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肿瘤专科护士角色与职责期望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商丽艳 侯黎莉 +1 位作者 李玉梅 徐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肿瘤领域专家对肿瘤专科护士角色与职责的期望,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培养与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7所医院及2所医学高校中肿瘤领域的专业护士、管理者、教育者及医生共16名为研究对象。通... 目的探讨上海市肿瘤领域专家对肿瘤专科护士角色与职责的期望,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培养与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7所医院及2所医学高校中肿瘤领域的专业护士、管理者、教育者及医生共16名为研究对象。通过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访谈,现场录音,整理、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3个主题:(1)肿瘤专科护士的资质;(2)角色特质;(2)角色职责。结论明确肿瘤专科护士角色及职责范围有助于肿瘤护理专业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护理 高级实践护士 角色 职责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癌症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曾铖 金奕滋 +21 位作者 李婷 章真 梁晓华 唐曦 刘天舒 李琦 沈赞 姜斌 王理伟 张俊 陈思宇 周彩存 高勇 臧远胜 李恒宇 董宇超 湛先保 钟薏 刘苓霜 秦悦农 胡夕春 张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9-1017,共9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可使癌症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预防CINV对于接受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三甲医院CINV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探讨... 背景与目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可使癌症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预防CINV对于接受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三甲医院CINV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探讨与CINV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进一步改善CINV管理。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在上海市16家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376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横断面研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INV的影响因素。结果:2022年上海市CINV管理与指南符合率较5年前有显著改善。对于接受高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指南符合率从21.6%提升至67.0%。对于接受中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神经激肽-1(neurokinin-1,NK-1)受体抑制剂的使用并不能显著降低CINV的发生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方案是CINV发生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方案是影响CIN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应优先关注药物本身的致吐风险,做好风险评估,严格遵循指南,从而最大化地控制CI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癌症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班日常化在肿瘤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玉梅 胡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6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备班日常化管理在肿瘤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及成效。方法:从设置备班原则、建立备班制度、落实备班管理方法和备班职责与调休等方面进行备班日常化管理。结果:通过备班日常化管理,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2011年底... 目的:探讨备班日常化管理在肿瘤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及成效。方法:从设置备班原则、建立备班制度、落实备班管理方法和备班职责与调休等方面进行备班日常化管理。结果:通过备班日常化管理,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2011年底无一人有欠休;备班产生的加班调休在2周内均得到落实;2011年护士离职4人,比2010年减少8人。结论:备班日常化可灵活管理和运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力资源 备班 安全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联合化学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静 苏春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4-1088,共5页
化学治疗(化疗)可通过直接刺激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细胞、阻断促进肿瘤进展的免疫抑制通路、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或加强免疫效应机制的敏感性来激活免疫反应。化疗通过对免疫治疗的抗肿瘤增强效应,进一步提高缓解率,扩大免... 化学治疗(化疗)可通过直接刺激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细胞、阻断促进肿瘤进展的免疫抑制通路、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或加强免疫效应机制的敏感性来激活免疫反应。化疗通过对免疫治疗的抗肿瘤增强效应,进一步提高缓解率,扩大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两者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可控。该文回顾已经取得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地位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免疫联合化疗的临床研究,探讨联合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化学治疗 联合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格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新进展
5
作者 郁佳 任胜祥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0-459,共10页
随着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酪氨酸激酶基因重排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被发现,针对ALK的靶向治疗不断发展。新一代ALK抑制剂布格替尼(Brigatinib)已在ALK阳性的NSCLC患者... 随着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酪氨酸激酶基因重排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被发现,针对ALK的靶向治疗不断发展。新一代ALK抑制剂布格替尼(Brigatinib)已在ALK阳性的NSCLC患者中被证明具有显著疗效,并在肿瘤深度缓解、脑转移患者的治疗、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等多方面均具有临床获益。本文将对布格替尼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探索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布格替尼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肿瘤治疗临床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世佳 任胜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5-651,共7页
近年来,免疫肿瘤治疗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癌症的另一有效治疗手段。目前已有多个免疫检查点相关药物获批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而且越来越多的潜在治疗靶点受到关注。本综述旨在根据肿瘤-免疫循环中的不... 近年来,免疫肿瘤治疗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癌症的另一有效治疗手段。目前已有多个免疫检查点相关药物获批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而且越来越多的潜在治疗靶点受到关注。本综述旨在根据肿瘤-免疫循环中的不同环节,对不同机制的免疫肿瘤治疗药物研究现状和临床前景进行概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肿瘤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优化流程在肺部肿瘤病房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27
