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二砷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瘤体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印华 刘铁夫 +3 位作者 庄丽维 田永刚 梁桃 马占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H2 2肝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实体瘤生长情况。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及改进的MTT还原法分别对正常小鼠、荷瘤小鼠对照组、荷瘤小鼠As2 O3治疗组进行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 (NKCA)的测定 ,并比较各...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H2 2肝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实体瘤生长情况。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及改进的MTT还原法分别对正常小鼠、荷瘤小鼠对照组、荷瘤小鼠As2 O3治疗组进行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 (NKCA)的测定 ,并比较各组瘤重 ,计算瘤重抑制率。结果 :肝癌小鼠荷瘤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 ,CD3 +,CD4+,CD4+ CD8+及NKCA均明显减少 (P <0 .0 1) ;低剂量及高剂量As2 O3治疗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 ,CD3 +,CD4+,CD4+ CD8+及NKCA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CD8+无明显变化 ;而高剂量As2 O3治疗组与低剂量As2 O3治疗组比较 ,CD4+,NKCA明显升高 (P <0 .0 5 ) ,CD3 +,CD4+ CD8+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 3 9.12 % ,45 .74% ,病理观察可见间质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AS2 O3能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 ,提高肝癌小鼠的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三氧化二砷 肝癌 T细胞亚群 NK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子君 王蕊 +2 位作者 丁丽楠 陈丽娟 梁桃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地位。方法:将1997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全胃肠外营养(TPN)组50例及个体化阶段性营养(个体化)组5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个体化组总... 目的:探讨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地位。方法:将1997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全胃肠外营养(TPN)组50例及个体化阶段性营养(个体化)组5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个体化组总并发症、导管并发症、二重感染、肝功能损害、腹腔感染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TPN组(P<0.05);个体化组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PN组(P<0.05)。结论: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可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状况,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液K-ras12密码子点突变及血清CA19-9水平与胰腺癌复发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薇 翁玲 +2 位作者 赵艳 梁桃 刘铁夫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6-138,共3页
背景与目的:K-ras基因是与胰腺癌相关的基因,血清CA19-9对诊断胰腺癌有价值。本工作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胰液中K-ras12密码子点突变联合血清CA19-9检测与胰腺癌病程的关系。方法:测定32例临床及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并采用... 背景与目的:K-ras基因是与胰腺癌相关的基因,血清CA19-9对诊断胰腺癌有价值。本工作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胰液中K-ras12密码子点突变联合血清CA19-9检测与胰腺癌病程的关系。方法:测定32例临床及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并采用内镜ERCP从胰管收集的胰液标本,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PFLP)检测胰液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分析K-ras12密码子点突变及血清CA19-9水平联合检测与胰腺癌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①胰液中K-ras12密码子点突变率为56.3%,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5)。K-ras12密码子点突变阳性、阴性表达病例3年复发率分别为66.7%和33.3%。②高血清CA19-9水平且K-ras12密码子点突变阳性组3年复发率为69.2%,而低血清CA19-9水平且K-ras12密码子点突变阳性组3年复发率为2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胰液中K-ras12密码子点突变和血清CA19-9检测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指标,多因素分析对胰腺癌术后复发的判断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 基因 胰液 CA19-9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与Lpl在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继武 詹晓蓉 +1 位作者 阴惠清 刘淑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1002-100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脂蛋白脂酶(Lpl)在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形成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周高脂模型组(n=10)、8周正常对照组(n=10)、12周高脂模型组(n=10)以及12周正常对照组(n=10),检测...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脂蛋白脂酶(Lpl)在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形成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周高脂模型组(n=10)、8周正常对照组(n=10)、12周高脂模型组(n=10)以及12周正常对照组(n=10),检测血脂、胆固醇、血糖、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测Akt和Lpl在肝脏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8周高脂模型组大鼠均个体肥胖,形成NASH,肝脏呈现体积增大、外形饱满圆钝、色泽灰黄、切面油腻、质地较脆等特点,并伴有高脂血症,以及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Akt和Lpl在肝脏表达明显减弱,且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血脂、胆固醇、血糖、胰岛素、IRI均渐进增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降低,胰岛素抵抗形成,各组数据均与正常对照组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高脂喂养大鼠8周即可形成脂肪肝及胰岛素抵抗,致胰岛素活性和Lpl活性降低,脂肪分解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脂蛋白脂酶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指数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