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S管理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岩 张红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7期83-85,共3页
目的针对内分泌科在护理管理中实施6S管理模式的整体效果。方法研究资料为选取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内分泌科的34名医护人员,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各17名;分别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普通管理模式(常规组)和6S管理模式(实验组),对比分... 目的针对内分泌科在护理管理中实施6S管理模式的整体效果。方法研究资料为选取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内分泌科的34名医护人员,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各17名;分别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普通管理模式(常规组)和6S管理模式(实验组),对比分析6S管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不同管理模式后实验组的药品管理、仪器设备、服务态度和护理安全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常规组满意度(64.70%)低于实验组满意度(1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S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其可以有效提高内分泌患者的满意度,也可以整体提高内分泌科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模式 内分泌科 护理质量 满意度 普通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法在内分泌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卫 张晶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6期55-57,共3页
目的浅析内分泌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中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内分泌科自2019年1月起实施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自该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各选取38例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前抽取的38例为对照组... 目的浅析内分泌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中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内分泌科自2019年1月起实施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自该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各选取38例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前抽取的38例为对照组,实施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后抽取的38例为研究组,统计比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管理干预之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94.6±4.3)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97.3±4.6)分、医师配合度评分(98.2±5.1)分、查房质量评分(97.3±3.0)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98.4±3.6)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中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法的实施对于内分泌科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项目管理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内分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优管理模式用于内分泌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红梅 刘岩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5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创优管理模式用于内分泌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未应用创优管理模式,另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9年1—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干预组应用创优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 目的分析创优管理模式用于内分泌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未应用创优管理模式,另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9年1—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干预组应用创优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专科操作技能、服务态度、专科知识学习能力、职责履行、问题解决能力、服务意识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98.3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护理纠纷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6.67%(P<0.05);与对照组生活管理评分、症状管理评分、信息管理评分和情绪管理评分相比,干预组均明显偏高(P<0.05)。结论创优管理模式用于内分泌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内分泌科护理质量,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水平,能加深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减少护理纠纷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优管理模式 内分泌科 护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晶 李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5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应用于内分泌科的价值。方法筛选70名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该院工作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并在实施前后各抽取35例患者调查护理满意度,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层级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应用于内分泌科的价值。方法筛选70名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该院工作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并在实施前后各抽取35例患者调查护理满意度,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层级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分别为80.00%和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层级管理后护理管理、护理态度、护理时效、操作技能、护理文书及消毒隔离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层级管理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更高,分别为97.14%和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层级管理在内分泌科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内分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护理管理对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岩 张冬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5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对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内分泌科30名护理人员。2018年1—12月未实施三维护理管理,2019年1—12月开展三维护理管理,对实施前后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文书书写、基础...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对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内分泌科30名护理人员。2018年1—12月未实施三维护理管理,2019年1—12月开展三维护理管理,对实施前后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文书书写、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和特殊护理评分方面,实施后比实施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1、7.942、6.954、9.025,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方面,实施后分别是3.33%和93.33%,实施前分别是23.33%和73.33%,实施后均比实施前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4.320,P=0.023、0.038)。结论三维护理管理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明显,除提高满意和护理质量外,有助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时间 知识 逻辑 三维 内分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梅 刘岩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8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该院25名护理人员纳入至对照组,将2019年1—12月该院25名护理人员纳入至观察组中,对照组未采取持续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进行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同时在两个... 