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桦脂酸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秀玮 王丹云 +5 位作者 刘佳 印明柱 娄阁 高颖 康熙熊 张广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256,共5页
背景与目的: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是一类白桦树皮中提取的天然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有研究表明白桦脂酸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但其对人宫颈癌细胞的作用尚缺乏文献资料。本研究旨在探讨白桦脂酸体外对人宫颈癌HeL... 背景与目的: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是一类白桦树皮中提取的天然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有研究表明白桦脂酸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但其对人宫颈癌细胞的作用尚缺乏文献资料。本研究旨在探讨白桦脂酸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白桦脂酸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白桦脂酸处理HeLa细胞后发生凋亡的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etemotry,FCM)检测白桦脂酸处理HeLa细胞后诱导凋亡作用及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细胞色素C(Cyto C)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TT分析表明,白桦脂酸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其24、48和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0.36、15.45和12.02μg/mL;白桦脂酸处理HeLa细胞后,Hoechst33258染色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且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Ⅴ/PI双染出现早期凋亡细胞;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经白桦脂酸处理后HeLa细胞的caspase-3、Cyto C蛋白表达均上调。结论:白桦脂酸可显著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可能通过上调caspase-3、Cyto C蛋白的表达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酸 HELA 凋亡 CASPASE-3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玲玲 郑秀兰 +3 位作者 娄阁 程文 李海霞 李洁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CEUS时相及时间-强度曲线(TIC)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患者,其中23例为子宫内膜癌(恶性组),24例为良性病变(良性组),分析其CEUS表现及TIC参数,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灌注时... 目的探讨CEUS时相及时间-强度曲线(TIC)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患者,其中23例为子宫内膜癌(恶性组),24例为良性病变(良性组),分析其CEUS表现及TIC参数,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灌注时相:恶性组中52.17%(12/23)早于肌层灌注,47.83%(11/23)同步或晚于肌层灌注;良性组中16.67%(4/24)早于肌层灌注,83.33%(20/24)同步或晚于肌层灌注,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洗出时相:恶性组中82.61%(19/23)早于肌层洗出,良性组62.50%(15/24)早于肌层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良性组与恶性组子宫内膜的造影剂到达时间(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峰时间(TTP)及达峰强度(P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CEUS时相与TIC参数具有一定特征性,联合应用二者能够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鉴别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肿瘤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外周血、腹水代替卵巢癌组织检测mdr_1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白符 隋丽华 +1 位作者 娄阁 李雅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初治卵巢癌患者癌组织、外周血白细胞及腹水癌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及其相关性,以寻求临床上更为方便实用的检测mdr1的新手段。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3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外周血白细胞及腹水癌细胞的m... 目的:探讨初治卵巢癌患者癌组织、外周血白细胞及腹水癌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及其相关性,以寻求临床上更为方便实用的检测mdr1的新手段。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3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外周血白细胞及腹水癌细胞的mdr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卵巢癌组织mdr1阳性表达率为20.6%,外周血白细胞mdr1阳性表达率为17.6%;腹水癌细胞mdr1阳生表达率为26.5%。经统计学处理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卵巢癌组织,外周血白细胞与腹水癌细胞mdr1表达具有相关性,外周血及腹水mdr1表达情况可间接反映卵巢癌组织细胞对化疗药物耐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组织 外周血白细胞腹水癌细胞 多药耐药基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dostatin体外抑制SKOV_3细胞生长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刘梅梅 隋丽华 +1 位作者 李佩玲 程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1-34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体内外实验证实,原发性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多种促进和抑制血管形成因子,抑制血管形成可能成为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最有价值的战略之一。Endostatin是一种特异性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尽管...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体内外实验证实,原发性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多种促进和抑制血管形成因子,抑制血管形成可能成为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最有价值的战略之一。Endostatin是一种特异性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尽管目前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动物实验已证实En-dostatin具有高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作用,且治疗后不易复发、反复应用不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极低、对各期肿瘤均有效等优点。作为治疗用药,Endostatin有希望用于任何病态的血管生成,最近有报道显示Endostatin配合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传统方法,可显著提高其抗肿瘤效果。本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人Endostatin对卵巢癌SKOV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MTT法检测Endostatin对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②透射电镜观察Endostatin处理SKOV3细胞后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③免疫细胞化学法、RT-PCR法及W estern b lot法检测Endostatin处理SKOV3细胞后凋亡调控基因bc l-2和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Endostatin具有体外抑制SKOV3细胞增殖的作用15μg/m l 72 h 0.454(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369(P<0.01);能诱导SKOV3细胞凋亡;Endostatin对SKOV3细胞中bc l-2和bax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人Endostatin具有抑制SKOV3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发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OV3细胞 ENDOSTATIN 凋亡 BCL-2/BAX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价兔肾皮质血流灌注
5
作者 刘银龙 初银珠 +5 位作者 吴长君 岳殿强 王坤坤 张锋 李云娟 刘海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57-176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兔肾皮质血流灌注状态的价值。方法通过结扎肾动脉建立不同程度家兔肾皮质血流减少的模型。经耳缘静脉团注SonoVue(0.05ml/kg体质量)进行肾灌注超声造影,观察并采集注射造影剂后0~3min的动态图像,通过时间-强度曲...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兔肾皮质血流灌注状态的价值。方法通过结扎肾动脉建立不同程度家兔肾皮质血流减少的模型。经耳缘静脉团注SonoVue(0.05ml/kg体质量)进行肾灌注超声造影,观察并采集注射造影剂后0~3min的动态图像,通过时间-强度曲线(TIC)软件分别计算肾动脉结扎前后肾皮质TIC的加速时间(AT)、峰值背向散射强度(A)、峰值减半时间(T)、峰值基础视频强度差(PBD)、TIC斜率(β)以及A.β值,并对以上指标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实时观察发现肾动脉结扎前,肾皮质表现为快速明显强化,增强顺序为各级肾动脉-皮质-锥体。结扎后AT明显延长(P<0.001),A显著减小(P<0.001),T明显缩短(P<0.001),PBD明显减低(P<0.001),β明显下降(P<0.002),A.β值显著降低(P<0.001)。肾动脉狭窄程度与AT、PBD及A.β呈明显的相关;肾动脉狭窄率在31%~69%之间组与70%~93%之间组比较,后者较前者AT延长(P<0.001),A减小(P<0.029),PBD减低(P<0.001),A.β值降低(P<0.02)。结论超声造影剂和造影专用成像技术可灵敏地反映肾皮质微小血管的血流变化,在评价肾皮质的血流灌注状态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肾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