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不同量级降雨下的降雨侵蚀力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爽 牛天一 +4 位作者 陈长胜 刘子琪 李云峰 纪玲玲 岳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目的]探究吉林省不同量级降雨条件下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该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980—2022年吉林省51个站点的逐日降雨数据,按雨量等级将其划分为不同量级降雨,采用Xie提出的日降雨侵蚀... [目的]探究吉林省不同量级降雨条件下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该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980—2022年吉林省51个站点的逐日降雨数据,按雨量等级将其划分为不同量级降雨,采用Xie提出的日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利用M-K突变检验、变异系数、气候倾向率分析吉林省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1980—2022年吉林省年均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为420.04 mm和1 967.12 MJ·mm/(hm^(2)·h),变异系数分别为0.27,0.2,均属中等变异;(2)1980—2022年,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随年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暴雨侵蚀力上升幅度最大,为57.7 MJ·mm/(hm^(2)·h·10 a),中雨侵蚀力上升幅度最小,为5.8 MJ·mm/(hm^(2)·h·10 a),大雨侵蚀力对年均降雨侵蚀力的贡献度最大,为36.68%;(3)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不均匀,中雨侵蚀力在全年均有发生,大暴雨侵蚀力仅发生在6—9月,10月至翌年5月中雨侵蚀力在年降雨侵蚀力中占主导地位,6—9月大雨和暴雨侵蚀力逐渐替代中雨侵蚀力在年降雨侵蚀力中起主导地位;(4)年均侵蚀性降雨量、年均降雨侵蚀力和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均呈现中南高东西低的格局。[结论]吉林省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区域特征明显,明确了各量级降雨易产生土壤侵蚀可能性较高的时间和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气象灾害风险防御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 侵蚀性降雨 时空分布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对烟叶生产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2
作者 王昕仪 黄微 +2 位作者 张莹 张婷婷 杨璐铭 《河北农机》 2025年第9期112-114,共3页
在全球气候发生变化这样的大背景下,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挑战主要源自极端气象灾害。吉林地区在我国北方属于重要的烟叶生产基地范畴,近些年来,干旱、洪涝以及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地频繁出现,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烟叶的生... 在全球气候发生变化这样的大背景下,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挑战主要源自极端气象灾害。吉林地区在我国北方属于重要的烟叶生产基地范畴,近些年来,干旱、洪涝以及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地频繁出现,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烟叶的生长周期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还存在致使烟叶出现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这样严重后果的可能性,进而给当地烟农造成数额巨大的经济损失。吉林地区烟叶生产情况是本文深入分析的对象,主要围绕气象灾害对其常见危害展开且探讨提高烟叶产量和确保烟叶质量的重要性,再根据分析探讨结果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措施为吉林地区乃至全国烟叶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路径,全面深入研究气象灾害对烟叶生产的危害及其应对策略,对保障国家烟草产业稳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且从更广泛层面看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烟叶生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悖论”现象在吉林省地区的表现 被引量:6
3
作者 岳元 王艳萍 +3 位作者 王琪 汪贵彬 林毅 罗新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5-231,共7页
利用吉林省有效的45个气象站1963—2012年的气象资料,分析50年吉林省20 cm口径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温度变化,着重分析"蒸发悖论"在吉林省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50年来吉林省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春季... 利用吉林省有效的45个气象站1963—2012年的气象资料,分析50年吉林省20 cm口径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温度变化,着重分析"蒸发悖论"在吉林省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50年来吉林省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春季的下降速率和下降的幅度最大,而夏、秋、冬三个季节中虽然存在小幅上升的变化趋势,但是并不显著。50年来吉林省整体上存在"蒸发悖论"。地理上,吉林省存在"蒸发悖论"现象气象站的数量呈自西向东逐步增加的分布形式,但悖论在长白山山区极少出现。不同年代际中,吉林省存在悖论的站点数量也不同,80年代最多,其后依次为00年代、70年代,90年代最少。从季节来看,春季全省存在悖论,其他三季悖论现象则以中部长春地区为中心,夏、秋两季向东部地区扩展,冬季向中部地区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悖论 全球变暖 时空分布 蒸发皿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成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玉英 李宇凡 +1 位作者 张婷 徐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60-1066,共7页
