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气剖分信息的风电系统有功调度与控制 被引量:52
1
作者 陈宁 于继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51-58,共8页
针对风速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带来的困难,提出一种风电系统有功调度的二层结构调控策略,即在在线调度周期内,借助系统内常规发电机组的配合对预调度周期内的发电计划进行再校正以及在自动控制时间级内通过与风电机组... 针对风速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带来的困难,提出一种风电系统有功调度的二层结构调控策略,即在在线调度周期内,借助系统内常规发电机组的配合对预调度周期内的发电计划进行再校正以及在自动控制时间级内通过与风电机组紧密关联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ongenerationcontrol,AGC)机组的实时偏差调控对在线调度计划外的功率波动进行调整的策略。利用与风电机组、相关非风电机组及其供电负荷等有关的网络源流路径电气剖分信息,计算非风电机组参与发电计划再校正的功率调整因子及参与风电实时功率波动控制的关联AGC机组之间的负荷分配因子。算例表明,二层结构的调控策略可以有效跟踪风电与负荷功率的波动或预测偏差,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网络 风电 调度 控制 电气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S的电气化铁路线索张力监测系统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中伟 崔秀帅 +1 位作者 赵涛 关宝岩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0-52,56,共4页
针对我国电气化铁路地域分布广、"空窗"时间短从而导致接触网线索张力采集困难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GPRS的电气化铁路线索张力监测系统,分析了数据在通信网络中的传输过程,比较了GPRS模块与监测主机建立连接的不同方案,给出了... 针对我国电气化铁路地域分布广、"空窗"时间短从而导致接触网线索张力采集困难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GPRS的电气化铁路线索张力监测系统,分析了数据在通信网络中的传输过程,比较了GPRS模块与监测主机建立连接的不同方案,给出了监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实时性好,可以满足铁路系统线索张力监测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S 线索张力监测 电气化铁路 DD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输电系统故障测距算法研究 被引量:64
3
作者 束洪春 高峰 +1 位作者 陈学允 许承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6-420,437,共6页
利用单端工频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较难解决多端系统的故障定位问题。基于分布参数线路模型,提出了三端系统故障测距的新方法。其特点为:(1)各端之间不需同步测量。因此,不需实时通信,只需故障后分析。(2)对于单回线T... 利用单端工频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较难解决多端系统的故障定位问题。基于分布参数线路模型,提出了三端系统故障测距的新方法。其特点为:(1)各端之间不需同步测量。因此,不需实时通信,只需故障后分析。(2)对于单回线T结和单回线-双回线T结,不需区分短路类型。(3)亦适合于长线的短路点定位,且原理上,测距精度与分布电容、过渡阻抗、负荷电流和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无关。模拟故障测距的数字仿真试验表明,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保护 故障定位 T型 故障测距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电流环带宽扩展研究 被引量:64
4
作者 王宏佳 杨明 +1 位作者 牛里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6-62,共7页
在数字控制交流伺服系统中,制约电流环带宽的因素主要包括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和A/D采样时间、计算处理、PWM占空比更新等数字控制延时。开关频率的提高会带来开关损耗的增加,因此,在不改变功率器件开关频率的前提下扩展电流环的带宽很... 在数字控制交流伺服系统中,制约电流环带宽的因素主要包括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和A/D采样时间、计算处理、PWM占空比更新等数字控制延时。开关频率的提高会带来开关损耗的增加,因此,在不改变功率器件开关频率的前提下扩展电流环的带宽很有必要。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解耦控制基础上,分析了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电流采样和占空比更新方式产生的延时对电流环带宽的影响,并提出了带宽扩展策略,在一个载波周期内实现定子电流的双次采样和PWM占空比双次更新。在保持开关频率不变的情况下,理论上可扩展电流环带宽1倍以上,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带宽 电流采样 占空比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消除PWM逆变器驱动系统中电动机端轴电压和轴承电流的前馈有源滤波器 被引量:26
5
作者 姜艳姝 陈希有 +1 位作者 徐殿国 马洪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4-138,共5页
为抑制由PWM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而导致电机轴承的损坏,提出了前馈有源滤波器。滤波器包括无源共模电压检测网络,推挽电路以及四绕组共模变压器。滤波器输出与共模电压幅值相同极性相反的补偿电压,将其叠加到逆变器输出上,从而达到消... 为抑制由PWM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而导致电机轴承的损坏,提出了前馈有源滤波器。滤波器包括无源共模电压检测网络,推挽电路以及四绕组共模变压器。滤波器输出与共模电压幅值相同极性相反的补偿电压,将其叠加到逆变器输出上,从而达到消除共模电压进而消除轴电压和轴承电流的目的。文中还给出了部分滤波器参数的确定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滤波器可以显著地抑制电机端共模电压,从而减小了变频器输出的负面影响如轴电压,轴承电流等, 延长了轴承的寿命,提高了PWM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 端轴电压 轴承电流 前馈有源滤波器 PWM 逆变器 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PMSM交流伺服系统低速控制 被引量:44
6
作者 高扬 杨明 +1 位作者 于泳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25-129,共5页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的MT法测速在低速时存在的问题,采用了自适应扰动测器以获得低速下的连续转速,并利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律。该方法能实时观测负载转矩扰动和低速时的连续速度变化,计算量小。仿真和...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的MT法测速在低速时存在的问题,采用了自适应扰动测器以获得低速下的连续转速,并利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律。该方法能实时观测负载转矩扰动和低速时的连续速度变化,计算量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在低速情况下较之传统MT法测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自适应观测器 交流伺服系统 低速控制 连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155
7
作者 徐殿国 刘瑜超 武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12,共12页
