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2022年呼伦贝尔市气象因子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旭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48-150,共3页
基于气象观测资料和粮食作物产量观测数据,分析呼伦贝尔市作物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变化趋势,解析生育期内气象因子与粮食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气温升高,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1℃/10年;相对湿度增加,气候变化倾向率为3.7%/10年;... 基于气象观测资料和粮食作物产量观测数据,分析呼伦贝尔市作物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变化趋势,解析生育期内气象因子与粮食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气温升高,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1℃/10年;相对湿度增加,气候变化倾向率为3.7%/10年;降水量增加,气候变化倾向率为13.1 mm/10年;日照时数减少,气候变化倾向率为-6.6 h/10年。生育期内相对湿度和降水量与粮食作物产量呈线性关系,气温和日照时数与粮食作物产量呈二次函数关系,相对湿度和降水量是影响粮食作物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粮食作物 产量 呼伦贝尔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3月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2
作者 丁丽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74-77,共4页
呼伦贝尔市作为我国北方重要城市,受特殊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影响,冬季暴雪天气频繁发生,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基于此,利用高空、地面实况观测资料、物理量场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对2024年3月27—29日呼伦贝尔市暴雪天... 呼伦贝尔市作为我国北方重要城市,受特殊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影响,冬季暴雪天气频繁发生,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基于此,利用高空、地面实况观测资料、物理量场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对2024年3月27—29日呼伦贝尔市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受蒙古气旋的影响,配合地面冷锋,动力条件充足,高空槽较为深厚,低层有强锋区,气压梯度、变压强度增强,配合高空风动量下传,造成地面风速加大,产生大风;850 hPa低空急流持续将渤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水汽向呼伦贝尔市输送是此次降水强度偏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低涡 蒙古气旋 模式检验 内蒙古呼伦贝尔 2024年3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暴雪天气预报产品主观订正技术
3
作者 丁丽婷 刘鑫昊 常煜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107-109,共3页
选取2024年11月24—27日呼伦贝尔市暴雪天气,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数值预报产品的主观订正技术以及EC模式预报的72~144 h预报时效高度场、风场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EC预报的大量级降雪落区存在明显的调整空间,累计降雪量预... 选取2024年11月24—27日呼伦贝尔市暴雪天气,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数值预报产品的主观订正技术以及EC模式预报的72~144 h预报时效高度场、风场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EC预报的大量级降雪落区存在明显的调整空间,累计降雪量预报比实况偏大,大量级降雪预报偏西概率较高,这可能与地形影响有关,强降雪落区与高空850 hPa低涡中心、切变线有较好的正相关性。EC预报高度场会因时效延长而与实况存在偏差,可根据预报经验和大尺度环流形势,对EC预报高度场低涡、低槽等影响系统的发生发展、移动路径、持续性进行订正。EC预报10 m风场辐合区域对强降雪落区的指示意义较大,可以作为预报的主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EC数值预报产品 主观订正技术 检验 内蒙古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4
作者 赵岳冀 姜湖园 +2 位作者 贾志非 王遵钰 刘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12-17,共6页
基于呼伦贝尔市2015-2022年的空气污染物历史监测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呼伦贝尔市6种空气污染物和空气质量指数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5-2022年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除O_(3)-8h浓... 基于呼伦贝尔市2015-2022年的空气污染物历史监测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呼伦贝尔市6种空气污染物和空气质量指数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5-2022年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除O_(3)-8h浓度呈倒“V”型变化趋势外,PM_(2.5)、PM_(10)、SO_(2)、NO_(2)、CO等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且趋于稳定,PM_(2.5)和PM_(10)是呼伦贝尔市的主要污染物,从季节变化特征看出PM_(2.5)、PM_(10)、SO_(2)、NO_(2)和CO浓度均在冬季最高,大部整体呈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而O_(3)-8h浓度在春季和夏季相对较高;(2)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值除2015-2016年外,其余年份均显著低于一级限值,空气质量常年处于优良状态;(3)在年尺度和季节尺度上,AQI与PM_(2.5)和PM_(10)的浓度都呈极强显著正相关关系,AQI与空气污染物O_(3)-8h在秋季和冬季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AQI值与SO_(2)、NO_(2)、CO等污染物浓度在冬季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关系要高于其他季节;(4)不同气象要素对呼伦贝尔市PM_(2.5)浓度影响程度不同,气温是影响呼伦贝尔市PM_(2.5)浓度的主要因素,与PM_(2.5)呈负线性相关,降水、风速和日照与PM_(2.5)浓度也呈负相关关系,湿度和气压与PM_(2.5)浓度与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对于气温相关性较低。PM_(10)浓度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污染物 AQI 气象因素 呼伦贝尔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0-2021年呼伦贝尔市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5
