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北两个医院眼烧伤267例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雪 徐锦堂 +1 位作者 赵松滨 崔浩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调查南北两个医院的眼烧伤情况,比较不同地域条件下眼烧伤患病率的差异?方法以1990年6月~2000年6月期间两个医院的眼烧伤住院病例267例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北两个医院眼烧伤患者均以男性和工人为多,主要集中在18~34岁和35... 目的调查南北两个医院的眼烧伤情况,比较不同地域条件下眼烧伤患病率的差异?方法以1990年6月~2000年6月期间两个医院的眼烧伤住院病例267例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北两个医院眼烧伤患者均以男性和工人为多,主要集中在18~34岁和35~54岁两个年龄段;在就诊时间分布上,南方夏季就诊率较低,北方2月份和7,8,9月份就诊率较高;南方眼酸烧伤和碱烧伤比例比北方高,北方热烧伤比例较高?结论南北两地由于在地域?气候?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眼烧伤就诊时间?易患烧伤种类和其他方面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烧伤 患病率 南北两地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指南(2024)
2
作者 《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指南(2024)》专家组 国际眼科协会 +63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邵毅 宋秀胜 廖萱 庄文娟 王广玲 沈建良 李兰 王佰亮 谭钢 迟玮 蔡建奇 陶勇 李世迎 田磊 马健 计丹 刘光辉 秦牧 蒋贻平 张慧 邹文进 彭娟 胡守龙 杨瑞波 胡亮 刘红玲 邵婷婷 李正日 张冰 康刚劲 许琦彬 刘昳 葛倩敏 石文卿 李中文 陆成伟 刘洋 王烽 吴振凯 谢华桃 李海波 余瑶 计岩 陈新建 苏兆安 罗丽娟 王怡欣 林志荣 胡丽丹 戴琦 谭叶辉 凌玲 李贵刚 肖轶尘 曲利军 朱欣悦 申颖 阚菲菲 吴佳丽 令倩 姚牧笛 赫胜利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9-596,共8页
微量元素是存在于机体中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的总称,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于维持眼睛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增多都可能会引起眼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眼科疾病,目前已知眼组织中含有锌、硒、铜、... 微量元素是存在于机体中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的总称,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于维持眼睛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增多都可能会引起眼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眼科疾病,目前已知眼组织中含有锌、硒、铜、铬、碘、钴、钼、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不同的微量元素在治疗眼部疾病中的作用。因此,国际眼科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和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总结目前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识别、评估和治疗与微量元素缺乏相关的眼科疾病的实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眼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3
作者 周娟娟 王国利 关虹虹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08,共3页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订适宜的护理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5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院内跌倒老年患者289例,作为跌倒组,11161例老年患者...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订适宜的护理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5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院内跌倒老年患者289例,作为跌倒组,11161例老年患者未发生院内跌倒,作为非跌倒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和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跌倒组与非跌倒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服用药物、陪护、疾病严重程度、跌倒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院内跌倒患者289例,发生率最高的前3个科室分别为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跌倒发生率分别为25.95%、24.57%和18.34%;第一到第四季度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8.52%、22.22%、33.33%、25.93%,其中第三季度跌倒发生率最高;老年住院患者08:00~16:00、16:01~23:00、23:01~08:00时间段跌倒发生率分别为22.15%、44.29%、33.56%,其中16:01~23:00时间段跌倒发生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跌倒与全程陪护、跌倒史及服用安眠、抗镇静药物、抗精神药显著相关。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几率较高,跌倒与全程陪护、跌倒史、疾病严重程度及服用安眠、抗镇静药物、抗精神药显著相关。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跌倒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对跌倒危险性的了解,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住院患者 跌倒 发生情况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
4
作者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专家组 国际智能医学会(IAIM)眼科学专委会 +89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中国眼科人工智能研究专家组 娄岩 邵毅 郜原 陈祥军 谭钢 迟玮 杨卫华 庄文娟 石磊 田磊 柯碧莲 华夏 秦牧 陶勇 康刚劲 苏文如 魏来 高雯 廖萱 胡建斌 陈有信 赵潺 顾正宇 董贺 计丹 胡丽丹 汪朝阳 陆成伟 刘洋 宋秀胜 余瑶 张慧 马健 魏雁涛 胡亮 周学智 吴振凯 戴西件 林松 张弘 郑钦象 陈雨 蔡建奇 余洪华 易湘龙 王烽 蒋炎云 刘光辉 邹文进 王毓琴 彭娟 李程 谢华桃 蒋贻平 李斌 李贵刚 刘祖国 钟蕾 姚牧笛 陈琦 邵婷婷 李世迎 文丹 谭叶辉 石文卿 李中文 葛倩敏 吴恺 刘籦 王雪林 肖轶尘 刘红玲 林志荣 李正日 刘俊 朱欣悦 柴勇 张雨晴 张冰 纪丽君 罗丽娟 李开明 李海波 许琦彬 王静 温鑫 申颖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6,共8页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为葡萄膜炎评估及诊断带来了新的方法。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总结了目前AI在葡萄膜炎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就AI在葡萄膜炎病因诊断、分类和评估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形成该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分类和管理葡萄膜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诊断 病因 人工智能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CHINET三级医院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371
