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胸外科全国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坚 陈军 +13 位作者 陈昶 钟文昭 耿庆 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专家共识(2023版)编写委员会 程钧 马少华 汪路明 蒲强 李树本 吴楠 龙浩 刘德若 彭忠民 何哲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8-347,共10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标准是根治性肺叶切除术,而近年来的各项研究发现肺部结节(≤2 cm)进行亚肺叶切除术不劣于标准肺叶切除术,甚至能改善患者预后。这...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标准是根治性肺叶切除术,而近年来的各项研究发现肺部结节(≤2 cm)进行亚肺叶切除术不劣于标准肺叶切除术,甚至能改善患者预后。这些重要研究发现对于推进胸外科肺部结节(≤2 cm)的楔形切除形成行业共识与规范具有切实有效的积极意义。本共识的目的是提出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在胸外科领域的全国专家共识。胸外科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专家共识(2023版)编写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共同参与了《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胸外科全国专家共识(2023版)》的修订工作。专家们根据近年来国内外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的临床研究进展,结合我国胸外科领域楔形切除的治疗规范,共同撰写了本次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的全国专家共识。本共识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整理:(1)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的适应证;(2)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的切除范围;(3)肺部结节(≤2 cm)适合楔形切除的方式。本次共识最终就8条推荐意见达成共识,并整理出5条尚存在争议、有待更多证据明确的意见,整合了全国胸外科各中心专家同道的意见,使得肺部结节(≤2 cm)的楔形切除更适应我国国情;使得肺部结节(≤2 cm)的楔形切除可以更加规范化、同质化地应用于临床。未来应基于我国肺癌诊治特点积累更多相关研究内容,以优化肺部结节(≤2 cm)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结节 楔形切除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模式行外科微创手术成功治疗高龄结核性脓胸并发胸膜支气管瘘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桂东 孙雯雯 +2 位作者 周逸鸣 蔡昊旻 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819-822,共4页
在胸膜感染性疾病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导致的结核性胸膜炎是最重要的病因之一,特别是在结核病流行地区更为常见[1]。结核性脓胸(tuberculous empyema,TE)是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基础上发生的中性粒细胞浸... 在胸膜感染性疾病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导致的结核性胸膜炎是最重要的病因之一,特别是在结核病流行地区更为常见[1]。结核性脓胸(tuberculous empyema,TE)是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基础上发生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脓性积液,病程进展可发生广泛的胸膜增厚和钙化,导致抗结核药物在胸膜局部渗透困难,通常病程较长,逐渐对肺功能产生持久的影响,病情进展也极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2-3],使治疗面临极大的挑战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瘘 脓胸 结核性 共病现象 多学科诊疗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呼吸训练方案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晶 丁君蓉 +2 位作者 金瑛 梅杰 陈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呼吸训练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6-7月,便利抽样选取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按照整群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3例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呼吸训练方...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呼吸训练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6-7月,便利抽样选取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按照整群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3例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呼吸训练方案,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呼吸训练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短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8 h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时躯体疼痛和生命力维度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呼吸训练方案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癌 呼吸训练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外科手术切口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4
作者 谢冬 陈昶 姜格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3-346,共4页
微创、安全以及无瘤原则,是影响肺癌外科手术切口选择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逐步出现了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单孔VATS、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切除术(robotic-assisted th... 微创、安全以及无瘤原则,是影响肺癌外科手术切口选择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逐步出现了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单孔VATS、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切除术(robotic-assisted thoracoscopic resection,RATS)、剑突下单孔VATS、双侧同期VATS肺切除术、跨纵隔单侧进胸双侧肺切除术等新兴入路,特别是单孔VATS,目前在国内外开展已呈燎原之势。本文回顾了肺癌手术切口演变趋势,并对近年来,肺癌外科手术切口的发展趋势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手术切口 胸腔镜 单孔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轶 姜格宁 +1 位作者 朱余明 徐志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0-774,共5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为胸腔镜手术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肺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病例516例,男性282例(5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为胸腔镜手术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肺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病例516例,男性282例(54.7%),女性234例(45.3%),年龄35~70岁,平均(55.9±8.1)岁。术后348例(67.4%)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168例(32.6%)为良性病变。