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成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其疾病谱调查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诗镔 寇长贵 +8 位作者 刘雅文 李波 陶育纯 刘宇赤 钟磊 范明 朱颖俐 刘中正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疾病谱在吉林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慢性病防制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抽取吉林省32个县(市、区)18~79岁23 05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以调... 目的: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疾病谱在吉林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慢性病防制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抽取吉林省32个县(市、区)18~79岁23 05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以调查其慢性病患病情况;采用复杂加权的方法估计其慢性病的患病率。结果:吉林省成年居民慢性病总患病率为51.6%,农村(55.7%)高于城市(48.3%),女性(57.6%)高于男性(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系统别慢性病患病率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23.5%),消化系统疾病(19.1%),骨骼肌肉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18.1%),泌尿系统疾病(12.3%),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7.6%);疾病别慢性病患病率前5位依次为高血压(13.3%)、慢性胃肠炎及溃疡(11.4%)、椎间盘疾病(11.4%)、缺血性心脏病(7.7%)和关节炎(7.0%)。结论:吉林省成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既往国内相关调查结果,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存在差异,提示应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力度,结合慢性病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患病率 现况调查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就诊情况及疾病经济负担的评估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璐 白光大 +7 位作者 邢扬 孙平辉 翟前前 张迪 翁熹君 寇泊洋 白冰 杨成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0-415,共6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就诊和疾病经济负担情况并分析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2013年在吉林省内连续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1...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就诊和疾病经济负担情况并分析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2013年在吉林省内连续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10个监测地区内7 353人(2012年3 065人,2013年4 288人)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分析不同类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就诊率和疾病经济负担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食源性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吉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就诊率为13.1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过去4周内发生急性胃肠炎次数和患病持续天数的患者就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44岁年龄组患者就诊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就诊率高于其他文化程度者(P〈0.05),过去4周内发生急性胃肠炎2次以上的患者的就诊率高于其他患者(P〈0.05),患病持续4d及以上的患者就诊率高于其他患者(P〈0.05)。157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总经济负担为5 847.82元,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37.25元。首次就诊机构级别和患病持续天数是食源性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食源性疾病的就诊率不高,但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应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利用率和诊疗能力,以降低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疾病经济负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吉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耐药性及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景昱 赵薇 +3 位作者 孙绩岩 石奔 李可维 黄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基因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2年吉林省食品中61株沙门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25种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菌株耐药基因进行...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基因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2年吉林省食品中61株沙门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25种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菌株耐药基因进行分析。结果61株沙门菌分为19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52.46%,32/61)。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60.66%,37/61),多重耐药率达24.60%(15/61),无优势耐药谱。不同抗生素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存在差异。结论吉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比例较高,耐药谱模式复杂,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需加强耐药性监测,避免抗生素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食品 血清分型 耐药基因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成年人吸烟现状及其对吸烟危害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志君 韩伟青 +7 位作者 潘阳 刘建伟 朱颖杰 姚宇航 付尧 于雅琴 李波 姚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8-1293,共6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人吸烟、被动吸烟、戒烟状况和对烟草相关危害的认知与控烟态度,为吉林省制定控烟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收集吉林省18~79岁常住居民21435人,采取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人吸烟、被动吸烟、戒烟状况和对烟草相关危害的认知与控烟态度,为吉林省制定控烟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收集吉林省18~79岁常住居民21435人,采取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吉林省不同人群吸烟率、戒烟率、被动吸烟率、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控烟态度。