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废气中苯系物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段晓东 孙德智 +2 位作者 余政哲 朱质彬 史鹏飞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3-257,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以多孔泡沫镍为载体的TiO2 薄膜 ,并用其光催化氧化降解挥发性苯系物 (苯、甲苯和二甲苯 )。考察了催化剂粒径、反应时间、苯系物的初始浓度、体系的相对湿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系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 采用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以多孔泡沫镍为载体的TiO2 薄膜 ,并用其光催化氧化降解挥发性苯系物 (苯、甲苯和二甲苯 )。考察了催化剂粒径、反应时间、苯系物的初始浓度、体系的相对湿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系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粒径 2 0 .7nm的TiO2 为催化剂、甲苯初始质量浓度为 2 0 0mg/m3 、体系的相对湿度为 4 5 %、反应温度为 2 0~ 5 0℃、反应时间为 6 0min条件下 ,甲苯的去除率达 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挥发性苯系物 二氧化钛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酚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信息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高大文 王鹏 +1 位作者 郑彤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1-564,共4页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QSAR)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多氯酚QSAR-ANN模型数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信息流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多氯酚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连接权值与阈值,绘制人工神经...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QSAR)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多氯酚QSAR-ANN模型数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信息流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多氯酚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连接权值与阈值,绘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信息流流向分布图,可直观地显示网络内部信息的传播途径,找出影响输出层信息的隐含层的主要节点,进而由隐含层主要节点确定输入层主要节点,达到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节点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人工神经网络 信息流 多氯酚 有机污染物 环境污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电解体系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辉 于秀娟 +2 位作者 孙德智 宋来文 王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3,共4页
使用 Ti/IrO2/RuO2阳极、电还原氧气产生 H2O2的碳/聚四氟乙烯(C/PTFE)气体扩散阴极,分别在无隔膜与隔膜(隔膜材料为涤纶)电解体系中,研究了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苯酚的效果.在无隔膜与隔膜2种电解体系中,电解80min后,H2O2的稳定浓度分别... 使用 Ti/IrO2/RuO2阳极、电还原氧气产生 H2O2的碳/聚四氟乙烯(C/PTFE)气体扩散阴极,分别在无隔膜与隔膜(隔膜材料为涤纶)电解体系中,研究了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苯酚的效果.在无隔膜与隔膜2种电解体系中,电解80min后,H2O2的稳定浓度分别是5.6mg/L和8.5mg/L.2 种电解体系中苯酚的去除率均可达到 100%,但隔膜电解体系中 COD 去除率为 81.2%,无隔膜电解体系 COD 去除率为 71.7%.在 2 种电解体系中通过 HPLC 分析检测到中间产物为苯醌和一些短链的脂肪酸.对于阴、阳极降解苯酚的机理推测,2 种体系是相似的,但对隔膜电解体系,阴极室的碱性条件有利于氧的阴极还原生成 HO2 ,并进一步形成 HO·和 O2·自由基,从而对苯酚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聚四氟乙烯(C/PTFE)充氧阴极 涤纶隔膜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性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陆静超 马放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4,共2页
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日益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课题。环境保护不应滞后于工业发展 ,而应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而资源的共享性以及治污费用的昂贵使一些生产者与消费者无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人类生存的环境面临威胁。
关键词 外部性 公共资源 资源配置 绿色教育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有机毒物环境归宿模型及程序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南霞 王鹏 +1 位作者 郑彤 翟平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9-480,504,共3页
针对松花江有机污染现状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以稳态非平衡流动系统逸度模型概念为基础 ,建立了有机毒物环境归宿模型 .采用TurboC 2 .0编程 ,实现了对有机污染物在大气、土壤、水、底泥、悬浮物和水生生物等环境各相的浓度分布、各种... 针对松花江有机污染现状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以稳态非平衡流动系统逸度模型概念为基础 ,建立了有机毒物环境归宿模型 .采用TurboC 2 .0编程 ,实现了对有机污染物在大气、土壤、水、底泥、悬浮物和水生生物等环境各相的浓度分布、各种迁移转化作用的过程速率、积累量及滞留时间等环境化学参数的计算机模拟与预测 .该模型及计算机软件对有毒化学品研究与管理、评价其排放到天然水体的环境风险性具有使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度模型 软件设计 有毒化学品 环境风险评价 松花江 环境归宿模型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连接性指数与羟基自由基反应活性定量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传品 王鹏 +1 位作者 张国宇 龙明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1-524,528,共5页
羟基自由基反应是水处理工程高级氧化工艺 (AOP)技术的化学基础 .以分子拓扑学邻接矩阵为基础 ,编写了分子连接性指数 (MCI)的计算程序 ,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开发出有机化学品羟基自由基反应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 (QSAR)研究软... 羟基自由基反应是水处理工程高级氧化工艺 (AOP)技术的化学基础 .以分子拓扑学邻接矩阵为基础 ,编写了分子连接性指数 (MCI)的计算程序 ,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开发出有机化学品羟基自由基反应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 (QSAR)研究软件 .该软件经对多种不同结构有机化合物MCI计算检验正确 ,用于有机化学品中取代酚类、烷烃、醇类以及有机羧酸类化合物的羟基自由基反应活性QSAR研究 ,结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活性 分子连接性指数 羟基自由基 定量构效关系 高级氧化技术 有机化学品 水处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蕾 王鹏 彭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00-1201,共2页
为了开发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Hansch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取代苯甲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方程.方程表明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π呈线性关系,∑σ、ES和F参数均能改善这种线性关系.
