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英 王爽 +3 位作者 李伟群 魏丹 周宝库 王玉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32-636,共5页
文章针对哈尔滨黑土27年长期定位施肥现状进行微生物数量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施用肥料不仅可使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而且也使细菌、真菌数增加。其中,施用有机肥是引起微生物数量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微生物总数与土壤有机... 文章针对哈尔滨黑土27年长期定位施肥现状进行微生物数量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施用肥料不仅可使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而且也使细菌、真菌数增加。其中,施用有机肥是引起微生物数量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微生物总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的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总量也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微生物区系 土壤肥力 施肥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Beta vulgaris L.)叶绿体转化体系建立及抗虫和抗除草剂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7
2
作者 崔杰 李滨胜 +1 位作者 杨谦 程大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37-1443,共7页
为建立外源基因甜菜叶绿体转化体系,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包含有编码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基因Btcry1Ac和编码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bar的甜菜叶绿体转化载体pSKARBt/bar,以甜菜叶绿体基因组中atpB/rbcL做同源片段,以甜菜叶绿体... 为建立外源基因甜菜叶绿体转化体系,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包含有编码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基因Btcry1Ac和编码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bar的甜菜叶绿体转化载体pSKARBt/bar,以甜菜叶绿体基因组中atpB/rbcL做同源片段,以甜菜叶绿体16S启动子和终止子为调控基因,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基因枪法转化甜菜叶柄,经筛选获得抗性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外源基因Btcry1Ac和bar的PCR检测、DNA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Btcry1Ac和bar确已导入到甜菜叶绿体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除草剂抗性鉴定及其离体叶片虫试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和抗除草剂特性,表达了相应的蛋白质.研究结果还表明:bar基因在植物叶绿体转化中,既可以用作抗性基因,又可用作转化体筛选的标记基因.建立了甜菜叶绿体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叶绿体转化 成基因 BAR基因 同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北东 朱延明 +1 位作者 杨谦 杨晓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8,共6页
关键词 大豆 再生体系 遗传转化 载体法 直接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瘦蛋白受体(OBR)基因外显子9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顾志良 赵建国 +4 位作者 李辉 孟和 王启贵 王清华 朱大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瘦蛋白受体属于Ⅰ类细胞因子超家族受体 ,其在瘦蛋白的信号转导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根据瘦蛋白受体基因外显子 9的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 -SSCP的方法对高脂系 (fatnessline,FL)、低脂系 (leannessline ,LL)、北京油鸡、白耳鸡、石... 瘦蛋白受体属于Ⅰ类细胞因子超家族受体 ,其在瘦蛋白的信号转导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根据瘦蛋白受体基因外显子 9的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 -SSCP的方法对高脂系 (fatnessline,FL)、低脂系 (leannessline ,LL)、北京油鸡、白耳鸡、石歧杂、矮小黄鸡、小型黄鸡、惠阳胡须鸡、隐性白羽鸡和海兰蛋鸡等品种 (系 )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并检测到了多态性。对两种纯合子片段克隆和测序 ,结果表明在编码区的 116 7位碱基发生了突变 ,由C突变为A ,但是编码的氨基酸并没有发生改变。经独立性检验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与品种有关 ,北京油鸡的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高脂系中A基因频率显著高于低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蛋白受体 外显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OB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子叶节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北东 朱延明 +1 位作者 李海燕 杨谦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2,共5页
为了建立一个大豆子叶节高效再生体系用于大豆的遗传转化 ,选用 10个东北主栽大豆品种(Glycinemax (L .)Merr .)的子叶节作为外植体 ,研究了基因型、植物激素的浓度、超声波辅助处理时间 ...等 6种影响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因素。结果表明合... 为了建立一个大豆子叶节高效再生体系用于大豆的遗传转化 ,选用 10个东北主栽大豆品种(Glycinemax (L .)Merr .)的子叶节作为外植体 ,研究了基因型、植物激素的浓度、超声波辅助处理时间 ...等 6种影响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因素。结果表明合丰 35、合丰 2 5、黑农 4 0再生效率较高 ,平均每个外植体分化出的丛生芽数分别为 6 .6 9、6 .32和 5 .98;确定了丛生芽分化阶段所需的BA浓度和生根阶段所需的IBA浓度 ,发现不同基因型需要不同的BA浓度 ,合丰 35、合丰 2 5为1.5mg/l,黑农 4 0为 1.2mg/l。适宜的外植体大小为保留全部子叶。作为遗传转化时的除菌剂 ,头孢唑啉钠 (Cef)在 5 0 0mg/l时对子叶节的再生无显著影响。当遗传转化时使用的超声波辅助处理时间小于 12秒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大豆 子叶节 丛生芽 超声波辅助处理 遗传转化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木霉菌遗传转化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兴喜 杨谦 +1 位作者 宋金柱 郭兆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2-35,共4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成功实现了丝状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遗传转化,转化率约为60~19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T-DNA已整合进木霉菌基因组中,而且大多都是以单拷贝的形式整...