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0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之我见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宗礼 张晓霞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34,共3页
对硕士研究生,要加强理论教育、强化科研训练。较好的理论修养,可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基础理论教育不是单纯为准备工具,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要选择那些适当的知识来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实现从本科生开... 对硕士研究生,要加强理论教育、强化科研训练。较好的理论修养,可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基础理论教育不是单纯为准备工具,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要选择那些适当的知识来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实现从本科生开始进行的学科方法学教育的深化。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划分成四个部分,明确每一部分的设计思想与作用,会对提高教育质量起到良好的作用。作为一个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教育 计算机科学 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 技术学科 一级学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二级学科 科研能力 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计算机课程基于MOOC+SPOCs的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72
2
作者 战德臣 聂兰顺 +1 位作者 张丽杰 徐晓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3,共5页
近几年,在教育部高教司以及教指委的推动下,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面向计算思维的教学改革已经走向深入,但仍旧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如基础—学时—内容的矛盾、教学内容提升与教学师资水平提升的困难等制约了教学改革... 近几年,在教育部高教司以及教指委的推动下,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面向计算思维的教学改革已经走向深入,但仍旧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如基础—学时—内容的矛盾、教学内容提升与教学师资水平提升的困难等制约了教学改革进程,MOOC/SPOC的出现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呢?本文在"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课程十余所大学MOOC+SPOCs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MOOC+SPOCs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如何基于MOOC+SPOCs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建议,对其他课程亦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大学计算机 MOOC SPOC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 被引量:134
3
作者 战德臣 聂兰顺 徐晓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20,共6页
当前,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存在知识型/技能型教学与未来计算能力需求之间的鸿沟,致使计算机教育存在危机。本文分析了这一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危机跨越鸿沟的办法应是开展计算思维基础教育,分析了计算学科中的思维特别是可... 当前,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存在知识型/技能型教学与未来计算能力需求之间的鸿沟,致使计算机教育存在危机。本文分析了这一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危机跨越鸿沟的办法应是开展计算思维基础教育,分析了计算学科中的思维特别是可实现思维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计算思维与计算能力的培养宜采取"1+X"模式,界定了作为"1"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中计算思维的特征,据此对"大学计算机"课程进行了面向计算思维教学的内容重构——讲授计算学科的普适思维(计算机的思维和应用计算机的思维)以及计算学科的基本素养,探讨了"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思维性教学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上述教学改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实践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大学计算机 非计算机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32
4
作者 战德臣 聂兰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60,共5页
当前已经形成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应该以计算思维为导向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共识。但怎样培养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课程究竟讲授什么内容才是培养计算思维,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当前已经形成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应该以计算思维为导向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共识。但怎样培养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课程究竟讲授什么内容才是培养计算思维,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思维的需求究竟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计算技术与计算系统的发展阐述了"核心"的计算思维,给出了大学计算机所面对的知识空间,进而通过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未来对计算思维能力的需求,给出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一个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大学计算机 计算系统 非计算机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被引量:89
5
作者 战德臣 王浩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66,共8页
大学计算机课程讲授计算思维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然而限于基础-学时-内容的矛盾,人们对面向计算思维的课程内容体系仍旧存在一些困惑。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该讲授的最小的课程内容集合是什么?本文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计算学科... 大学计算机课程讲授计算思维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然而限于基础-学时-内容的矛盾,人们对面向计算思维的课程内容体系仍旧存在一些困惑。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该讲授的最小的课程内容集合是什么?本文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计算学科对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未来的影响,论证性地提出了大学计算机面向计算思维的课程内容最小集合以及扩展集合,试图破解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方面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大学计算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解读 被引量:5
6
作者 董开坤 王宽全 +3 位作者 罗淑云 宋平 何中市 蔡莲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4,共6页
介绍了《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制定背景、指导作用和意义,说明了《基本要求》的制定原则,回顾了《基本要求》的制定过程,对《基本要求》的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讨论了如何突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 介绍了《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制定背景、指导作用和意义,说明了《基本要求》的制定原则,回顾了《基本要求》的制定过程,对《基本要求》的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讨论了如何突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保证实践训练质量、应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差异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专业学位 基本要求 计算机技术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计算和可重构计算机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佟冬 胡铭曾 方滨兴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10,共4页