结果:吉林省成年人吸烟率为31.8%,男性成年人吸烟率高于女性(52.9%VS9.4%,P〈0.001),农村高于城市(33.2%vs30.7%,P〈0.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的成年人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吉林省成年人戒烟率为18.6%,不同年龄、婚姻、职业和家庭月收入人群间的戒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人被动吸烟率为60.5%;被动吸烟场所以家里和工作场所居多,分别占33.4%和21.7%。调查对象中支持公共场所禁烟、餐馆禁烟和加大政府控烟力度百分比分别为93.4%、92.0%和93.9%。女性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于男性(P〈0.001),农村低于城市(P〈0.05);其中对于“低焦油含量香烟危害与一般香烟相当”知晓率较低,仅为15.3%。结论:吉林省成年人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高于2002年全国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控烟支持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状况 被动吸烟 控烟 认知 知晓率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姚宇航 钟磊 +9 位作者 刘宇赤 付尧 朱颖杰 潘阳 刘建伟 姚燕 韩伟青 李志君 李波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调查2012年吉林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吉林省32个调查县(市、区)18~79岁常住居民20 839人的有效数据... 目的:调查2012年吉林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吉林省32个调查县(市、区)18~79岁常住居民20 839人的有效数据。以体质指数(BMI)作为超重、肥胖的判定指标。样本经过复杂加权后,统计描述吉林省成年人超重(24≤BMI<28)、肥胖(BMI≥28)的患病率,分析不同人群中超重、肥胖的分布,探讨体质量超标(BMI≥24)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12年吉林省成年人超重率为32.3%(男性34.3%,女性30.2%;城市32.9%,农村31.6%);肥胖率为14.6%(男性16.3%,女性12.8%;城市14.6%,农村14.6%);吉林省成年男性超重率及肥胖率均高于女性(P<0.001),但城乡间超重率和肥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男性、45~55岁、已婚或离异、其他职业、既往吸烟、饮酒和肉食为主饮食者更容易发生体质量超标;而吸烟、素食为主饮食、睡眠时间超过7h者不容易发生体质量超标(P<0.05)。结论:与2010年全国、吉林省调查结果比较,2012年吉林省成年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增高,体质量超标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性质、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和睡眠时间,提示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超重 肥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成年人一般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子淇 王崇 +6 位作者 刘日辉 周婕 付颖利 金丽娜 付尧 寇长贵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人一般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分布特征,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7—8月对吉林省成年居民采用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进行调查,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其相关的影...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人一般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分布特征,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7—8月对吉林省成年居民采用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进行调查,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复杂加权后,吉林省成人GHQ-12平均得分为(2.27±2.11)分,GHQ-12阳性检出率为23.8%;女性GHQ-12阳性检出率(27.9%)高于男性(20.0%),农村居民GHQ-12阳性检出率(25.9%)高于城镇(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婚姻状态为未婚、离异或丧偶、职业为农民、在校学生或未就业人员、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小于7h和近1年患有慢性病;年龄大于3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和大学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上、饮食规律和锻炼身体是心理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结论:吉林省成年居民一般心理健康状况的GHQ-12阳性检出率高于国内大部分省份的相关调查结果,应重点关注女性、农民、在校学生、未就业者、文化水平偏低者、未婚、离婚和丧偶者、家庭收入偏低者及饮食、睡眠或患有慢性病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一般健康问卷 影响因素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野鼠家畜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检查 被引量:6
7
作者 杜占森 王春生 +4 位作者 杨修军 万康林 刘冷 冯忠斌 王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 对 1999~ 2 0 0 2年吉林省有代表性的 5个地区野鼠、家畜进行了莱姆病感染调查。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动物血清中的IgG抗体 ,对鼠类肾脏和膀胱经研磨接种BSKⅡ培养基 ... 目的 对 1999~ 2 0 0 2年吉林省有代表性的 5个地区野鼠、家畜进行了莱姆病感染调查。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动物血清中的IgG抗体 ,对鼠类肾脏和膀胱经研磨接种BSKⅡ培养基 ,常规 33℃培养后镜检 ,同时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法带菌检测。结果 对野鼠、牛、马、狗、羊进行的血清学调查 ,表明其感染率分别为 :2 2 2 4 %、2 7 4 8%、16 6 7%、2 2 0 3%、16 6 6 % ;病原学培养发现 5种鼠类脏器带菌率平均分别为 :黑线姬鼠 16 35 %、黑线仓鼠 6 78%、褐家鼠 7 6 9%、小家鼠 2 2 3%、大仓鼠 6 6 7% ,从黑线姬鼠的鼠胎盘分离出一株莱姆病螺旋体。结论 实验证实莱姆病可通过野外鼠类胎盘垂直传播 ,莱姆病疫源地在吉林省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野鼠 家畜 感染 伯氏疏螺旋体 检查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莱姆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杜占森 万康林 +4 位作者 王春生 陈得贵 夏其斌 刘福财 张艳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6-838,共3页