利用1961-2010年吉林省雾日统计资料,对吉林省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析了雾日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近50 a来,吉林省年和四季雾日的空间分布均呈东南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的分布特征;雾日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 利用1961-2010年吉林省雾日统计资料,对吉林省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析了雾日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近50 a来,吉林省年和四季雾日的空间分布均呈东南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的分布特征;雾日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8-9月多,10月至次年5月少,西部和中部地区雾日数月季变化呈现双峰型,东南部和东部地区呈现单峰型;雾大多数开始于夜间21时至次日早晨09时,结束于夜间22时至次日午后13时,持续时间多在6 h以下。近50 a来,除了春季雾日没有明显变化外,全省平均及各区域年和四季雾日均呈减少趋势;在2000年前后雾日数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雾日空间分布与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雾日趋于减少有人类活动导致的"热岛效应"、"干岛效应"、气溶胶密度加大等原因,也有气候趋于暖干化的自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成因 暖干化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璐 张兵兵 +3 位作者 王琪 王艳萍 高莉莉 史奎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7-202,共6页
利用吉林省1971—2010年的45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累计距平、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高桥公式计算并分析吉林省年蒸发皿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1971—2010年的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利用吉林省1971—2010年的45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累计距平、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高桥公式计算并分析吉林省年蒸发皿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1971—2010年的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春季蒸发下降速率最大,在夏、秋、冬三季中存在上升的趋势,但不显著。空间上看,全省蒸发皿蒸发量呈东部减少、中部部分减少、西部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季节的影响范围存在一定的变化。吉林省年实际蒸发量占蒸发皿年蒸发量的25%,实际蒸发量随时间呈微上升趋势,但不显著。在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气象因子中,风速和温度日较差是主要因素。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和温度日较差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其中温度日较差是实际蒸发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蒸发量变化趋势 高桥公式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秦润蒙 高强 《河南农业》 2023年第29期55-56,共2页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实现了广泛应用,这是一项包括农业气象服务在内的综合气象服务,该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农业气象科研开发的需求,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本文着重探讨了与...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实现了广泛应用,这是一项包括农业气象服务在内的综合气象服务,该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农业气象科研开发的需求,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本文着重探讨了与农业气象服务有关的现代信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农业气象服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秦润蒙 《河南农业》 2023年第32期51-52,共2页
近年,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气象灾害频发。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容易遭遇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下降,甚至造成农作物死亡,致使种植户蒙受经济损失... 近年,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气象灾害频发。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容易遭遇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下降,甚至造成农作物死亡,致使种植户蒙受经济损失。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强国时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应用。