48例(9.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死亡4例(0.8%)。23例(4.6%)患者术中转为常规开胸手术。手术时间(P=0.0257,OR=1.0150,95%CI1.0018~1.0284)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对其中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26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发现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76.5%、54.7%。结论对需手术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而言,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同样具有微创优势,但患者选择十分重要。胸腔镜手术应注意控制手术持续时间,否则将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清华 石应康 +14 位作者 陈军 刘斌 王允 朱大兴 张洪涛 徐鹏 宫友陵 陈钢 韦森 邱小明 牛中喜 陈晓峰 雷哲 段亮 伍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86-106,共21页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以及对局部晚期肺癌进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检测516例局部晚期肺癌病人手术前外周血CK19mRNA表达(其中115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检测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肺癌"微转移"进行"分子诊断",对肺癌病人进行"个体化分子分期",指导临床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获益者。回顾分析516例局部晚期肺癌基于"分子分期"的"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结果 516例病人中鳞癌322例,非鳞癌194例;P-TNM分期:IIIA期112例,IIIB期404例;"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M-IIIA期:97例,M-IIIB期:278例,M-IV期:141例。本组病例行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256例;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41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上腔静脉切除重建90例;肺切除联合部分膈肌切除重建3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3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主动脉鞘膜切除10例;右全肺切除联合左心房、右侧全部膈肌、下腔静脉和肝右静脉切除重建1例;肺切除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1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和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或联合上腔静脉和左心房、或联合气管隆突和左心房切除重建55例。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为0.97%。516例肺癌病人中141例外周血检测到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27.3%。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TNM分期、N分期等均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原发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本组肺癌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3.74±7.21个月,1年生存率为89.1%,3年生存率为39.3%,5年生存率为19.8%,10年生存率为10.4%。术后生存率与外周血"微转移"、肺癌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外周血"微转移"、病理类型和N分期是预测局部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1)肺癌病人外周血中存在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得到的"微转移";(2)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中CK19mRNA表达应用于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和"分子分期,有助于指导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3)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肺癌的"个体化外科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微转移分子诊断 分子分期 个体化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鑫 吴亮 +2 位作者 陈健 杨晨露 蒋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开展的所有38例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57....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开展的所有38例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57.8±14.8)岁,前纵隔肿瘤直径为(2.8±1.7)cm。手术方法为剑突下行纵行单切口(长度约4 cm),在胸腔镜下进行手术。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患者因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而依靠呼吸机维持1周外,无其他显著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1~4 h,平均手术时间为(1.9±0.8)h;术中失血量为10~400 mL,平均术中失血量为(87.5±68.7)mL,手术当日引流量为50~650 mL,平均引流量为(237.4±176.4)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9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1±2.9)d。术后病理诊断为A型、B2型、B3型胸腺瘤各1例,AB型胸腺瘤5例,胸腺鳞癌1例,胸腺增生6例,胸腺囊肿16例,单纯胸腺及脂肪6例,支气管囊肿1例。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8±2.2、1.5±1.4、0.8±0.6。结论对于早期胸腺瘤、其他良性前纵隔肿瘤以及部分早期的前纵隔恶性肿瘤,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且能有效避免肋间神经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切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入路 单孔胸腔镜手术 前纵隔肿瘤 手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倍 陈晓峰 +1 位作者 王律 姜格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1-223,共3页
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约1/4的患者同时伴有胸腺瘤的发生,手术治疗无论对于重症肌无力或胸腺瘤这两种独立疾病都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为研究同时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转归,... 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约1/4的患者同时伴有胸腺瘤的发生,手术治疗无论对于重症肌无力或胸腺瘤这两种独立疾病都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为研究同时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转归,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胸腺瘤复发情况和重症肌无力术后转归,并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随访期内胸腺瘤复发1例,30例患者在随访期内(14~61个月)没有出现肿瘤复发;术后7例患者重症肌无力达到完全缓解,13例达到部分缓解,9例维持稳定,2例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为64.5%。具有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等因素的患者之间,有效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治疗应当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胸腺组织及周围脂肪组织,术后对侵袭性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对肿瘤复发患者可以实行再次手术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技术培训的思考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余明 姜格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0-264,共5页
