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11月底吉林省大风天气过程分析及预警信号的发布
1
作者 曹满 陈庚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8期136-137,共2页
文章利用地面观测资料等,对吉林省2018年11月26日的大风天气过程和预警信号发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风灾害在吉林省较为常见,每年因大风天气的出现,使得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再加上地形条件作用,冷涡、低压、高空槽是大风天气的主要影... 文章利用地面观测资料等,对吉林省2018年11月26日的大风天气过程和预警信号发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风灾害在吉林省较为常见,每年因大风天气的出现,使得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再加上地形条件作用,冷涡、低压、高空槽是大风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吉林省这次大风天气是槽前西南风和等压线斜交,增加了气压梯度,低压前部暖空气密度较大,高空风动量下传增大了地面风速,推动了大风天气的发生发展;低压和特殊的地形条件是大风天气出现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西南风和地形高度间的契合,对于大风天气的出现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天气 环流形势 预警信号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各市2000—2020年气候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璐 朱娱莹 +2 位作者 许冰 金元尚 池浩源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263-265,共3页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其气候要素具有显著特征。选取吉林省9个城市的2001—2020年的气候要素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各市气候要素的时间序列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20年,延吉年平均气温在9个城市中上升...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其气候要素具有显著特征。选取吉林省9个城市的2001—2020年的气候要素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各市气候要素的时间序列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20年,延吉年平均气温在9个城市中上升幅度最大,长春市、四平市上升幅度最小;通化市年平均降水量在9个城市中变化幅度最大;白城市多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吉林市最少;吉林省多年平均湿度与日照时数基本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特征 吉林省 线性回归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流域预警信息发布时空分布与质量控制现状分析——以2017—2021年为例
3
作者 王洋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3期94-99,共6页
本文利用2017—2021年松辽流域5a的预警信息及质量控制数据,研究了近5a松辽流域预警信息发布的时空分布和预警信息发布质量控制的现状。结果显示,松辽流域预警发布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各地区整体也基本符合逐年递增的特点;预警发布总... 本文利用2017—2021年松辽流域5a的预警信息及质量控制数据,研究了近5a松辽流域预警信息发布的时空分布和预警信息发布质量控制的现状。结果显示,松辽流域预警发布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各地区整体也基本符合逐年递增的特点;预警发布总数占比前7位的预警类型分别为大风、雷电、道路结冰、暴雨、大雾、寒潮和森林火险,占比高达91.7%;各地区均为黄色预警发布数量占比最高,蓝色预警其次,红色预警最少;6—8月汛期期间预警发布数量最多,占总体比例分别为12%、13.7%、12%,1月、2月和12月发布数量最少占比仅为4.1%、4.6%和4.6%;在一天中15:00—16:00预警发布数量最多,占比达11.9%,1:00—3:00预警发布量最少,仅占0.83%和0.9%;非气象类预警中,森林火险发布量占绝大多数,其比例达83.4%;松辽流域的预警信息发布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西部内蒙古地区道路结冰、大风和雷电较多,东部延边地区森林火险数量大幅度领先于其他类型的预警,中部吉林的长春、松原各市县则以大风、雷电和森林火险为主,南部辽宁省的大连市以大风、大雾和暴雨预警居多,北部黑龙江省的伊春市大雾和寒潮是其发布最多的3类预警。预警发布质量逐年提升,但每年依然存在预警错情,气象部门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预警信息服务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发布 松辽流域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分布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玉汐 任景全 +5 位作者 王冬妮 穆佳 崔佳龙 陈长胜 陈曦 郭春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08-2215,共8页