作者 刘思彤 杨雪峰 +3 位作者 隋沆锐 常煜 刘鑫昊 张若冰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15-20,共6页
结合1970-2021年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重标极差分析(R/S)和非周期循环分析等方法,统计了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维数和非周期循环的平均循环长度,分析了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 结合1970-2021年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重标极差分析(R/S)和非周期循环分析等方法,统计了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维数和非周期循环的平均循环长度,分析了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和记忆周期。结果表明:(1)呼伦贝尔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年代变化都呈现上升趋势,突变的年代都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其中最低气温增势更明显,最高气温增加最明显的地区出现在大兴安岭西北地区,但最低气温增加最明显地区出现在大兴安岭东部地区;(2)呼伦贝尔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最明显的月份出现在春季和秋季;(3)呼伦贝尔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极值空间分布呈反位相特征,大兴安岭山区是最低气温极值出现地区,大兴安岭西部的呼伦贝尔地区是最高气温极值出现的地区;(4)通过R/S分析得出呼伦贝尔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未来上升趋势仍将持续,特别是在大兴安岭西北地区最高气温、在大兴安岭东部地区最低气温未来呈现上升趋势,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持续时间分别将持续8 a和13 a,对该地区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种植带的北抬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标极差分析(R/S) 非周期循环分析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农场净碳汇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6
作者 赵岳冀 何佳欢 +2 位作者 王雅莹 丁丽婷 刘思彤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8期240-242,共3页
主要基于呼伦贝尔农垦农场2001—2022年的遥感、气象数据以及农垦集团相关农业生产数据估算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农场的净碳汇量。结果表明:(1)2001—2022年呼伦贝尔农垦农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大兴安岭... 主要基于呼伦贝尔农垦农场2001—2022年的遥感、气象数据以及农垦集团相关农业生产数据估算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农场的净碳汇量。结果表明:(1)2001—2022年呼伦贝尔农垦农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大兴安岭向两麓递减的分布方式,其中呈显著增加趋势的包括东方红、欧肯河、古里、甘河、宜里和巴彦农场,其余为极显著增加趋势;(2)呼伦贝尔农垦农场碳排放量基本趋于平稳状态,农垦农场碳排放量和单位播种面积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不明显。其中,呼伦贝尔农垦农场农业生产投入碳排放量2017年为19.70万t,2022年为19.92万t;(3)近6年来,呼伦贝尔农垦农场的净碳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总体而言,呼伦贝尔农垦农场具有较强的净碳汇能力,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结合优化田间管理技术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等措施,提高呼伦贝尔农垦农场的净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农垦 生态净初级生产力 碳排放 农场净碳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现代农牧业生产的气象服务现状及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董越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8期193-195,共3页
传统的农牧业气象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牧业的发展需要,气象部门需科学规划气象服务,助力农牧业现代化生产发展。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牧业气象服务为例,分析当地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需求,提出农牧业气象和生态气象相结合、加强... 传统的农牧业气象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牧业的发展需要,气象部门需科学规划气象服务,助力农牧业现代化生产发展。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牧业气象服务为例,分析当地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需求,提出农牧业气象和生态气象相结合、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丰富农牧业气象服务产品、提高气象预警预报服务质量等措施,促进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稳产高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现代农牧业 策略分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白瑛 苗东梅 +3 位作者 金庆荣 冀书政 韩宝峰 武金贤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年第S1期44-46,共3页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气象灾害是不利气象条件给农业造成的灾害。由温度因子引起的有热害、冻害、霜冻、热带作物寒害和低温冷害;由水分因子引起的有旱灾、洪涝灾害、雪害和雹害;由风引起的有风害;由...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气象灾害是不利气象条件给农业造成的灾害。由温度因子引起的有热害、冻害、霜冻、热带作物寒害和低温冷害;由水分因子引起的有旱灾、洪涝灾害、雪害和雹害;由风引起的有风害;由气象因子综合作用引起的有冷雨和冻涝害等。与气象的概念不同,农业气象灾害是结合农业生产遭受灾害而言的。例如寒潮、倒春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低温冷害 防御对策 呼伦贝尔市 农业生产 秋霜冻 农作物生长 气象因子 主要气象灾害 综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呼伦贝尔草原牧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文梅 王文安 +3 位作者 金庆荣 韩宝峰 宋生群 潘晓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年第S1期48-49,共2页