多端直流输电技术具有多起点多落点等特点,作为目前实现新能源并网最具潜力的方式,是未来直流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是实现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从多端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背景入手,概述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的发... 多端直流输电技术具有多起点多落点等特点,作为目前实现新能源并网最具潜力的方式,是未来直流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是实现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从多端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背景入手,概述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目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的主要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分析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及保护方法,为多端直流技术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输电 系统控制 功率协调 故障保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反演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33
8
作者 郑剑飞 冯勇 +1 位作者 郑雪梅 杨旭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0-414,共5页
针对一类参数严格反馈型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反演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反演控制的前n?1步结合自适应律估计系统的未知参数,第n步采用非奇异终端滑模,使系统最后一个状态有限时间内收敛.利用微分估计器获得误差系统状态的导... 针对一类参数严格反馈型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反演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反演控制的前n?1步结合自适应律估计系统的未知参数,第n步采用非奇异终端滑模,使系统最后一个状态有限时间内收敛.利用微分估计器获得误差系统状态的导数,并设计了高阶滑模控制律,去除控制抖振,使系统对于匹配和非匹配不确定性均具有鲁棒性.同自适应反演线性滑模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收敛速度和稳态跟踪精度,并且控制信号更加平滑.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反演 终端滑模控制 高阶滑模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辐射状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98
9
作者 李卫星 李志民 刘迎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3,79,共6页
提出一种能灵活响应配电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复杂辐射状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故障遍历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考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特性,将故障后的系统恢复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该算法利用父向搜索法确定故障的影响范围,并利用广度优先遍历... 提出一种能灵活响应配电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复杂辐射状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故障遍历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考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特性,将故障后的系统恢复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该算法利用父向搜索法确定故障的影响范围,并利用广度优先遍历搜索法将系统的故障部分分为故障修复区、前向故障恢复区和后向故障恢复区。该算法以面向支路的前推回代法为基础,利用树的添加和删除操作灵活响应各种支路开断及负荷转移所引起的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用父向搜索法确定所需进行潮流计算的子系统,并通过控制父向搜索法的搜索步数来灵活简化潮流计算。经算例验证,该算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可靠性评估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辐射状配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电力系统 配电网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自整定及优化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杨明 张扬 +2 位作者 曹何金生 徐殿国 李悦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34,共6页
以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速度控制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新颖、准确、易于实现的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这种策略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转动惯量辨识值计算得到初始PI参数,之后不再以速度阶跃响应曲线... 以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速度控制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新颖、准确、易于实现的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这种策略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转动惯量辨识值计算得到初始PI参数,之后不再以速度阶跃响应曲线的超调量、上升时间、振荡时间等作为PI参数优化的标准,而是使电机速度以三角波曲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以评价函数E作为衡量控制效果的量化标准。通过实验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优化后的控制参数使评价函数E最小,不仅能够保证动态跟踪性能,同时提升了系统抗扰性能,在额定转速时负载100%波动最大转速波动仅为4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动惯量辨识 参数自整定 评价函数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评估 被引量:39
11
作者 丛琳 李志民 +2 位作者 潘明惠 高昆仑 偏瑞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5-69,共5页