5
作者 胡付品 郭燕 +69 位作者 朱德妹 汪复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王爱敏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芳 郑红艳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43,共11页
目的监测国内主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36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上... 目的监测国内主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36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249 7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0%,革兰阴性菌占71.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假中间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1.4%、82.4%和78.3%。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MRCNS)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SE和MSCNS)。MRSA中有92.6%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MRSE中有89.0%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2019年儿童和成人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PSSP(95.2%和95.3%)所占比例较2018年有所上升,PISP和PRSP的检出率有所下降。除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27.6%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0%。2005-2019年15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持续上升趋势(3.0%和2.9%对25.3%和26.8%)。此外,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3.6%和75.1%;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27.5%和23.5%。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为应对严峻的全国细菌耐药形势,需各相关部门协作以遏制细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电针及灌胃干预的大鼠动眼神经损伤模型
6
作者 魏鑫甜 苏畅 +1 位作者 范义飞 周凌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3-1600,共8页
目的本研究复制现有大鼠颅内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眶腔内钳夹动眼神经的方法,评价两种模型各自的优势。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对2种不同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术后不同干预对照研究。蝶腭孔入路组:自眼眶上... 目的本研究复制现有大鼠颅内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眶腔内钳夹动眼神经的方法,评价两种模型各自的优势。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对2种不同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术后不同干预对照研究。蝶腭孔入路组:自眼眶上缘开口,钳夹动眼神经入眶起始段10 s。颅底入路组:咬除颞骨,钳夹动眼神经幕下段10 s。以模型大鼠成功率、存活率、生存状态为观察指标,评价大鼠模型对灌胃及眶内电针干预的适用性。结果成功率:造模24 h后蝶腭孔入路组成功12只,成功率92.31%(12/13);颅底入路组成功12只,成功率34.29%(12/35)。存活率:灌胃7天后:蝶腭孔入路组存活6只,存活率100.00%(6/6);颅底入路组存活4只,存活率66.67%(4/6)。眶内电针7天后:蝶腭孔入路组存活5只,存活率83.33%(5/6);颅底入路组存活3只,存活率50.00%(3/6)。大鼠生存状态(0-20分,分值越小状态越好):造模24 h后蝶腭孔入路组状态评分4.11±0.90,颅底入路组状态评分12.39±1.378;灌胃7天后蝶腭孔入路组状态评分2.50±1.05,颅底入路组状态评分14.50±0.58。眶内电针干预7天后蝶腭孔入路组状态评分2.00±1.22,颅底入路组状态评分15.33±0.58。造模24 h后蝶腭孔入路组模型鼠成功率、存活率和大鼠生存状态均优于颅底入路组(P<0.05);灌胃及眶内电针干预7天后蝶腭孔入路组大鼠存活率和生存状态优于颅底入路组大鼠(P<0.05)。结论经蝶腭孔入路制备的动眼神经损伤模型鼠更适用于灌胃及眶内电针干预后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基础研究,颅底入路制备的动眼神经损伤模型鼠更适用于动眼神经颅内段损伤后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损伤模型 大鼠模型 神经修复 眶内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脂肪细胞糖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姜媛媛 刘铭瑶 +3 位作者 任桂萍 王文飞 刘晓民 李德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FGF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发现FGF-21是一种新的代谢调节因子.从小鼠肝脏克隆FGF-21cDNA,经测序正确后亚克隆至具有羟胺切割位点的小泛素相关修饰物表达载体上,转化宿主菌Rosetta,得到的转化子经IPTG诱导...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FGF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发现FGF-21是一种新的代谢调节因子.从小鼠肝脏克隆FGF-21cDNA,经测序正确后亚克隆至具有羟胺切割位点的小泛素相关修饰物表达载体上,转化宿主菌Rosetta,得到的转化子经IPTG诱导后获得稳定、高效、可溶的表达产物.表达产物经羟胺切割、透析、复性、柱层析纯化后,在每升宿主菌中可获得4mg纯度为95%的成熟鼠源FGF-21蛋白,利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GOD)法在小鼠3T3-L1脂肪细胞中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鼠源FGF-21具有促进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作用,短期作用(1h)与胰岛素相似,长期作用(8和12h)明显优于胰岛素.这一结果为以鼠源FGF-21为模型进一步研究FGF-21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糖代谢方面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糖尿病 糖代谢 3T3-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丧失对膝反张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世文 高放 +1 位作者 吕政 刘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通过本体感觉丧失程度来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的机制,从而确定其临床康复治疗的对策。