目的对吉林省9个地区,进行莱姆病疫源地地理分布调查。方法按[莱姆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内容进行了人群、动物感染率,媒介蜱带菌率、蜱活动规律消长时间、生存条件等调查。对吉林省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的分布,地理景观进行分析。对山区... 目的对吉林省9个地区,进行莱姆病疫源地地理分布调查。方法按[莱姆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内容进行了人群、动物感染率,媒介蜱带菌率、蜱活动规律消长时间、生存条件等调查。对吉林省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的分布,地理景观进行分析。对山区、半山区、平原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吉林省9个地区35个市县、55个乡镇的3561人群蜱叮咬率为91.00%、2292人群感染率为6.20%。马、牛、羊、狗、野鼠5种动物2499份调查,感染率为22.13%。抓捕的3570媒介蜱带菌率为35.80%。结论调查结果证明,吉林省9个地区及旅游景点存在莱姆病疫源地,莱姆病并非属林业型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地理分布 疫源地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诗镔 吴燕华 +8 位作者 侯筑林 徐洪芹 于澄 艾立哲 张晴晴 寇长贵 刘建伟 金丽娜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3-187,192,共6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居民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高血压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在吉林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成年居民20473人,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检和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取...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居民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高血压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在吉林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成年居民20473人,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检和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取高血压患病信息,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样本数据通过复杂加权后统计分析以估计全省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结果:经复杂加权后,吉林省成年居民收缩压为(128.1±20.2)mmHg,舒张压为(78.4±11.6)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30.5%(95%CI:29.7%~31.2%),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男性(34.4%,95%CI:33.3%~35.6%)高于女性(26.3%,95%CI:25.3%~27.2%),东部地区(33.2%,95%CI:31.4%~35.1%)和西部地区(32.4%,95%CI:30.5%~34.3%)高于中部地区(29.0%,95%CI:28.1%~29.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镇(30.4%,95%CI:29.3%~31.4%)与农村(30.6%,95%CI:29.6%~31.70)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2年吉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以往调查,且存在年龄、性别和地区间差异,提示高血压的防制应结合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现况调查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成年居民关节炎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永辉 刘宇赤 +9 位作者 钟磊 付尧 吕芳 纪瑞晓 姜停停 陶育纯 王诗镔 朱颖俐 俞琼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居民关节炎的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吉林省18~79周岁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省9个市(州)共32个区/市/县的23 05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居民关节炎的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吉林省18~79周岁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省9个市(州)共32个区/市/县的23 05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采用复杂加权的方法估计关节炎的患病率及95%可信区间(95%CI),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吉林省成年居民关节炎患病率为7.0%,其95%CI:6.6%~7.3%。不同年龄组的关节炎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65~79岁年龄组患病率高,18~岁年龄组患病率低;农村成年居民关节炎患病率高于城镇成年居民(P<0.001);女性成年居民关节炎患病率高于男性成年居民(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关节炎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农村、高龄(65~79岁年龄段人群)、女性、猪牛羊肉及禽肉食用频率少和有慢病家族史,其优势比(OR)和95%CI分别为1.291(1.120~1.486)、22.230(6.864~72.002)、1.752(1.487~2.064)、1.251(1.065~1.470)和1.403(1.231~1.600)。结论:吉林省成年居民关节炎患病率高于以往相关报道,应加强对高龄、女性、农村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和有慢性病家族史等群体的健康关注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患病率 现况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修军 张炜煜 +1 位作者 张立夫 李可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902-904,共3页
采用DNA测序技术对吉林省287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进行KatG基因序列检测,以H37Rv标准株KatG基因DNA序列为参比序列,分析检测菌株KatG基因突变特征。结果显示,239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为83.28%(239/287... 采用DNA测序技术对吉林省287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进行KatG基因序列检测,以H37Rv标准株KatG基因DNA序列为参比序列,分析检测菌株KatG基因突变特征。结果显示,239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为83.28%(239/287);共涉及13个突变位点,最常见点突变位点为KatG315,突变率为58.18%(167/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异烟肼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伟 孟晓军 +4 位作者 邱柏红 孟向东 王璐 秦倩倩 丁正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4-758,共5页
目的:估计2009年吉林省艾滋病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人数,并预测未来几年(2010-2015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吉林省哨点监测、病例报告、专题调查以及文献报道等数据,利用工... 目的:估计2009年吉林省艾滋病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人数,并预测未来几年(2010-2015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吉林省哨点监测、病例报告、专题调查以及文献报道等数据,利用工作簿法、疫情估计和预测软件包、亚洲疫情模型3种模型,对吉林省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和预测。结果:截止2009年底,吉林省艾滋病相关高危人群中累积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数为4 388人,HIV感染率为0.024%,且现存活的感染者中男男性行为者占50%以上。在未来几年(2010-2015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其中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较明显,注射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趋缓,暗娼和嫖客人群中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较缓慢。