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医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阳 余金明 马立恒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现行预防医学教学方法的态度,探讨医学教学改革方法。方法 采用定性调查方法,发现与教学有关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结果 学生参与访谈的积极性高,90%的学生认为需要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以及预防医学实习对巩固所学...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现行预防医学教学方法的态度,探讨医学教学改革方法。方法 采用定性调查方法,发现与教学有关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结果 学生参与访谈的积极性高,90%的学生认为需要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以及预防医学实习对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对推广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态度多元化,而对其它问题则显得单一化;两组30%学生没有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结论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因此,有必要推广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教学实习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 教学方法 改革 定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质谱测定市售0号柴油成分 被引量:30
2
作者 蔡智鸣 张俊勇 +1 位作者 杨科峰 程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4-126,共3页
为了解影响柴油机尾气污染排放的市售 0号柴油品质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柱层析溶剂洗脱前处理方法 .结果显示正常油样由 6 4~ 75种化合物组成 ,主要为烷烃、芳香烃 ;异常油样含有 12 .17%~ 2 8.92 %的高级脂肪... 为了解影响柴油机尾气污染排放的市售 0号柴油品质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柱层析溶剂洗脱前处理方法 .结果显示正常油样由 6 4~ 75种化合物组成 ,主要为烷烃、芳香烃 ;异常油样含有 12 .17%~ 2 8.92 %的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及其酯类等 .说明目前市售柴油质量不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燃油品质 柴油机尾气污染 0号柴油 化学成分 烷烃 芳香烃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脂含量与骨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艳 蒋晓燕 +2 位作者 许俐 李霞 王笑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82-2083,共2页
目的:探讨骨量(骨密度、骨矿量)与体重、全身各部位脂肪量及肌肉量的关系。方法:对287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体重、全身、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的脂肪量、肌肉量及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脂肪量、肌肉量、体重与全身各部位的骨量(骨... 目的:探讨骨量(骨密度、骨矿量)与体重、全身各部位脂肪量及肌肉量的关系。方法:对287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体重、全身、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的脂肪量、肌肉量及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脂肪量、肌肉量、体重与全身各部位的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的关系探索采用偏相关分析。结果:体重同全身总骨密度(r=0.692)、全身总矿量(r=0.751)、躯干密度(r=0.752)、躯干矿量(r=0.707)、上肢密度(r=0.659)、上肢矿量(r=0.690)、下肢密度(r=0.690)、下肢矿量(r=0.800),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均显著正相关(P均为0.000)。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全身、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的肌肉量及脂肪量同相应部位的骨密度和骨矿量均显著正相关(P均为0.000),r值在0.271~0.905之间,而肌肉量比脂肪量同骨密度和骨矿量的相关程度更高。结论:全身、躯干、上肢、下肢的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的同相应部位的肌肉量及脂肪量及总体重正相关,其中与肌肉量的相关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肌肉量 脂肪量 骨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标联合的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邹莉玲 沈其君 +1 位作者 陈启光 王文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多指标联合 ROC曲线分析 均数向量 协方差阵 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 hTNF-α联合吉西他滨杀伤人肺腺癌细胞A549作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古翠萍 张沂平 +4 位作者 冯建国 马胜林 陆琰君 洪丹 陈金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95-499,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已达平台,生物治疗与化疗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本课题旨在研究rmhTNF-α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rmhTNF-... 背景与目的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已达平台,生物治疗与化疗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本课题旨在研究rmhTNF-α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rmhTNF-α及吉西他滨对A549细胞抑制率,应用细胞生长曲线描述经rmhTNF-α、吉西他滨干预过的A549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药物处理组48h的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并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549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结果CCK-8检测结果及细胞生长曲线均提示rmhTNF-α不仅具有抑制A549细胞生长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吉西他滨对A549细胞杀伤作用;FCM显示两药联合组可促使A549细胞阻滞在S期,降低G2/M期比率;凋亡比率以吉西他滨+rmhTNF-α组最明显,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结果均能明显观察到A549细胞呈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rmhTNF-α通过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从而增强吉西他滨对其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 HTNF-Α 吉西他滨 肺肿瘤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肥胖同骨密度、骨矿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蒋晓燕 陈艳 +1 位作者 许俐 王笑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9期849-850,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肥胖同骨密度、骨矿量的关系。