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成功实现了丝状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遗传转化,转化率约为60~19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T-DNA已整合进木霉菌基因组中,而且大多都是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转化子都能够稳定遗传。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具有转化率高、低拷贝、遗传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有可能成为丝状真菌遗传转化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木霉菌 遗传转化 潮霉素抗性 病害 生物防治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29菌株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田间效果及安全性评价初报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晶 杨谦 +2 位作者 张淑梅 王玉霞 赵晓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3,共4页
B29菌株是自黄瓜根围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拮抗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一年两季4点田间小区试验表明:B29菌株100、250、500倍稀释菌液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0.3%~88.2%、62.3%~85.9%和54.7%~80.6%;经两年田间大区示范,B29菌株对黄瓜枯... B29菌株是自黄瓜根围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拮抗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一年两季4点田间小区试验表明:B29菌株100、250、500倍稀释菌液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0.3%~88.2%、62.3%~85.9%和54.7%~80.6%;经两年田间大区示范,B29菌株对黄瓜枯萎病防效达84.9%,增产12.57%;同时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毒性,LD50均大于5 000 mg·kg-1;对主要作物的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B29菌株对黄瓜、番茄、菜豆、籽用南瓜4种主要蔬菜作物种子的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黄瓜枯萎病 枯草芽孢杆菌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诱变水稻对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国民 孙野青 +1 位作者 李明贤 赵海成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39,共4页
采用蒙古稻旱晚播活体菌株接种法 ,对JB-1号返回式卫星搭载回的 12个稳定的水稻突变体作了稻瘟病抗性鉴定 ,结果明确 ,航天诱变水稻材料 971-5、974 -4、974 -5均抗叶瘟和穗瘟。
关键词 航天诱变 水稻 叶瘟 穗瘟 抗性鉴定 抗病虫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ATP合酶β亚基基因atpB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进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崔杰 徐德昌 +2 位作者 李滨胜 杨谦 孙璟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3-588,共6页
atpB基因编码ATP合酶β亚基,是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基因。ATP合酶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反应。利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特点,根据已知植物烟草、水稻和菠菜等的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设... atpB基因编码ATP合酶β亚基,是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基因。ATP合酶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反应。利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特点,根据已知植物烟草、水稻和菠菜等的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甜菜叶绿体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包含atpB完整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DQ067451)在内的一段序列,测序与序列分析表明:该克隆片段全长2 293 bp,其中包括有1 497 bp的编码区序列,推测编码498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该克隆基因与烟草、菠菜、油菜、水稻atp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92%、95.79%、87.71%和86.37%,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58%、97.19%、92.17%和91.97%。同时,建立了几种植物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叶绿体基因组 αtpB基因 克隆与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灵抗性基因在球毛壳中的转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梅 杨谦 宋金柱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3-45,共3页
利用PEG方法将多菌灵抗性基因通过质粒 pRB12 9转化到球毛壳原生质体 ,并在含 0 .5 μg/ml多菌灵浓度下筛选转化子 ,转化率可达 6~ 7个转化子 / μgDNA。转化子可在 10 0 0 μg/ml多菌灵处理条件下正常生长。将转化子在非选择压力下连... 利用PEG方法将多菌灵抗性基因通过质粒 pRB12 9转化到球毛壳原生质体 ,并在含 0 .5 μg/ml多菌灵浓度下筛选转化子 ,转化率可达 6~ 7个转化子 / μgDNA。转化子可在 10 0 0 μg/ml多菌灵处理条件下正常生长。将转化子在非选择压力下连续培养 10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抗性基因 球毛壳 多菌灵 基因转化 植物生长 病原菌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木霉AS3.3711的葡聚糖内切酶V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北东 杨谦 +3 位作者 周麒 宋金柱 陈佃福 刘恒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28-32,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克隆到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AS3.3711的葡聚糖内切酶V(EGV)的cDNA基因。测序后构建到酿酒酵母诱导型表达载体pYES2上,转化酿酒酵母,同时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对酵母完整细胞转化的影响。转化子用2%的β-D-半乳糖... 采用RT-PCR方法克隆到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AS3.3711的葡聚糖内切酶V(EGV)的cDNA基因。测序后构建到酿酒酵母诱导型表达载体pYES2上,转化酿酒酵母,同时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对酵母完整细胞转化的影响。转化子用2%的β-D-半乳糖进行诱导,用Northem杂交和CMC糖化力法分别对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产物的葡聚糖内切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EGV的cDNA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41bp,编码247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4.99kDa。超声波处理60s的酿酒酵母的转化率最高,在相同条件下是未处理组的2倍。酶活检测显示该基因能在酿酒酵母中表达并分泌到胞外。发酵液中的酶活在培养60小时达到最高0.046U/ml。最适酶解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葡聚糖内切酶V 酿酒酵母 超声波处理 基因表达 克隆 纤维素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魏利 王艳君 +1 位作者 马放 张建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8,共4页
