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理论与实践发展综述
1
作者 朱炜 田一含 张炜晗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57,共14页
“清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中重要且具有特色的工作,清分结果是票款清分清算、网络客流分析、运营计划编制、网络运营协调以及运营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前提和依据。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发展概况... “清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中重要且具有特色的工作,清分结果是票款清分清算、网络客流分析、运营计划编制、网络运营协调以及运营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前提和依据。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发展概况,在梳理清分出现的历史背景与清分问题的缘起及深化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2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国内外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总结与评述;结合未来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要求、多源化的运营数据资源以及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趋势,对清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分析与展望,为新时期多网融合条件下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理论的构建及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化运营管理 清分 综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环境噪声预测与控制标准探讨
2
作者 王嘉 李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5,共5页
[目的]轨道交通噪声辐射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环境噪声预测与控制水平,有必要探讨我国现行轨道交通环境噪声预测与控制标准的关键内容。[方法]系统性梳理我国现行的轨道交通环境噪声预测与控制标准,从轨道交通噪声源强、轨道... [目的]轨道交通噪声辐射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环境噪声预测与控制水平,有必要探讨我国现行轨道交通环境噪声预测与控制标准的关键内容。[方法]系统性梳理我国现行的轨道交通环境噪声预测与控制标准,从轨道交通噪声源强、轨道交通噪声预测和声屏障噪声控制3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深入研究不同标准的车辆噪声源强的测试与预测方法、轨道交通环境噪声辐射的预测方法及基于声屏障措施的噪声控制方法。[结果及结论]噪声源强测量建议综合考虑HJ 453—2018和GB/T 5111—2024两项标准。噪声预测建议依据HJ 2.4—2021标准;声屏障声学性能和降噪效果计算建议参考HJ/T 90—2004标准,并可辅以TB/T 3122—2019、GB/T 19884—2005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噪声源强 噪声预测 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标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嘉 李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22,共8页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在便民利民的同时,也对沿线周边环境产生振动影响。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标准是确定振动评价方法、指标和限值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振动传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总结近年来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轨道交...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在便民利民的同时,也对沿线周边环境产生振动影响。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标准是确定振动评价方法、指标和限值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振动传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总结近年来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轨道交通环境振动范畴、振动描述与测量基本参量和振动预测与控制方法进行梳理,提出现行标准中有待修正的内容,以期为治理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 振动标准 振动评价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远郊区段计划性停运对常乘客的转移影响
4
作者 李洪运 江志彬 +2 位作者 谷金晶 刘伟 王炳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222,共11页
