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早产儿生后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出院结局的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
作者 骆凝馨 洪鹭洋 +5 位作者 黄一璜 李淑涓 郭欣惠 陈绘宇 卞一丁 曹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10,共8页
背景早产儿生后巨细胞病毒(pCM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且不易识别,但可能对早产儿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极早产儿pCMV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尚不明确。目的描述极早产儿pCMV感染临床特征的动态变化及出院结局,为今后开展深入研究并制定极早产... 背景早产儿生后巨细胞病毒(pCM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且不易识别,但可能对早产儿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极早产儿pCMV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尚不明确。目的描述极早产儿pCMV感染临床特征的动态变化及出院结局,为今后开展深入研究并制定极早产儿pCMV感染的筛查、临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后21 d及以后是否发生CMV感染分为pCMV组和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的方法1∶3匹配两组基线信息后,比较两组血液系统、肝功能等多系统临床指标动态变化趋势,采用泊松回归模型比较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近期预后的发生率。主要结局指标多系统临床特征变化情况、BPD和ROP发生率。结果符合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极早产儿837例,pCMV组82例,对照组755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pCMV组82例,对照组246例,两组基线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MV感染发生前10 d,pCMV组PLT开始呈现下降趋势(-10 d,P=0.004),且持续低于对照组。pCMV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持续高于对照组(-3 d,P=0.018),γ-谷氨酰转肽酶呈现升高趋势(-3 d~3 d,P=0.013)。pCMV组中重度BPD发生率(RR=1.586,95%CI:1.065~2.362)和ROP≥Ⅲ期发生率(RR=3.658,95%CI:1.596~8.384)均高于对照组。pCMV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更长(81.6 d vs 69.6 d,P<0.001),但有创机械通气总天数、出院体重Z值、出院前听力检查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MV感染明确前已经出现PLT水平下降、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等改变。pCMV感染与极早产儿呼吸支持增加、严重ROP发生及住院时间延长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视网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超声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哲 马姣姣 张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6-972,共7页
胸膜超声作为肺部超声的一部分,简便、高效,是评估和监测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有效手段。常规技术包括胸膜的静态和动态评估,如胸膜形态、厚度、运动情况、胸膜下改变及胸腔积液,这与呼吸系统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存在密切联系。因此,不同呼... 胸膜超声作为肺部超声的一部分,简便、高效,是评估和监测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有效手段。常规技术包括胸膜的静态和动态评估,如胸膜形态、厚度、运动情况、胸膜下改变及胸腔积液,这与呼吸系统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存在密切联系。因此,不同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不同的胸膜改变,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区分肺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栓塞、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胸膜超声在胸腔积液和周围型肺占位的定性及定量评估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超声新技术如斑点追踪技术、超声造影、弹性成像、深度学习算法等的应用,使得胸膜超声进入新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胸膜超声展示出巨大应用潜力,特别是动态征象的人工智能识别、三维模型计算胸腔积液量、周围型肺结节的人工智能识别及定性诊断等,可能会更加高效地提供临床信息和改变诊疗模式。本文就胸膜超声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胸膜 呼吸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特征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突变及病理亚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惠霖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755,共9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基因突变和病理亚型与其预后密切相关。PTC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BRAF V600E突变、RET/PTC重排和RAS突变,既往研究证明,PTC的基因突变与其复发风险增加、术后放射性碘治疗效果变差、生存期降低等有关。PTC病理亚型包...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基因突变和病理亚型与其预后密切相关。PTC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BRAF V600E突变、RET/PTC重排和RAS突变,既往研究证明,PTC的基因突变与其复发风险增加、术后放射性碘治疗效果变差、生存期降低等有关。PTC病理亚型包括经典型、滤泡型、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靴钉型、弥漫硬化型、固体/小梁型、嗜酸细胞型、沃辛瘤样型、透明细胞型、梭形细胞型等,其侵袭性和临床预后各不相同,因此检测PTC基因突变和鉴别病理亚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超声具有无创、便捷和分辨率高等诸多优势,是甲状腺癌诊疗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本文回顾了PTC基因突变和病理亚型与超声表现的相关研究,以期在术前运用超声影像预测PTC基因突变和病理亚型,为PTC术前精准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基因突变 病理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身体成分与心肺运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春艳 董芬 +5 位作者 雷洁萍 杨汀 夏金根 曲木诗玮 杨天祎 李晓盼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629-3634,共6页