为了研究吉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根据1961-2018年吉林省46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气象站点ET0,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基于Arc GIS10.0的反距离加... 为了研究吉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根据1961-2018年吉林省46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气象站点ET0,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基于Arc GIS10.0的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方法分析ET0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ET0的变化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ET0呈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1961-2018年ET0平均值为955.7mm,年际变化呈降低趋势,变化率为-0.57mm·a^-1。年内变化夏季ET0最高,冬季最低。ET0对水汽压的敏感性在中部较高,西部和东部较低;对净辐射的敏感性在西部较低,东南部最高;对风速的敏感性在西部最高,东南部最低。ET0年际变化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为:水汽压>净辐射>风速>平均气温。春季ET0对水汽压和净辐射的敏感性相当,夏季ET0对净辐射的敏感性最高,秋季和冬季ET0对水汽压的敏感性最高。水汽压对ET0的贡献较高区主要位于西部。风速对ET0的贡献较高区位于中部。水汽压、净辐射、平均气温和风速对ET0的贡献率分别为-2.45%、-3.65%、-0.08%和-7.49%。风速是ET0年际变化的主导因子,其次为净辐射,水汽压和平均气温。春季和秋季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是风速,夏季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是净辐射。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不同区域针对ET0变化及其不同的主导因子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合理利用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时空分布 成因 敏感性分析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与传播手段自动适配策略研究——以湖北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曹之玉 朱小祥 +3 位作者 兰海波 刘翔 姚志平 刘丽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83,共4页
为了提高预警信号发布的速度,节约人工操作选取预警传播手段的时间,提升信息发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某一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定量化分析,根据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提出了综合致灾强度指数的概念及... 为了提高预警信号发布的速度,节约人工操作选取预警传播手段的时间,提升信息发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某一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定量化分析,根据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提出了综合致灾强度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研究了预警信息发布效果评估所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各种传播手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预警传播效能的概念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将自然灾害灾种的综合致灾强度指数分级与传播手段效能进行适配,为预警信号在发布系统中的发布排序提供依据,进而为预警类型自动适配传播手段提出了客观的解决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应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综合致灾强度指数 预警传播 适配技术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服务措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健 陈曦 +1 位作者 王洋 曹满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7期82-83,共2页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地处中纬度气候脆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并且有许多天气因素,主要受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影响。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霜冻、雪灾、暴雨洪涝、寒潮、大风、冰雹...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地处中纬度气候脆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并且有许多天气因素,主要受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影响。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霜冻、雪灾、暴雨洪涝、寒潮、大风、冰雹、雷电、低温冷害、干旱、沙尘暴等。吉林省的气候基本表现出春季,初春快速变暖,夏季强对流天气频繁,持续干旱,秋季频繁雾霾,冬季气候变化严峻的特点。干旱、暴雨洪涝和风雹导致农作物的收成减少和房屋受损严重,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本文将围绕吉林省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和服务应对措施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气象灾害 服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林区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许翔驰 马艳敏 +1 位作者 马云飞 杨光辉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6期83-87,共5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陆地植被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碳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可以一定程度表征碳源碳汇过程。