呼伦贝尔的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对呼伦贝尔,并且对内蒙古、整个东北三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东北三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影响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因... 呼伦贝尔的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对呼伦贝尔,并且对内蒙古、整个东北三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东北三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影响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和建设好这一生态屏障,加快草原建设步伐不仅是呼伦贝尔草原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呼伦贝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市 气象条件 牧草生长 草甸草原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客观要求 小康社会建设 东北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气象灾害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和防御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越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期118-119,122,共3页
文章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分析了呼伦贝尔市境内常见的高温干旱、冰雹、连阴雨、低温霜冻发生特征及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提出气象防御对策及科学种植建议,确保马铃薯种植获取高产优质。
关键词 呼伦贝尔 马铃薯生长条件 气象灾害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2013年春季融雪型洪水气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洪丽 阴秀霞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90-92,107,共4页
利用呼伦贝尔市气象资料对该地区融雪型洪水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融雪型洪水多发生在大兴安岭西侧,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鄂温克旗是融雪型洪水的多发区域。在此基础上,从气候背景等方面对2013年春季融雪型洪水的... 利用呼伦贝尔市气象资料对该地区融雪型洪水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融雪型洪水多发生在大兴安岭西侧,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鄂温克旗是融雪型洪水的多发区域。在此基础上,从气候背景等方面对2013年春季融雪型洪水的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2012-2013年冬春降雪明显偏多为这次融雪洪水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个主要的气候背景是3-4月气温偏低使积雪没有渐变融化、且冻土层深厚,而5月初气温迅速回升是此次融雪型洪水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型洪水 积雪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大豆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秀娟 刘喜元 +1 位作者 李晓伟 李淑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0期297-297,299,共2页
对2009年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大豆生产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因干旱少雨,使大豆缺苗而减产;6月出现阶段性低温,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阶段性干旱,使大豆产量受到影响;大豆生长期间气象灾害的发生,使大豆明显减产。
关键词 气象条件 大豆生产 呼伦贝尔 岭东地区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2008年气象条件对农牧业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学红 李晓波 徐桂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0期292-292,294,共2页
利用气象、生态观测和调查资料,分析了2008年的气候条件对呼伦贝尔市农牧林业的影响,并得出初步结论:牧区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季干旱严重,牧草生长季4~9月的气候条件对牧草的生长发育是利多弊少,牧业年景为偏丰... 利用气象、生态观测和调查资料,分析了2008年的气候条件对呼伦贝尔市农牧林业的影响,并得出初步结论:牧区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季干旱严重,牧草生长季4~9月的气候条件对牧草的生长发育是利多弊少,牧业年景为偏丰年;农区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作物生长期的气候条件对各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十分有利,农业年景为丰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农牧业 2008年 影响 内蒙古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市农牧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孝荣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1期88-90,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候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农牧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发生概率也更高,给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基于此,本文利用1981-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温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接着重点探...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候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农牧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发生概率也更高,给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基于此,本文利用1981-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温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接着重点探究了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牧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并给出一些应对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牧业气象灾害 病虫害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气象环境监测评估及生态保护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淑香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47-49,共3页