根据目前油田杀灭硫酸盐还原菌的状况,提出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设想.综述了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机理,及其在国外油田污水处理中工程应用的效果、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机理研究中,加强蛋白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 根据目前油田杀灭硫酸盐还原菌的状况,提出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设想.综述了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机理,及其在国外油田污水处理中工程应用的效果、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机理研究中,加强蛋白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投加抑制物质如硝酸盐、反硝化细菌等对硫酸盐还原菌本身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代谢途径的抑制研究,加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对该机理在我国大庆油田的应用提出一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反硝化抑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菌绿色木霉C-08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白洪志 杨谦 +1 位作者 宋金柱 陆书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1-1115,共5页
为了确定绿色木霉C-08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对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绿色木霉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麸皮和稻草作为最佳碳源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C-08的最佳麸皮和稻草质量比为5∶2.C-08株... 为了确定绿色木霉C-08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对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绿色木霉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麸皮和稻草作为最佳碳源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C-08的最佳麸皮和稻草质量比为5∶2.C-08株菌的最佳无机、有机氮源为(NH4)2SO4和豆饼粉,最佳无机、有机氮源比为1∶5.最适宜的碳氮比为5∶1,质量分数为3.6%.产酶的最适宜温度为30℃,最佳产酶pH为3.2,最佳产酶时间为9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纤维素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志良 张勇 +1 位作者 朱大海 李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367,共5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而开展的动物基因组计划受到了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支持 .无论是作为一种实验用模式生物 ,还是作为一种农业经济动物 ,鸡都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价值 ,因此 ,开展鸡基因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综述了近年...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而开展的动物基因组计划受到了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支持 .无论是作为一种实验用模式生物 ,还是作为一种农业经济动物 ,鸡都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价值 ,因此 ,开展鸡基因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综述了近年来鸡基因组研究 (包括鸡基因组的有关参数、遗传连锁图、物理图谱、比较定位、表达序列标签和数量性状座位定位等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研究进展 比较基因组学 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伟群 王爽 +4 位作者 王英 魏丹 周宝库 王玉峰 杨思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2-925,共4页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措施条件下,大豆在不同生育期中土壤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与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决定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动态变化,各处理土壤中细菌总数由花期逐渐增加,...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措施条件下,大豆在不同生育期中土壤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与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决定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动态变化,各处理土壤中细菌总数由花期逐渐增加,结荚期达最大值,到成熟期明显下降。各个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与土壤细菌数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有机+无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施肥处理 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稻瘟病新基因pi-hit-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常银 杨谦 +1 位作者 王晓飞 孙野青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21-26,共6页
