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2005年哈尔滨市南岗区居民寿命表与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亚旭 吴树龄 +1 位作者 刘卓 何慧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0-582,共3页
目的分析2002~2005年南岗区居民平均寿命和死亡原因,发现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方法收集人口资料和死亡资料,按蒋庆琅法编制寿命表,应用Exccel软件计算死因构成。结果南岗区2002~2005年人口期望寿命为75.99岁,接近世界先进国家水平。... 目的分析2002~2005年南岗区居民平均寿命和死亡原因,发现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方法收集人口资料和死亡资料,按蒋庆琅法编制寿命表,应用Exccel软件计算死因构成。结果南岗区2002~2005年人口期望寿命为75.99岁,接近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三类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的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合计死亡率达118.47/10万,占总死亡的比率为40.20%,居全死因的首位。结论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将极大地延长居民平均寿命,发现促使发病的地域性、特征性因素并加以阻断,将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寿命表 标化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缺血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 被引量:28
2
作者 钟照华 李国忠 +6 位作者 李呼伦 赵文然 田野 李殿俊 谷鸿喜 王海涛 董秀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9-350,363,共3页
目的 :检测人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 方法 :将 13例脑梗死的死亡病例按发病时间分成 <2d、3~ 5d、 >5d3个组 ,以非缺血侧半球作为对照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结果 :人脑缺血后... 目的 :检测人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 方法 :将 13例脑梗死的死亡病例按发病时间分成 <2d、3~ 5d、 >5d3个组 ,以非缺血侧半球作为对照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结果 :人脑缺血后缺血病灶中TNF α和IL 1β呈高表达 ,与正常侧脑组织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TNF α和IL 1β表达细胞的分布与缺血灶相一致 ,呈局灶性分布。TNF α的表达高峰在病后 2d内。IL 1β表达高峰在病后 3~ 5d。在病后 5d ,缺血侧TNF α和IL 1β的表达与正常侧无显著差异。结论 :人类脑缺血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与动物实验的结果相似 ,提示TNF α和IL 1β参与了脑缺血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IL—1β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T-2毒素的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曹艳红 孟宪清 +2 位作者 冯杰 惠洋 孙殿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本研究在自制T-2毒素酶标半抗原的基础上,结合市售抗T-2毒素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谷物中T-2毒素的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方法粮食样品经70%甲醇-水溶液提取,用滤纸过滤并稀释后。再用0.45μm滤器过滤净化... 目的 本研究在自制T-2毒素酶标半抗原的基础上,结合市售抗T-2毒素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谷物中T-2毒素的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方法粮食样品经70%甲醇-水溶液提取,用滤纸过滤并稀释后。再用0.45μm滤器过滤净化,该滤液用于ELISA检测。结果本方法最低检出量为0.125ng/ml,添加70-280ng/g T-2毒素的大米样品和面粉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117.5%和98.1~102.5%。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化了粮样提取步骤。可用于谷物及加工产品中T-2毒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α和其配体在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杰 王春梅 +2 位作者 钟翔宇 钟学宽 周令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其配体非诺贝特在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雄性纯系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①正常对照组(control);②异丙肾上腺素损伤组(Iso)采用腹腔内注射异丙基肾...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其配体非诺贝特在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雄性纯系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①正常对照组(control);②异丙肾上腺素损伤组(Iso)采用腹腔内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③非诺贝特组(FF)在预先给予非诺贝特的基础上复制异丙基肾上腺素致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生化酶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清心肌酶学(CK,LDH);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酶活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的浓度;RT-PCR方法测定PPAR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Iso组血清心肌酶CK和LDH的含量和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肌炎症反应较重,血清TNF-α浓度也增高,同时心肌组织中PPAR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F组与Iso组比较,前者血清心肌酶CK和LDH的释放受到抑制低于后者,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酶活力和血清TNF-α浓度均低于Iso组,但心肌组织中PPARα mRNA表达水平高于Iso组(P<0.01)。结论:PPARα参与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炎症反应;PPARα配体非诺贝特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α,减轻炎症反应,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过氧化物酶增殖剂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线粒体中辅酶Q及其在心肌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殿清 范崇竹 +3 位作者 于维汉 于波 张洪印 王毓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克山病是病因未明的心肌病,辅酶Q_(10)(C_0Q_(10))用于治疗克山病已有报道,并取得一定疗效,同时辅 酶Q又是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一个组分,是电子传递系统中的递氢体,是生成ATP的必须成分。为了深入开展辅酶Q代谢机制的研究,必须建立直接... 克山病是病因未明的心肌病,辅酶Q_(10)(C_0Q_(10))用于治疗克山病已有报道,并取得一定疗效,同时辅 酶Q又是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一个组分,是电子传递系统中的递氢体,是生成ATP的必须成分。为了深入开展辅酶Q代谢机制的研究,必须建立直接测定心肌组织和线粒体中辅酶Q含量的方法,否则难以研究,为此我们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获得成功。