方法对265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腰围及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及骨矿量。将男性腰围≥85 cm及女性腰围≥80 cm定义为腹部肥胖组;将男性腰围<85 cm及女性腰围<80 cm定义为对照组。腰围值与... 目的探讨腹部肥胖同骨密度、骨矿量的关系。方法对265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腰围及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及骨矿量。将男性腰围≥85 cm及女性腰围≥80 cm定义为腹部肥胖组;将男性腰围<85 cm及女性腰围<80 cm定义为对照组。腰围值与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BMD)骨矿量(BMC)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腹部肥胖组与对照组组间骨密度及骨矿量比较用协方差分析。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腰围同全身总骨密度(r=0.296),上肢(r=0.254)、下肢(r=0.306)、躯干(r=0.340)、肋骨r=0.368)、骨盆(r=0.381)、脊柱(r=0.260)骨密度,全身总骨矿量(r=0.337),头骨(r=0.169)、上肢(r=0.268)、下肢(r=0.391)、躯干(r=0.327)、肋骨(r=0.358)、骨盆(r=0.302)、脊柱矿量(r=0.269)在消除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均显著正相关(均P<0.01)。协方差分析显示,在消除了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腰围定义的肥胖同全身、下肢、躯干、肋骨、骨盆、脊柱的骨密度及骨矿量均显著正相关。结论腹部肥胖是骨密度及骨矿量增加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腰围 骨密度(BMD) 骨矿量(B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肝组织IκBα的表达及中药新清胰汤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国英 李永渝 李学礼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38-2442,共5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在急性胰腺炎(AP)大鼠胰腺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中药新清胰汤Ⅱ号[Q ing Y i TangⅡ(QYT)]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n=10)、AP+QYT组(n=30)、AP+生理盐水(NS)组(n=30)。经胰胆...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在急性胰腺炎(AP)大鼠胰腺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中药新清胰汤Ⅱ号[Q ing Y i TangⅡ(QYT)]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n=10)、AP+QYT组(n=30)、AP+生理盐水(NS)组(n=30)。经胰胆管逆行注射4%去氧胆酸钠复制AP模型;给予QYT(AP+QYT组)或NS(AP+NS组)灌胃,每5 h重复1次。造模后1 h、4 h和10 h分批处死动物。荧光定量RT-PCR、W estern b lot-ting分别检测胰腺和肝脏组织IκBα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后者包括磷酸化形式和非磷酸化形式;ELISA法检测血清白三烯C4(LTC4)浓度;HE染色观察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AP大鼠肝脏组织中IκBαmRNA表达在各个时点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AP+QYT组显著低于AP+NS组(P<0.05)。与IκBα的mRNA表达相一致,肝脏和胰腺组织中IκBα蛋白表达(无论其磷酸化形式和非磷酸化形式)在AP大鼠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P+NS组IκBα蛋白磷酸化形式表达在观测时间内增高;QYT可抑制该形式的表达(P<0.05)。AP大鼠血清LTC4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呈时间依赖性;AP+QYT组血清LTC4浓度明显低于AP组(P<0.05)。病理学检查见AP大鼠胰腺组织水肿、出血、肺间质水肿、出血,炎症细胞大量浸润,随AP的病程而加重;QYT治疗组的病理变化较轻。结论:QYT可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等机制减轻AP时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I-ΚB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CH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介平 吕立夏 +5 位作者 李学礼 郑莉 高景霞 李静琪 李姣 徐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2-596,共5页
本文通过不同手段探讨了STCH(stress and chaperone)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采用RT-PCR检测STCH的组织表达模式;采用免疫-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得单一多巴胺能神经元,采用RT-PCR检测STCH在中脑不同亚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差异;分... 本文通过不同手段探讨了STCH(stress and chaperone)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采用RT-PCR检测STCH的组织表达模式;采用免疫-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得单一多巴胺能神经元,采用RT-PCR检测STCH在中脑不同亚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差异;分别构建STCH过表达pEGFP-N2载体和pSuper-EGFP干扰载体,转染HEK293和SH-SY5Y细胞株,检测细胞对MPP+毒性的反应。结果显示:STCH在海马表达最低,肝脏最高;在中央灰质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可检测到表达,在黑质区检测不到;将STCH干扰片段转染至HEK293细胞,细胞死亡明显;转染至SH-SY5Y细胞,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但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TCH的SH-SY5Y细胞对MPP+毒性有抵抗作用,并能抑制MPP+处理细胞中caspase-12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STCH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途径而实现。该结果为寻找Parkinson病的治疗靶向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和分子伴侣蛋白 PARKINSON病 内质网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肺炎:饲鸽者肺的病因、临床特征与发病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娟 成建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23-726,共4页
