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化及分子标志物在弥漫性胸膜间皮瘤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李少玲 武春燕 +6 位作者 张莉萍 侯立坤 董正伟 谢惠康 吴伟 张伟 黄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6-712,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及分子标志物在弥漫性胸膜间皮瘤(diffuse pleural mesothelioma,DP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分析114例DPM的临床影像表现、组织学分型和分级,以及Calretinin、WT-1、CK5/6、MC、D2-40、UPK3B和GATA3在DPM中的阳性率和B...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及分子标志物在弥漫性胸膜间皮瘤(diffuse pleural mesothelioma,DP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分析114例DPM的临床影像表现、组织学分型和分级,以及Calretinin、WT-1、CK5/6、MC、D2-40、UPK3B和GATA3在DPM中的阳性率和BAP-1、MTAP的缺失率,计算MTAP免疫组化与p16基因FISH检测状态的一致性及MTAP免疫组化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14例DPM中,男性66例(57.9%),女性48例(42.1%),平均年龄58.1岁(范围16~85岁)。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多发占位(55.3%,63/114)。上皮样型、肉瘤样型和双相型DPM分别为88例(77.2%)、17例(14.9%)和9例(7.9%)。上皮样型DPM中,低级别和高级别者分别为69例(78.4%)和19例(21.6%)。上皮样型DPM中阳性率较高的间皮标志物分别为Calretinin(92.4%,81/88)、D2-40(90.0%,79/88)和WT-1(90.0%,79/88);肉瘤样型DPM中阳性率较高的标志物分别为D2-40(76.5%,13/17)、WT-1(64.7%,11/17)和Calretinin(29.4%,5/17);UPK3B在上皮样型和双相型DPM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9.1%(39/66)和66.7%(4/6),在肉瘤样型DPM中不表达(0/12)。在114例DPM中,BAP1和MTAP免疫组化缺失率分别为47.3%(53/112)和19.2%(20/104),p16基因FISH检测缺失率为31.5%(34/108),MTAP免疫组化与p16基因FISH检测状态一致性为81.0%(81/100),对p16基因FISH检测状态,MTAP免疫组化的特异度为95.5%(64/67),敏感度为51.5%(17/33)。此外,GATA3在肉瘤样型DPM中高表达(76.5%,13/17)。UPK3B在上皮样型DPM胸腔镜获得样本和经皮肺穿刺活检样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9.2%(32/54)和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T-1在肉瘤样型DPM胸腔镜获得样本中的阳性率高于经皮肺穿刺活检样本(90.0%vs 28.6%,P=0.009)。结论Calretinin、D2-40和WT-1是DPM中阳性率较高的间皮标志物,可作为DPM诊断的一线标志物;UPK3B在上皮样型DPM中具有诊断意义;GATA3可作为肉瘤样型DPM诊断的补充标志物,MTAP免疫组化可作为p16基因FISH检测的补充替代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 CALRETININ D2-40 WT-1 UPK3B 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WHO病理分型诊断胸腺上皮性肿瘤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孙也淇 陈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TET)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的少见肿瘤,多发于前纵隔,病理类型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胸腺瘤的病理诊断误诊率较高,本文现主要探讨胸腺瘤的病理诊断.
