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机制及研究前景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国慧 王春波 鄂明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47-851,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确诊时为晚期,不符合手术适应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放化疗联合。近年来,随着抗血管生成治疗恶性肿瘤理论的提出,阿帕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与放疗联合具有协... 非小细胞肺癌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确诊时为晚期,不符合手术适应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放化疗联合。近年来,随着抗血管生成治疗恶性肿瘤理论的提出,阿帕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与放疗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可能的机制包括使血管正常化,改善肿瘤内乏氧情况,调节促血管生成因子水平等。将阿帕替尼与放疗联合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阿帕替尼 肺肿瘤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索在肺癌放疗时对放射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乔文波 赵彦辉 赵艳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735-737,共3页
目的:对氨溴索在局部晚期肺癌放疗时减少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进行评价。方法:13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常规放疗。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RT)68例和放疗加氨溴索组(RT+A)71例。放疗方法:1次/d,1.8~2.0Gy/次,5次/W,平均总剂量为6... 目的:对氨溴索在局部晚期肺癌放疗时减少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进行评价。方法:13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常规放疗。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RT)68例和放疗加氨溴索组(RT+A)71例。放疗方法:1次/d,1.8~2.0Gy/次,5次/W,平均总剂量为60Gy。氨溴索用法为2~3mg/kg/d,分3次口服,放疗第一天开始,连用3个月。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根据RTOG标准分0~4级,以≥2级者和影像学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109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RT+A组放射性肺炎≥2级者占23.3%,RT组为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12和18个月时,肺纤维化的发生率RT+A组分别为27.3%、25.8%、22.6%,RT组分别为54.1%、51.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氨溴索在局部晚期肺癌放射治疗时能够减少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而不影响其放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肺癌 放射治疗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春鹤 李惠艳 +2 位作者 高巍 单文杰 崔成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7例晚期癌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23年5-7月收治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8-10月收治的53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 目的探讨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7例晚期癌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23年5-7月收治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8-10月收治的53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决策参与满意度及尊严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决策参与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尊严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能提高其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改善决策参与满意度,维护临终患者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共享决策 决策参与 满意度 尊严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组学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国慧 谷安鑫 鄂明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48-953,共6页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有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的微生态特征有别于健康人群,呼吸道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微生物组学与疾病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继人类基因组计...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有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的微生态特征有别于健康人群,呼吸道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微生物组学与疾病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又一研究热点,然而目前有关肺癌与呼吸道微生物组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需要更深入地探讨肺癌与微生物菌群间的潜在联系,通过研究呼吸道微生物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期在为肺癌的临床诊治、预后评估提供更明确的科学依据。本文对目前关于微生物菌群与肺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为临床上诊断与治疗肺癌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生物菌群 作用机制 气道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食管损伤的临床和剂量学预测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乔文波 赵彦辉 +2 位作者 赵艳滨 王春波 王瑞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时,放射所致3~5级(RTOG标准)食管损伤的临床和剂量学的预测因素。方法:对连续的208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146例,女62例,中位年龄64岁(35~87岁)进行了回顾...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时,放射所致3~5级(RTOG标准)食管损伤的临床和剂量学的预测因素。方法:对连续的208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146例,女62例,中位年龄64岁(35~87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对象为:性别,年龄,一般状态,序贯化疗,同期化疗,隆突下淋巴结,治疗前体重下降,整个食管平均剂量,最大剂量点,食管接受>55Gy的百分比。依据RTOG标准,分析早期和晚期3~5级食管损伤。结果:208例中,25例(12%)发展为早期和晚期3~5级的食管损伤,其中9例包括早期和晚期损伤,2例死于食管穿孔。同期化疗和食管的最大剂量点≥60Gy与3~5级食管损伤明显有关。其中同期化疗的54例(26%),25例(46%)有3~5级食管损伤。最大剂量点小于60Gy的患者,无3~5级食管损伤(P<0.01)发生。结论:在NSCLC三维适形放疗时,放化疗同期进行和最大剂量点≥60Gy明显地与3~5级食管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食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肤润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反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闫凤玉 郑守华 龚振琴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9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赛肤润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皮肤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0例采用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行常规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不用碱性肥皂擦洗局部,穿无领棉质... 目的探讨赛肤润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皮肤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0例采用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行常规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不用碱性肥皂擦洗局部,穿无领棉质柔软内衣;观察组除常规皮肤护理外,照射前后将赛肤润均匀涂抹于放疗照射野区皮肤,5~6次/d,观察并记录两组皮肤反应情况,比较两组皮肤反应的程度。结果两组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15d皮肤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赛肤润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可有效地控制皮肤反应发展,加快溃疡面愈合,有效防治放射性皮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赛肤润 放射治疗 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排班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丽萍 韩博 杨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更为科学的护理排班方法。