关键词 过敏性肺炎 饲鸽者肺 抗原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机体反应 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 鸽子 宠物鸟 鹦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鉴定STCH与RanBP9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立夏 李学礼 +3 位作者 谷辉杰 郑莉 李静琪 徐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人应激和分子伴侣蛋白(STCH)为诱饵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高严格条件下筛选人脑cDNA文库。在SD/-4培养基上共获得156个阳性克隆,将酵母菌扩增后抽提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进行序列分析,并经过回复杂交验证,潜在的与STCH相互作用的蛋... 以人应激和分子伴侣蛋白(STCH)为诱饵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高严格条件下筛选人脑cDNA文库。在SD/-4培养基上共获得156个阳性克隆,将酵母菌扩增后抽提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进行序列分析,并经过回复杂交验证,潜在的与STCH相互作用的蛋白有:VDAC、MBP2、ZNF251、RanBP9、Phosophate glycolase、β-tubulin、up1、up2和WW adaptor蛋白。基于各候选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选择RanBP9作进一步验证实验。经体外GST-Pulldown和体内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RanBP9和STCH能够相互作用,明确RanBP9的羧基端为相互作用的最小功能域。此结果为我们进一步揭示STCH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STCH 人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P途径:一个潜在的分子药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施文钧 王洪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
类异戊二烯及其衍生物构成了自然界极为多样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细胞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类异戊二烯的合成一直认为是通过甲羟戊酸(MVA)途径合成其前体物质异戊酰焦磷酸(IPP)或其异构物,二甲烯丙基焦磷酸(DMAPP)完... 类异戊二烯及其衍生物构成了自然界极为多样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细胞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类异戊二烯的合成一直认为是通过甲羟戊酸(MVA)途径合成其前体物质异戊酰焦磷酸(IPP)或其异构物,二甲烯丙基焦磷酸(DMAPP)完成的。近年来在某些真细菌、原虫和植物原生质体中发现了另一条MEP(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合成途径,而在哺乳动物中不存在,是极有希望的抗菌、抗疟和除草剂的分子药靶。本文就MEP途径的发现、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及MEP途径成为分子药靶的前景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P途径 类异戊二烯 膦胺霉素 药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H22肿瘤细胞肽复合物与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波 冯作化 +1 位作者 张桂梅 李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 - H2 2肽复合物与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成熟之间的关系。采用 GM- CSF、IL- 4刺激培养小鼠骨髓细胞 ,增殖产生大量 DCs;从 H2 2肝癌细胞中获取肿瘤细胞肽 ,体外与Hsp70进行结合 ,...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 - H2 2肽复合物与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成熟之间的关系。采用 GM- CSF、IL- 4刺激培养小鼠骨髓细胞 ,增殖产生大量 DCs;从 H2 2肝癌细胞中获取肿瘤细胞肽 ,体外与Hsp70进行结合 ,结合产物修饰 DC,通过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对修饰的 DCs上清液和 DCs膜表面分子进行检测。发现 Hsp70 - H2 2肽复合物修饰的 DCs大量分泌 IL- 12、TNF- α、IL- 1β等细胞因子 ,并且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 类抗原 (MHC 类 )、 CD80、 CD40等分子 ,而单独的 Hsp70或 H2 2肽则不具有此作用。结果提示 :Hsp70 - H2 2肽复合物可诱导 DC成熟 ,这种成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H22肿瘤细胞肽复合物 树突状细胞 细胞成熟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核苷酸促进小鼠胸腺细胞受损DNA修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兰芳 乐国伟 戴秋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0-312,共3页
关键词 核苷酸 DNA损伤修复 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载体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31
14
作者 徐曼妮 厉曙光 +1 位作者 赵建阳 成国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3-26,共4页
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和开发的周期长 ,成本大 ,风险高 ,在生产转基因动物之前有必要对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测。综述了国内外载体检测研究的进展 ,以及这些检测方法在转基因小鼠。