轨道交通网络中乘客的出行受网络结构和运营状况变化的影响,个体出行偏好对这些变化的响应也各异。为分析轨道交通远郊区段计划性停运对常乘客的出行转移影响,本文提出考虑转移类型和转移比例的乘客出行特征刻画方法,结合时段属性生成... 轨道交通网络中乘客的出行受网络结构和运营状况变化的影响,个体出行偏好对这些变化的响应也各异。为分析轨道交通远郊区段计划性停运对常乘客的出行转移影响,本文提出考虑转移类型和转移比例的乘客出行特征刻画方法,结合时段属性生成乘客特征—时序(FeatureTemporal,F-T)矩阵;通过改进的欧氏距离计算F-T矩阵间的相似性,实现F-T矩阵的相似性度量;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矩阵的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相结合的两步聚类方法(Two-step Clustering of K-Means Clustering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KMHC)划分乘客影响群体,分析影响乘客出行转移的因素;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昆山段停运作为实例,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昆山段停运后,常乘客呈现出5种主要的出行转移影响群体,占常乘客总数的94.4%;各影响群体的转移距离、通勤时间和出行频率差异明显,是影响区段停运后常乘客出行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方法可为其他计划性停运场景提供借鉴和参考,也可为区段停运后的网络客流变化预测,行车和客运组织方案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转移 KMHC聚类 区段计划性停运 F-T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高低不平顺季节性特征及预测
5
作者 许玉德 任泽琦 魏子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了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不平顺的季节性特征,基于高速综合检测车实测数据,统计四季条件下CRTSⅠ、Ⅱ、Ⅲ型无砟轨道在不同类型区段的高低不平顺,并利用季节指数法定量评估季节变化对高低不平顺的影响。考虑季节性特征,利用季节指数... 为了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不平顺的季节性特征,基于高速综合检测车实测数据,统计四季条件下CRTSⅠ、Ⅱ、Ⅲ型无砟轨道在不同类型区段的高低不平顺,并利用季节指数法定量评估季节变化对高低不平顺的影响。考虑季节性特征,利用季节指数调整的滑动平均模型,以及深度学习领域的LSTM模型,对CRTSⅢ型无砟轨道的高低不平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CRTS系列无砟轨道高低不平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高低不平顺值普遍高于其他季节。曲线区段高低不平顺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大于直线区段,桥梁区段高低不平顺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大于路基区段。季节指数调整的滑动平均模型和LSTM模型均可预测无砟轨道高低不平顺,其中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高低不平顺 季节性 季节指数 深度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推纠偏对无砟轨道的影响及工艺优化
6
作者 许玉德 石梓煊 邱俊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4,共7页
基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纠偏工程,建立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纠偏有限元模型。选取顶推纠偏典型方案,模拟不同顶推压力作用,分析无砟轨道结构力学与损伤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扩大解黏区和凿除宽窄接缝对纠偏的影响,并提出纠偏工艺... 基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纠偏工程,建立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纠偏有限元模型。选取顶推纠偏典型方案,模拟不同顶推压力作用,分析无砟轨道结构力学与损伤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扩大解黏区和凿除宽窄接缝对纠偏的影响,并提出纠偏工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轨道板假缝开裂是力学控制指标,保证部件不开裂的临界顶推压力为0.58 MPa,对应纠偏位移为1.50 mm。轨道板与宽窄接缝层间是损伤控制界面,保证层间不损伤的临界顶推压力为0.51MPa,对应纠偏位移为1.23 mm。若需提升单次纠偏位移,则建议将既有方案解黏区往两端各扩大3/4轨道板长,并在纠偏前对宽窄接缝进行凿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横向纠偏 仿真计算 拉应力 刚度下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界面损伤演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军 卢朝辉 张玄一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24,共13页
为更准确模拟CRTSⅡ型轨道板与CA砂浆层间界面损伤行为,基于简化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征界面非线性拉力-位移关系,推导混合模式下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达式,并通过相关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提出的混合模式指数型内聚力模型,建立... 