在农村地区,广大种植户也普遍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因此,应当将信息技术与农业气象服务相互结合,向广大农民推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实行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可以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本文将就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气象信息服务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服务 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灾害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夏季空中水资源分布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丽伟 许晖 +1 位作者 张一博 黄晓龙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利用吉林省1981—2015年50个气象站夏季逐日降水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吉林夏季有效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有效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夏季、同期各月,以及多雨年与少雨年均呈由南向西北... 利用吉林省1981—2015年50个气象站夏季逐日降水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吉林夏季有效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有效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夏季、同期各月,以及多雨年与少雨年均呈由南向西北和东部减少趋势。有效大气可降水量空间前3个模态分别为全区一致型、东西和南北差异型。近35 a吉林有效大气可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代际变化存在8 a的显著周期,降水转化率年际变化较平稳,年代际变化波动较大,存在9 a的显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大气可降水量 降水转化率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吉林省春季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9
作者 范玉鑫 邹爽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9期186-187,共2页
利用Micaps资料通过环流形势、物理量要素等方面对2016年吉林省春季一次大范围暴雨成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 h Pa南、北2支高空急流、500 h Pa冷涡和东部阻高、地面强气旋是此次暴雨发生的主要环流形势,850 h Pa偏东、西南2支急... 利用Micaps资料通过环流形势、物理量要素等方面对2016年吉林省春季一次大范围暴雨成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 h Pa南、北2支高空急流、500 h Pa冷涡和东部阻高、地面强气旋是此次暴雨发生的主要环流形势,850 h Pa偏东、西南2支急流为此次暴雨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吉林中部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区为暴雨主要发生落区,东部阻高导致降水时间较长是出现暴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高空冷涡 地面气旋 阻高 急流 吉林省 2016年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WRF模式数值预报可视化系统设计
10
作者 陈晖 范玉鑫 +1 位作者 陈杨 吴天亭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345-346,共2页
该文利用D3.JS组件,设计了一款以实时数据为数据源,主要显示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场等气象要素的大数据可视化系统。此系统可以直观地反映东北区域的整个气象要素分布和历史气象情况,能指导当前的气象工作。该系统中D3通过TOPOJSON的地... 该文利用D3.JS组件,设计了一款以实时数据为数据源,主要显示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场等气象要素的大数据可视化系统。此系统可以直观地反映东北区域的整个气象要素分布和历史气象情况,能指导当前的气象工作。该系统中D3通过TOPOJSON的地理信息数据绘制吉林省地图,通过编写的小程序将GRIDS数据解析为JSON格式的要素信息,将温度湿度数据解析为色斑图,将风的强度用色斑形式显示,根据风的方向数据绘制成风场动画图。When.js将系统任务分为地图绘制、GRIDS数据解析、公式计算和D3数据可视化4个部分。在大数据可视化当中最担心的交互速度问题,因为D3.JS优秀的封装性能使开发工作变得非常简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JS 大数据 可视化 气象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副高后部切变暴雨过程分析
11
作者 范玉鑫 邹爽 +1 位作者 陈扬 陈晖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9期204-207,共4页
本文利用加密站实时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25—26日吉林省一次副高后部切变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当副高呈东西带状分布时,与之相配合的北部冷涡持续南下,形成冷空气入侵,是导致西南... 本文利用加密站实时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25—26日吉林省一次副高后部切变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当副高呈东西带状分布时,与之相配合的北部冷涡持续南下,形成冷空气入侵,是导致西南急流所携带暖湿空气释放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水汽通量研究可以发现水汽的源地,水汽通量散度能判断出强降水的落区;强降水落区与K指数32℃弯曲的区域、700 h Pa垂直速度中心以及850 h Pa假相当位温能量锋区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副高后部 急流 冷式切变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ngle网络的群智感知隐私保护激励方法
12
作者 牟星宇 陈晖 +3 位作者 徐昕 江晓玲 李云峰 张鑫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8-1145,共8页
