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斜位多平面重建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贺永斌 姜卫国 +1 位作者 王继萍 孙晓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MSCT斜位多平面重建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16排螺旋CT,对18例鼻外伤患者行横断面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并分析结果。结果18例中,3例X线侧位片显示阴性,CT图像显示骨折线。单纯鼻骨骨折12例、合并鼻中隔骨折3例、合并... 目的探讨MSCT斜位多平面重建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16排螺旋CT,对18例鼻外伤患者行横断面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并分析结果。结果18例中,3例X线侧位片显示阴性,CT图像显示骨折线。单纯鼻骨骨折12例、合并鼻中隔骨折3例、合并上颌骨骨折3例、鼻骨线形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5例。显示鼻骨骨折线全面、可靠,对碎骨片的数目、来源、移位或塌陷的情况显示清晰。结论斜位多平面重建诊断鼻骨骨折优于X线片和常规CT轴位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 骨折 M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沉默Beclin 1基因对维生素K_3损伤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闯 张宏宇 +2 位作者 孔晓霞 王广义 孙连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RNAi技术沉默Beclin1基因对维生素(vitamin K3,VitK3)引起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Psilencer3.1-siRNA-Beclin1重组质粒转入人肝癌SMMC-7721细胞,同时分别设立转染空质粒阴性对照组... 目的:探讨应用RNAi技术沉默Beclin1基因对维生素(vitamin K3,VitK3)引起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Psilencer3.1-siRNA-Beclin1重组质粒转入人肝癌SMMC-7721细胞,同时分别设立转染空质粒阴性对照组和转染试剂阴性对照。于48h后收集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及总蛋白,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eclin1基因表达。应用40μmol/LVitK3作用Beclin1-siRNA细胞株,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RNA重组质粒明显降低Beclin1 mRNA水平,抑制其蛋白表达。40μmol/LVitK3作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Beclin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而Beclin1-siRNA细胞株,Beclin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与40μmol/LVitK3作用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Psilencer3.1-siRNA-Beclin1转染人肝癌SMMC-7721细胞后,可有效抑制Becl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VitK3引起的Beclin1依赖性细胞自噬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基因 BECLIN 1 自吞噬作用 细胞凋亡 维生素K3 SMMC-772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窝中间皮动脉岛状皮瓣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路来金 宋良松 +2 位作者 宣昭鹏 刘彬 宫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设计以腘窝中间皮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方法:通过对10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的显微解剖研究,系统观测腘窝中间皮动脉及其上行支的起始、走行、外径、分支、伴行静脉及供血范围。结果:腘窝中间皮动脉均起自腘动脉;起始点位于股骨内外... 目的:设计以腘窝中间皮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方法:通过对10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的显微解剖研究,系统观测腘窝中间皮动脉及其上行支的起始、走行、外径、分支、伴行静脉及供血范围。结果:腘窝中间皮动脉均起自腘动脉;起始点位于股骨内外髁连线中点上方(28.50±4.92)mm;起点外径(1.92±0.12)mm;上行支长度(250.03±9.24)mm;末端外径(0.33±0.09)mm;皮支(21±3)条;供血范围在股后区25cm×10cm。有两条伴行静脉,外径(1.41±0.1)mm。结论:腘窝中间皮动脉上行支起点、走行恒定,外径较粗,有较多皮支和恒定的供血范围,可设计以股后为供区的逆行岛状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中间皮动脉 上行支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迟宝荣 陈立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13-614,共2页
SARS迅速席卷我国25个省份,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均发现了SARS病例.在与SARS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血的教训使我们在悲痛之余,也不禁引发我们予以深深地思考.