为更准确模拟CRTSⅡ型轨道板与CA砂浆层间界面损伤行为,基于简化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征界面非线性拉力-位移关系,推导混合模式下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达式,并通过相关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提出的混合模式指数型内聚力模型,建立考虑层间和板间损伤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考虑窄接缝完全损伤病害,分析层间离缝长度、整体温升和正温度梯度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上拱变形、接缝应力和界面损伤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模式指数型内聚力模型可以准确模拟界面Ⅰ型、Ⅱ型和Ⅰ+Ⅱ混合型断裂行为;窄接缝完全损伤后,在正温度作用下轨道板间接缝处的上拱变形最大,且界面损伤以接缝为中心向两边扩展并逐渐减小;接缝压应力随整体温升和正温度梯度的增加线性增大;当离缝长度为10个扣件间距,在整体温升40℃作用下界面会产生开裂;考虑夏季高温天气,为防止轨道板上拱变形过大,层间离缝长度应控制在5个扣件间距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层间离缝 混合模式指数型内聚力模型 窄接缝损伤 上拱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路基对邻近既有线路路基水平变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柱雄 王长丹 +2 位作者 周顺华 罗强 王炳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6-120,共5页
依托东部沿海软土地区某城市轨道交通路基帮宽工程,利用同济大学L-30土工离心机进行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既有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基在邻近堆载作用下土体和桩体的水平变形规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既有路基和... 依托东部沿海软土地区某城市轨道交通路基帮宽工程,利用同济大学L-30土工离心机进行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既有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基在邻近堆载作用下土体和桩体的水平变形规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既有路基和新建路基的不同加固形式对既有路基水平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邻近堆载的作用下,软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路基坡脚外2 m土柱的水平变形呈现“弓”型变化规律,随埋深增加,水平变形先增大后减小;路基CFG桩复合地基中的CFG桩的水平变形呈现漏斗型变化规律,桩顶水平位移最大,随埋深的增加,水平变形逐渐减小;新建路基中桩基的存在,可有效减小既有路基的水平位移;在CFG桩桩顶增加筏板,能将CFG桩的水平变形规律由漏斗型改变为“弓”型,同时减小桩体的最大水平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软土地区 路基工程 路基帮宽 水平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语音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艾文伟 胡湲 +2 位作者 陈悦勤 李喆 滕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2-157,共6页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服务仍以人工现场操作为主,存在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内容重复率高、工作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将智能语音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服务中,可以取代部分人工服务的工作内容,从而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提升服...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服务仍以人工现场操作为主,存在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内容重复率高、工作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将智能语音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服务中,可以取代部分人工服务的工作内容,从而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梳理了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客运服务方面的应用情况。以上海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技术在车站客运服务和热线服务中的功能需求。介绍了车站语音购票机、车站智能服务终端、智能语音热线系统等示范项目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运服务 热线服务 智能语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公铁联运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浩 张戎 +2 位作者 申嘉琪 孔少哲 孟祥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2-89,共8页
