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合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被引量:
7
1
作者
薛进军
郭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5,共8页
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但是,气候治理首先要有科学态度,需要理解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自然演变过程,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搞不科学的气候治理和“人定胜天”,不能期待气候治理可以一夜成功。相应地,碳达峰碳中和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
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但是,气候治理首先要有科学态度,需要理解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自然演变过程,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搞不科学的气候治理和“人定胜天”,不能期待气候治理可以一夜成功。相应地,碳达峰碳中和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慢不得也急不得,因而不能搞“碳冲锋”“碳跃进”“一刀切”,更不能搞地区攀比和国际竞赛。历史经验证明,碳达峰不是一个单年度的时点,而是一个多年度的时区;碳中和也需要有缓冲时区,需要有大规模的、突破性的、划时代的创新型负碳技术和碳抵消机制的支撑。就“双碳”目标而言,当下需要合理地制定切合实际和扎实可行的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尽快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并在执行时协调好减排与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达峰碳中和
路线图时间表
能源安全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分析及其路径探究
被引量:
107
2
作者
张瑜
孙倩
+1 位作者
薛进军
杨翠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共13页
后疫情时期中国面临经济复苏、空气质量达标、“双碳”目标实现等多重压力,在此背景下,研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并厘清实现路径对中国在后疫情时期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 2001—2...
后疫情时期中国面临经济复苏、空气质量达标、“双碳”目标实现等多重压力,在此背景下,研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并厘清实现路径对中国在后疫情时期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 2001—2019年中国 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减污降碳政策的协同效应、动态演变过程以及实现路径。结果显示:(1)中国的减污和降碳政策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其中,降碳政策对减污和降碳几乎具有相同的效力,而减污政策则主要以减污为主、降碳为辅,但其对空气污染物(即SO_(2)和烟尘粉尘)和CO_(2)排放的抑制作用大于降碳政策。此外,该研究分别从内生性问题、减污降碳政策指标设计稳健性、估计方法稳健性三个视角证实了基准估计结果的稳健性。(2)减污和降碳政策的协同效应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趋势;降碳政策自政策实施起便具有显著的减污协同效应,且政策实施时间越长,对减污的协同作用越强;而减污政策的降碳协同效应则是自 2011年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以后才逐渐显著,随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因此,长期而言以碳排放交易市场为主的降碳政策的减污协同效应显著优于减污政策的降碳协同效应,故在进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战略布局中应以构建碳市场为主。(3)减污政策的有效性和协同性均主要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而降碳政策的有效性和协同性则主要通过前两条路径来实现。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协同治理
路径探究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合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被引量:
7
1
作者
薛进军
郭琳
机构
名古屋
大学
名古屋
大学
-
中创
碳
投
“
碳
中和
创新
联合实验室
”
碳
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湖北省协同
创新
中心
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5,共8页
基金
科技部“111高校引智基地”项目(B18014)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YJC057)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05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404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ZD3-10)。
文摘
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但是,气候治理首先要有科学态度,需要理解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自然演变过程,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搞不科学的气候治理和“人定胜天”,不能期待气候治理可以一夜成功。相应地,碳达峰碳中和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慢不得也急不得,因而不能搞“碳冲锋”“碳跃进”“一刀切”,更不能搞地区攀比和国际竞赛。历史经验证明,碳达峰不是一个单年度的时点,而是一个多年度的时区;碳中和也需要有缓冲时区,需要有大规模的、突破性的、划时代的创新型负碳技术和碳抵消机制的支撑。就“双碳”目标而言,当下需要合理地制定切合实际和扎实可行的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尽快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并在执行时协调好减排与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达峰碳中和
路线图时间表
能源安全
全球价值链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分析及其路径探究
被引量:
107
2
作者
张瑜
孙倩
薛进军
杨翠红
机构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大学
西南石油
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名古屋大学-中创碳投碳中和创新联合实验室
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
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碳
排放权交易湖北协同
创新
中心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计量建模与经济政策研究”(批准号:71988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供给使用表和考虑企业异质性的中国投入产出模型及应用研究”(批准号:71673269)
+1 种基金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助成金(国际合作研究强化B)“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价值链重建:基于大数据的跨学科研究”(批准号:20KK0033)
科技部“111”高校引智基地项目(批准号:B18014)。
文摘
后疫情时期中国面临经济复苏、空气质量达标、“双碳”目标实现等多重压力,在此背景下,研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并厘清实现路径对中国在后疫情时期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 2001—2019年中国 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减污降碳政策的协同效应、动态演变过程以及实现路径。结果显示:(1)中国的减污和降碳政策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其中,降碳政策对减污和降碳几乎具有相同的效力,而减污政策则主要以减污为主、降碳为辅,但其对空气污染物(即SO_(2)和烟尘粉尘)和CO_(2)排放的抑制作用大于降碳政策。此外,该研究分别从内生性问题、减污降碳政策指标设计稳健性、估计方法稳健性三个视角证实了基准估计结果的稳健性。(2)减污和降碳政策的协同效应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趋势;降碳政策自政策实施起便具有显著的减污协同效应,且政策实施时间越长,对减污的协同作用越强;而减污政策的降碳协同效应则是自 2011年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以后才逐渐显著,随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因此,长期而言以碳排放交易市场为主的降碳政策的减污协同效应显著优于减污政策的降碳协同效应,故在进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战略布局中应以构建碳市场为主。(3)减污政策的有效性和协同性均主要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而降碳政策的有效性和协同性则主要通过前两条路径来实现。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协同治理
路径探究
动态分析
Keywords
pollution control and carbon reductio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athway exploration
dynamic analysis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合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薛进军
郭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分析及其路径探究
张瑜
孙倩
薛进军
杨翠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