关键词 苯甲酸 定量构效关系(QSAR)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园杀虫剂的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敬春 尤宏 孟宪林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1-305,共5页
评价了某雪花梨栽培试验园区施用的杀虫剂对周围环境的风险性 ,其中包括 :利用化学物质排毒系数评价法对梨园杀虫剂进行初步风险识别 ;非突发性水环境污染风险分析 ,采用瞬时点源一维河流模型对杀虫剂因事故性泄漏水体造成的风险进行预... 评价了某雪花梨栽培试验园区施用的杀虫剂对周围环境的风险性 ,其中包括 :利用化学物质排毒系数评价法对梨园杀虫剂进行初步风险识别 ;非突发性水环境污染风险分析 ,采用瞬时点源一维河流模型对杀虫剂因事故性泄漏水体造成的风险进行预测 ;简要说明了杀虫剂进入土壤的途径及其对施药区和非施药区土壤的危害 ;采用高斯烟团模式 ,通过大气取样 ,对杀虫剂超常量喷施进入大气后的浓度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测算出杀虫剂在不同浓度范围出现的相对频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识别 杀虫剂 环境风险评价 安全性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9
作者 孙晓君 蔡伟民 +3 位作者 井立强 周德瑞 沈雄飞 王志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4-541,共8页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水处理技术 ;由于它能广泛地利用天然能源———太阳能 ,且对多种有机物有明显的降解效果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 ,半导体光催化已成为光化学领域及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介绍了近...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水处理技术 ;由于它能广泛地利用天然能源———太阳能 ,且对多种有机物有明显的降解效果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 ,半导体光催化已成为光化学领域及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二氧化钛 (TiO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主要涉及TiO2 光催化氧化机理、高活性TiO2 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改性、TiO2 担载及该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光催化机理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 水处理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有机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超微粒子的EPR特性和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8
10
作者 井立强 郑莹光 +4 位作者 徐自力 董凤霞 孙晓君 蔡伟民 徐英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85-1888,共4页
利用 XRD,TEM,XPS和 EPR等研究了 Zn O超微粒子的 EPR特性和光催化性能 .前驱物碱式碳酸锌在 32 0 ,4 30 ,5 5 0和 70 0℃经热处理制得的 Zn O超微粒子粒径分别为 1 3.5 ,1 9.3,2 6 .1和 38.5 nm,属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 ;室温下 Zn O超... 利用 XRD,TEM,XPS和 EPR等研究了 Zn O超微粒子的 EPR特性和光催化性能 .前驱物碱式碳酸锌在 32 0 ,4 30 ,5 5 0和 70 0℃经热处理制得的 Zn O超微粒子粒径分别为 1 3.5 ,1 9.3,2 6 .1和 38.5 nm,属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 ;室温下 Zn O超微粒子表现出稳定的单一谱线的 EPR信号 ,其强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 .而在液氮温度下 ,Zn O超微粒子的 EPR谱具有 6条强度不等的超精细谱线 ,在光催化氧化 C7H1 6和 SO2过程中 ,其光催化活性随其 EPR信号强度的减小而下降 .说明 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超微粒子 EPR 超精细偶合 光催化氧化 氧化锌 光催化剂 光催化活性 二氧化硫 庚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镧和铈的TiO_2纳米粒子的结构相变 被引量:43
11
作者 井立强 孙晓君 +3 位作者 辛柏福 王百齐 蔡伟民 付宏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以钛酸四丁酯,La2O3和Ce(NO3)3·6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分别掺杂5mol%镧和铈的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TG-DTA,TEM和XP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晶型、尺寸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主要考察了镧和铈的掺杂对TiO2的晶粒尺寸... 以钛酸四丁酯,La2O3和Ce(NO3)3·6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分别掺杂5mol%镧和铈的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TG-DTA,TEM和XP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晶型、尺寸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主要考察了镧和铈的掺杂对TiO2的晶粒尺寸和锐钛矿→金红石结构相变的影响,并初步的探讨了镧和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600℃焙烧而获得的TiO2纳米粒子具有与P-25型TiO2粒子相类似的组成、结构、形貌和粒子尺寸;掺杂剂镧和铈分别以La2O3和CeO2小团簇形式存在,并比较均匀的弥散在TiO2纳米粒子中,二者的掺杂抑制了锐钛矿晶粒的增长和锐钛矿→金红石的结构相变,使相变温度显著提高,晶格畸变增大,而镧比铈的作用更加显著.镧和铈的作用机理可能主要与掺杂离子的半径和价态以及稀土氧化物的存在和熔点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溶胶凝胶 结构相变 掺杂 二氧化钛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残留水平及其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93
12