方法: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本体感觉丧失程度分为2组,即第1组(踝关节本体感觉存在)49例,第2组(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丧失)15例。分别在入院当... 目的:通过本体感觉丧失程度来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的机制,从而确定其临床康复治疗的对策。方法: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本体感觉丧失程度分为2组,即第1组(踝关节本体感觉存在)49例,第2组(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丧失)15例。分别在入院当时、入院后3个月和6个月测定腿部肌群肌力、关节位置觉、振触觉,并记录初次站立时间,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膝反张的发生与初次站立时间的早晚有关(P<0.05),3个月时在腿部肌群肌力对膝反张发生的比例影响方面,本体感觉存在组和本体感觉丧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的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分别比较3个月和6个月时肌力变化,本体感觉存在组的肌力均从2—3级恢复到4级,且其中原有的15例膝反张全部矫正。本体感觉丧失组的肌力均从2—3级恢复到4级,原有的10例膝反张患者仅1例得到矫正,合计有6例无膝反张,且本体感觉全部恢复。卒中6个月以上膝反张很难矫正与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的丧失有显著的关系(P<0.01)。结论:CVA偏瘫患者早期由于肌力太弱过早站立是膝反张形成的重要因素;肌力的改善,可使膝反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是本体感觉丧失的患者不如本体感觉存在的患者,尤其在患病后期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丧失可能是膝反张难以矫正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反张 肌力 本体感觉 初次站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6
9
作者 毕宇 葛红岩 刘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ed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156例(160眼),按房角粘连程度分4组:房角粘连≤180°且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分别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 目的探讨三种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ed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156例(160眼),按房角粘连程度分4组:房角粘连≤180°且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分别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Phaco+IOL)+房角分离术(A组)及Phaco+IOL术(B组);对房角粘连>180°且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取Phaco+IOL+房角分离术(C组)及Phaco+IOL+小梁切除术(D组),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并发症等。结果 A、B、C、D组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3.14±3.08)mm Hg(1 k Pa=7.5 mm Hg)、(19.68±7.58)mm Hg、(13.14±5.32)mm Hg、(15.16±5.19)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组术后1个月、3个月眼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D组术后3 d、1周眼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C组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视力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组,C、D组术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术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chamber thickness,CCT)分别为(3.56±0.26)mm、(2.96±0.33)mm、(3.27±0.32)mm、(3.12±0.38)mm,较术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C、D组CCT加深幅度分别为(1.75±0.32)mm、(1.14±0.23)mm、(1.57±0.34)mm、(1.38±0.27)mm,除A、D组之间外,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是解决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办法,具体要依照患者眼内环境、病情严重程度、经济状况以及依从性好坏等多方面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并发颈内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宁 陈革 +4 位作者 支兴龙 陈文劲 徐跃峤 凌锋 刘恩重(点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和术后并发颈内动脉损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4例施行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均并发颈内动脉损伤,其中颈内动脉破裂出血2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结果2例颈...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和术后并发颈内动脉损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4例施行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均并发颈内动脉损伤,其中颈内动脉破裂出血2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结果2例颈内动脉破裂出血患者,分别经颈内动脉球囊栓塞术和颈内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完全闭塞破裂口,手术后均未再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余2例患者也分别经颈内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和海绵窦瘘球囊栓塞术治愈。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并发的颈内动脉损伤是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可通过手术前影像学检查、手术中准确定位加以预防;脑血管造影检查可及时显示颈内动脉损伤的类型和部位,并通过颈内动脉球囊栓塞术和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颈动脉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与脑梗死体积及其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8
11