本文使用基于2000-2022年MODIS数据和气象数据反演的吉林省陆地植被NPP数据,分析吉林省东部林区NPP时空变化及其与气...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陆地植被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碳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可以一定程度表征碳源碳汇过程。本文使用基于2000-2022年MODIS数据和气象数据反演的吉林省陆地植被NPP数据,分析吉林省东部林区NPP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吉林省东部林区植被NPP在3-10月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2年之后东部林区NPP最低值也在前10年最高水平之上;2000-2022年吉林省东部林区NPP分布呈现出空间差异性,绝大部分地区NPP表现为上升趋势,上升区域占总面积的84.58%;吉林省东部林区各市州NPP依次受到温度、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等气象因素影响,相关程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差异,气象因素对于地区NPP影响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温度、日照时数、降水量。气象因素对白山影响最大,对吉林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时空变化 气象因素 吉林省东部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田块尺度玉米估产与生育时期优选
8
作者 贾增慧 张继真 +4 位作者 郝航 张星宇 夏晨真 高强 张月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9,共11页
为实现东北黑土区田块尺度上玉米产量的精准估算与生育时期优选,本研究以我国东北黑土区的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选取吉林省梨树县的长期定位玉米试验田,于2019、2020年利用无人机采集玉米3个关键生育时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的冠层高... 为实现东北黑土区田块尺度上玉米产量的精准估算与生育时期优选,本研究以我国东北黑土区的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选取吉林省梨树县的长期定位玉米试验田,于2019、2020年利用无人机采集玉米3个关键生育时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的冠层高光谱影像,选取10种与产量显著相关的窄波段植被指数,并结合作物农学参数与施肥信息,分别采用逐步回归、随机森林(RF)和极度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构建玉米产量估算模型。最后通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对产量模型进行精度评价,以筛选出最优估产模型。结果表明:3种产量预测模型中XGBoost模型估算精度较优,其2019年吐丝期的R^(2)、RMSE和NRMSE分别为0.93、1054.17 kg·hm^(-2)和11.68%。同时,3种模型均表现为在吐丝期估算精度最优,最佳模型——2019年吐丝期的XGBoost模型中用于玉米产量估算的指示因子——植被指数R-M、作物农学参数与施肥信息的特征重要性分别为19.72%、4.70%、62.41%。研究表明,结合无人机影像与机器学习算法并融合多源辅助信息可提高田块尺度玉米产量的估算精度,为农业生产中的作物产量精准预估提供数据支撑与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光谱影像 田块尺度 玉米 产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重霾污染过程颗粒物酸度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9
作者 王爽 王恒阳 +2 位作者 程萌田 刘子锐 王跃思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4,共12页
基于北京秋冬季重霾污染时期细颗粒物化学组分和气态前体物的小时观测数据,通过ISORROPIA II模型模拟颗粒物酸度,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颗粒物酸度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17~2019年秋冬季,北京3次重霾污染事件颗粒物pH的平均值分别... 基于北京秋冬季重霾污染时期细颗粒物化学组分和气态前体物的小时观测数据,通过ISORROPIA II模型模拟颗粒物酸度,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颗粒物酸度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17~2019年秋冬季,北京3次重霾污染事件颗粒物pH的平均值分别为4.52±0.52、5.19±0.28和5.03±0.79;从清洁阶段到中度污染阶段和从中度污染阶段到重度污染阶段,颗粒物pH平均值分别下降0.72~1.07和0.3~1.03,即随着污染的加重,颗粒物pH呈现下降趋势;颗粒物pH对化学组分变化的响应不同,主要受TNHx[总铵(气态氨+颗粒态铵盐)]和SO_(4)^(2−)影响,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有限;颗粒物pH对TNHx的敏感性依次高于SO_(4)^(2−)高于NO_(3)^(−),且高的TNHx水平会降低颗粒物pH对SO_(4)^(2−)(TNHx>47μg/m^(3))和NO_(3)^(−)(TNHx>30~40μg/m^(3))的敏感性;北京重霾污染时期,大气处于富氨状态,抬升颗粒物pH至4以上;在重霾污染事件中,颗粒物pH及变化的幅度与总铵水平和颗粒物pH对SO_(4)^(2−)、NO_(3)^(−)的敏感性有关,这为厘清二次气溶胶生成机制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RROPIA Ⅱ模型 颗粒物酸度 水溶性离子 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春季透雨早晚与2~3月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士琦 刘刚 +4 位作者 杨雪艳 廉毅 刘柏鑫 房一禾 胥珈珈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3-885,共13页
