者 吴海霞 《继续教育研究》 2008年第10期166-167,共2页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在中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都至关重要。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在历史教学中应及时巧妙地利用课内课外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让学...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在中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都至关重要。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在历史教学中应及时巧妙地利用课内课外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让学生不但学习历史更能感悟历史,明白中国奋斗的方向,中国人奋斗的方向,中国中学生奋斗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语境中反思历史的几个核心概念——历史思考的观念史刍议
15
作者 约恩.吕森 张作成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2,共5页
通过强调逻辑、经验和时间等十个相关方面描述了历史思考中的现代性。核心是历史研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兴起,及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特别关注19世纪历史主义的形成。历史思考、发展和进步等核心概念,是将过去理解为历史的... 通过强调逻辑、经验和时间等十个相关方面描述了历史思考中的现代性。核心是历史研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兴起,及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特别关注19世纪历史主义的形成。历史思考、发展和进步等核心概念,是将过去理解为历史的语言工具。这些概念形成了时间历程中的意义网络,其目的在于提出思考和引领未来的视角。反思是建构过去意义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代历史思考面临的问题是:对历史研究基础和主要结构的不同理解,全球化进程对历史研究的挑战,不同历史思考传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概念 现代性 历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孔子学院公共外交职能
16
作者 柳婷婷 《改革与开放》 2017年第22期139-140,共2页
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首尔挂牌成立以来,便迅速在全球开花结果。孔子学院惊人的发展速度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性窗口,而且推动了我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孔子学院所具备的一些特殊性优... 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首尔挂牌成立以来,便迅速在全球开花结果。孔子学院惊人的发展速度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性窗口,而且推动了我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孔子学院所具备的一些特殊性优势使其公共外交职能愈加重要。我们要正确对待孔子学院的"喜与悲",充分发挥其重要的公共外交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公共外交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纪胜利 刘勇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99-101,共3页
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而在很大程度上,研究生学风建设取决于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是研究生学海生涯的第一航标灯。所谓欲正人先正己,导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 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而在很大程度上,研究生学风建设取决于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是研究生学海生涯的第一航标灯。所谓欲正人先正己,导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树立起良好的学术形象,才能引领学生叩问真知,体验科学的魅力,从而自觉地端正学风,领略攀登学术高峰的快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 学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江户时代的幕藩体制与商品经济 被引量:4
18
作者 左学德 王晓燕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江户时代日本的商品经济较以前有了飞跃性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江户时代日本确立了幕藩体制这一特殊的社会制度。以石高制和兵农分离制为支柱的幕藩体制本身含有大量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而成为江户时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 江户时代日本的商品经济较以前有了飞跃性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江户时代日本确立了幕藩体制这一特殊的社会制度。以石高制和兵农分离制为支柱的幕藩体制本身含有大量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而成为江户时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由于江户时代的商品经济是在幕藩体制这一封建性质的社会构造下成长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从产生、发展到构造、特征都与幕藩体制有着密切的关联,商品经济与幕藩体制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江户时代 幕藩体制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特点论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军 孟宪凤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2,共3页
16—18世纪是中国和西欧进行全面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东西方文化双向交流特征凸显出来。近代西方文化,尤其是近代科学技术第一次传到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中国的儒家文化也传到西欧,中西方文化传统发生... 16—18世纪是中国和西欧进行全面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东西方文化双向交流特征凸显出来。近代西方文化,尤其是近代科学技术第一次传到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中国的儒家文化也传到西欧,中西方文化传统发生了剧烈的交融与冲突。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中西文化双向互动",具有文化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18世纪 文化交流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进程和教训 被引量:3
20
作者 谷延方 黄秋迪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3,共5页
英国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始于中世纪,先后经历11—13世纪的"快速发展期",14与15世纪的"衰落停滞期",16和17世纪的"恢复期",18和19世纪的"加速发展期",以及20世纪的"完成期"等不... 英国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始于中世纪,先后经历11—13世纪的"快速发展期",14与15世纪的"衰落停滞期",16和17世纪的"恢复期",18和19世纪的"加速发展期",以及20世纪的"完成期"等不同的历史时期。英国城市化历史不仅留下一些经验,也出现过许多失误和教训,其中有些失误在今天第三世界城市化过程中还不断重演。反思这些失误和教训是正确认识英国城市化历史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