背景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最大运动能力以及制订康复处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身体成分与CPET结果相关。CPET操作复杂、耗时长、禁忌证较多且风险大,一些COPD患者无法完成,而身体成分分析... 背景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最大运动能力以及制订康复处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身体成分与CPET结果相关。CPET操作复杂、耗时长、禁忌证较多且风险大,一些COPD患者无法完成,而身体成分分析操作简单快捷。目的探讨COPD患者的身体成分与CPET的相关性,为不能完成CPET的COPD患者预测最大运动能力、制订康复处方、合理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进行身体成分检测和CPET检测的稳定期COPD患者77例,依次进行身体成分测定和负荷连续递增的CPET,评估身体成分和CPET结果的关系。结果77例符合要求的稳定期COPD患者均完成了身体成分测定和CPET。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体脂率(BFP)与最高运动状态时代谢当量(peakMETs)呈负相关(P<0.01);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与最高运动状态时摄氧量(peakVO_(2))、最高运动状态时运动负荷(peakLoad)、最大分钟通气量(peakVE)、最高运动状态时心率(peakHR)、最高运动状态时氧脉搏(peakO_(2)pulse)、摄氧效率斜率(OUES)呈正相关(P<0.01);去脂体质量指数(FFMI)与peakVO_(2)、peakLoad、peakVE、peakO_(2)pulse、OUES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MI、FFMI与COPD患者peakLoad、peakVE、peakO_(2)pulse、OUES呈独立正相关(P<0.05);BFP与COPD患者peakMETs呈独立负相关(P<0.05)。其中在因变量为peakLoad、peakVE、peakO_(2)pulse、OUES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SMI的β值高于FFMI。结论肌肉含量与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呈正相关,身体成分测定结果可以作为COPD患者运动能力预测、指导康复运动、合理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肺运动试验 身体成分 康复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新药:那伐芬特罗
5
作者 刘育如 吴雯雯 王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05,共5页
那伐芬特罗(navafenterol)是一单分子且同时具备毒蕈碱受体拮抗和β_(2)受体激动效应的新型化合物,正开发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等慢性阻塞气道疾病。该药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常见治疗后不良事件包括头痛... 那伐芬特罗(navafenterol)是一单分子且同时具备毒蕈碱受体拮抗和β_(2)受体激动效应的新型化合物,正开发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等慢性阻塞气道疾病。该药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常见治疗后不良事件包括头痛、鼻咽炎、头晕等,有可能成为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下一代支气管扩张剂。本文就那伐芬特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afenterol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支气管扩张剂 毒蕈碱受体拮抗剂 β_(2)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齐畅 田攀文 李为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6,共9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改善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逐渐证明了免疫治疗对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关...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改善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逐渐证明了免疫治疗对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关于新辅助治疗背景下免疫联合策略的探索、治疗相关副作用、预后生物标志物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可切除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引发了新的思考,并讨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围手术期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新技术在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卢潇 马姣姣 +1 位作者 孙脉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580,共6页
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一种中毒性肝损伤,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存在致死的可能性,HSOS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在临床诊断应用中,超声作为肝脏疾病的首选检查手段,已经在专家共识和相关诊断标准中被... 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一种中毒性肝损伤,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存在致死的可能性,HSOS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在临床诊断应用中,超声作为肝脏疾病的首选检查手段,已经在专家共识和相关诊断标准中被指定可用于HSOS的诊断,但尚无明确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本文归纳总结了超声和超声新技术在HSOS研究中的声像图特征,通过分析灰阶超声、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特征性声像图,可制订并完善相应影像学诊断标准,为早期诊断HSOS及鉴别诊断HSOS提供行之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超声 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进展