方法按时间次序,在科内护士工作排班中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对照组)和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改革组)排班,改革组增加段班(7:00~10:00,13:00~18:00),协助实施基础护理,并且固定白班和夜班...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更为科学的护理排班方法。方法按时间次序,在科内护士工作排班中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对照组)和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改革组)排班,改革组增加段班(7:00~10:00,13:00~18:00),协助实施基础护理,并且固定白班和夜班,每月轮转1次。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排班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工作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排班方法 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 患者满意度 护士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警性护理干预 被引量:28
8
作者 赵雪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预警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肺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肺癌术后患者110例根据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如抬高双下肢、协助患者活动、翻身、下肢伸屈锻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 目的探讨预警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肺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肺癌术后患者110例根据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如抬高双下肢、协助患者活动、翻身、下肢伸屈锻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警性护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根据预警级别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警性护理对降低肺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同时还能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警性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组织氛围与护士创新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李靖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59-61,共3页
目的了解护士创新行为与临床护理组织氛围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明确护士创新行为与组织氛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所三级医院的1 16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创新行为量表和护理组织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护士创新行为得... 目的了解护士创新行为与临床护理组织氛围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明确护士创新行为与组织氛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所三级医院的1 16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创新行为量表和护理组织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护士创新行为得分3.81±0.76,护士职务、学历和职称为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组织氛围得分3.71±0.59,护士年龄、劳动人事关系、职务和职称为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护士创新行为得分与组织氛围总分及3个维度(关心员工、温暖和工作主动性、支持认同)得分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临床护理组织氛围与护士创新行为大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年龄、职务、职称等影响,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护理管理者注重营造较好的组织氛围,有利于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创新行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组织氛围 创新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电视剧《实习医生格蕾》谈美国医疗保健文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婷 祁晓娜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4期89-91,共3页
文化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国家的医疗制度中,影响着医疗管理方式、教育理念和实践工作等。该文以美国电视剧《实习医生格蕾》(Grey’sAnatomy)作为研究对象,从宗教信仰、沟通能力、公益手术、器官捐献和医疗救护员... 文化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国家的医疗制度中,影响着医疗管理方式、教育理念和实践工作等。该文以美国电视剧《实习医生格蕾》(Grey’sAnatomy)作为研究对象,从宗教信仰、沟通能力、公益手术、器官捐献和医疗救护员5个方面解读美国医疗保健文化,同时提出要重视和强化护理人员沟通意识、沟通技巧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文化 实习医生 电视剧 美国 人类生活 医疗制度 医疗管理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干预对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菡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某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照顾者309人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干预组154人和对照组155人,干预组采用认知干预,对照组不施加干预,比较两组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某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照顾者309人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干预组154人和对照组155人,干预组采用认知干预,对照组不施加干预,比较两组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各领域、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认知干预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照顾者 认知干预 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Bcl-2基因表达增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蜜 徐向英 +4 位作者 许德权 赵芳宗 许庆勇 胡松柳 徐建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1-645,共5页
背景与目的:Bcl-2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细胞中。本研究利用短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的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特异性抑制Bcl-2... 背景与目的:Bcl-2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细胞中。本研究利用短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的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特异性抑制Bcl-2基因表达的干扰质粒Bcl-2/shRNA稳定转染NCI-H460细胞,获得H460-RNAi细胞,同时设转染含无义序列Neg-shRNA质粒的H460-Neg细胞及未转染的H460细胞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blot法,观察Bcl-2基因在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X射线照射后,采用细胞形态学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NA干扰对NCI-H460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H460-RNAi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460-RNAi细胞的凋亡率[(10.8±0.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GyX线照射48h后的凋亡率[(24.9±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未照射组(P<0.05);H460-RNAi细胞的存活参数D0、Dq、N和SF2值分别为0.97、0.75、2.18和0.26,均低于其余两组,而H460细胞组与H460-Neg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39、1.39、2.72、0.52和1.21、1.28、2.87、0.46)。结论:Bcl-2/shRNA重组质粒可以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Bcl-2基因的表达,增强NCI-H460的细胞凋亡及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NCI-H460细胞 BCL-2基因 放射敏感性 RNA干扰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