近年来,单孔胸腔镜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外科发展方向。单孔胸腔镜外科医师的针对性,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已成为重要的课题,技术培训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培训应包括:由临床大中心经验丰富的专... 近年来,单孔胸腔镜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外科发展方向。单孔胸腔镜外科医师的针对性,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已成为重要的课题,技术培训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培训应包括:由临床大中心经验丰富的专家直接面对面的教授手术技巧,或聘请专家导师前往学员所在单位进行针对性现场指导,这是一个代表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网络视频通常也可以作为培训的方式。目前的技术提供了很多模拟训练,诸如:体外模拟器,人工合成胸腔、肺模型,动物实验,3D和VR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层面的培训需求。对于大样本量的培训中心,短期的集中培训和中长期的系统性培训目前越来越受关注。根据学员的分级评估,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因材施教的针对性训练,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我科在单孔胸腔镜外科医师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些培训经验,我们认为这样的培训是可行且完全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镜 训练 教育 微创胸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结节全胸腔镜切除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振宇 顾敏威 +3 位作者 孙琦 陈晓峰 赵永 张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86-1287,共2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肺小结节胸腔镜下切除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直径≤1 cm肺小结节患者共35例,在全胸腔镜切除术前皆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总结分析该定位技术的成功率、并发症、胸腔镜手术的成功率... 目的:探讨和评价肺小结节胸腔镜下切除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直径≤1 cm肺小结节患者共35例,在全胸腔镜切除术前皆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总结分析该定位技术的成功率、并发症、胸腔镜手术的成功率、术后病理、住院天数等。结果:35例患者共35个直径≤1 cm结节,行全胸腔镜下切除术,19例转为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54.29%),1例转为常规开胸手(2.86%)。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癌的占54.29%。结论: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极大减少了术中无法找到结节"误切"的可能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绝大部分均适宜进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误诊、漏诊的可能性。因此对于直径≤1 cm肺小结节微小病变的诊治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CT引导下定位 HOOK-WIRE 电视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转移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56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辉 陈晓峰 +3 位作者 王海兵 张雷 周文勇 赵明川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3-227,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手术治疗孤立性肺转移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对其诊断、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1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孤立性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手术治疗孤立性肺转移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对其诊断、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1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孤立性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肿瘤为癌者134例,肉瘤21例,不明组织类型1例。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53例,随访时间1年-10年。术后5生存率为31.2%,中位生存期为35.8个月。113例行淋巴结系统性清扫,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7.3%、12.5%。行肺叶切除术患者5年生存率为38.5%。结论手术治疗孤立性肺转移瘤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电视胸腔镜手术是有效的手术方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肺叶切除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手术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肌皮瓣植入治疗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附12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瞿冀琛 李佳琪 +2 位作者 谢博雄 姜格宁 董佳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 总结自体肌皮瓣植入治疗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的经验。方法 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有12例患者因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于上海市肺科医院行自体肌皮瓣植入治疗。伤口换药清洁后,既往有同侧手术史者,行肌皮瓣移植填充手术;既往无同... 目的 总结自体肌皮瓣植入治疗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的经验。方法 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有12例患者因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于上海市肺科医院行自体肌皮瓣植入治疗。伤口换药清洁后,既往有同侧手术史者,行肌皮瓣移植填充手术;既往无同侧手术史者,行肌皮瓣移位填充手术。术前行三联(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常规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术后维持抗结核药物治疗12个月。耐药结核病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52.5岁(26.0~65.0岁)。7例因肺结核病变既往行肺切除术(2例全肺切除);5例开窗时存在支气管胸膜瘘(BPF),引流等保守治疗无法治愈,再行胸壁开窗,并进行长期换药。其余5例无既往手术史,因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保守治疗(引流等)无法治愈,肺无法复张,进行开窗换药。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术后均未发生呼吸道并发症。5d内顺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3~6周出院。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1例患者无脓胸复发和肌皮瓣坏死,1例患者脓胸局部复发(取出老式封堵器,开窗换药后于非水肿期采用新型谢氏封堵器置入,准备二次肌皮瓣填入)。结论 将特种材料(记忆合金支架)、显微外科技术、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脓胸传统手术相结合,运用自体肌皮肌瓣植入治疗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慢性病 移植 自体 外科皮瓣 胸壁开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修饰联合照射预处理受体在猪-猴心脏移植中对补体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13