大力发展公铁联运是推动货运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公铁联运是上海市综合货运体系中的短板,研究上海市公铁联运发展策略具有实际意义。从运量、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等方面分... 大力发展公铁联运是推动货运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公铁联运是上海市综合货运体系中的短板,研究上海市公铁联运发展策略具有实际意义。从运量、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市公铁联运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结合规划文件要求和城市自身发展条件,提出公铁联运发展的六大策略:构建高效、智能、开放竞争的公铁联运服务平台;加快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和新建工作;推进公铁联运场站布局与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深度融合,形成公铁联运中心、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三园同心”的空间布局;改善公铁联运产品的服务水平;提升公铁联运的价格竞争力;创新城市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模式,开拓铁路电商货物运输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联运 服务平台 场站布局 市场竞争 城市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正线列车故障发生概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镇波 叶霞飞 +1 位作者 沈坚 施董燕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51-1757,共7页
为了合理预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正线上发生故障的概率,首先通过定性分析得到列车编组数、累计走行公里、架修或大修经历为列车故障发生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基于实际数据以每12万km为观测范围生成单列车在一定走行公里内故障发生... 为了合理预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正线上发生故障的概率,首先通过定性分析得到列车编组数、累计走行公里、架修或大修经历为列车故障发生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基于实际数据以每12万km为观测范围生成单列车在一定走行公里内故障发生次数的离散数据集,并根据数据呈现的分布特点选择泊松分布、零膨胀泊松分布及可能的函数形式构造3个备选模型。经过模型比选,最终提出基于泊松分布的城市轨道交通正线列车故障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列车编组数的增加会提高列车故障发生概率;累计走行公里的增加会使列车故障发生概率先降低后回升,在列车投入运营后的第4个12万km阶段达到最低值,在第7个12万km阶段超过初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故障发生概率 列车累计走行公里 列车编组数 泊松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轨道交通海晏北路换乘站基坑支撑优化与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金铭 狄宏规 +2 位作者 宣炜 梁浩毅 苏光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5,共4页
基于宁波市轨道交通海晏北路换乘站基坑实测数据对比,研究了液压伺服钢支撑与普通钢支撑的支撑效果。利用Plaxis 3D软件对第5道混凝土支撑替换为液压伺服钢支撑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钢支撑段,相邻液压伺服钢... 基于宁波市轨道交通海晏北路换乘站基坑实测数据对比,研究了液压伺服钢支撑与普通钢支撑的支撑效果。利用Plaxis 3D软件对第5道混凝土支撑替换为液压伺服钢支撑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钢支撑段,相邻液压伺服钢支撑段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小22%左右,液压伺服钢支撑的支撑效果优于普通钢支撑。通过发挥伺服系统低补偿的优势,将伺服支撑段的第5道混凝土撑替换为3000 kN或4000 kN轴力情况下的液压伺服钢支撑,均满足规范对变形的要求。采用伺服钢支撑代替第5道混凝土撑的方案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 深基坑 液压伺服钢支撑 侧向变形 支撑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轨行区降噪措施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旭炜 周宇 +2 位作者 韩延彬 木东升 张聪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5-150,共6页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条件和轨道条件,建立某曲线站台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站台区声学仿真,通过与既有轨道交通车站现场测试的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对全铺道床吸音板和屏蔽门玻璃贴覆吸音膜两种降噪措施在单独和综合使用时的降噪...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条件和轨道条件,建立某曲线站台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站台区声学仿真,通过与既有轨道交通车站现场测试的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对全铺道床吸音板和屏蔽门玻璃贴覆吸音膜两种降噪措施在单独和综合使用时的降噪效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全铺道床吸音板可以降低站台50~4000Hz全频段内的噪声约1.5~5.2dB;屏蔽门玻璃贴覆吸音膜降噪主要针对1000Hz以下的低频噪声,可降低站台250~1000Hz频段内的噪声1.8~2.4dB;综合采用两种降噪措施可以使站台区50~4000Hz频段内的噪声降低2.0~7.0dB,其中道床吸音板的降噪贡献量为73%~84%,吸音膜的贡献量为16%~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轨行区 降噪措施 道床吸音板 玻璃吸音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荷载作用下轨道板抗弯刚度衰减实验设计
14
作者 吴文涛 何越磊 路宏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6,共6页