利用1961~2019年中国东北地区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NOAA重构的月平均海温和向外长波辐射资料,采用统计诊断方法,从年际时间尺度上分析了东北春季透雨早晚环流特征和前期海温,尤其... 利用1961~2019年中国东北地区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NOAA重构的月平均海温和向外长波辐射资料,采用统计诊断方法,从年际时间尺度上分析了东北春季透雨早晚环流特征和前期海温,尤其是热带印度洋海温强迫的联系。结果表明:春季透雨日期与4月降水量的变化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典型透雨偏早年的开始时间集中在4月中下旬,偏晚年的开始时间集中在5月中下旬;4月东北亚上空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若呈自西向东的“-+”异常环流分布,东北地区以偏南风和气旋性环流为主,有利于水汽输送,春季透雨开始偏早,反之,春季透雨开始偏晚;2~3月热带印度洋暖海温异常是中国东北地区春季透雨偏早的重要稳定影响源之一,其可能机制是,若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呈正位相,有利于4月西北太平洋地区呈异常反气旋,东北亚地区500 hPa环流异常类似春季透雨偏早年形势,东北地区位于200 hPa西风急流出口区右侧,垂直上升运动增强,呈现出多雨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春季透雨 年际变化 大气环流 热带印度洋一致增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天空反照率的气溶胶辐射强迫模拟
11
作者 王恒阳 李祥琛 +1 位作者 王爽 唐洪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469-4477,共9页
利用MODIS短波段黑天空反照率(BSA)和白天空反照率(WSA)数据,结合6S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的天空散射光比例因子计算得到蓝天空反照率,基于包头市Aerosol Robotic Network(AERONET)站点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粒径分布和复折射系数数据通过6... 利用MODIS短波段黑天空反照率(BSA)和白天空反照率(WSA)数据,结合6S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的天空散射光比例因子计算得到蓝天空反照率,基于包头市Aerosol Robotic Network(AERONET)站点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粒径分布和复折射系数数据通过6S辐射传输模型模拟2018~2021年地表(SFC)和大气层顶(TOA)ARF,并比较不同类型反照率(BSA和WSA)、不同气溶胶模型ARF与真实ARF的差距.结果表明:TOA ARF均值为(1.54±3.8)W/m^(2),其值正负与地表反照率和单次散射反照率有关;大陆型和城市型TOA ARF均为正值,约为真实值的2.2和8.6倍;沙漠型TOA ARF大多为负值,在部分反照率较大的月份为正值.SFC ARF均值为(-30.39±9.5)W/m^(2),夏秋季节绝对值较低;大陆型、城市型和沙漠型SFC ARF约为真实值的1.1、1.76和0.77倍,不同气溶胶模型对SFC ARF影响较小.利用三段法模拟的黑碳(BC)ARF结果表明SFC和TOA BCARF均值分别为(-6.82±4.3)W/m^(2)和(2.23±1.5)W/m^(2),SFC BCARF占总SFC ARF的7.3%~40.4%,夏季占比普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辐射强迫 6S 反照率 黑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法的超声波测风仪校准周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运芳 曹满 +2 位作者 刘士彬 胡林宏 巩力源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6-190,共5页
针对超声波风速仪校准问题,该文以基于时差法的超声波测风仪为例,利用实验室测试数据对超声波风速仪溯源必要性和校准周期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大直径低速回路风洞对多支超声波风速仪进行等间隔长期测试;然后确认仿真条件,进行超声波... 针对超声波风速仪校准问题,该文以基于时差法的超声波测风仪为例,利用实验室测试数据对超声波风速仪溯源必要性和校准周期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大直径低速回路风洞对多支超声波风速仪进行等间隔长期测试;然后确认仿真条件,进行超声波风速仪测试仿真;最后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给出超声波风速仪校准周期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超声波风速仪有必要确定校准周期,参与测试的传感器总数、校准总次数和不合格数对校准周期的确定影响较大,不合格平均出现次数对校准周期的确定影响较小,建议超声波风速仪校准周期7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 超声波测风仪 最大似然估计法 仿真分析 校准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大樱桃生育期日均温与天数关系分析
13
作者 张晶 陈曦 +1 位作者 丛宇辰 张永坤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0期48-48,共1页
欧洲甜樱桃引进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逐渐成为设施农业重要种植种类。文章主要通过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美大樱桃研发基地棚内小气候仪监测温度数据,分析温室大樱桃生育期日均温与天数的关系。
关键词 温室 大樱桃 生育期 日均温 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