8
作者 孙佳怡 景亚婉 +2 位作者 田攀文 李为民 李亚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2-628,共7页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是一种罕见且高度侵袭性的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确诊时分期偏晚,预后差,其治疗策略多借鉴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案。近年来,二代测序技术为LCNEC的精准分型...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是一种罕见且高度侵袭性的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确诊时分期偏晚,预后差,其治疗策略多借鉴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案。近年来,二代测序技术为LCNEC的精准分型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也证实了不同LCNEC亚型与化疗方案疗效之间的关联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应用,为LCNE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相关数据仅见于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和少量个案报道。本文回顾了LCNEC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经典治疗策略,并针对LCNEC的分子亚型研究进展和ICIs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分子分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在晚期NSCLC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预后和胸膜自发固定中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谈思含 李为民 田攀文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1-939,共9页
背景与目的 基于营养状况和炎症的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已被开发并证明与恶性肿瘤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然而,PNI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患者中的预测作用仍不确定。本研究旨在探究PN... 背景与目的 基于营养状况和炎症的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已被开发并证明与恶性肿瘤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然而,PNI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患者中的预测作用仍不确定。本研究旨在探究PNI在MPE患者预后和胸膜自发固定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伴MPE患者病例资料,并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训练集(60%)和验证集(40%)。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外周血炎症指标并计算全身炎症系数,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Kaplan-Meier法、Nelson-Aalen累积风险曲线分析PNI对MPE患者预后和胸膜自发固定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261例晚期NSCLC伴MPE患者(训练集157例,验证集104例),其中年龄<65岁占58.2%,男性患者占53.6%,腺癌占95.8%。PNI的二分类截断值为44.1,与PNI较低(PNI<44.1)的患者相比,PNI高(PNI≥44.1)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36.5 vs 24.3个月,P=0.02),胸膜自发固定发生率更高(P=0.009)。多因素Cox分析发现,较高的PNI是患者良好预后和胸膜自发固定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确定PNI-预后和PNI-胸膜自发固定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694(95%CI:0.620-0.776)和0.673(95%CI:0.590-0.737)。结论 PNI是衡量MPE患者预后和胸膜自发固定的可靠生物标志物,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状态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和胸腔积液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恶性胸腔积液 预后营养指数 预后 胸膜自发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智能超声图像诊断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0
作者 李杨 王建林 +2 位作者 马姣姣 孙哲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590-600,共11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探究目前甲状腺结节智能超声图像诊断的研究进展和热点,明确研究方向。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集2004年1月至2024年8月甲状腺结节智能超声图像诊断研究文献。利用Python分析年度发文量,使用VOSvi...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探究目前甲状腺结节智能超声图像诊断的研究进展和热点,明确研究方向。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集2004年1月至2024年8月甲状腺结节智能超声图像诊断研究文献。利用Python分析年度发文量,使用VOSviewer绘制作者共现网络图及关键词密度图,CiteSpace用于展示期刊双图叠加及共被引文献和关键词的爆发和聚类。结果共纳入1179篇文献,该领域年度发文量呈增长趋势,文献发表期刊质量高且期刊发文呈交叉研究趋势。中国学者是该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Haugen等关于甲状腺结节指南研究是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被引文献和关键词聚类呈现多领域研究。甲状腺结节、癌症和深度学习是该领域的代表关键词。结论研究主题的不断丰富推动甲状腺结节智能超声图像的快速发展,以深度学习为主的智能诊断方法能够提供诊断建议,但仍存在可解释性等挑战,智能诊断算法和医学知识的深度结合是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智能诊断 超声图像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