作者 徐刚 杜晓明 +4 位作者 曹云者 汪群慧 许端平 卢桂兰 李发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3,共5页
选取黑龙江和河北等使用农用地膜的典型地区,对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农用地膜使用及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在相应地块上所从事的农事活动及农膜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残膜尺寸大小一般集中在5~15cm左右。... 选取黑龙江和河北等使用农用地膜的典型地区,对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农用地膜使用及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在相应地块上所从事的农事活动及农膜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残膜尺寸大小一般集中在5~15cm左右。农用地膜使用后,其表面出现龟裂、分层现象。黑龙江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中土壤残留地膜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122.3、3660.1和2497.3g·hm-2;河北保定、邯郸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及作物田土壤残留地膜的水平分别为5629.5、7369.5和2821.8g·hm-2,两地区使用农膜地块残留地膜水平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土壤。研究结果还表明,河北受调查的三种农田农用地膜平均残留水平普遍高于黑龙江相应农田残留平均水平,两地对照土壤中平均残留水平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地区 农用地膜 残留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高级氧化技术 被引量:72
13
作者 孙晓君 冯玉杰 +3 位作者 蔡伟民 周德瑞 井立强 王志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4-269,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主要包括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湿空气氧化、超临界水氧化及光催化氧化技术等。介绍了各种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降解 有机污染物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超微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5
14
作者 井立强 孙晓君 +3 位作者 郑大方 徐跃 李万程 蔡伟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4-348,共5页
利用Raman激光光谱、XRD、TEM、BET、SPS和UV -Vis等手段研究了ZnO超微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光催化性能 .结果发现 ,前驱物碱式碳酸锌在 32 0、4 30和 550℃经热处理制得的ZnO超微粒子的粒径分别为 1 3.5、1 9.3和 2 6.1nm ,属六方晶系... 利用Raman激光光谱、XRD、TEM、BET、SPS和UV -Vis等手段研究了ZnO超微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光催化性能 .结果发现 ,前驱物碱式碳酸锌在 32 0、4 30和 550℃经热处理制得的ZnO超微粒子的粒径分别为 1 3.5、1 9.3和 2 6.1nm ,属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 ;随着热处理温度的降低 ,ZnO粒子的粒径减小 ,Ra man激光光谱、SPS和UV -Vis吸收峰均发生蓝移 ,表现了量子尺寸效应 ;在光催化降解苯酚的过程中 ,ZnO超微粒子比商品ZnO的光催化活性高 ,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其光催化活性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超微粒子 量子尺寸效应 苯酚 光催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厨余垃圾的资源化技术 被引量:92
15
作者 汪群慧 马鸿志 +1 位作者 王旭明 汲永臻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6-59,共4页
介绍了厨余垃圾的来源与特征,讨论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堆肥、厌氧发酵、真空油炸、蚯蚓生物处理、乳酸发酵以及生物制氢等,其中家庭垃圾处理机和小容量垃圾系列处理机堆肥技术具有费用低和实现源头减量化等优点。生物制氢... 介绍了厨余垃圾的来源与特征,讨论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堆肥、厌氧发酵、真空油炸、蚯蚓生物处理、乳酸发酵以及生物制氢等,其中家庭垃圾处理机和小容量垃圾系列处理机堆肥技术具有费用低和实现源头减量化等优点。生物制氢、厌氧发酵和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开发研究,为废物变清洁能源开辟了新的途径。此外,利用厨余垃圾制取乳酸,进而合成生物降解性塑料(聚乳酸)的技术,可为治理困扰人类的"白色污染"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资源化 堆肥 生物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乳酸细菌从有机废弃物生产乳酸 被引量:35
16
作者 王旭明 汪群慧 +2 位作者 马鸿志 孙丽欣 任南琪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0-53,共4页
探讨了有机废物乳酸发酵的影响因素,包括菌种、营养物质、产物抑制、氧气和发酵方式,概述了利用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废弃物和厨房垃圾生产乳酸的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指出在厌氧条件下应用同型发酵乳酸细菌,采用原位产物... 探讨了有机废物乳酸发酵的影响因素,包括菌种、营养物质、产物抑制、氧气和发酵方式,概述了利用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废弃物和厨房垃圾生产乳酸的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指出在厌氧条件下应用同型发酵乳酸细菌,采用原位产物分离技术和细胞再循环发酵通常会提高乳酸的产量;采取多菌种的联合发酵并优化提取工艺,将有助于实现有机废物工业化生产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细菌 发酵 有机废弃物 厨房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Pb的TiO_2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9
17