结合电力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基于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评估的模型和方法。首先介绍了SSE-CMM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然后阐述了如何根据SSE-CMM划分评判层次,并根据电力信息... 结合电力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基于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评估的模型和方法。首先介绍了SSE-CMM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然后阐述了如何根据SSE-CMM划分评判层次,并根据电力信息系统的特点合理确定模糊评判矩阵和权重系数集,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阐明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基于SSE-CMM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评估的具体步骤。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信息安全评估 SSE-CMM 模糊综合评判法 过程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型功率补偿系统的无功功率与动态有功功率解耦控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伟 吴凤江 +1 位作者 段建东 孙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65-2172,共8页
为降低柴油发电机组的暂态电压与频率波动,并优化其工作效率,以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发电机数学模型为基础获得了其输出电压和转速的阶跃响应表达式,证明只对其进行无功补偿难以解决输出电压及转速的动态跌落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储能型... 为降低柴油发电机组的暂态电压与频率波动,并优化其工作效率,以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发电机数学模型为基础获得了其输出电压和转速的阶跃响应表达式,证明只对其进行无功补偿难以解决输出电压及转速的动态跌落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储能型功率补偿系统与柴油发电机组相并联的联合供电方案,由储能型功率补偿系统提供无功功率和负载动态变化过程的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动态电能质量。提出了包括无功功率和动态有功功率参考值的产生方法、有功和无功电流闭环解耦控制策略的总体控制方案,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加入储能型功率补偿系统后,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因数接近1,不输出无功功率,带动阶跃负载时,其输出电压有效值动态跌落远小于5%,动态电能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电机组 动态电能质量 无功功率 储能型功率补偿 解耦控制 动态有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和DSP的变电站监控系统 被引量:24
13
作者 曲延滨 王建平 +1 位作者 周庆明 潘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6-89,共4页
介绍了基于控制器局域网 (CAN)总线和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的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了提高系统的实时响应性能和信号处理能力 ,在硬件设计上采用了 DSP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技术 ,使系统的集成化程度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 介绍了基于控制器局域网 (CAN)总线和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的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了提高系统的实时响应性能和信号处理能力 ,在硬件设计上采用了 DSP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技术 ,使系统的集成化程度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 ;采用了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 ,同时通过利用 DSP的中断资源 ,解决了多任务对 CPU的同时请求以及交叉的问题 ,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软件的运行效率。介绍了以 TI公司的 TMS3 2 0 LF2 4 0 7A作为处理器和 ALTERA公司的 MAX70 0 0 S系列的 EPM71 2 8STC1 0 0 - 6为外围数字电路的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最后介绍了基于 CAN总线的 DL/T6 3 4 -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 监控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器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控制器局域网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成因及其抑制 被引量:60
14
作者 杨明 胡浩 徐殿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4,共6页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机械传动装置的刚度有限,传动装置的弹性会在系统中引发机械谐振。针对典型伺服驱动系统中的机械传动装置,建立了电机-负载双惯量模型,通过理论分析阐明机械谐振形成的原理,并建立起关键参数与谐振现象的定量关系。...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机械传动装置的刚度有限,传动装置的弹性会在系统中引发机械谐振。针对典型伺服驱动系统中的机械传动装置,建立了电机-负载双惯量模型,通过理论分析阐明机械谐振形成的原理,并建立起关键参数与谐振现象的定量关系。通过仿真分析了弹性传动装置对伺服驱动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使用陷波滤波器抑制机械谐振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机械谐振特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也验证了陷波滤波器的有效性及局限性。陷波滤波器在对机械谐振产生抑制的同时,还会在系统中引入两个不同频率的谐振,进而无法完全消除谐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驱动系统 双惯量系统 扭转振荡 谐振抑制 陷波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变步长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田兵 赵克 +2 位作者 孙东阳 段建东 孙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6-233,250,共9页
为了改善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稳态跟踪准确度和动态跟踪速度,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变步长爬山搜索寻优算法;它结合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通过解耦控制电机交轴电流分量,达到对风力机转速的控制。... 为了改善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稳态跟踪准确度和动态跟踪速度,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变步长爬山搜索寻优算法;它结合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通过解耦控制电机交轴电流分量,达到对风力机转速的控制。变步长最大功率跟踪算法思路是:基于两点斜率比较,判断发电系统接近最大功率点,通过指数衰减步长抑制发电系统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振荡;不依赖风速传感器,通过每个寻优周期动态设置风速突变检测阈值,准确辨识风速变化,并重新初始化步长提高对风速变化的快速跟踪性能。通过搭建风力发电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和硬件实验平台,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展示了其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跟踪 PWM整流器 永磁同步发电机 矢量控制技术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特性及稳定控制与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蔡泽祥 朱浩骏 +1 位作者 白雪峰 倪以信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共8页