针对现有群智感知激励方法难以满足分布式环境下用户的隐私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Tangle网络的群智感知隐私保护激励方法TNIP(tangle network incentive policy)。首先,基于隐私保护思想,感知网络采用Tangle网络框架,分布式记录方式保... 针对现有群智感知激励方法难以满足分布式环境下用户的隐私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Tangle网络的群智感知隐私保护激励方法TNIP(tangle network incentive policy)。首先,基于隐私保护思想,感知网络采用Tangle网络框架,分布式记录方式保障网络安全性;其次,为防止恶意竞争和区块链带来的PoW(proof of work)门槛等问题,设计了PoW控制算法,降低参与门槛和恶意竞争;接着,借助基于ECDSA(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的数字签名方法增强了感知数据保护,使数据更安全;然后,利用量化评估模型对隐私泄露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再通过可信的里程碑交易控制网络风险,增强感知网络隐私性;最后,利用真实数据集,通过仿真试验对该文提出的TNIP方法的激励效果和隐私保护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NIP方法在三类任务的平均参与率较CSII(cross-space multi-interaction-based-dynamic incentive scheme)方法和TCS(tangle-net crowd sensing)方法分别提高了8.79%和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群智感知 激励方法 数字签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面和高空风速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谢今范 刘玉英 李宇凡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4-1434,共11页
利用1975-2012年吉林50个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和3个探空站测风资料,对地面和0.5~40km高空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高、低空风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吉林地面(10 m)年和四季平均风速均呈现中西部和东部近海区较大、东南... 利用1975-2012年吉林50个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和3个探空站测风资料,对地面和0.5~40km高空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高、低空风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吉林地面(10 m)年和四季平均风速均呈现中西部和东部近海区较大、东南部地区较小的空间分布特征;近38年吉林地面年平均风速平均每10年减少0.21 m·s^(-1),高于全国平均和大部分区域平均,大风区或大风季节的风速减小幅度最大;在1975-2012年期间,吉林高空风速随高度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对流层和平流层下层的夏季平均风速趋于减小,冬季平均风速趋于增加,而且冬季风速增加对年平均风速增加的贡献最大。大气环流系统对吉林地面和高空风速均有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观测环境的改变减小了地面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风速 高空风速 变化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霾过程气溶胶吸湿参数变化的多因素影响分析
14
作者 米家媛 邓也 +3 位作者 李昕翼 佟景哲 李娜 倪长健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0-1217,共8页
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的逐时观测数据,以及该时段同时次大气能见度(V)、相对湿度(RH)和二氧化氮(NO_(2))监测资料,通过耦合免疫进化算法和Mie散射理论反演气溶胶粒径吸湿增长因子(Gf).利用κ-kohler理论计算气溶胶吸湿参数κ,分析了... 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的逐时观测数据,以及该时段同时次大气能见度(V)、相对湿度(RH)和二氧化氮(NO_(2))监测资料,通过耦合免疫进化算法和Mie散射理论反演气溶胶粒径吸湿增长因子(Gf).利用κ-kohler理论计算气溶胶吸湿参数κ,分析了霾过程气溶胶吸湿参数κ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霾强度条件下,气溶胶吸湿参数κ分别为(0.142±0.092)、(0.149±0.088)、(0.191±0.061)和(0.200±0.041).气溶胶吸湿参数κ的解释变量集包括C_(BC),C_(BC)/C_(PM_(2.5)),C_(PM_(1))/C_(PM_(2.5))和C_(PM_(2.5))/C_(PM_(10))(C_(BC)、C_(PM_(1))、C_(PM_(2.5))、C_(PM_(10))分别为BC、PM_(1)、PM_(2.5)、PM_(10)的质量浓度),各变量对气溶胶吸湿参数κ的解释能力随霾强度的变化存在显著的差异.多因素GAM模型可以很好地表征气溶胶吸湿参数κ的变化特征(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在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霾条件下,对应的调整判定系数(R^(2))分别为0.303、0.488、0.504、0.631,压轴回归决定系数(R^(2))分别为0.327、0.517、0.558、0.739,残差平方和(RSS)分别为1.448、0.721、0.209、0.025.上述成果揭示了气溶胶吸湿参数κ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及其与灰霾演化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吸湿参数 霾强度 GAM模型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杨 王程程 徐昕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2期68-69,71,共3页
根据吉林省气象站土壤水分观测实际情况,选取敦化、延吉东、磐石、龙井、东丰、辉南、洮南等站点的观测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出现异常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法,同时也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壤水分自... 根据吉林省气象站土壤水分观测实际情况,选取敦化、延吉东、磐石、龙井、东丰、辉南、洮南等站点的观测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出现异常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法,同时也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土壤水分 数据异常 分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安县“三农”气象服务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解彦维 杨鹤 宋丹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5期205-206,共2页
分析农安县"三农"气象服务现状及当前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并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以期提高气象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三农”气象服务 服务现状 发展对策 吉林农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IS的气象视频会商导播软件的设计