结论:2009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仍然处于低流行水平,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性接触者和嫖客是未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疫情 估计和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纪瑞晓 陶育纯 +7 位作者 钟磊 陈晓梅 俞琼 吕芳 姜停停 马永辉 张晶波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5-681,共7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状况,阐明影响吉林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吉林省9个市(州)共32个区/市/县选取18~79岁的2305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实际... 目的:了解吉林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状况,阐明影响吉林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吉林省9个市(州)共32个区/市/县选取18~79岁的2305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实际完成有效样本21435名,共筛选出女性样本11098名,其中已自然绝经女性4875名作为本次研究样本。采用复杂加权方法估计平均自然绝经年龄和自然绝经年龄中位数,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出生年份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差异,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因素。结果:吉林省女性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49.11±4.19)岁,自然绝经年龄中位数为50.00岁,自然绝经者4881名,<40岁绝经者111名(2.27%),40~45岁绝经者643名(13.17%),46~53岁绝经者3513名(71.97%),54岁以上绝经者573名(11.74%),另有41名(0.85%)绝经年龄缺失。不同出生年份(70~79岁为1933-1942年、60~69岁为1943-1952年、57~59岁为1953-1955年)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比较显示,城市和农村不同年份出生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633,P<0.001;F=7.400,P<0.001),未分地区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78,P<0.001),经 SNK法比较,3组女性自然绝经年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然绝经年龄分别为1953-1955年出生组50.38岁、1943-1952年出生组49.51岁、1933-1942年出生组48.81岁;城市不同年份出生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33,P<0.001),经SNK-q检验比较,3组女性自然绝经年龄任意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绝经年龄分别为1953-1955年出生组50.77岁、1943-1952年出生组49.73岁和1933-1942年出生组48.85岁;农村不同年份出生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00,P=0.001),经 SNK-q检验比较,1953-1955年出生组与另外2组自然绝经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绝经年龄分别为1953-1955年出生组50.09岁、1943-1952年出生组49.33岁和1933-1942年出生组48.74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体育锻炼与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089, P<0.001;r=0.150,P=0.025),吸烟、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与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257, P=0.002;r=-0.061,P=0.016)。饮食因素,例如蔬菜、水果、牛奶、豆制品和肉类食用频率与自然绝经年龄无相关性。结论:吉林省不同出生年份的女性平均自然绝经年龄有差异;BMI、吸烟、心理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可能是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行为习惯 社会经济状况 自然绝经年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莱姆病地理分布概况
14
作者 王春生 杨修军 +5 位作者 葛延辉 宁涛 冯中斌 米金学 辛生 赵俊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9-,共1页
  经过四年多的大量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数据研究,完成了吉林省9个地区18个县市(林业局),24个乡镇(林场)的莱姆病流行病与病原学研究工作,每个调查点调查内容包括海拔高度、经纬度、降雨量、植被情况、地形地貌、野生动物、家禽家畜及人...   经过四年多的大量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数据研究,完成了吉林省9个地区18个县市(林业局),24个乡镇(林场)的莱姆病流行病与病原学研究工作,每个调查点调查内容包括海拔高度、经纬度、降雨量、植被情况、地形地貌、野生动物、家禽家畜及人口职业,疫源地媒介蜱活动规律、消长曲线和时间、生存条件等;采用人工布旗小时法进行媒介蜱的调查;调查内容按"莱姆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中的内容详细填写,调查出人群蜱叮咬率.其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总的概括为;……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监测人群骨质疏松症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贾淯媛 郭伟 +3 位作者 李璐 刘婷 朱颖俐 卢欣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7-851,共5页
目的 分析吉林省居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吉林省居民OP现状,为OP相关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1月至8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4个县(区)共1 850名20岁以上常住居... 目的 分析吉林省居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吉林省居民OP现状,为OP相关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1月至8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4个县(区)共1 850名2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骨密度检测。OP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SPSS 21.0版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吉林省20岁以上居民OP患病率为10.22%,同男性(3.15%)相比,女性OP患病率较高(16.33%)。女性OP患病率是男性的5.929倍(OR=5.929,95%CI:3.797~9.258,P<0.001);城市居民OP患病率是农村居民的2.234倍(OR=2.234,95%CI:1.400~3.564,P=0.001);50~64岁、≥65岁组OP的患病率分别是20~49岁组的4.964、9.728倍(OR=4.964,95%CI:2.857~8.623,P<0.001;OR=9.728,95%CI:5.301~17.853,P<0.001);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OP的患病率较低(OR=0.303,95%CI:0.137~0.670,P=0.003);与体重正常人群相比,超重(OR=0.377,95%CI:0.255~0.558,P<0.001)和肥胖(OR=0.328,95%CI:0.182~0.591,P<0.001)人群更不易患OP,低体重(OR=4.215,95%CI:2.182~8.142,P<0.001)人群患OP的风险较高。