依据2014年的气候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比较、评估呼伦贝尔市基本气候概况、主要气候灾害、土壤水分、牧草生长发育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监测,得出2014年呼伦贝尔市总体生态气象环境较好的结论。结合气象条件和各区的生态环境... 依据2014年的气候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比较、评估呼伦贝尔市基本气候概况、主要气候灾害、土壤水分、牧草生长发育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监测,得出2014年呼伦贝尔市总体生态气象环境较好的结论。结合气象条件和各区的生态环境的不同,为实施长远生态建设规划提供气候生态监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气象环境 监测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全文峰 《南方农机》 2019年第7期191-191,共1页
本文结合呼伦贝尔市农业生产实际,简要概述了该市农业气候,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有关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以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损失,确保农业高产丰收,增强农民收入。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呼伦贝尔市气象干旱过程分析
17
作者 李红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5期71-72,共2页
在回顾呼伦贝尔市2017年气象干旱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气象干旱对当地农牧业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 呼伦贝尔 气象干旱 影响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5月下旬呼伦贝尔市一次霜冻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浅析
18
作者 郑洪玉 李红艳 《种子科技》 2017年第11期91-92,共2页
2017年5月22—24日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各地遭受霜冻侵袭,特别是农业主垦区出现霜冻灾害。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对此次气象灾害提前预报,从灾前预报预警到灾中跟踪服务直至灾后总结评估,做到了气象灾害全程化服务,取得... 2017年5月22—24日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各地遭受霜冻侵袭,特别是农业主垦区出现霜冻灾害。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对此次气象灾害提前预报,从灾前预报预警到灾中跟踪服务直至灾后总结评估,做到了气象灾害全程化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灾害 气象服务 全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53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曲学斌 吴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8-182,共5页
利用呼伦贝尔市下属16个气象台站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观测数据以及距平分析、M-K检验、Kriging差值、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呼伦贝尔地区1960—2012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为水土保持、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利用呼伦贝尔市下属16个气象台站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观测数据以及距平分析、M-K检验、Kriging差值、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呼伦贝尔地区1960—2012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为水土保持、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研究期呼伦贝尔市平均温度为-0.7℃,倾向率为0.43℃/10a。各季节的平均温度均有增加趋势,夏季增温最为显著,冬季最差,气温低的地方增长率越高。全市的平均降水量为396mm,未发现有减少趋势,降水从东向西依次递减,主要表现在10a和26a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变化。随着气温的升高,10a尺度下的周期性变化趋于明显,降水年际间差距将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M—K检验 KRIGING插值 MORLET小波分析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53年冷暖冬时空分布特征
20
作者 曲学斌 郑洪玉 魏宽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74-75,共2页
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台站1960-2012年冬季逐日气温资料,对呼伦贝尔市冬季气温的时空分布及演变,冷暖冬出现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表明,20世纪60-70年代冷冬出现频率较高,80年代冷暖冬出现频率相当,90年代以暖冬为主,冷冬极罕见,2000-200... 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台站1960-2012年冬季逐日气温资料,对呼伦贝尔市冬季气温的时空分布及演变,冷暖冬出现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表明,20世纪60-70年代冷冬出现频率较高,80年代冷暖冬出现频率相当,90年代以暖冬为主,冷冬极罕见,2000-2009年以出现暖冬为主,但近3年以冷冬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气温 冷暖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