用此法开展了:(一)克山病患者心肌组织中辅酶Q_(10)含量的研究,(二)辅酶Q_(10)对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的研究,取得一定的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肌线粒体 辅酶Q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血清白介素-12和趋化因子配体1水平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海军 李雨泽 +5 位作者 刘玉琴 陈向丽 于天甲 吕和 姜辉 李殿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78-1281,共4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2DM-PTB)患者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趋化因子配体1(chemokine cytokines ligand 1,CCL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2DM-PTB)患者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趋化因子配体1(chemokine cytokines ligand 1,CCL1)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就诊的T2DM-PTB患者40例(T2DM-PTB组),T2DM患者40例(T2DM组),以及体检科筛查出的健康人群40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资料,并抽清晨空腹静脉血3~4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IL-12和CCL1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T2DM组和T2DM-PTB组血清中IL12水平分别为(9.87±2.75)μg/L、(11.25±1.99)μg/L、(13.33±3.67)μg/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6,P〈0.01);进一步的两两比较显示,T2DM组和T2DM-PTB组均高于对照组,T2DM-PTB组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T2DM组和T2DM-PTB组血清中CCL1水平分别为(158.03±29.21)μg/L、(245.02±33.04)μg/L、(381.60±29.99)μg/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90,P〈0.01);进一步的两两比较显示,T2DM组和T2DM-PTB组均高于对照组,T2DM-PTB组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检验,P值均〈0.05)。结论T2DM-PTB患者血清中IL-12和CCL1水平明显升高,对T2DM-PTB的发病机制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结核 共病现象 白细胞介素12 趋化因子CCL1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鞘内硫酸镁的抗伤害效应和对脊髓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怀泉 郑方 +1 位作者 李文志 高彦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目的 评估鼠鞘内硫酸镁是否具有抗伤害效应和对脊髓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五组 (对照组 ;硫酸镁 1 0 0 μg、30 0 μg、6 0 0 μg三组 ;域下剂量硫酸镁 吗啡复合组 ) ,每组 6只。以福尔马林致痛模型检测各组药物... 目的 评估鼠鞘内硫酸镁是否具有抗伤害效应和对脊髓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五组 (对照组 ;硫酸镁 1 0 0 μg、30 0 μg、6 0 0 μg三组 ;域下剂量硫酸镁 吗啡复合组 ) ,每组 6只。以福尔马林致痛模型检测各组药物的抗伤害效应 ,并于致痛 90min后取出腰段脊髓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FLIN阳性神经元。结果 硫酸镁 1 0 0 μg组无明显镇痛效果 ,而 30 0 μg组和 6 0 0 μg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P <0 0 5 ) ,但镇痛作用只见于II相痛时期 ,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域下剂量硫酸镁 吗啡复合组也产生类似的镇痛作用。FLIN检测显示硫酸镁 30 0 μg和域下剂量硫酸镁 吗啡复合均可抑制脊髓各区Fos的表达 ,尤以I区抑制最明显 (P <0 0 5 )。结论 鞘内硫酸镁随剂量增加能明显抑制福尔马林鼠的疼痛反应和脊髓内的c fos基因的表达 ,但并非完全剂量依赖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抗伤害效应 脊髓Fos 疼痛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迟月明 陆炎 吴振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26-426,共1页
一种改进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迟月明陆炎吴振铎(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附属二院核医学科、电镜室,哈尔滨150086)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产物定位,对了解细胞超微结构及功能状态十分重... 一种改进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迟月明陆炎吴振铎(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附属二院核医学科、电镜室,哈尔滨150086)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产物定位,对了解细胞超微结构及功能状态十分重要。Selig-man等[1]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氧化酶 电镜 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营养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顾明 马鸿雁 +2 位作者 李玉芹 车兆梅 于维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7-807,共1页
心肌营养素1(CT-1)可促进未成熟心肌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卡托普利(Cap)则可通过缺血预适应减轻心肌损伤。本实验通过给大鼠腹腔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o),建立急性心肌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心肌营养素1(CT-1)可促进未成熟心肌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卡托普利(Cap)则可通过缺血预适应减轻心肌损伤。本实验通过给大鼠腹腔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o),建立急性心肌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心肌保护作用是否与CT-1和TNF-α的表达有关,从而为临床上如何干预CT-1的表达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损伤 心肌营养素1 卡托普利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大鼠 预处理 心肌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山病患者心肌中肠道病毒Vp1结构蛋白检测
10
作者 钟学宽 周令望 +1 位作者 刘艺 张红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52-1452,共1页
关键词 克山病 心肌 检测 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Vp1结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和V-E对病毒性心肌炎保护作用
11
作者 刘艺 郭玲 +2 位作者 黄鹊榕 周令望 钟学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67-1467,共1页
关键词 V-E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保护 克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定量预测的因子分析
12