现代的国防、科研及社会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计算,尤其是国防工业对计算的要求更为严格,为国防工业设计的计算机必须速度快、适应性强、可靠性高[l1。然而,现有的计算机不能高速地处理多种应用、达到高效率,究其主要原因是计算机与... 现代的国防、科研及社会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计算,尤其是国防工业对计算的要求更为严格,为国防工业设计的计算机必须速度快、适应性强、可靠性高[l1。然而,现有的计算机不能高速地处理多种应用、达到高效率,究其主要原因是计算机与应用算法的不匹配[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计算 算法 可重构计算机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超声造影结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对兔心肌灌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国庆 田家玮 +3 位作者 郭延辉 任敏 姜双全 王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兔根据阻断和再灌注冠状动脉左室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阻断30 min再灌注60 min(Ⅰ组)和阻断120 min再灌注60 min(Ⅱ组)。于阻断时和再灌注后行MCE...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兔根据阻断和再灌注冠状动脉左室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阻断30 min再灌注60 min(Ⅰ组)和阻断120 min再灌注60 min(Ⅱ组)。于阻断时和再灌注后行MCE,造影图像经自制计算机辅助灰阶分析软件处理后,自动得出每个节段心肌的标化灰阶造影剂密度(CI),并对心肌灌注进行彩色编码。根据心肌灌注缺损(MPD)和异常的彩色编码区分别计算出危险心肌和梗死心肌面积,分别与荧光微球染色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再灌注后,Ⅱ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比非危险节段明显减低(P<0.01),而Ⅰ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与非危险节段间无明显差异。以标化灰阶CI为-70 pix为截断值,识别梗死节段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87%。阻断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危险心肌面积与荧光染色呈正相关(r=0.84,P=0.003和r=0.91,P<0.001);再灌注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梗死心肌面积与TTC结果呈正相关(r=0.75,P<0.001和r=0.89,P<0.001)。结论心肌超声造影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可以定量评估心肌灌注,识别危险和梗死心肌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超声造影 计算机灰阶分析 心肌灌注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计算机多媒体任务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宏伟 杨孝宗 +1 位作者 曲峰 李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多媒体任务的处理能力是可穿戴计算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为了使配备国产CPU的可穿戴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多媒体任务处理能力,采用了可伸缩的系统结构模型。设计了15条面向多媒体任务的新指令,实现了执行新指令的多媒体任务协处理部件的逻辑结... 多媒体任务的处理能力是可穿戴计算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为了使配备国产CPU的可穿戴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多媒体任务处理能力,采用了可伸缩的系统结构模型。设计了15条面向多媒体任务的新指令,实现了执行新指令的多媒体任务协处理部件的逻辑结构设计,并利用工具软件对协处理部件进行了功能和性能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可伸缩系统结构模型提高可穿戴计算机的多媒体任务处理能力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计算机 多媒体 任务处理 协处理器 饱和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计算机中的语音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纪庆 张磊 +1 位作者 吕成国 王承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7-109,共3页
1 引言 可穿戴计算机(Wearable computer)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微型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它可以穿戴在身上随着使用者一起移动,随时可以接受使用者的命令,并能自动地反馈给使用者重要的信息.可穿戴计算机的概念于1955年被提出,然而直到近年来... 1 引言 可穿戴计算机(Wearable computer)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微型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它可以穿戴在身上随着使用者一起移动,随时可以接受使用者的命令,并能自动地反馈给使用者重要的信息.可穿戴计算机的概念于1955年被提出,然而直到近年来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目前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对可穿戴计算机的研究非常重视.我国的一些高校和研究单位,如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兵器部208所、58所等也于近年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处理 语音识别 模板匹配 语音信号 可穿戴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计算机音字相互转换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轩 王晓龙 藏晓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马尔克夫统计文法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相结合的计算语言模型进行汉语音节到汉字的机器自动相互转换技术。该技术集成了统计文法和句法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点,可以实用于计算机大规模真实文本的音字相互转换,并且具有处理...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马尔克夫统计文法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相结合的计算语言模型进行汉语音节到汉字的机器自动相互转换技术。该技术集成了统计文法和句法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点,可以实用于计算机大规模真实文本的音字相互转换,并且具有处理语言深度递归现象和远距离约束关系的能力。通过对从两千万语料随机抽取的一百六十万平衡语料的测试表明,音字转换正确率为带声调94.77%,无声调89.05%,字音转换正确率为99%。此项技术已被应用到大词表非特定人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和中文WINDOWS95、WINDOS NT的智能语句输入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字相互转换 语言模型 语音识别 统计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R计算机系统冗余单元间的恢复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东升 郑纬民 杨孝宗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27,共5页
本文以我们自行研制的FT-HIT航天容错计算机为背景,论述三模冗余(TMR)计算机系统冗余单元间的运行环境信息恢复技术,包括运行环境信息的保存、信息的传送。
关键词 容错 故障恢复 计算机系统 TMR 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文本计算机音字相互转换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轩 王晓龙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7-421,共5页
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马尔可夫统计文法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相结合的计算语言模型进行汉语音节到汉字的机器自动相互转换技术.该技术集成了统计文法和句法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点,可以实用于计算机大规模真实文本的音字相互转换,并且具有处... 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马尔可夫统计文法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相结合的计算语言模型进行汉语音节到汉字的机器自动相互转换技术.该技术集成了统计文法和句法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点,可以实用于计算机大规模真实文本的音字相互转换,并且具有处理语言深度递归现象和远距离约束关系的能力.其音字转换算法已被应用到大词表非特定人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和中文WIN-DOWS95、WINDOWSNT4.0的智能语句输入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字相互转换 语言模型 计算机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技术在计算机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14