无砟轨道板在实际的服役过程中受循环荷载作用,容易产生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和疲劳失效破坏等问题,严重危害行车安全,因此,对服役状态下轨道板剩余承载能力的量化表征至关重要。该文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开展轨道板损伤实际状态试验与... 无砟轨道板在实际的服役过程中受循环荷载作用,容易产生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和疲劳失效破坏等问题,严重危害行车安全,因此,对服役状态下轨道板剩余承载能力的量化表征至关重要。该文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开展轨道板损伤实际状态试验与分析。结合轨道板温度场与轮轨力监测数据拟合荷载谱,设计了温度与动荷载耦合作用下轨道板的疲劳试验。对轨道板进行四点弯拉试验,分别获得了不同阶段下轨道板残余变形与跨中挠度,量化了疲劳荷载作用下轨道板的塑性损伤和抗弯承载能力的演变特征。多场耦合疲劳作用下无砟轨道板出现塑性损伤,导致其抗弯承载能力不断退化。经疲劳循环后轨道板残余变形增加了6.25%,抗弯承载能力下降了6.85%。服役状态下轨道板整体性能的劣化必然导致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发生改变,在实际养护维修中应重点关注薄弱位置的实际状态并辅以补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多场耦合 疲劳损伤 四点弯拉 抗弯承载力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延时运营特征及难点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儒冬 徐瑞华 季晨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9-126,140,共9页
延时运营作为一项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需求,旨在通过选择网络中部分线路在其常规运营结束后继续运营一段时间,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夜间出行需求和运营管理部门的某些特定延时运营目标。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延时运营为背景,... 延时运营作为一项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需求,旨在通过选择网络中部分线路在其常规运营结束后继续运营一段时间,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夜间出行需求和运营管理部门的某些特定延时运营目标。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延时运营为背景,从社会经济发展、夜间公共交通服务需求等角度分析了延时运营的必要性;以上海地铁网络为例,从客流的增长性、周期性和不均衡性3个角度研究了网络夜间客流规律;从乘客出行特征、运输组织特征和网络可达性角度分析了网络延时运营时段的运营特征;最后,基于延时运营时段网络需求和供给特征,从网络延时运行计划的综合编制及优化着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延时运营的主要难点,为促进夜间经济深入发展、提供更好的夜间公共交通服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延时运营 夜间经济 运营特征 运营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障碍物检测的轨道区域检测算法
16
作者 盛峰 沈拓 +4 位作者 谢远翔 张颖 曾小清 朱明昌 张轩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2-409,共8页
针对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轨道障碍物检测领域中的轨道区域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轨道区域检测算法。算法使用帧间差分阈值和灰度分布特征提取方法完成对视频图像数据的场景识别和标记;基于图像场景识别结果... 针对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轨道障碍物检测领域中的轨道区域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轨道区域检测算法。算法使用帧间差分阈值和灰度分布特征提取方法完成对视频图像数据的场景识别和标记;基于图像场景识别结果能够自适应调整参数输入的自适应边缘检测模块完成对图像的预处理和轨道轮廓的边缘检测;基于类滑动窗格的轨道区域边界搜寻模块构建滑动窗格搜索子模块和通带搜索子模块完成对轨道轮廓曲线的提取,最后使用卡尔曼滤波器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备良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全自动无人驾驶 障碍物检测 轨道区域分割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一日一图”的旅客列车运营计划跨专业协同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17
作者 万琛 杨阳 +2 位作者 俞诚成 曲思源 徐行方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46,153,共11页
从“一日一图”客运产品精准供给和数字化经营管理需求出发,结合我国客运产品设计兑现的信息化建设现状,研发面向“一日一图”的旅客列车运营计划跨专业协同管理系统。该系统重点突破旅客列车运营核心要素即信息数据集成管理、全场景业... 从“一日一图”客运产品精准供给和数字化经营管理需求出发,结合我国客运产品设计兑现的信息化建设现状,研发面向“一日一图”的旅客列车运营计划跨专业协同管理系统。该系统重点突破旅客列车运营核心要素即信息数据集成管理、全场景业务共享、安全风险自动卡控、智能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实现从运营方案、计划到执行环节的跨专业数据链贯通,构建基本图、日图、日班计划等数据一元化全局共享平台;通过客运运能调整、动车车辆管理、调令智能化、车站生产指挥、乘务作业管理等相关功能,显著提升运营计划从源头到终端的信息流转效率,以及应对市场与运力资源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科学调整能力和兑现精度。通过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面应用可知,该系统在创新优化旅客列车运营计划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实现客运核心产品在全生命周期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管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日一图” 客运产品 旅客列车运营计划 跨专业协同 数据共享 列车运行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郊)铁路的正外部性效益评估研究:以上海金山铁路为例