7
作者 商丽艳 侯黎莉 +2 位作者 李玉梅 俞瑛 叶俊彦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流程在肺部肿瘤病房的运用效果。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我院4个病区、责任护士30名、责任护士所负责床位对应的住院医生30名、责任护士所负责床位的患者300名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流程在肺部肿瘤病房的运用效果。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我院4个病区、责任护士30名、责任护士所负责床位对应的住院医生30名、责任护士所负责床位的患者300名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病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优化组。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医生版、护士版、患者版等三个版本)、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问卷(患者版)进行调查,记录医护患联系的最快时间,以比较临床工作运行的效率。结果优化组医生、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的调查中,优化组患者在"了解所患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特殊检查(如气管镜)的注意事项"、"适宜的功能锻炼"、"合理饮食"、"居家自我照顾"等条目上的知晓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医护患联系的时间为(6.63±4.67)min,而优化组医护患联系的时间为(1.33±0.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0,P<0.01)。结论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流程的运用有利于医护、护患、护护间的沟通,是确保三者协同合作的有效工作方式,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智能化,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护理系统 医护协同 护患协同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谈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的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娟 苏春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8-322,共5页
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开创了恶性肿瘤治疗新格局。ICIs单药治疗虽然显著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但在整体人群中有效率仍然较低。因此,寻求联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成为免疫治疗发展的... 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开创了恶性肿瘤治疗新格局。ICIs单药治疗虽然显著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但在整体人群中有效率仍然较低。因此,寻求联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成为免疫治疗发展的必然途径。各种联合模式的出现,也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多困扰。该文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聚焦免疫联合治疗中的热点问题,通过分析相关临床研究数据以及综述文献进展,提出见解,以期为免疫联合治疗优化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ERCC1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增利 周彩存 +2 位作者 张颉 唐亮 粟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83-188,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最近研究发现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到肿瘤的易感性,因此通过不同的DNA修复基因可筛选出肿瘤的易感人群,从而有望达到肿瘤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本研究旨在分析DNA修复基因ERCC1多态性及其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 背景与目的最近研究发现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到肿瘤的易感性,因此通过不同的DNA修复基因可筛选出肿瘤的易感人群,从而有望达到肿瘤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本研究旨在分析DNA修复基因ERCC1多态性及其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上海肺科医院原发性肺癌患者291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非肿瘤患者273例作为对照组,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Taqman探针结合实时荧光PCR方法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ERCC1基因T118C的多态性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基因多态性与吸烟对肺癌的交互作用。结果在不吸烟人群中,ERCC1基因118位点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9,P<0.01)。在不吸烟人群中,与携带野生纯合基因型(C/C)相比,携带突变纯合基因型(T/T)者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其校正OR值为3.16(95%CI:1.29-7.73,P<0.01)。以携带野生纯合基因型(C/C)且不吸烟者作为参照,吸烟>25包-年且携带野生纯合基因型(C/C)或杂合基因型(C/T)者患肺癌的风险均会提高,其校正OR值分别为2.62(95%CI:1.54-4.44)、2.41(95%CI:1.36-4.26,P<0.01)。以携带野生基因型者作为参照,携带突变纯合基因型者患腺癌的风险度会增加,其OR值为2.29(95%CI:1.05-4.78,P=0.03)。结论DNA修复基因ERCC1118C/T多态性可能对肺癌易感性产生影响,并可能与吸烟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基因多态性 疾病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孙宇萍 王季颖 +1 位作者 吕梅君 周彩存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42-445,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密切相关,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本研究评价采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斯普林)辅助多西他赛(泰素帝)+顺铂联合化疗方案(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密切相关,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本研究评价采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斯普林)辅助多西他赛(泰素帝)+顺铂联合化疗方案(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用信封法将9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斯普林组(48例)采用斯普林联合泰素帝+顺铂治疗;对照组(45例)单用泰素帝+顺铂治疗。斯普林组于开始使用DP方案时即行斯普林10 ml/d(含25 mg多肽)静脉点滴,连续应用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肝肾功能、食欲、消化道反应、体重、Karnofsky评分、免疫功能、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斯普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6.67%及30.2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3)。斯普林组及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1个月及8.3个月(P=0.035)。1年生存率在斯普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52.9%及39.4%(P=0.038)。斯普林组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斯普林组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水平减少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免疫指标NK细胞活性,及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斯普林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增加疗效,减轻骨髓毒性、疼痛及消化道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化疗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 多西他赛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1