作者 罗语嫣 郭鹏 +1 位作者 许斌 丰宏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M1段闭塞的患者DSA所见软脑膜动脉吻合(LMA)程度与脑梗死体积及其分布的关系。方法纳入50例MCA Ml段闭塞所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DSA表现对LMA进行评分,再根据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侧支循环较好组(LMA评...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M1段闭塞的患者DSA所见软脑膜动脉吻合(LMA)程度与脑梗死体积及其分布的关系。方法纳入50例MCA Ml段闭塞所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DSA表现对LMA进行评分,再根据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侧支循环较好组(LMA评分1~2分),共24例;侧支循环较差组(LMA评分3~5分),共26例。按照多田公式计算脑梗死的体积,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体积的差异,判定脑梗死体积与LMA评分的关系;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灶在MCA供血区分布的差异。结果①侧支循环较好组的平均梗死体积为(21.8±10.9)cm3,侧支循环较差组平均梗死体积为(100.7±37.4)cm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81,P<0.01)。将LMA评分与脑梗死体积进行秩相关检验后,两者具有正相关性(r=0.967,P<0.01)。②侧支循环较好组中,梗死累及MCA前部分支供血区和中部分支供血区患者的比率分别为8.3%(2/24)、12.5%(3/24),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的46.2%(12/26)和38.5%(1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均不是LMA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有超过3项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侧支循环较好组的比率(33.3%,8/24)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65.4%,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MCA M1段闭塞时,LMA评分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性。LMA主要代偿MCA前部分支和中部分支供血区,而对基底核区代偿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侧支循环 软脑膜动脉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二级预防依从性对其的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秦占忠 董俊英 +3 位作者 李国忠 陈洪苹 赵秀丽 钟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458-462,共5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危险因素进行二级预防,探讨依从性对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对1年内发病的269例脑梗死患者完成随访,收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危险因素进行二级预防,探讨依从性对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对1年内发病的269例脑梗死患者完成随访,收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吸烟史等)、目前预防性治疗(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限盐等)等方面的数据,根据1年内有无复发,将本组病例分为复发组(73例)和无复发组(1%例),分析脑梗死可能的复发危险因素,并分析各危险因素二级预防依从性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①复发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者的比例均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的心脏病史比例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③口服阿司匹林患者的复发率(24.42%)低于未服用者(38.46%),χ2=4.181,P 〈0.05.④按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病史的人数计算,采取相应二级预防干预措施者复发率均低于未采取干预措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其良好的二级预防依从性有利于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危险因素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脑梗死住院患者病死率及死因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洪苹 钟镝 李国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住院患者病死率及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515例以脑梗死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其住院病死率、直接死亡原因及死因构成比,分析类肝素药物Org10172治疗急性卒中试验(TOAST)分... 目的探讨脑梗死住院患者病死率及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515例以脑梗死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其住院病死率、直接死亡原因及死因构成比,分析类肝素药物Org10172治疗急性卒中试验(TOAST)分型、年龄、住院病程等临床特点。结果 (1)2005年至2009年每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病死率依次为2.0%(91/4 659)、2.1%(110/5 264)、1.9%(95/5 035)、1.2%(100/8 656)、1.0%(119/11 640),总病死率为1.5%(515/35 254),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9,P〈0.01)。(2)脑梗死住院患者病死率在青年(〈45岁)、中年(45-59岁)、年轻老年(60-74岁)、老年组(〉74岁)分别为1.1%(22/2 009)、1.0%(112/11 158)、1.5%(221/14 311)、2.1%(160/7 776),随年龄增加而增大(P〈0.01)。(3)515例死亡患者TOAST分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57.3%(295例)、心源性栓塞型19.4%(100例)、不明原因型14.4%(74例)、小动脉闭塞型7.0%(36例)、其他原因1.9%(10例)。前5位直接死因:脑疝49.3%(254例)、原发性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25.0%(129例)、肺炎8.9%(46例)、脑心综合征5.8%(3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6%(29例)。(4)平均死亡年龄为(67±12)岁,死于脑疝和原发性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年龄明显小于死于肺炎者[分别为(65±13)、(68±11)、(75±10)岁,均P〈0.01]。住院病程中位数为3.0 d,死于脑疝、原发性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和脑心综合征的患者住院病程明显短于死于肺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住院病程中位数分别为3.0、3.0、3.0、12.5、9.0 d,均P〈0.05)。