作者 孙晓君 井立强 +4 位作者 蔡伟民 周德瑞 徐朝鹏 王志平 马洪志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235,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掺 Pb的摩尔比分别为 0 .5 %、1%、3%、5 %、7%、10 %的改性 Ti O2 纳米粒子 ,并利用 XRD和 U V- VIS检测技术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焙烧温度和掺 Pb量对材料组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另外 ,以模...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掺 Pb的摩尔比分别为 0 .5 %、1%、3%、5 %、7%、10 %的改性 Ti O2 纳米粒子 ,并利用 XRD和 U V- VIS检测技术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焙烧温度和掺 Pb量对材料组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另外 ,以模拟太阳光下苯酚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 ,对 Pb改性的 Ti O2 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 ,考察了掺 Pb量对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掺入适量的 Pb后 ,Ti O2 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这可能是由于 Pb进入 Ti O2 晶格中生成了新相 Pbx Ti1 - x O2 ,从而使材料的光响应范围向可见光区移动 ,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本实验表明 ,掺 Pb的摩尔比为 3%的改性 Ti O2 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PB 改性 溶胶-凝胶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u的T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24
18
作者 辛柏福 井立强 +4 位作者 付宏刚 孙志华 任志宇 王百齐 蔡伟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6-1080,共5页
采用 Sol-gel法制备了纯的和掺杂不同量 Cu的 Ti O2 纳米粒子 ,并用 TG-DTA,XRD,XPS,UV-Vis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考察焙烧温度和 Cu含量对 Ti O2 纳米粒子的性质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 Cu的掺杂对 Ti O2 相变的作用机... 采用 Sol-gel法制备了纯的和掺杂不同量 Cu的 Ti O2 纳米粒子 ,并用 TG-DTA,XRD,XPS,UV-Vis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考察焙烧温度和 Cu含量对 Ti O2 纳米粒子的性质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 Cu的掺杂对 Ti O2 相变的作用机制及样品荧光光谱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 ,Cu2 + 的掺杂对 Ti O2 的相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并使其光谱响应范围向可见光区拓展 .Cu的掺杂未引起新的荧光现象 ,但适量 Cu的掺杂能够降低 Ti O2 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 .此外 ,在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实验中 ,于 5 0 0℃处理的掺杂 Cu的 Ti O2 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较高 ,与表征结果一致 .而掺杂不同量 Cu的 Ti O2 的光催化活性顺序与样品荧光光谱强度的顺序相反 ,即荧光光谱强度越低 ,其光催化活性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掺杂 CU 荧光光谱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处理含镉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姜述芹 周保学 +3 位作者 于秀娟 刘军深 蔡伟民 周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1-604,共4页
以氢氧化镁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镉酸性废水 .结果表明 ,氢氧化镁对Cd2 +的吸附为化学吸附 ,去除率一般可达 98%以上 .氢氧化镁回收后 ,经轻烧处理变成氧化镁 ,仍可以处理含镉废水 。
关键词 氢氧化镁 含镉酸性废水 吸附剂 废水处理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污染现状调查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88
20
作者 杜晓明 徐刚 +2 位作者 许端平 赵同科 李发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25-227,共3页
通过对我国北方典型地区的调查,初步探索了该地区土壤农膜残留量和残膜特征。研究表明,河北省典型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的农膜土壤残留量平均分别为5.629、7.369和2.822kg.hm-2,黑龙江省典型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残留... 通过对我国北方典型地区的调查,初步探索了该地区土壤农膜残留量和残膜特征。研究表明,河北省典型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的农膜土壤残留量平均分别为5.629、7.369和2.822kg.hm-2,黑龙江省典型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残留量平均分别为4.169、3.682和2.430kg.hm-2,各采样点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普遍较高,均明显高于未使用农膜的对照土壤。两地区之间除作物田的土壤农膜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异外,河北地区其他两类土壤中的农膜残留量水平明显高于黑龙江地区,这种差异与各地区在农事活动及农膜使用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上述两地区土壤中残留农膜尺寸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10~15cm之间。该文针对我国目前农膜使用情况及其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典型地区 农膜残留 残膜形态特征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