结论 应重点关注女性、50岁以上人群、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者、低体重者,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筛查和管理,预防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患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高年级小学生血压偏高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冰 杨硕 +1 位作者 吴晓刚 刘虹涛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8-782,共5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小学生血压偏高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选取46所小学的4~6年级学生11375人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血压偏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 目的了解吉林省小学生血压偏高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选取46所小学的4~6年级学生11375人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血压偏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年级小学生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中血压偏高者占总调查人数的16.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六年级(OR=1.293,95%CI:1.142~1.463)、农村居住(OR=1.474,95%CI:1.328~1.637)、超重(OR=1.550,95%CI:1.341~1.791)、肥胖(OR=2.577,95%CI:2.301~2.885)、隔代家庭生活(OR=1.309,95%CI:1.072~1.599)、不规律早餐习惯(有时OR=1.157,95%CI:1.022~1.310)是吉林省高年级小学生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轻度消瘦(OR=0.566,95%CI:0.377~0.851)、大家庭生活方式(OR=0.828,95%CI:0.737~0.931)为吉林省小学生血压偏高的保护因素。结论吉林省小学生血压偏高率较高,建议社会、学校及家长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防控策略,逐步降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偏高 身体质量指数 学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吉林省肺结核病人登记报告情况分析
17
作者 王月梅 陈庭华 +1 位作者 李昕欣 唐旭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登记报告 肺结核病人 情况分析 严重 发病率 慢性传染病 上升趋势 中国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7
18
作者 张萍 于宝柱 +1 位作者 李欣欣 刘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现状及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以吉林大学第二、三临床医学院及长春市三个社区的27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123例(入组135例,失访12...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现状及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以吉林大学第二、三临床医学院及长春市三个社区的27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123例(入组135例,失访12例)和对照组113例(入组135例,失访2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每月随访1次,每次60 m in。干预组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糖尿病指导外,针对问题采取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每月指导1次,期间患者可以随时电话咨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实现一个阶段目标后,结合血糖监测情况对患者进行鼓励,使患者树立积极的健康信念。均于第6次随访后再次调查饮食治疗依从情况并检测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随机血糖(R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等。结果干预组在进行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后,与对照组在依从性评分、饮食治疗相关知识得分及FPG、RPG、HbA1 c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体质指数(BM 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能够根据教育对象的职业、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方面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对代谢控制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邱红 李晶华 +2 位作者 于丽莎 于涤 侯筑林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9,共9页
本文使用生命表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吉林省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主要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吉林省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8.12岁,其中男性为75.83岁,女性为80.61岁。与2010年第六次... 本文使用生命表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吉林省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主要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吉林省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8.12岁,其中男性为75.83岁,女性为80.61岁。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相比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1.94岁,其中男性提高了1.71岁,女性提高了2.17岁。分析疾病因素对人口死亡的影响,主要疾病致死率非常高,其中前10位死亡原因引起的死亡比例占98.94%,前4位死亡原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9%,影响较大的疾病包括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进一步分析主要疾病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发现,循环系统疾病是对人均预期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要想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进而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针对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的识别与干预体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公共安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生命表 去死因预期寿命 死因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策略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永光 李俊 胡静洁 《养殖技术顾问》 2009年第10期156-156,共1页
目前,我国的农户小规模饲养在畜牧业中仍占主导地位。农户散养比重大,畜禽流通量大,疫情复杂。在散养模式下,农牧民防疫意识差,给标准化管理,特别是兽医防检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笔者认为,饲养水平低,管理方式落后,防疫工作难... 目前,我国的农户小规模饲养在畜牧业中仍占主导地位。农户散养比重大,畜禽流通量大,疫情复杂。在散养模式下,农牧民防疫意识差,给标准化管理,特别是兽医防检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笔者认为,饲养水平低,管理方式落后,防疫工作难度大,是造成目前我国畜牧业现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发展趋势 标准化管理 防控 农户散养 规模饲养 防疫意识 饲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