18
作者 何之夏 滕靖 +2 位作者 丁子璐 康羽新 龚仕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5,共10页
市域(郊)铁路是我国“新运输模式”的发展重点,能够积极发挥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效应。不同于新建市域(郊)铁路在建设之初已有体系性的沿线城市空间布局,既有国铁线路改造的市域(郊)铁路受限于原有土地类型、产业条件,改建后... 市域(郊)铁路是我国“新运输模式”的发展重点,能够积极发挥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效应。不同于新建市域(郊)铁路在建设之初已有体系性的沿线城市空间布局,既有国铁线路改造的市域(郊)铁路受限于原有土地类型、产业条件,改建后沿线用地功能调整和相关城市化建设难度大,需要持续监测其正外部性效益变化趋势并采取合适的促进措施。分别从土地利用活力、社会经济规模、交通可达性、道路网络配置水平、交通服务设施水平和交通环境效益6个维度进行正外部性指标体系构建,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综合评估。以上海金山铁路为例,从时间与空间层面分析了其改造开通运营以来的正外部性效益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推动措施有效性,为其他线路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金山铁路运营前3年站域交通类指标环比增长率达14.66%,显著高于经济类指标的5.27%,而第4年至第6年交通类指标增长率回落至11.08%,经济类指标则反超至11.92%,外部性存在“交通优化→土地增值→产业升级”时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市域(郊)铁路 正外部性效益 既有线改造 多元数据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新建市域铁路运营提前介入工作思考
19
作者 徐敢锋 汤瑶 +2 位作者 尹钦仪 高飞 张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210,217,共6页
[目的]通过梳理上海新建市域铁路建运特点,总结提前介入工作存在问题,提出开展运营提前介入的建议,从而提高运营筹备效率,促进上海市域铁路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首先,通过梳理上海新建市域铁路规划与建设概况,总结出上海市域铁路具有... [目的]通过梳理上海新建市域铁路建运特点,总结提前介入工作存在问题,提出开展运营提前介入的建议,从而提高运营筹备效率,促进上海市域铁路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首先,通过梳理上海新建市域铁路规划与建设概况,总结出上海市域铁路具有建运分离、成网运营、互联互通等特点,且新建市域铁路线网扩张迅速,建设与运营筹备工作时间紧张,导致线路建设过程中的建运衔接压力较大,提前介入需求紧迫;其次,分析了目前新建市域铁路提前介入存在的建运筹备协调不顺畅、机制不完善、标准不健全等问题。[结果及结论]从上级主管部门、建设方、运营方三方角度,提出了完善新建市域铁路提前介入工作的有关对策与建议。建议从加强上位管理、建立健全提前介入工作模式、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入手,明确建运双方角色定位、完善上位管理工作机制;科学划分重点工作阶段,构建完善的提前介入组织架构,采用多样化提前介入形式;编制市域铁路用户需求书,加强标准体系一体化管理,加强三方沟通合作,完善提前介入工作机制,提高介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域铁路 建设 运营管理 提前介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基坑多重卸载下邻近地铁结构变形特征分析
20
作者 吴楠 陈佩佩 +2 位作者 杨光昌 吴鋆杰 单杰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93,共6页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和发展,地铁结构周边的工程开发愈发密集,尤其在软土地区,群基坑施工引起的结构变形影响复杂、风险高,已成为地铁运营部门关注的焦点。明确群基坑引起的结构变形非线性叠加特性,对邻近地铁结构安全运维至关...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和发展,地铁结构周边的工程开发愈发密集,尤其在软土地区,群基坑施工引起的结构变形影响复杂、风险高,已成为地铁运营部门关注的焦点。明确群基坑引起的结构变形非线性叠加特性,对邻近地铁结构安全运维至关重要。本文建立一种群基坑引起的非线性叠加增长规律的评价方法,构建群基坑开挖的邻近结构非线性变形叠加因子,基于某工程案例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和探讨该叠加因子在群基坑多重卸载扰动下的变化规律,探究不同群基坑布局与开挖顺序对邻近地铁高架桥墩变形非线性叠加特征的影响。研究结论:(1)群基坑开挖影响下,邻近地铁桥墩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变形叠加变化特征;(2)对称双坑开挖在基坑距桥墩约3.5H(H为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产生叠加变形影响;(3)不同开挖方式对桥墩总竖向位移影响差异较小,而对称基坑能显著减小桥墩水平位移;(4)采用同步开挖方式有利于控制群基坑对邻近环境影响,在先后开挖的情况下,应提出更严格的变形控制标准;(5)本研究成果对邻近群基坑等群体工程下地铁结构变形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基坑 地铁 高架桥墩 变形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