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9-2021年哈尔滨市降水量及环流特征分析
1
作者 姜兵 赵广娜 +3 位作者 景学义 于凯旋 杜静 隋亚男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基于哈尔滨市站点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哈尔滨市年降雨量的变化特征和相应的环流形势特点。研究表明:哈尔滨市年降雨量呈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44 mm。1979... 基于哈尔滨市站点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哈尔滨市年降雨量的变化特征和相应的环流形势特点。研究表明:哈尔滨市年降雨量呈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44 mm。1979-1988年呈上升趋势;1989-2020年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2020年以后又呈现增加趋势,但总体上变化趋势均不显著。降雨量存在10~15年、5~9年和2~4年的周期,其中,前3个主周期分别为15年、8年和33年。当乌拉尔山阻高、鄂海阻塞高压、东北冷涡均偏强、副高偏弱时,哈尔滨市降雨量偏多;反之,哈尔滨市降雨量偏少。850 hPa高度哈尔滨市有明显的偏南风异常,处于偏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M-K突变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因子对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影响效应分析
2
作者 赵放 林伟楠 +5 位作者 赵春亮 何锋 孟祥龙 初征 李秀芬 赵慧颖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767,共10页
为了定量、动态、精细地评估气候因子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本文选取东北地区1980—2021年182个气象站5月中旬至9月下旬的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及大豆产量数据,基于正交多项式、积分回归原理,以旬为时间尺度,建立了基于气候因... 为了定量、动态、精细地评估气候因子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本文选取东北地区1980—2021年182个气象站5月中旬至9月下旬的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及大豆产量数据,基于正交多项式、积分回归原理,以旬为时间尺度,建立了基于气候因子的大豆产量动态评估模型,阐明了气候因子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效应及其贡献。结果表明:大豆营养生长期,旬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对东北地区大豆影响的产量变率,旬平均气温对吉林省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为-4.88~12.02 kg·hm^(-2);旬降水量对辽宁省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为-7.51~2.38 kg·hm^(-2);旬日照时数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为-2.60~2.68 kg·hm^(-2)。大豆营养和生殖生长并进期,气温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影响为显著正效应、对吉林省和辽宁省的影响为负显著效应,黑龙江省和辽宁省旬降水量影响为显著负效应,旬日照时数影响均为负效应,黑龙江省旬平均气温对产量的影响幅度最大,为3.67~11.19 kg·hm^(-2)。大豆生殖生长期,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对大豆产量影响变率排序为:旬平均气温对其产量影响变率最大的是黑龙江省,为-11.20~7.11 kg·hm^(-2),旬降水量和旬日照时数对其产量影响变率最大的是辽宁省,分别为-6.66~2.84 kg·hm^(-2)、-2.66~1.49 kg·hm^(-2)。可见,基于正交多项式和积分回归方法,可动态、定量评估气候因子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可为指导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生产 产量变率 气候影响 东北地区 积分回归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