作者 瞿冀琛 沈振亚 +7 位作者 姜格宁 丁嘉安 高文 倪斌 张治 何建明 余云生 叶文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在异种大动物猪-猴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用猪-新生猴腹腔心脏异位模型,通过异种胸腺修饰加60Coγ照射途径。结果:预处理组移植前补体水平较空白组无明显变化,但随着IgM、IgG水平的上升,排斥时C3、CD46水平显... 目的:探讨补体在异种大动物猪-猴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用猪-新生猴腹腔心脏异位模型,通过异种胸腺修饰加60Coγ照射途径。结果:预处理组移植前补体水平较空白组无明显变化,但随着IgM、IgG水平的上升,排斥时C3、CD46水平显著降低。在照射+胸腺注射组中,猕猴特异性抗猪抗体IgM及IgG的上升速度均较照射组和空白组明显延缓,且存活期较空白组明显延长。MLR检测在照射+胸腺注射组接受脾细胞胸腺内注射后第3周,其刺激效应较空白组、照射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补体通过经典途径参与超急性及延迟性异种排异反应的发生,补体本身并不直接损伤内皮细胞,而需要有抗体的参与。通过异种胸腺注射联合照射预处理在抑制T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尚无法起到抑制异种排异反应中补体激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心脏移植 胸腺修饰 免疫抑制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部恶性肿瘤及局限性良性病变2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范海洋 王瑾 +4 位作者 陈蓓 杨晨路 陈健 黄靖 蒋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3-838,共6页
目的观察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部恶性肿瘤及局限性良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220例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 目的观察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部恶性肿瘤及局限性良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220例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评价切口疼痛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6.34±10.66)岁,男68例(30.91%)、女152例(69.09%)。平均手术时间为(2.07±0.72)h,术中平均失血量为(91.64±94.2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64±9.97)d。共14例术中转换了手术方式,其中7例(3.18%,7/220)术中增加肋间辅助操作孔,3例(1.36%,3/220)因医源性血管或支气管损伤中转为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例中转为开胸手术(1.82%,4/220)。术后主要并发症(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为0.45%(1/220),均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或切口疝,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0 d生存率为100.00%。220例患者共切除227个病灶,其中183个(80.62%)为恶性肿瘤,其余为良性或癌前病变。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未发生术后顽固性切口疼痛,仅2例患者出现切口及周围皮肤爬痒感,1例患者出现切口及周围皮肤感觉减退,所有恶性肿瘤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是治疗早期恶性肿瘤和局限性、良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避免术后切口疼痛,达到满意的肿瘤学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入路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单孔胸腔镜手术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双袖式肺叶切除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靖 陈健 +4 位作者 陈志刚 吴亮 杨晨路 蒋雷 姜格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双袖式肺叶切除的手术方法、效果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连续收治的19例单孔胸腔镜双袖式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18例、右侧1例,统计分析手术患者的...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双袖式肺叶切除的手术方法、效果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连续收治的19例单孔胸腔镜双袖式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18例、右侧1例,统计分析手术患者的各项术前、术中和术后指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9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62.3±6.6)岁,平均手术时间为(258.0±66.6)min,平均手术失血量为(210.0±157.8)mL,平均支气管吻合时间为(26.0±5.8)min,平均血管吻合时间为(47.7±7.2)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6±4.5)d。术后病理结果显示鳞癌15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1例;TNM分期Ⅲa期11例,Ⅲb期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4例,包括术后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1例,心律失常1例,术后漏气2例;无支气管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无血管吻合口狭窄,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随访(16.4±6.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单孔胸腔镜双袖式肺叶切除术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手术,该手术在腔镜技术成熟的中心是安全、可行的,其能够彻底切除肿瘤和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并且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实现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 术后并发症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部小病变39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云嵩 杨晨露 +3 位作者 陈建 陈田子 黄靖 蒋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27-832,共6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部良恶性小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单一手术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进行肺段切除的3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9例、女性256例;...