关键词 胸腺瘤 WHO分型 诊断一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的最早期:原位腺癌的病理诊断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谢惠康 陈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53-755,共3页
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胸部肿瘤分类》(2021版分类)已于2021年5月正式出版,距离上一版2015版WHO分类不过只有短短6年时间。随着近年来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早期肺部肿... 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胸部肿瘤分类》(2021版分类)已于2021年5月正式出版,距离上一版2015版WHO分类不过只有短短6年时间。随着近年来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早期肺部肿瘤筛查手段的应用,肺腺癌早已成为许多医院手术治疗的优势病种。WHO分类作为指导病理诊断的权威指南,任何一处细微的变动都牵扯病理、临床及患者的心弦。原位腺癌为2015版分类新增加的腺癌诊断,也是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及研究的焦点,因新版分类对其目录位置进行了一定调整,由此在临床医师及患者中产生了“原位腺癌被剔除出恶性肿瘤范畴”的巨大争议和讨论,本文将就肺原位腺癌诊断的来龙去脉,新分类目录调整以及原位腺癌良恶性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腺癌 世界卫生组织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肺部病理表现
4
作者 谢惠康 武春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自2019年底首次获得确诊以来,至今已近4年。COVID-19作为突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人们对其认知由零到日渐清晰,其中作为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病理学科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自2019年底首次获得确诊以来,至今已近4年。COVID-19作为突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人们对其认知由零到日渐清晰,其中作为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病理学科起到了重要作用。发现新冠病毒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其传播快速并引起史无前例的全球性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纤维化 弥漫性肺泡损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肺脑膜上皮样结节3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谢晓枫 黄焰 +3 位作者 郭俊红 张伟 武春燕 张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肺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MPMN)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PMN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组织形态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AE1/AE3)、vimentin... 目的探讨微小肺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MPMN)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PMN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组织形态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AE1/AE3)、vimentin、TTF-1、CD56、Syn、CgA、ER、PR、EMA标志物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6例MPMN中男性9例,女性27例,男女比为1∶3。患者年龄40~78岁,中位年龄60岁。26例(72.2%,26/36)与肺腺癌伴发,5例(13.9%,5/36)与肺良性病变伴发,5例(13.9%,5/36)无伴发病变。30例(83.3%,30/36)见单个MPMN,6例(16.7%,6/36)见2~3个MPMN,36例合计44个MPMN。84.1%(37/44)的病灶直径0.3~3 mm,CT检查未发现微小病灶,术后病理偶然发现;15.9%(7/44)的病灶直径4~5 mm,CT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显微镜下形态与上皮型脑膜瘤细胞相似,呈巢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上皮样,边界不清呈合体样。核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胞质丰富,嗜酸性。免疫表型:PR、EMA、vimentin阳性率为100%(22/22),CD56阳性率为81.8%(18/22)。结论MPMN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病灶直径0.3~5 mm,病变微小CT检查难以发现,多为术后偶然发现。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与上皮型脑膜瘤相似;免疫组化标记PR、EMA、CD56阳性支持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病变 微小肺脑膜上皮样结节 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冉月 武春燕 +4 位作者 侯立坤 谢惠康 董正伟 张伟 张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5例成人肺部IMT手术切除标本,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5成人肺部IMT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成人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5例成人肺部IMT手术切除标本,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5成人肺部IM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5例肺部IMT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19~62岁,平均41岁。肿瘤最大径0.8~6.0 cm,平均2.8 cm。CT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实性结节,周围型占84%(21/25),中央型占16%(4/25)。镜下表现为呈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细胞较丰富,异型性不明显或轻度异型,1例部分细胞明显异型,可见核深染、泡状核及核仁,4例见核分裂(4/25),数量1~4个/10 HPF,间质散在分布浆细胞及淋巴细胞,可见杜顿样多核巨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25/25)、ALK-D5F3(22/25)、SMA(18/25)、desmin(5/25)、S-100(4/25)、CD34(2/25)和BCL-2(4/25)阳性,CK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0~1%。患者术后随访1~124个月,均无复发或死亡。结论肺部IM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预后良好,镜下肿瘤细胞病理特征及ALK-D5F3、SMA等免疫组化标记在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纵隔苗勒管囊肿22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李少玲 武春燕 +3 位作者 侯立坤 郭俊红 张伟 张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 探讨后纵隔苗勒管囊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890例纵隔囊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法筛选出22例苗勒管囊肿,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苗勒管囊肿占纵隔囊肿的... 目的 探讨后纵隔苗勒管囊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890例纵隔囊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法筛选出22例苗勒管囊肿,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苗勒管囊肿占纵隔囊肿的2.5%(22/890),占后纵隔囊肿的42.3%(22/52),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岁(年龄范围:33~55岁);均发生于后纵隔T1~7椎旁水平,CT诊断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2例(54.5%)。