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特性及稳定控制与分析进行了综述。首先讨论了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交直流系统间和直流系统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然后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进... 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特性及稳定控制与分析进行了综述。首先讨论了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交直流系统间和直流系统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然后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最后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稳定控制 直流系统 交直流 改进意见 综述 分析 研究 相互作用 复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速度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宏佳 杨明 +1 位作者 牛里 徐殿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1,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字控制系统中,电机转速动态过程中出现的由于通常采用PI控制器串联校正来设计速度环而导致的超调和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速度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在分析了永磁交流伺服系统速度环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调整了速度控制器...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字控制系统中,电机转速动态过程中出现的由于通常采用PI控制器串联校正来设计速度环而导致的超调和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速度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在分析了永磁交流伺服系统速度环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调整了速度控制器中比例增益的作用位置,构成IP控制器局部反馈校正来设计速度环。根据稳定性和跟随性要求,选取转速偏差指标函数,优化控制器参数设计,同时在控制器设计中增加了anti-windup策略。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获得电机转速的无超调、无振荡快速响应,并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速度控制器优化设计 IP控制器 anti-windup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实用新方法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束洪春 刘娟 +1 位作者 司大军 张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64-68,83,共6页
针对现有暂态量选线方法在电压过零附近时故障灵敏度低的不足,提出一种通过提取衰减直流分量的自适应方法,不仅能使保护尽可能适应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各种变化,而且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无须整定,进一步改善了保护的性能,与暂态量选线方法... 针对现有暂态量选线方法在电压过零附近时故障灵敏度低的不足,提出一种通过提取衰减直流分量的自适应方法,不仅能使保护尽可能适应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各种变化,而且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无须整定,进一步改善了保护的性能,与暂态量选线方法配合可以形成完善的故障选线方案。大量的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自适应保护 衰减直流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状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故障遍历算法 被引量:46
19
作者 李志民 李卫星 刘迎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6,共4页
提出一种辐射状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故障遍历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考虑系统的容量约束 ,尤其适用于含大量子馈线和隔离开关的复杂配电网络。利用树的后向父节点搜索技术确定故障所属断路器的动作 ,利用树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和深度优先... 提出一种辐射状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故障遍历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考虑系统的容量约束 ,尤其适用于含大量子馈线和隔离开关的复杂配电网络。利用树的后向父节点搜索技术确定故障所属断路器的动作 ,利用树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和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分别确定隔离开关的故障隔离范围及负荷点的故障类型。该算法根据配电系统的结构特点 ,将树的先根优先遍历和后根优先遍历技术分别用于配电网潮流的功率前推和回代计算 ,能较好地与可靠性评估算法相结合。经算例验证 ,该算法能有效地考虑配电系统的各种网络拓扑结构 ,提高可靠性评估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状配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前推回代法 故障遍历算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性能评价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娆 林伟 +4 位作者 李卫东 刘乐 王玮 徐兴伟 柳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91,共5页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已有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已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更加适 合现有控制要求和网络结构的新标准。通过探讨电力系统互联的本质,提出了互联电力系统控制 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在分析现有的A1,A2和CPS1,CPS2两...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已有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已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更加适 合现有控制要求和网络结构的新标准。通过探讨电力系统互联的本质,提出了互联电力系统控制 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在分析现有的A1,A2和CPS1,CPS2两类标准的控制机理及缺陷后, 阐述了建立新标准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制定新标准所涉及的系统状态分级、自动发电控制(AGC) 闭环中加入联络线安全约束、控制策略和区域控制偏差(ACE)分解等若干概念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互联电力系统 控制性能评价标准 自动发电控制 区域控制偏差 CPS标准 无意交换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