作者 樊永友 唐朔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7-69,共3页
文章以一些试验为依据,提出了在计算机性能评价中应用面向对象技术,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和快速地评价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 计算机 性能评价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张涛 胡铭曾 +1 位作者 云晓春 张永铮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0-109,共10页
安全性分析研究工作需要把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相关的系统资源和安全因素抽取出来建立一种面向安全性分析的安全模型。从安全需求的类别、等级和面临的主要威胁出发,分析了系统设备、访问权限、主体连接关系和弱点,从攻击者目的是提升特权... 安全性分析研究工作需要把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相关的系统资源和安全因素抽取出来建立一种面向安全性分析的安全模型。从安全需求的类别、等级和面临的主要威胁出发,分析了系统设备、访问权限、主体连接关系和弱点,从攻击者目的是提升特权的角度对攻击作了形式化的描述。针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故障树方法和网络信息系统的攻击图方法应用了这一安全分析建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 安全模型 弱点 攻击 故障树 攻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卫星星务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向琳 吴翔虎 +2 位作者 廖明宏 崔刚 杨孝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0-404,共5页
微小卫星系统是一个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需要由具有容错能力的星载计算机来控制。针对微小卫星重量、体积、功耗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微小卫星的星务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案,设计中采用双模冗余方案搭建系统的容错结构,并根据卫星的... 微小卫星系统是一个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需要由具有容错能力的星载计算机来控制。针对微小卫星重量、体积、功耗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微小卫星的星务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案,设计中采用双模冗余方案搭建系统的容错结构,并根据卫星的运行要求提出了适用于微小卫星的温备份方式容错控制策略,介绍了一些用于支持温备份方式容错控制策略的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在微小卫星设计中的适用情况,温备份策略从硬件开销和时间开销两个方面都有利于卫星的设计。在立体测绘微小卫星“试验卫星一号”的星务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表明,提出的可靠性设计方案能够提高小卫星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容错 双模冗余 温备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星务计算机系统总线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4
17
作者 唐心悦 崔刚 +1 位作者 曲峰 杨孝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0-745,共6页
目前微小卫星星务计算机系统通信总线面临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而在这一领域应用的几种串行通信总线都不尽如人意 .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结构灵活 ,可靠性高 ,比较适合小卫星 .针对小卫星运行环境单粒子效应较多的情况 ,为TS - ... 目前微小卫星星务计算机系统通信总线面临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而在这一领域应用的几种串行通信总线都不尽如人意 .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结构灵活 ,可靠性高 ,比较适合小卫星 .针对小卫星运行环境单粒子效应较多的情况 ,为TS - 1小卫星设计的“基于CAN的双冗余系统总线”采用二模冗余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总线可靠性 ,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低价位的系统总线设计方案 .在CAN的多机通信模拟平台上进行的一系列试验验证了“基于CAN的双冗余总线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卫星 星务计算机 通信总线 CAN总线 冗余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星载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管理 被引量:13
18
作者 程光明 廖明宏 吴翔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1-203,210,共4页
在现代小卫星通用平台的设计中 ,由于功能及计算量的增加 ,使得对星载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管理成为制约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瓶颈 .针对这一问题 ,以某小卫星为例 ,讨论了现代小卫星星务管理软件对星载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管理方法和技... 在现代小卫星通用平台的设计中 ,由于功能及计算量的增加 ,使得对星载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管理成为制约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瓶颈 .针对这一问题 ,以某小卫星为例 ,讨论了现代小卫星星务管理软件对星载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通过引入实时多任务嵌入式操作系统 ,设计以多任务并行运行为主要特征的星务管理软件体系结构 ,把外设划分为二级三类 ,通过调度任务对与不同外设相对应的任务进行调度 ,并裁剪PSOS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提高代码利用率 ,缩短了系统的运行周期 ,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小卫星 星载计算机 外围设备 星务管理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树的计算机安全性分析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涛 胡铭曾 +2 位作者 云晓春 张永铮 郑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8-23,共6页
提出了通过分析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实体、访问者权限、安全需求和弱点等安全属性,按照不同的安全需求构造出安全故障树来直观地反映攻击者可能选取的攻击手段的安全状况评价方法;分析安全故障树,使用潜在攻击路径和系统安全失效概率从定... 提出了通过分析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实体、访问者权限、安全需求和弱点等安全属性,按照不同的安全需求构造出安全故障树来直观地反映攻击者可能选取的攻击手段的安全状况评价方法;分析安全故障树,使用潜在攻击路径和系统安全失效概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表达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状况,为系统的安全改进提供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 分析模型 安全性 计算机系统 安全状况 安全属性 评价方法 攻击手段 安全需求 失效概率 系统安全 攻击者 实体 权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被引量:47
20
作者 唐朔飞 刘旭东 +2 位作者 王诚 包健 熊桂喜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2-45,共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师生普遍反映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并结合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不同类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对“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师生普遍反映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并结合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不同类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对“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的讲授、教学实验设置与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核心课程 教学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