关键词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预防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5年《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载文被引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华 伦志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601,共6页
依据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和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2005年《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载文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该刊论文平均单篇... 依据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和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2005年《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载文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该刊论文平均单篇被引次数为1.70次,被引作者分布于国内23个省(直辖市)和部分国外作者,北京、湖南和广东发表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上的论文被引比率较高.在被引机构中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共有115种期刊引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被引分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延砚 黄东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99-702,共4页
关键词 游戏 临床应用 医院游戏专家 现代游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植入后的X线摄影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德国 曹殿波 徐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耳蜗植入 X线摄影 CT 人工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隔缺如及其伴随畸形的CT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卫国 王飞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8期721-723,共3页
目的 研究透明隔缺如及其伴随畸形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研究 3 6例透明隔缺如及其伴随畸形 ,分析其CT影像并进行脑室大小的测量。结果  3 6例病人中单纯透明隔缺如 4例 ,合并其它畸形 3 2例 ,共合并 6种脑先天性畸形 ,脑室测量显示... 目的 研究透明隔缺如及其伴随畸形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研究 3 6例透明隔缺如及其伴随畸形 ,分析其CT影像并进行脑室大小的测量。结果  3 6例病人中单纯透明隔缺如 4例 ,合并其它畸形 3 2例 ,共合并 6种脑先天性畸形 ,脑室测量显示透明隔缺如组的侧脑室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透明隔缺如是一种单纯性的或伴发的先天性畸形 ,通常引起脑室系统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隔 缺如 CT 诊断 脑先天性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胼胝体脂肪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姜卫国 朱万安 曲亚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6期524-525,共2页
目的 探讨胼胝体脂肪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 13例胼胝体脂肪瘤病人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3例病人共发现胼胝体脂肪瘤 15个 ,其它部位脂肪瘤 10个 ,CT显示胼胝体脂肪瘤多合并其它畸形 ,CT测量了病变的大小、形状、... 目的 探讨胼胝体脂肪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 13例胼胝体脂肪瘤病人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3例病人共发现胼胝体脂肪瘤 15个 ,其它部位脂肪瘤 10个 ,CT显示胼胝体脂肪瘤多合并其它畸形 ,CT测量了病变的大小、形状、数量及CT值。结论 胼胝体脂肪瘤可位于胼胝体区或胼胝体周围 ,CT具有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脂肪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PBMC中β_2AR和IL-12基因mRNA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亮 鲁继荣 +2 位作者 马青山 成焕吉 郭志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4,155,共4页
目的探讨β2受体(β2AR)和IL-12基因mRNA表达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白三烯受体(CysLT1-Receptor)基因表达水平与IL-12、β2AR基因表达的关系,以及儿童哮喘发作程度与β2AR和IL-12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提取哮喘儿童外周血白细胞,调取相关基... 目的探讨β2受体(β2AR)和IL-12基因mRNA表达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白三烯受体(CysLT1-Receptor)基因表达水平与IL-12、β2AR基因表达的关系,以及儿童哮喘发作程度与β2AR和IL-12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提取哮喘儿童外周血白细胞,调取相关基因,对电泳结果通过电泳凝胶定位成像仪成像,应用1D-凝胶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哮喘组患儿白细胞IL-12、β2A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哮喘发作时IL-12基因表达与β2AR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34,P=0.001),与CysLT1-Receptor基因表达呈负相关(r=-0.92,P=0.001);β2AR与CysLT1-Receptor呈负相关(r=-0.85,P=0.003)。