17
作者 陈晖 陈杨 +2 位作者 全秋浩 赵男 许晖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前的视频导播系统一般由视频处理装置和专用硬件切换矩阵构成,这种导播系统可靠性很差。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DIS的视频软导播系统的设计。该软件系统由内核层网络驱动、应用层的指挥控制界面以及内核层与应用层之间的通信... 目前的视频导播系统一般由视频处理装置和专用硬件切换矩阵构成,这种导播系统可靠性很差。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DIS的视频软导播系统的设计。该软件系统由内核层网络驱动、应用层的指挥控制界面以及内核层与应用层之间的通信3个主要部分构成。与硬件导播系统相比,软导播系统实现了硬件通用化,布线网络化,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车载指挥控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IS 视频导播 实时监控 V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地区土壤水蚀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云飞 许翔驰 +3 位作者 马艳敏 全秋浩 吴玉洁 王冬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5,共8页
探讨长白山地区受极端降水、地形复杂、植被破坏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土壤侵蚀状况,可以研判该地区水土流失情况,为当地水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趋势及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长白山地区土壤水蚀的空间... 探讨长白山地区受极端降水、地形复杂、植被破坏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土壤侵蚀状况,可以研判该地区水土流失情况,为当地水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趋势及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长白山地区土壤水蚀的空间格局及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土壤水蚀与气候、植被覆盖度及地形驱动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20年长白山地区土壤水蚀模数均值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格局。相较于其他地类,草地、未利用地、林地更易发生土壤水蚀。近21 a来,土壤水蚀模数平均以0.0255 t/(hm^(2)·a)的速度上升,土壤水蚀模数表现为上升趋势的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8.3%,侵蚀等级总体以微度和轻度为主,且轻度侵蚀比例也呈增加趋势,表明该地区土壤侵蚀状况趋于好转,未来吉林市中北部和延边州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风险较高。土壤水蚀与降水、海拔高度及坡度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气温、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以负相关为主。海拔大于1000 m或坡度大于20°的草地、林地区域是水土防治的重点地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地区 土壤水蚀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气候变化 植被覆盖度 地形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平市区域站数据状态报警系统的介绍及其应用分析
19
作者 徐墨 刘星辰 郝禹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8期195-197,共3页
设计了一套四平市区域站数据状态报警系统,对接吉林省地面气象观测监控管理平台,实现站点数据异常信息告警。以标准EI(Event Information)形式接入吉林省气象综合业务监控与运维系统“天镜2.0”。基于此,对该系统的设计内容、平台架构... 设计了一套四平市区域站数据状态报警系统,对接吉林省地面气象观测监控管理平台,实现站点数据异常信息告警。以标准EI(Event Information)形式接入吉林省气象综合业务监控与运维系统“天镜2.0”。基于此,对该系统的设计内容、平台架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 数据状态 报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模拟 被引量:9
20
作者 谢今范 刘玉英 +2 位作者 王玉昆 张亮 于秀晶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7-1503,共7页
利用东北地区104个气象站1991~2010年观测资料和70个测风塔2009年6月~2010年5月测风资料,进行了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模式WRF进行风能资源空间模拟,以研究观测站点稀少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地... 利用东北地区104个气象站1991~2010年观测资料和70个测风塔2009年6月~2010年5月测风资料,进行了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模式WRF进行风能资源空间模拟,以研究观测站点稀少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气象站和测风塔揭示的大风区域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的高海拔地带。2中尺度模式WRF能够较好地模拟东北区域风速分布的气候特征,模拟结果既反映出平原大面积的大风区域,也可反映出山区因地形起伏造成的风速空间分布差异。3对风能资源参数模拟结果进行海拔高度订正,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70 m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300~500 W/m2之间,属于风能资源可利用区或较丰富区;在辽宁省西部、吉林省中部和黑龙江省中部丘陵以及东北地区东南部的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中高山区的70 m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可达300 W/m2以上,局部地方可达500 W/m2以上,风能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空间分布 数值模拟 风速 风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