临床信息完整者16例,体重正常者9例(56.3%),超重或肥胖者7例(43.8%),93.8%(15/16)的患者具有卵巢囊肿、激素替代治疗或流产等妇科疾病史。病理检查示后纵隔苗勒管囊肿均为单房囊性肿物,囊肿内衬纤毛柱状细胞及分泌细胞,上皮细胞局部形成黏膜皱褶和乳头结构,类似输卵管上皮;囊壁由薄层不连续的平滑肌组织及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免疫表型:上皮细胞ER、PR、CK7、WT-1及PAX-8均阳性,TTF-1、Calretinin、CK5/6和p40均阴性;囊壁内薄层平滑肌组织SMA阳性,CD10阴性。结论 纵隔苗勒管囊肿常发生于后纵隔椎体旁,是中年女性纵隔囊肿的少见病理类型,由类似输卵管上皮及薄层平滑肌组织组成的良性囊肿,上皮细胞ER、PR、WT-1和PAX-8均阳性有助于诊断;后纵隔囊肿应将苗勒管囊肿纳入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肿 苗勒管 雌激素 孕激素 后纵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宝 李惠萍 +4 位作者 范峰 姜寒水 王克俭 张容轩 郑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8-864,共7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腹腔内分别注射三氧化二砷(治疗组)、地塞米松(激素组)、生理盐水(模型组)进行干预。各组动物再按造模后开始干预的...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腹腔内分别注射三氧化二砷(治疗组)、地塞米松(激素组)、生理盐水(模型组)进行干预。各组动物再按造模后开始干预的时间不同分为14d和28d开始干预2个亚组,每个亚组再按观察时间不同分为14d、28d和56d3个观察组。观察大鼠中位生存时间、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HE染色)、肺组织胶原定量分析(Masson染色)等指标来评价药物干预效果,并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肺组织凋亡指数。同时对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扰素-γ(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生存时间观察:造模后14d开始干预的模型组、治疗组和激素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d、57d和19d(P<0.01);而造模后28d开始干预的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0d、58d和34d(P<0.05)。(2)肺纤维化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的羟脯氨酸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趋势。各治疗组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轻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胶原面积均小于模型组。(3)肺组织凋亡指数的比较:与模型组相比,14d开始干预并观察14d、28d组和28d开始干预并观察14d组的治疗组大鼠凋亡指数明显升高。(4)14d开始干预的各组的细胞因子比较:各治疗组的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均低于相应模型组。治疗组中观察28d和56d小组的肺组织中干扰素-γ(IFN-γ)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模型组。各治疗组的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光密度与模型组区别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的肺组织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光密度明显降低。结论:三氧化二砷能够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肺纤维化 博莱霉素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蒋雷 陈晓峰 +5 位作者 易祥华 郑卉 姜格宁 张鹏 刘业六 丁嘉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13-315,共3页
背景与目的 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十分罕见.本研究旨在探讨肺MFH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原发性MFH.结果 本组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56.2岁±14.0岁(20~72岁).主要症状:咳嗽、咯血... 背景与目的 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十分罕见.本研究旨在探讨肺MFH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原发性MFH.结果 本组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56.2岁±14.0岁(20~72岁).主要症状:咳嗽、咯血、发热、胸痛、气急.肿瘤直径8.3 cm±8.0 cm,最大35 cm,最小0.3 cm.以手术治疗为主,全肺切除术5例、肺叶切除术8例、剖胸探查术2例.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6.2%、24.1%、16.7%.姑息性手术患者预后差.结论 肺原发性MFH恶性度高,预后差,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隔离症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奕亮 曹卫军 +5 位作者 李惠萍 刘锦铭 高蓓兰 谢惠康 程克斌 白久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临床少见.其发病率约为0.15%~6.45%”,主要特征是胚胎发育期间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分离.单独发育并接受体循环动脉的供血.导致发育不全而不具备正常肺的功能。肺隔离症分为两种类删:叶内...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临床少见.其发病率约为0.15%~6.45%”,主要特征是胚胎发育期间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分离.单独发育并接受体循环动脉的供血.导致发育不全而不具备正常肺的功能。肺隔离症分为两种类删:叶内型和叶外型。由于肺隔离症发病牢低,临床症状不典剐,临床医生缺乏诊断治疗经验.因而常容易误诊或漏诊。本研究网顾。陀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通过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颅后的分析总结。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胸膜、心包及胸腺肿瘤部分解读 被引量:14
11
作者 武春燕 谢惠康 李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69-774,共6页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于2021年5月出版了《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与2015年出版的《WHO胸部肿瘤分类(第4版)》相比,《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变更了主要章节的框架,新增和调整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于2021年5月出版了《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与2015年出版的《WHO胸部肿瘤分类(第4版)》相比,《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变更了主要章节的框架,新增和调整部分疾病的命名和分类,并充实了流行病学、病因学、组织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等相关内容。现就《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胸膜、心包及胸腺肿瘤分类变化较大的内容予以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版WHO分类 胸膜肿瘤 心包肿瘤 胸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63在胸腺瘤亚型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也淇 张莉萍 +3 位作者 余辉 曹旭 贾小力 陈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腺瘤各亚型中P63的表达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6例胸腺上皮肿瘤(TET;包括胸腺瘤及胸腺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63在TET各亚型中的表达。