作者 周彩存 徐妍 +3 位作者 苏春霞 邓沁芳 陈晓峰 易祥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22-625,共4页
背景与目的:ERCC1是人体重要的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它的低表达往往伴随着基因不稳定性增加,从而产生肿瘤恶性表型。本研究探讨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达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3例手术切除NSCLC瘤... 背景与目的:ERCC1是人体重要的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它的低表达往往伴随着基因不稳定性增加,从而产生肿瘤恶性表型。本研究探讨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达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3例手术切除NSCLC瘤组织中ERCC1表达。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比较与ERCC1表达相关因素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在NSCLC中,ERCC1表达率为35%(22/63),肺腺癌表达率为57%,鳞腺混合癌为60%,显著高于肺鳞癌的29%;≤60岁患者表达率为47%,显著高于>60岁患者的30%。但ERCC1表达与TNM分期、性别等因素无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性别、分期和ERCC1表达状态是本组患者独立预后因子。结论:NSCLC存在ERCC1的表达,肺腺癌表达率显著高于肺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ER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症状群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楠楠 陈芬荣 +2 位作者 朱惠瑛 吴静 周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3期34-38,共5页
目的调查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前后的症状群种类及症状组成,并分析其变化,为开展肺癌化疗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修... 目的调查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前后的症状群种类及症状组成,并分析其变化,为开展肺癌化疗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修订版肺癌特异症状模块,对102例准备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均经历多重症状困扰,持续存在的症状为疲劳和睡眠不安。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集群,化疗前后均存在的症状群为:心理症状群、肺癌特异症状群。化疗前评估得出胃肠道症状群,化疗后出现疲乏相关症状群和化疗相关症状群。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存在多个不同的症状群,对患者造成很大困扰。护士应针对患者采取系统的症状干预策略,有效管理症状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症状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前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3
作者 严晓霞 李玉梅 +2 位作者 侯黎莉 顾芬 张贵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7期18-20,38,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在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前焦虑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及简单应对方式测评量表(simplif...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在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前焦虑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及简单应对方式测评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对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住院需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137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37例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78.1%(107/137),总体焦虑状况得分平均为(46.25±13.26)分,处于轻度焦虑水平;不同性别、职业、居住地及气管镜检查次数患者焦虑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37例患者中,积极应对者97例,焦虑得分为(42.42±9.54)分;消极应对者40例,焦虑得分为(56.86±8.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1,P<0.01);接受气管镜检查患者焦虑症状的前3位分别是:睡眠问题、紧张及担心和担忧。结论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心理,临床护理人员应关注该类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纤维支气管镜 焦虑 应对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关不良反应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义维丽 赵文成 +4 位作者 黄东宁 覃莉 吴新天 周斐 吴凤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3-211,共9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的应用增多,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分析使用单药免疫治疗肺癌患者的irAE发生情况及其与免疫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同济大学附... 背景与目的: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的应用增多,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分析使用单药免疫治疗肺癌患者的irAE发生情况及其与免疫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15年6月—2019年1月接受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免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irAE发生的种类、时间、严重程度、处理、转归以及免疫治疗效果[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等资料。使用SPSS 23.0软件,探讨irAE与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共109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64岁(32~82岁),男女比例为89∶20,ECOG体能状态评分0、1、2分者分别为4、103、2例,接受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上治疗的患者分别为15、65、29例。63例(57.8%)患者发生irAE,其中43例出现复合irAE,常见irAE为皮肤反应(28例,25.7%)、免疫性肝炎(18例,16.6%)、疲乏(16例,14.7%)、内分泌系统毒性(15例,13.8%)、免疫性肺炎(12例,11.0%)及胃肠道反应(10例,9.2%)等;irAE常见于6~27周,10例(9.2%)患者发生了3~4级irAE,主要为免疫相关性肺炎。总人群ORR为24.7%,DCR为77.9%,中位PFS为4.6个月(95%CI:3.9~5.2)。irAE组对比非irAE组有着较高的ORR(36.5%vs 8.7%,P=0.001)和中位PFS(8.7个月vs 3.5个月,HR=0.294,95%CI:0.184~0.469,P<0.001),其中皮肤不良反应与预后最为相关:中位PFS为12.7和4.3个月(HR=2.332,95%CI:1.184~4.595,P=0.014)。结论:肺癌irAE多见于治疗后6~27周,多为1~2级,其中3~4级irAE多为免疫性肺炎,irAE发生与疗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蛋白]-1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骨扫描在临床诊断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朱韧 徐建芳 张海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9-392,共4页