目的分析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该院25名护理人员纳入至对照组,将2019年1—12月该院25名护理人员纳入至观察组中,对照组未采取持续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进行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同时在两个阶段各抽取内分泌科室收治的50例患者参与研究,对比两组管理效果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患者管理、五常法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06、11.108、12.275、31.054、20.93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6.00%、82.00%,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过程中,联用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科 持续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机制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岩 张红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6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激励机制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来自该院内分泌科在职护士20名。随机排号后将其分为对照组(10名)和研究组(10名)。对照组护士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护士增加激励机制管理。对比... 目的分析激励机制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来自该院内分泌科在职护士20名。随机排号后将其分为对照组(10名)和研究组(10名)。对照组护士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护士增加激励机制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的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士在护理质量、护理服务、职业素质、科研教学以及科室管理等方面的评分都比对照组高(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38例),对照组为80.00%(32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激励机制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激励机制应用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绩效考核中,可以提高管理效果和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科 护理管理 绩效考核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输血科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明 邓卫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5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在医院输血科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9年2月—2020年8月该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4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和对照组(常规管理)各70例。对比两组管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及管理质量... 目的探究在医院输血科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9年2月—2020年8月该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4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和对照组(常规管理)各70例。对比两组管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及管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管理满意度(90.00%)较高,而不良事件发生率(5.71%)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输血指导、业务水准、沟通水平、风险管理各管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输血科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患者的管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促进管理质量水平显著提高,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和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输血科 持续质量改进 管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 管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与用血安全分析
9
作者 李明 邓卫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6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规范医院输血科管理对确保用血安全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8年度已开始执行规范化管理期间178例血样样本及输血事件纳入实验组,将该院2017年度行常规管理期间182例血样标本及输血事件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管理质量与输血不良... 目的研究分析规范医院输血科管理对确保用血安全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8年度已开始执行规范化管理期间178例血样样本及输血事件纳入实验组,将该院2017年度行常规管理期间182例血样标本及输血事件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管理质量与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血液报废率为2.81%低于对照组的23.63%(P<0.05);实验组试剂库存期、首袋发血时间以及红细胞库存期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资料完整率以及临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管理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输血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为1.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9%(P<0.05)。结论在医院输血科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度后可以降低血液报废率,并显著提升用血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科 规范化管理 用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明 邓卫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6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入吉林省一汽总医院9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6月使用常规管理方法作为常规组,2021年7—12月使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作为PDCA循环组。对比常规组和PDCA循环组的... 目的观察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入吉林省一汽总医院9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6月使用常规管理方法作为常规组,2021年7—12月使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作为PDCA循环组。对比常规组和PDCA循环组的输血科输血质量指标合格率、血液的返库率、输血科输血不规范情况的发生率。结果PDCA循环组输血科输血质量指标合格率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组血液的总返库率比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组输血科输血不规范情况的发生率比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好,能够提高输血合格率,减少血液返库率和输血不规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 PDCA循环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5S”管理在输血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明 邓卫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5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输血科质量管理中“5S”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输血科管理工作自2019年1月起实施“5S”管理,自该管理模式实施前(2018年1—12月)后(2019年1—12月)各抽取100份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管理后管理质量以及输血不良... 目的探究输血科质量管理中“5S”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输血科管理工作自2019年1月起实施“5S”管理,自该管理模式实施前(2018年1—12月)后(2019年1—12月)各抽取100份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管理后管理质量以及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血液样本管理后血液报废率低于管理组,实际库存期少于管理前,资料完整度高于管理前,红细胞库存期少于管理前,首袋发血时间少于管理前,管理后输血不良事件统计中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以及血友病的发生率与管理前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科质量管理中“5S”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科 质量管理 “5S”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隋晓婵 崔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7期1-4,共4页
目的探析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DN蛋白尿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疗效、肾功能情况、血糖及血脂水平... 目的探析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DN蛋白尿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疗效、肾功能情况、血糖及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尿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分别为(85.1±17.6)μg/min、(71.0±4.3)μmol/L、(4.1±1.0)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07.4±20.9)μg/min、(85.0±5.0)μmol/L、(5.6±1.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别为(4.1±0.4)mmol/L、(9.0±1.5)mmol/L、(7.0±1.4)mmol/L、(1.1±0.3)mmol/L、(7.0±1.2)%,均低于对照组的(5.7±0.6)mmol/L、(13.4±1.7)mmol/L、(8.5±2.3)mmol/L、(1.3±0.4)mmol/L、(7.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DN蛋白尿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可使其肾功能指标、血糖、血脂水平显著改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前列地尔 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