结论脑梗死住院患者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脑疾病本身是脑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提示临床工作中应重点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病死率 根本死亡原因 直接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体外液压冲击伤后神经细胞内游离钙及微管相关蛋白-2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相彤 戴钦舜 +1 位作者 苏君 刘恩重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 研究体外液压冲击伤后大鼠神经细胞内游离钙([Ca^(2+)]i)及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亚低温对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与MAP-2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经体外原代培养的神经... 目的 研究体外液压冲击伤后大鼠神经细胞内游离钙([Ca^(2+)]i)及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亚低温对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与MAP-2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经体外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制备液压冲击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组(7个亚组)和亚低温治疗组(4个亚组)。亚低温治疗组于伤后30min、1h、10h和22h进行亚低温(32±0.5)℃治疗2h,随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体外液压冲击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及MAP-2水平的变化。结果 于伤后3Omin内应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神经细胞内[Ca^(2+)]i水平(P<0.01),而于伤后1h以上应用则无效;于伤后1h内进行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减少MAP-2的丢失(P<0.01),而伤后10h以上应用则无效。结论 亚低温可降低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水平及减少MAP-2丢失,但应用的有效时间窗不同,提示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升高并不是MAP-2丢失的唯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外液压冲击伤 神经元 游离钙 微管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监测系统在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多中心注册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戴研 杨杰孚 +4 位作者 周玉杰 梁兆光 李康 丁燕生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家庭监测系统(HM)在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连续入选2009-03至2010-12在全国97家医院植入德国Biotronic公司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起搏器患者,共628例。应用远程无线家庭监测系统每日自动传输起搏器信息,特殊报警... 目的:评价家庭监测系统(HM)在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连续入选2009-03至2010-12在全国97家医院植入德国Biotronic公司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起搏器患者,共628例。应用远程无线家庭监测系统每日自动传输起搏器信息,特殊报警事件随时传送。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将异常报警事件分为两类:疾病相关事件和系统相关事件;前者主要包括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植入后3个月、6个月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常规诊室随访。结果:628例患者中,13例患者一直没有信息传输(2.1%),其余615例患者有137例患者没有异常事件的报警(22.3%),其余478例(77.7%)均可见异常报警事件;HM发现异常事件的时间均早于3个月和6个月门诊随访时发现相应事件的时间。房颤事件中共141例记录到至少一次房颤发作,且6个月随访期间,房颤平均负荷逐渐而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对于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HM是一项安全可靠的远程监测方法,可以早期发现疾病相关事件及起搏系统相关异常,特别是对房颤进行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并可能给病人带来临床长远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家庭监测 注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段凤梅 孙旭颖 +2 位作者 李玲 王海涛 邵贵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61-2163,共3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氢吗啡酮组(H组)和对照组(C组)(n=45)。全麻诱导前,...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氢吗啡酮组(H组)和对照组(C组)(n=45)。全麻诱导前,H组静脉注射氢吗啡酮2m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行PCIA,药物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不佳时静注地佐辛0.1mg/kg。分别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6h(T2)、术后24h(L)和术后3d(T4)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浓度;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价认知功能。记录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和地佐辛补救用药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H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浓度降低,舒芬太尼用量和地佐辛补救用药率均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氢吗啡酮2mg超前镇痛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超前镇痛 认知功能 炎性细胞因子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鸿祺 支兴龙 +14 位作者 张鹏 李萌 吉训明 缪中荣 王亚冰 卢小健 史怀璋 祁大勇 柳江 肖泉 秦晓红 宋庆斌 王玉林 张虹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388-394,共7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治疗颅内动脉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使用覆膜支架行病变隔绝术治疗20例患者。根据靶血管的直径和病变的长度,选择覆膜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共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5例、颅底以上颈内动脉动脉瘤7例,经蝶手...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治疗颅内动脉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使用覆膜支架行病变隔绝术治疗20例患者。