同时对比分析初始诊断、复核诊断及参考P63表达诊断3组结果。结... 目的探讨胸腺瘤各亚型中P63的表达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6例胸腺上皮肿瘤(TET;包括胸腺瘤及胸腺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63在TET各亚型中的表达。同时对比分析初始诊断、复核诊断及参考P63表达诊断3组结果。结果复核诊断发现9例误诊,主要集中在胸腺瘤AB型和B型,还有3例不能确诊。P63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于72例TET中,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并在不同TET亚型中呈现不同形态和分布特点。参考P63表达结果的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优于未参考P63的初始病理诊断的准确率(TET:P=0.017;胸腺瘤:P=0.032)。结合P63的表达帮助确诊了复诊中不能明确的3例胸腺瘤亚型。结论鉴于结合P63表达能更好地区分胸腺瘤各亚型,我们建议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将其作为常规标记物,尤其在诊断胸腺瘤AB型和B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胸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P63 WHO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结核一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王鹏 张忠顺 +2 位作者 杨妍 陈岗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556-564,共9页
目的 提高对腮腺结核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我院2012年经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的1例腮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2005—2013年文献检索到的34例腮腺结核患者的详细资料,对腮腺结核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 35... 目的 提高对腮腺结核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我院2012年经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的1例腮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2005—2013年文献检索到的34例腮腺结核患者的详细资料,对腮腺结核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 35例腮腺结核患者,男22例,女13例;左侧腮腺结核16例,右侧腮腺结核16例,双侧腮腺结核3例。主要临床特征:腮腺进行性、无痛性肿大(34/35),偶有不规则发热(2/35),偶有龋齿、牙痛、张口困难症状(2/35),盗汗、乏力、消瘦、纳差等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34/35);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协助疾病诊断,35例患者中18例进行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者10例(10/18)。35例患者中28例有治疗资料,其中27例进行了规律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好;1例未行抗结核治疗,疗效较差。 结论 对于腮腺结核,药物规律抗结核治疗效果好;临床医师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是早期诊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腮腺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标本行PCR检测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俊红 武春燕 +4 位作者 董正伟 吴伟 张莉萍 李辉 黄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标本行PCR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曾疑诊为肺结核、后经病理证实或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确诊的全部111例患者,其中肺结核患者73例(65.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标本行PCR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曾疑诊为肺结核、后经病理证实或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确诊的全部111例患者,其中肺结核患者73例(65.8%),非肺结核患者38例(34.2%;包括结节病3例、肺癌17例、隐球菌感染3例、曲菌感染4例、肺脓肿3例、异物肉芽肿2例,支气管扩张症6例)。111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获取肺穿刺活检标本行涂片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细胞病理学检查”),其中13例因两次细胞病理学检查不能确诊而行CT引导下粗针肺穿刺活检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组织病理学检查”);上述标本同时采用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分别简称为“细胞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探究细胞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一致性),以及组织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的检出效用。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细胞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分别为83.6%(61/73)、89.5%(34/38)、93.8%(61/65)、73.9%(34/46)、0.73;对肺结核的检测阳性率[83.6%(61/73)]明显高于单一细胞病理学检查[39.7%(29/73)](χ2=29.663,P=0.000)。73例肺结核患者中,13例经组织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阳性者8例,而经细胞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阳性者为12例。另外,肺结核患者中9例(12.3%,9/73)经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检查及传统检测方法(痰涂片抗酸染色及痰培养)均未能诊断结核病,经细胞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后有4例阳性。 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标本行TB-PCR检测可提高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活组织检查 细针 聚合酶链反应 敏感性与特异性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肺肿瘤部分解读 被引量:81
15
作者 李媛 谢惠康 武春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4-580,共7页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于2021年5月出版了《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与2015年出版的《WHO胸部肿瘤分类(第4版)》相比,《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变更了主要章节的框架,新增和调整了...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于2021年5月出版了《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与2015年出版的《WHO胸部肿瘤分类(第4版)》相比,《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变更了主要章节的框架,新增和调整了部分疾病的命名和分类,并充实了流行病学、病因学、组织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等相关内容。现就《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肺肿瘤分类变化较大的内容予以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O 肺肿瘤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