采用差异显示法(DD-PCR)寻找易感稻瘟病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对照品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与野生型对照相比,Rubisco小亚基、pi-hit.1(AF450251)和pi-hit-2(AF448491)基因在易感稻瘟病的突变品系中高表达,pi-hit-1和pi-hit-2是... 采用差异显示法(DD-PCR)寻找易感稻瘟病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对照品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与野生型对照相比,Rubisco小亚基、pi-hit.1(AF450251)和pi-hit-2(AF448491)基因在易感稻瘟病的突变品系中高表达,pi-hit-1和pi-hit-2是功能未知的新基因。进一步采用电子克隆和RT-PCR方法克隆了pi-hit-1基因的全长eDNA(AF514859),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ATP依赖的Clp蛋白酶家族。分析pi-hit-1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发现,此基因在叶片组织特异表达。进一步设计接种诱导实验研究pi-hit-1基因表达与水稻稻瘟病易感性的关系。在易感稻瘟病的突变品系中pi-hit-1受稻瘟病菌诱导,接种后其表达量明显升高,而野生型对照品系pi-hit-1基因表达在接种前后无明显变化。比较易感稻瘟病的突变品系与对照品系pi-hit-1基因序列差异发现,稻瘟病敏感品系中pi-hit-1基因第一外显子发生缺失突变使pi-hit-1蛋白功能缺失,导致突变品系易感稻瘟病。这些实验结果提示野生型pi-hit-1是稻瘟病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品 新基因 突变 野生型 诱导 基因表达 功能研究 抗稻瘟病 品系 叶片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选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微卫星分子标记 被引量:14
17
作者 潘贤 梁利群 雷清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5-918,共4页
为了寻找鲤鱼中与抗寒性状相关的DNA序列,采用142个微卫星引物,对荷包红鲤抗寒品系、柏氏鲤及其杂交F2代中的青灰色抗寒与青灰色不抗寒个体的混合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经过710次微卫星分子标记检测,首次获得两个(引物HLJ578,HLJ580)与抗... 为了寻找鲤鱼中与抗寒性状相关的DNA序列,采用142个微卫星引物,对荷包红鲤抗寒品系、柏氏鲤及其杂交F2代中的青灰色抗寒与青灰色不抗寒个体的混合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经过710次微卫星分子标记检测,首次获得两个(引物HLJ578,HLJ580)与抗寒性状相关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利用这些微卫星分子标记进一步对27个抗寒与不抗寒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鲤鱼的抗寒性状是数量性状,且受微效多基因调控;与鲤鱼抗寒相关分子标记DNA序列的拷贝数在鲤鱼抗寒与不抗寒个体中存在差异,这些与抗寒性状相关的DNA序列的拷贝数目的多少将最终影响与抗寒性状有关的蛋白质表达量的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抗寒性状 微卫星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木霉C-08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白洪志 王惠 +3 位作者 韩梅 肖亦农 杨谦 韩晓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1-685,共5页
以稻草粉与麦麸为主料,对影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C-08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营养因素和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粉和麸皮为2∶4最适合产酶;铵态氮适合C-08产CMCase,NO3-利于产Xylanase,其中NH4NO3... 以稻草粉与麦麸为主料,对影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C-08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营养因素和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粉和麸皮为2∶4最适合产酶;铵态氮适合C-08产CMCase,NO3-利于产Xylanase,其中NH4NO3最好;料水比1∶2,适合C-08产CMCase,1∶2.5适合产Xylanase;稻草粉粒度40~100目时,适合C-08产CMCase,此范围外适合产Xylanase;pH值为4时,适合C-08产酶;孢子接种量为7.5×107孢子.mL-1时,适合C-08产酶;低于28℃时适合C-08产酶;最适发酵时间为72h。该菌株在以上条件下产酶效果较好,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固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1基因转化烟草提高烟叶含钾量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兆奎 杨谦 +2 位作者 姚泉洪 万秀清 颜培强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6-51,共6页
提取酿酒酵母总RNA进行RT-PCR反转录,根据HAL1基因(GeneID:856113)序列设计阅读框引物,对反转录产物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全序列测定,构建筛选标记为带内含子的Km抗性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经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HAL1基因导入烟草品种龙... 提取酿酒酵母总RNA进行RT-PCR反转录,根据HAL1基因(GeneID:856113)序列设计阅读框引物,对反转录产物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全序列测定,构建筛选标记为带内含子的Km抗性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经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HAL1基因导入烟草品种龙江911和K326中,进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GUS染色、目的基因扩增和HAL1基因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T1代各转化烟草材料烟叶含钾量进行化验分析。测序结果证实PCR扩增得到的DNA与酿酒酵母HAL1基因序列相同,获得抗卡那霉素、GUS阳性的转化植株12株。经PCR扩增检测证实HAL1基因已整合入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HAL1基因已在烟苗根系表达,烟叶含钾量化验结果证明HAL1基因可使烟叶含钾量提高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HAL1基因 烟草 K^+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土中可培养中度嗜盐菌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爽 杨谦 +2 位作者 孙磊 王允 Olivia Juba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7-42,共6页
为了调查大庆盐碱地的中度嗜盐菌资源,采集重度盐碱化的土壤样本进行嗜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获得45株中度嗜盐细菌。形态学特征显示,40%菌落呈黄色,其余为乳白色;细胞为直线或弯曲的杆状,G+和G-细菌比例为19:26。进一步的生理生化特征... 为了调查大庆盐碱地的中度嗜盐菌资源,采集重度盐碱化的土壤样本进行嗜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获得45株中度嗜盐细菌。形态学特征显示,40%菌落呈黄色,其余为乳白色;细胞为直线或弯曲的杆状,G+和G-细菌比例为19:26。进一步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筛选出8株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Bacillus(3株),Halomonas(2株)和Alkalibacillus(3株)属的菌株。菌株15-2应为现有种Bacillus agaradhaerens,X10-1(或X10-7)可能为Bacillus属潜在的新种,15-7(或X10-2)可能为Halomonas潜在的新种,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研究虽然仅获得了有限的中度嗜盐菌资源,但却丰富了我们对大庆盐碱土中可培养中度嗜盐菌多样性的认识,为今后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庆地区的嗜盐微生物资源提供了素材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嗜盐菌 分离 生理生化特征 16SrDNA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