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微环境——肿瘤转移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60
1
作者 杨芳 于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4,共7页
肿瘤转移是癌症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分子机制复杂,涉及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的变化。作为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肿瘤微环境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的动态关系,阐明微环境... 肿瘤转移是癌症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分子机制复杂,涉及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的变化。作为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肿瘤微环境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的动态关系,阐明微环境中不同因子在转移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是抑制肿瘤转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浩庆 孟庆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84-789,共6页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一种源于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上皮性肿瘤,约占原发性肺肿瘤的20%,包括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这四类PNETs之间的形态学和临床特征具有较大的...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一种源于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上皮性肿瘤,约占原发性肺肿瘤的20%,包括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这四类PNETs之间的形态学和临床特征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在多种实体瘤中被证实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晚期PNETs治疗方案在过去十年内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ICIs在PNETs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本文主要阐述目前PNETs中ICIs临床试验和研究的格局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标志物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生物学标志物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曲妥珠单抗所致间质性肺病全程管理策略
3
作者 张剑 韩茜 +12 位作者 徐菲 甘露 陈占红 马力 王浩 刘洁琼 吴小红 蔡莉 赵兵 吕铮 黎莉 倪苏婕 胡夕春 《中国癌症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7-1079,共13页
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已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乳腺癌、胃癌、肺癌及其他实体瘤等领域的临床试验中证实了显著疗效,其安全性总体可控、可耐受,但其也会导致... 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已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乳腺癌、胃癌、肺癌及其他实体瘤等领域的临床试验中证实了显著疗效,其安全性总体可控、可耐受,但其也会导致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ILD病因多样,不同抗肿瘤药物所致ILD发生率不等,症状表现各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T-DXd相关ILD多为1~2级,实施规范化的临床管理措施可降低ILD严重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实现T-DXd临床获益最大化。本文对ILD的流行病学、病因、高危因素以及药物所致ILD的可能机制进行总结,并重点介绍T-DXd所致ILD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经规范化临床管理后的ILD发生情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T-DXd治疗前和治疗期间进行规范化临床管理的重要性。在具体的临床管理策略上,本文结合临床研究方案管理标准及国内外真实世界管理经验,从患者筛查、患者教育、ILD监测、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T-DXd所致ILD全程管理策略进行综述。在接受T-DXd治疗前,患者筛查有助于识别高危ILD风险患者,高危患者应谨慎使用T-DXd。而良好的患者教育可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促使其及时报告疑似症状,有助于ILD的早期识别。在T-DXd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ILD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并通过定期的影像学监测和多学科团队合作尽可能早期诊断ILD,将严重ILD的发生风险降至最低。在出现疑似症状或影像学表现时,必须立即中断T-DXd治疗,在考虑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完善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病因。确诊ILD后,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分级决策T-DXd后续剂量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方案。此外,本文结合国内外临床经验针对T-DXd所致ILD患者是否可进行T-DXd再治疗进行了详细讨论,认为1级ILD患者可在特定情况下再次接受T-DXd治疗。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梳理T-DXd所致ILD的流行病学、发生及发展特点、临床试验推荐管理策略以及国内外真实世界管理措施,结合临床专家经验对T-DXd所致ILD的全程管理策略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T-DXd所致ILD的认知水平,为T-DXd所致ILD的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妥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病 德曲妥珠单抗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相关治疗与间质性肺病 被引量:9
4
作者 曹志伟 金时 于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7-272,共6页
间质性肺病是肺癌相关治疗引起的严重副反应之一,因诊断的复杂性及病情的多变性往往不能及时诊治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导致间质性肺炎的机制及相关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如何减少、早期发现及... 间质性肺病是肺癌相关治疗引起的严重副反应之一,因诊断的复杂性及病情的多变性往往不能及时诊治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导致间质性肺炎的机制及相关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如何减少、早期发现及诊治肺癌相关治疗引起的间质性肺病成为今后肺癌治疗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间质性肺病 放疗 化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 被引量:124
5