根据靶血管的直径和病变的长度,选择覆膜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共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5例、颅底以上颈内动脉动脉瘤7例,经蝶手术致颈内动脉破损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伴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共使用覆膜支架21枚,裸支架与覆膜支架联合使用3例。结果一次性成功放置支架17例,病变即刻消失14例,术后复查消失3例,操作失败3例。短暂性轻偏瘫1例。结论合理使用覆膜支架是治疗部分颅内动脉病变的良好手段,但覆膜支架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血管内治疗 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快速评价高血压心脏病左心房收缩功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温朝辉 吴长君 +2 位作者 温朝阳 孙琪伟 张春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8-720,共3页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高血压病人的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 60 例高血压患者、20 例健康对照者。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将高血压病分为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左室肥厚组。测量二尖瓣环心房收缩期组织运动速度(A'),衡量其与传统的...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高血压病人的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 60 例高血压患者、20 例健康对照者。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将高血压病分为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左室肥厚组。测量二尖瓣环心房收缩期组织运动速度(A'),衡量其与传统的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参数如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等的相关性。结果 伴随高血压病情的加重,A'、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A)、左房灌注分数(LAT)、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搏出量(LASV)、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左室肥厚组与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与LAEF、LASV、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高度正相关。结论 QTVI技术测定的A'是评价高血压病左心房收缩功能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左心房功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特征与分型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 琦 徐锦堂 +1 位作者 李 莉 崔 浩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 分析糖尿病黄斑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探讨糖尿病黄斑病变分型在该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84例(65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6期、糖尿病黄斑病变分为5... 目的 分析糖尿病黄斑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探讨糖尿病黄斑病变分型在该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84例(65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6期、糖尿病黄斑病变分为5型,并观察糖尿病黄斑病变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以及在糖尿病黄斑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在DR的各不同时期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黄斑病变,651只DR眼中有389眼发生黄斑病变,占 59.8%;黄斑病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一般的 DR时相无相关规律性,DR和糖尿病黄斑病变的发展不完全同步。结论 糖尿病黄斑病变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和分型,其结果敏感而可靠,分型与治疗及预后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变性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影像学表现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眉间锁孔入路手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勇刚 韩建国 +1 位作者 岳树源 刘恩重(点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观察眉间锁孔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并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眉间锁孔入路模拟手术并结合局部解剖对12具(24侧)成年国人尸头标本进行研究。形成约3.00cm×2.50cm大小骨窗,于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显... 目的观察眉间锁孔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并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眉间锁孔入路模拟手术并结合局部解剖对12具(24侧)成年国人尸头标本进行研究。形成约3.00cm×2.50cm大小骨窗,于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显露范围,并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选择1例典型鞍区脑膜瘤患者,施行眉间锁孔入路手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骨窗显露范围,可见额极、额底、筛板、鸡冠、嗅沟、嗅束、蝶骨平台、鞍结节、前床突、后床突、小脑幕、视交叉、视神经、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镰、上矢状窦、胼胝体、前连合和终板等组织结构;打开终板,可见第三脑室。测量双侧眶上孔(眶上切迹)之间距离为(45.92±5.86)mm;双侧滑车上切迹之间距离为(33.14±4.23)mm;鼻额缝至双侧内眦连线距离(16.25±1.52)mm;骨窗中心点至视交叉前缘中心点距离(64.30±3.20)mm,至鞍结节中心点距离(57.38±2.72)mm,至鞍膈中心点距离(67.04±2.89)mm,至终板中心点距离(66.18±3.79)mm,至前交通动脉距离(60.64±4.61)mm。1例患者施行眉间锁孔入路肿瘤切除术,疗效满意。结论眉间锁孔入路手术可较好地显露前颅底及鞍区中线附近的解剖结构,推荐用于前颅底和鞍区中线附近病变的手术以及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夹闭,具有切口小、骨窗小、创伤小、额叶损伤少、嗅觉易保留等优点,但也存在并发感染、脑脊液漏的风险,且不适用于脑肿胀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检查 显微外科手术 颅底 尸体解剖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