关键词 乳腺生物反应器 表达载体 检测 转基因动物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菌热稳定性植酸酶在黑曲霉菌中的分泌性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佳 刘钟滨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先前克隆获得烟曲霉菌植酸酶phyA基因并构建了重组质粒的基础上,将该质粒转化黑曲霉菌pyrG基因缺陷株M54;同时制备植酸酶多克隆抗体用于植酸酶的免疫学检测。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phyA在黑曲霉菌中获得分泌性表达。表达产... 在先前克隆获得烟曲霉菌植酸酶phyA基因并构建了重组质粒的基础上,将该质粒转化黑曲霉菌pyrG基因缺陷株M54;同时制备植酸酶多克隆抗体用于植酸酶的免疫学检测。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phyA在黑曲霉菌中获得分泌性表达。表达产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重组植酸酶的表达量为597.6 IU/mL。在90℃加热10 min和100℃加热20 min后,重组植酸酶残余酶活分别为74%和7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实现了烟曲霉菌植酸酶在黑曲霉菌中的分泌性表达,表达产物具较高的生物活性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性植酸酶 烟曲霉菌 黑曲霉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咯血患者病理性内乳动脉参与肺内供血的介入诊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森 朱晓华 +6 位作者 陈昶 陈实 孙希文 尤正千 马骏 虞栋 揭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咯血患者出现病理性内乳动脉(IMA)参与肺内供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和影响因素,探讨对其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的方法,评价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36例咯血患者的TAE中,发现30例(9.8%)病理性IMA参与肺内供血。基础疾病包括肺结核19... 目的:分析咯血患者出现病理性内乳动脉(IMA)参与肺内供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和影响因素,探讨对其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的方法,评价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36例咯血患者的TAE中,发现30例(9.8%)病理性IMA参与肺内供血。基础疾病包括肺结核19例,支气管扩张8例,支气管肺癌2例,支气管肺癌外科手术后1例,其中2例有先天性心血管病史。IMA插管成功者行TAE,分析血管造影表现、影响因素和插管失败的原因,并随访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共34支病理性IMA,主要表现为主干增粗,分支增多、增生、扭曲、紊乱、肺循环分流等。6支病理性右支气管动脉(BA)异位起源于同侧IMA,2支左IMA发出病理性同侧异位起源BA或心包膈动脉可能。肺结核者均存在以上肺为主的纤维化,相邻胸膜严重增厚粘连,部分合并空洞、曲菌球以及胸壁组织外科手术后改变,1例支气管肺癌者的病灶位于肺上叶。2例有先天性心血管病史者均出现IMA在内的"主-肺动脉侧支"。经股动脉入路,IMA及分支插管失败3例,1例为头臂干和锁骨下动脉严重扭曲,2例为异位起源于右IMA根部的病理性BA。栓塞成功27例,疗效满意,除1例因术前肺功能较差者在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诸多因素可致咯血患者的IMA发生病理性改变并参与肺内供血,TAE治疗咯血应详细了解病史、分析基础病变,术中仔细观察血管造影影像,尽量行相应的锁骨下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乳动脉 咯血 动脉 支气管 血管造影术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基因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映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0-386,共7页
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能在多种细胞中被不同的刺激诱导表达,是RNA病毒致天然免疫的重要调控因子.概述其发现、诱导、结构、功能、机理及同源蛋白等的研究现状,并展望相关动向.
关键词 维甲酸诱导基因Ⅰ RNA解旋酶 诱导表达 天然免疫 自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兰芳 马西艺 荣强 《饲料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坏死性肠炎 蛋鸡 肉鸡 周龄 火鸡 发生 季节 发病 多发 荚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视网膜剥夺鸽右视盖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19
作者 吕立夏 徐磊 +2 位作者 杨翠香 李学礼 王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左侧视网膜剥夺后右视盖基因差异表达的文库 ,研究在无光刺激的条件下视盖发育受阻的分子机制。随机测序 2 1个序列 ,6个序列经反 Northern证实为真阳性 ,3个序列未发现明确的同源序列 ,另外 3个分别与 homosap...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左侧视网膜剥夺后右视盖基因差异表达的文库 ,研究在无光刺激的条件下视盖发育受阻的分子机制。随机测序 2 1个序列 ,6个序列经反 Northern证实为真阳性 ,3个序列未发现明确的同源序列 ,另外 3个分别与 homosapiens SH3 GL2、G.domesticaus、 transthyretin有较高的同源性。 2 1个序列中 ,11个基因片段被分配序列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视网膜剥夺 右视盖 差异表达基因 克隆 鉴定 抑制消减杂交 表达序列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抑制背侧中缝核5-羟色胺表达
20
作者 曹春燕 李晓敏 +2 位作者 诸秉根 汪海宏 李永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2-416,共5页
本研究探讨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大鼠背侧中缝核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实验动物分两组,刺激组给予高频电流(130Hz,100μA,60μs)刺激大鼠右侧丘脑底核,对照组大鼠右侧丘脑底核植入电极,但无电流输出。刺激结束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 本研究探讨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大鼠背侧中缝核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实验动物分两组,刺激组给予高频电流(130Hz,100μA,60μs)刺激大鼠右侧丘脑底核,对照组大鼠右侧丘脑底核植入电极,但无电流输出。刺激结束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背侧中缝核5-HT能神经元,检测背侧中缝核5-HT能神经元的数量和平均灰度值。结果显示电刺激组背侧中缝核5-HT阳性神经元数目与对照组比明显减少(t(13)=3.786,P=0.002),并且神经递质5-HT表达量减少,平均灰度值显著增高(t(13)=7.917,P<0.001)。本实验结果表明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背侧中缝核5-HT能神经元有抑制作用,在应用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治疗Parkison病运动障碍时出现的情绪障碍可能与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刺激 丘脑底核 5-羟色胺 背侧中缝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