背景与目的:骨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是肺癌患者预后较差的原因之一,较早发现骨转移,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扫描在检测肺癌患者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05年5月—200... 背景与目的:骨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是肺癌患者预后较差的原因之一,较早发现骨转移,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扫描在检测肺癌患者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对400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mTc-MDP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的症状、部位、数量、病理类型、TNM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痛是肺癌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骨转移(749处)部位以胸部骨骼为最多,共311处(41.52%),其他依次为脊柱242处(32.31%)、骨盆119处(15.89%)、四肢65处(8.68%)、颅骨12处(1.60%)。多发性骨转移占80.25%(126/157)。腺癌患者骨转移为48.09%(88/183),鳞癌33.33%(43/12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其他远处转移者骨转移占30.74%(79/257);有其他远处转移者骨转移占54.55%(78/14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病灶较为常见,骨转移部位以胸部、脊柱为多发,腺癌、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骨外组织转移者易发生骨转移。肺癌患者应常规进行全身骨扫描,这对疾病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显像 肺癌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洁 徐瑛 +4 位作者 周崧雯 李爱武 郑迪 徐建芳 周彩存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87-890,共4页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一线化疗疗效较好,然而一旦复发,治疗十分困难,目前尚未确定最佳二线化疗方案。因此,我们采用依立替康(irinotecan,CPT-11)联合顺铂(cisplatin,DDP)二线治疗SCLC,以探讨其疗...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一线化疗疗效较好,然而一旦复发,治疗十分困难,目前尚未确定最佳二线化疗方案。因此,我们采用依立替康(irinotecan,CPT-11)联合顺铂(cisplatin,DDP)二线治疗SCLC,以探讨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0例既往经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SCLC患者采用CPT-1160mg/m^2,静滴,第1、8、15天;DDP25mg/m^2,静滴,第1~3天。28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进行一次疗效评价,4周后复核并随访生存期。结果:可评价病例28例,其中CR1例,PR7例,SD8例,PD12例,有效率28.6%(8/2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为3.2个月(0.8~5.6个月),二线治疗生存期7.5个月(1.5~31个月),可使总体生存期达到15个月(2.3~43.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36.7%(11/30),其次是肝功能损害,仅1例出现Ⅲ度腹泻。结论:CPT-11联合DDP二线治疗SCLC是可行、安全及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依立替康 二线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现状及未来方向 被引量:22
17
作者 苏春霞 周彩存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8-486,共9页
肺癌仍然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以上。以靶向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或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 肺癌仍然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以上。以靶向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或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为基础的治疗已成为了晚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本综述将对晚期NSCLC免疫治疗的现状予以梳理,探讨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思考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伴鼻咽鳞癌2例报道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洁 张容轩 朱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79-880,共2页
淋巴上皮瘤样癌(1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指发生于鼻咽部之外,且在组织病理学上与鼻咽部淋巴上皮瘤相似的肿瘤,多发于胃、肺、扁桃体、食管、涎腺、胸腺、子宫颈和皮肤等部位,临床首先要排除鼻咽部淋巴瘤样癌的病史... 淋巴上皮瘤样癌(1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指发生于鼻咽部之外,且在组织病理学上与鼻咽部淋巴上皮瘤相似的肿瘤,多发于胃、肺、扁桃体、食管、涎腺、胸腺、子宫颈和皮肤等部位,临床首先要排除鼻咽部淋巴瘤样癌的病史.其特征为肿瘤间质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混杂于肿瘤细胞间而形成淋巴基质.肺LELC较为罕见,近10年来本院病理诊断为肺LELC的患者仅7例,其中2例伴鼻咽部鳞癌病史,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上皮瘤样癌 鼻咽部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倪健 徐瑛 +4 位作者 陈斌 苏春霞 唐亮 赵印敏 徐建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8,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和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PC9、A549、H1975细胞和患者血清IGF-1水平,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和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PC9、A549、H1975细胞和患者血清IGF-1水平,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的表达;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和IGF-1受体拮抗剂BMS536924处理后的细胞增殖;收集84例接受EGFR-TKIs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GF-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同吉非替尼敏感细胞株PC9相比,耐药细胞株H1975和A549中IGF-1表达增加(P<0.05),IGFBP表达降低;加入不同浓度的BMS536924可促进吉非替尼对耐药细胞株的增殖抑制(P<0.05)。在接受EGFR-TKIs治疗的患者中,疾病进展者的IGF-1水平较疾病控制者有所增高(P=0.052);原发性耐药者较获得性耐药者的IGF-1水平升高(P=0.02)。IGF-1表达阴性患者的生存期高于阳性患者(P=0.002)。结论 IGF-1在耐药NSCLC细胞株及患者血清中均有高表达,使用IGF-1R拮抗剂可逆转耐药细胞对EGFR-TKIs的反应;IGF-1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抗药性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多线治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秀 任胜祥 +3 位作者 李雪飞 李嘉瑜 任睿欣 周彩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既往接受过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16例患者,接受白蛋白紫杉醇化疗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白蛋白紫杉醇... 目的:探讨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既往接受过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16例患者,接受白蛋白紫杉醇化疗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白蛋白紫杉醇130 mg/m^2(d1,d8,d15)单药静脉化疗,每4周为1个疗程,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7(40~75)岁;腺癌8例,鳞癌4例,其他4例;吸烟10例,不吸烟6例。全组患者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例(18.75%),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5例(32.25%),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8例(50.00%)。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 rate,ORR)18.75%,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50.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MTTP)为2.1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脱发(37.50%)、中性粒细胞减少(31.25%)和末梢神经毒性(12.50%)。结论:白蛋白紫杉醇在经过多线抗肿瘤治疗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仍显示出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以接受,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紫杉醇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