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部良恶性小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单一手术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进行肺段切除的3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9例、女性256例;平均年龄为(56.25±10.53)岁;左肺193例,右肺202例。采用患者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于腋前线第4或5肋间取4 cm单孔切口置入胸腔镜及手术器械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统计分析左、右两侧肺段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结果、术中中转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本组395例患者中除7例中转为肺叶切除、3例中转开胸、1例由后基底段中转为基底段切除外,其余均顺利完成目标肺段切除。左肺、右肺两侧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病变直径、淋巴结采样个数、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插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病变310例,良性病变8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共11例(左肺6例、右肺5例),其中血胸2例、延迟性漏气6例、心律失常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9~5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0.06±2.86)个月,所有病例均无术后远期并发症,心肺功能均无异常,本组恶性病变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安全、可行,可以达到精准、微创的病变部位切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术 肺部小病变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小结节的外科临床诊治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云嵩 杨晨露 +3 位作者 陈建 陈田子 黄靖 蒋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7-853,共7页
肺部小结节是肺部常见疾病,也是肺癌进展的初始阶段。本文阐述了肺部小结节的定义、肺部小结节良恶性的区分,概述了常用的肺部小结节诊断方法,并对国内外常用指南的肺部小结节随访策略进行了比较,最后解释了肺部小结节手术外科治疗原则... 肺部小结节是肺部常见疾病,也是肺癌进展的初始阶段。本文阐述了肺部小结节的定义、肺部小结节良恶性的区分,概述了常用的肺部小结节诊断方法,并对国内外常用指南的肺部小结节随访策略进行了比较,最后解释了肺部小结节手术外科治疗原则中的微创手术原则、精准治疗原则和加速康复原则,旨在为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肺肿瘤 早期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术期不放置导尿管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倪瑞婕 李志新 王晓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术期不放置导尿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胸腔镜肺切除术220例,随机分为无尿管留置组及尿管留置组各110例。比较2组术后尿路感染、尿潴留发生率,术后舒适度(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首次下床时间、术后...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术期不放置导尿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胸腔镜肺切除术220例,随机分为无尿管留置组及尿管留置组各110例。比较2组术后尿路感染、尿潴留发生率,术后舒适度(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男性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严重程度。结果与尿管留置组相比,无尿管留置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低[21.8%(24/110)vs.34.5%(38/110),χ^2=4.402,P=0.036],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等舒适度得分高,首次下床早,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尿管留置组男性患者术后24 h IPSS评分轻、中、重度分别为33、28、7例,尿管留置组分别为20例、27例、22例,差异有显著性(Z=-2.469,P=0.014)。结论胸腔镜肺切除术不留置尿管能够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术后患者舒适度,缩短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IPSS评分严重程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留置导尿 尿潴留 尿路感染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赵铭 陈晓峰 +4 位作者 刘鸿程 朱军 张慧军 丁嘉安 肖和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51-195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1967年1月至2007年9月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COX模型,计算累积生存率,对12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1967年1月至2007年9月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COX模型,计算累积生存率,对12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长期吸烟、刺激性咳嗽、明显消瘦、胸部CT显示分叶、毛刺以及肺不张是肺结核患者并发肺癌的危险因素。肿瘤与原发结核病灶的关系、手术方式及分期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0.01)。结论:肺结核并发肺癌易被漏诊,应该注意有恶变危险因素的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肿瘤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与中年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傅志强 周琪 +2 位作者 何文新 王海峰 姜格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4-62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我国乃至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在60岁之后发病,因此对老年患者行肺癌手术是临床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上海肺科医院行肺癌切除手术的老年与中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我国乃至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在60岁之后发病,因此对老年患者行肺癌手术是临床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上海肺科医院行肺癌切除手术的老年与中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及围手术期的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住院并接受手术的1 019例肺癌患者,比较老年组和中年组在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中年组相比,老年组男性比例更高(76.91%vs 52.81%)。在病理类型上,两组均为腺癌最多、鳞癌次之,但病理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鳞癌的比例较中年组高(37.5%vs 15.6%),腺癌的比例较中年组低(50.7%vs 72.8%)。在临床分期构成比上,老年组病例中Ⅱa、Ⅱb、Ⅲa期的比例高于中年组,中年组病例中Ⅰa、Ⅰb期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均高于中年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伴随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伴随疾病的比例高于中年组(58.6%vs 42.3%)。结论:老年肺癌患者男性较多,病理类型以腺癌较多,来院就诊时以中晚期多见,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多于中年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