作者 刘艳 隋虹 +1 位作者 罗志忠 李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用组成脂蛋白的各种载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的多少来研究脂蛋白的构成,并对脂蛋白的含量进行预测。方法采用因子分析,使用了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并通过斜交旋转,使各因子的实际意义能够得以明确的证实。结果被测定的各种载脂... 目的用组成脂蛋白的各种载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的多少来研究脂蛋白的构成,并对脂蛋白的含量进行预测。方法采用因子分析,使用了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并通过斜交旋转,使各因子的实际意义能够得以明确的证实。结果被测定的各种载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与4个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据其构成情况,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它们就是VLDL、IDL、LDL、HDL,并得出了4种脂蛋白含量预测值的计算方法。结论采用因子分析可以实现对脂蛋白构成及其定量预测的研究,为解决目前脂蛋白代谢定量分析困难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脂蛋白 脂蛋白代谢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p53蛋白异常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晓杰 张卫星 高桂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边缘型肺癌CT征象与肺癌组织中p53基因异常表达的关系。方法 临床选择肺占位性病变患者 52例 ,行常规CT扫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肺组织标本p53基因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肺癌瘤体大小、肺癌瘤... 目的 探讨边缘型肺癌CT征象与肺癌组织中p53基因异常表达的关系。方法 临床选择肺占位性病变患者 52例 ,行常规CT扫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肺组织标本p53基因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肺癌瘤体大小、肺癌瘤体形态、胸膜凹陷和淋巴结转移等CT征象有密切关系。结论 p53基因突变代表肺癌的生物学行为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肺癌的形态学特征 ,与CT征象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异常表达 P53蛋白 CT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山病患者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分析
14
作者 张春明 夏德义 杨鸿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4-214,213,共2页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心肌损害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性心肌病。近年来,围绕克山病病因研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在生物化学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深入探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克山病病因复杂,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种能对克山病进...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心肌损害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性心肌病。近年来,围绕克山病病因研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在生物化学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深入探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克山病病因复杂,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种能对克山病进行早期诊断的较理想的生化指标。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红细胞膜 唾液酸含量
全文增补中
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发生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雨泽 侯绍英 +5 位作者 陈向丽 张洁 褚光炎 刘玉琴 姜辉 李殿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91-1296,共6页
目的探索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2DM-PTB)患者发生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 目的探索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2DM-PTB)患者发生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就诊的T2DM-PTB发生LEAD的患者87例(观察组)及T2DM-PTB未发生LEAD患者68例(对照组),所有患者于纳入研究时采集基本信息及血液样本。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液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Taqman探针法)对TLR4基因的3个基因位点(rs7873784、rs1927911及rs1927914)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等位基因分布:rs7873784位点G等位基因两组分别为91.38%(159/174)、91.18%(124/136),C等位基因两组分别为8.62%(15/174)、8.82%(12/13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50);rs1927911位点T等位基因两组分别为59.20%(103/174)、61.76%(84/136),C等位基因两组分别为40.80%(71/174)、38.24%(52/13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46);rs1927914位点T等位基因两组分别为59.77%(104/174)、64.71%(88/136),C等位基因两组分别为40.23%(70/174)、35.29%(48/13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P=0.37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LR4基因SNP位点基因型分布:rs7873784位点GG基因型两组分别为82.76%(72/87)、82.35%(56/68),GC基因型两组分别为17.24%(15/87)、17.65%(12/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47);rs1927911位点TT基因型两组分别为32.18%(28/87)、35.30%(24/68),CT基因型两组分别为54.02%(47/87)、52.94%(36/68),CC基因型两组分别为13.80%(12/87)、11.76%(8/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887);rs1927914位点TT基因型两组分别为33.33%(29/87)、42.65%(29/68),CT基因型两组分别为52.87%(46/87)、44.12%(30/68),CC基因型两组分别为13.80%(12/87)、13.23%(9/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P=0.475)。TLR4基因rs7873784位点:与野生纯合基因型GG相比,GC基因型的调整OR值为0.90(95%CI:0.39~2.06,P=0.80)。rs1927911位点:与野生纯合基因型TT相比,CT基因型及CC基因型的调整OR值分别为1.00(95%CI:0.51~1.97,P=1.00)和1.29(95%CI:0.46~3.66,P=0.63);rs1927914位点:与野生纯合基因型TT相比,CT基因型及CC基因型的调整OR值分别为1.27(95%CI:0.64~2.51,P=0.49)和1.24(95%CI:0.47~3.27,P=0.67)。3个基因位点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LR4基因rs7873784、rs1927911和rs1927914位点多态性与T2DMTB患者发生LEAD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2型 共病现象 TOLL样受体4 糖尿病血管病变 因果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