作者 孙燕 管忠震 +20 位作者 廖美琳 于欣 王长利 王洁 牛晓辉 石远凯 支修益 刘云鹏 刘孟忠 张沂平 杨跃 沈靖南 陈公琰 周清华 周彩存 郭其森 唐丽丽 段建春 梁军 章英剑 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72,共16页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4]。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国众癌之首,且其发病隐匿,确诊时约50%为晚期(IV期),骨转移是主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5]。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晚期肺癌...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4]。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国众癌之首,且其发病隐匿,确诊时约50%为晚期(IV期),骨转移是主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5]。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逐渐延长至1年左右[6]。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发生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 SRE)的风险亦随之增高[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骨转移 专家 诊疗 癌发病率 肺癌患者 原发性肺癌 骨相关事件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利珠单抗治疗中国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开放标签Ⅰ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力 龚继芳 +11 位作者 潘宏铭 白玉贤 刘天舒 程颖 陈亚池 黄佳莹 许婷婷 葛飞娇 许婉玲 施佳 胡夕春 沈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980,共10页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高发实体瘤,包括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胃癌(gastric cancer,GC)、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鼻咽癌(nasopharyngeal ...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高发实体瘤,包括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胃癌(gastric cancer,GC)、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ncer,NP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标签的Ⅰ期临床试验,于2016年8月4日至2019年4月15日在中国6个研究中心进行。入组患者年龄≥18岁,患有经组织学证实的无法治愈或转移性的实体瘤,且既往抗肿瘤治疗失败。PK阶段研究了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PK和安全性;扩展阶段研究了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入组EC、GC、HCC、NPC患者)和联合化疗(入组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共入组120例患者(PK阶段20例;扩展期每队列20例)。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组患者(n=100)中有42例(42.0%)为PD-L1阳性,9例(9.0%)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阿替利珠单抗的清除率为0.219 L/d,重复给药6~9周(2~3个周期)后达到稳态。EC、GC、HCC、NPC和NSCLC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10.0%、15.0%、10.0%、5.0%和40.0%。在PD-L1阳性的肿瘤患者中,阿替利珠单抗的ORR为11.9%,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的ORR为46.2%。2例GC患者在假性进展后获得了持久的肿瘤缩小。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组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疲劳、贫血、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减少,联合组最常见的治疗相关AE是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和食欲下降。本试验没有发现新的安全信号。结论:中国患者应用阿替利珠单抗的PK、疗效和安全性与之前研究中入组的全球患者的数据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利珠单抗 药代动力学 中国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被引量:164
7
作者 石远凯 孙燕 +47 位作者 于金明 丁翠敏 马智勇 王子平 王东 王征 王孟昭 王燕 卢铀 艾斌 冯继锋 刘云鹏 刘晓晴 刘基巍 伍钢 曲宝林 李学记 李恩孝 李薇 宋勇 陈公琰 陈正堂 陈骏 余萍 吴宁 吴密璐 肖文华 肖建平 张力 张阳 张沂平 张树才 宋霞 罗荣城 周彩存 周宗玫 赵琼 胡成平 胡毅 聂立功 郭其森 常建华 黄诚 韩宝惠 韩晓红 黎功 黄昱 史幼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 原发性肺癌 平均生存时间 专家共识 转移部位 培美曲塞 手术减压 血清肿瘤标志物 颅内转移灶 吉非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对Ⅰ期-Ⅱ期非小细胞肺癌远处转移和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范景丽 翟可可 +4 位作者 任婷婷 冯晓 隋林 胡晶 孟庆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7-191,共5页
背景与目的 CT引导下穿刺活检(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needle biopsy,CTNB)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诊断准确性高及并发症少的特点。现有的研究表明CTNB可引起肿瘤的针道转移,然而极少有研究关注CTNB对远处转移和远期生存... 背景与目的 CT引导下穿刺活检(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needle biopsy,CTNB)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诊断准确性高及并发症少的特点。现有的研究表明CTNB可引起肿瘤的针道转移,然而极少有研究关注CTNB对远处转移和远期生存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的CTNB对I期-I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远处转移和生存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234例I期-II期NSCLC术后患者,其中113例术前行CTNB,1,121例术前未经任何活检。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平衡两组间的临床特征,经配对后纳入后续统计检验共226例。并进一步应用Cox回归分析法和Kaplan-Meier分析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I期-II期NSCLC患者中,术前的CTNB组无远处转移时间(distant metastasis free survival,DMFS)显著短于无活检组(P=0.032),而两组间总生存无统计学差异(P=0.086)。结论 CT引导下穿刺肺活检可能促进早期肺癌的远处转移,但不影响总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T引导下穿刺活检 活检 远处转移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儿童姑息治疗现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华 曹秀平 +2 位作者 李力威 李洪滨 尹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9期1160-1165,共6页
儿童姑息治疗是针对因患不可治愈疾病(肿瘤或非肿瘤疾病)而导致生命受限重病儿童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从1978年美国成立世界上第一家癌症儿童居家照护站至今,儿童姑息治疗作为一种独特的且不同于成人姑息治疗的社会医疗服务不断发展。... 儿童姑息治疗是针对因患不可治愈疾病(肿瘤或非肿瘤疾病)而导致生命受限重病儿童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从1978年美国成立世界上第一家癌症儿童居家照护站至今,儿童姑息治疗作为一种独特的且不同于成人姑息治疗的社会医疗服务不断发展。在介绍俄罗斯儿童姑息治疗发展历史、法规基础和组织结构的同时,阐述了俄罗斯儿童姑息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儿童姑息治疗体系的战略措施,希望对解决我国儿童临终关怀的发展困境、推动相关实践工作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姑息治疗 临终关怀 社会医疗服务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