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病变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的处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艳琪 付小萌 +1 位作者 王志欣 岳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5-298,共4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锥切术(包括LEEP刀)已广泛应用于宫颈疾病的诊治中,对锥切术后切缘阳性者如何处理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个难题。本研究就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的处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分析1998年—2008年528例宫颈锥切患者中,5... 背景与目的:宫颈锥切术(包括LEEP刀)已广泛应用于宫颈疾病的诊治中,对锥切术后切缘阳性者如何处理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个难题。本研究就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的处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分析1998年—2008年528例宫颈锥切患者中,54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将54例患者分成随诊组及治疗组,随诊组17例,治疗组37例。随诊组总的病变复发/持续/进展率为17.6%(3/17),治疗组为2.7%(1/37)。其中切缘CINⅠ-Ⅱ阳性者治疗组和随诊组均无复发;病理为CINⅢ的随诊组14例患者,1例病变持续存在,1例进展为宫颈鳞癌,治疗组20例均无复发;微小浸润癌切缘阳性治疗组10例中1例术后进展为鳞癌,其余9例术后随诊26个月无复发病例;浸润癌组随诊的患者中有1例复发为浸润性鳞癌,治疗组6例均无复发。结论:锥切病理为CINⅢ且切缘CINⅢ阳性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治疗;锥切病理为微小浸润癌,切缘CINⅢ阳性可选择再次锥切或全子宫切除术;切缘微小浸润病灶阳性则应再次锥切或直接按照ⅠB1期处理;锥切病理为浸润癌患者应按浸润癌规范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锥切 切缘阳性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铟锡的十重偏芯D型光子准晶光纤的高灵敏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强 蒋宇 +8 位作者 胡春杰 卢文姝 孙宇丹 刘超 吕靖薇 赵锦 邰胜男 易早 PaulK Chu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设计并分析了一种高灵敏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偏芯D型结构的十重光子准晶光纤(PQF)组成,并局部涂覆氧化铟锡(ITO)。偏芯D型结构可以使液体分析更加方便,增强了纤芯模与SPP模之间的耦合,提高了传感灵敏度。采用有限... 设计并分析了一种高灵敏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偏芯D型结构的十重光子准晶光纤(PQF)组成,并局部涂覆氧化铟锡(ITO)。偏芯D型结构可以使液体分析更加方便,增强了纤芯模与SPP模之间的耦合,提高了传感灵敏度。采用有限元法对传感器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的波长灵敏度随折射率(RIs)的增大而增大,最大波长灵敏度和分辨率分别为60000 nm/RIU和1.67×10^(−6) RIU。该传感器性能优良,在液体折射率测量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光子准晶光纤 D型结构 偏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