IL-12基因表达与哮喘发作程度无关(P=0.16);β2AR基因的表达与哮喘发作程度呈负相关(P=0.003)。结论IL-12、β2AR和CysLT1-Receptor基因在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IL-12基因表达与哮喘的发作程度无关,β2AR基因表达与哮喘的发作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基因 Β2受体 白介素12 白三烯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貌似乳腺叶状肿瘤的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旭 金美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患者女性,34岁,既往有卵巢囊肿手术史。以左侧腰痛1年为主诉,无其它泌尿系感染、血尿等症状。CT示左肾上极可见1肿物,大小8 cm×7 cm。患者行左侧肾脏切除术后随访5个月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理检查眼观:左肾大小15 cm×9 cm... 患者女性,34岁,既往有卵巢囊肿手术史。以左侧腰痛1年为主诉,无其它泌尿系感染、血尿等症状。CT示左肾上极可见1肿物,大小8 cm×7 cm。患者行左侧肾脏切除术后随访5个月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理检查眼观:左肾大小15 cm×9 cm×6 cm,肾上极可见约8 cm×7 cm×6 cm圆形肿物、无完整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 形似叶状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透明隔移位的CT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卫国 曲亚罡 佟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6期516-517,共2页
目的 研究先天性透明隔移位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CT检查透明隔移位 2 4例 ,分别测量透明隔与大脑镰及中线移位的程度。结果  2 4例中透明隔向左移位 12例 ,向右移位 12例 ,左侧脑室扩张 9例 ,右侧脑室扩张 10例。透明隔移位的... 目的 研究先天性透明隔移位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CT检查透明隔移位 2 4例 ,分别测量透明隔与大脑镰及中线移位的程度。结果  2 4例中透明隔向左移位 12例 ,向右移位 12例 ,左侧脑室扩张 9例 ,右侧脑室扩张 10例。透明隔移位的测量提示透明隔偏离大脑镰及中线。结论 透明隔移位是一种轻度的先天性发育畸形 ,它多导致一侧脑室扩张 ,其重要特征是透明隔偏离大脑镰及中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诊断 先天性透明隔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和眼底病变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67
13
作者 周也群 陈超 +33 位作者 陈露 刘翠青 贾超 王俊平 杨杰 刘丹 郑惠莲 高喜容 王萍 曹蓓 严超英 颜夏琳 陈冬梅 冯冉冉 连朝晖 何玲 庄思齐 刘江勤 金顺祥 李杨芳 周向明 郑虔 刘光辉 康文清 刘大鹏 韦秋芬 吴高强 刘国华 胡勇 裘刚 朱艳萍 李明霞 德吉梅朵 扇敏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筛查反映中国大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ROP调查协作组在中国大陆7个行政区域首先邀请有能力行ROP筛查的医院,从新生儿生后第4周或纠正胎龄32周行初次眼... 目的通过多中心筛查反映中国大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ROP调查协作组在中国大陆7个行政区域首先邀请有能力行ROP筛查的医院,从新生儿生后第4周或纠正胎龄32周行初次眼底检查,使用统一型号的间接眼底镜和电子眼底镜,依据ROP分期决定随访方案,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培训、考核认证的ROP筛查医生,参照ROP国际分类法诊断和分期。结果中国7个行政区共22家医院6 091例出生体重〈2 000 g或胎龄〈34周的早产儿或因重大疾病进行了氧疗(≥5 d)的新生儿中,ROP924例,发生率为15.2%。轻度ROP(1和2期)92.3%(853/924),重度ROP(3期及以上)7.7%(71/924),急进型ROP患儿7例。行激光或手术治疗69例,均为ROP 3期以上病例。924例ROP患儿胎龄28~36+5(30.2±2.2)周,出生体重624~3 400(1 364±344)g。呈现出生体重越低和出生胎龄越小ROP发生率逐渐增高趋势,出生体重越低和出生胎龄越小轻度ROP的发生率未见逐渐增高的趋势。ROP 4~5期仅出现在出生胎龄〈30周和出生体重〈1 250 g的新生儿。妇幼保健院较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儿科ROP发生率低,但重度ROP发生率高。结论中国大陆ROP发生率为15.2%,出生胎龄〈30周ROP发生率为46.9%,出生体重〈1 500 g ROP发生率为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发生率 流行病学特征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嘧达莫预处理对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学颖 王伟力 +1 位作者 董春鈺 杨志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DP)预处理对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应用不同剂量DP(B组:0.1mg·kg-1、C组:0.2mg·kg-1、D组:0.4mg·kg-1)进行预处理,并与盐水预处理组(...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DP)预处理对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应用不同剂量DP(B组:0.1mg·kg-1、C组:0.2mg·kg-1、D组:0.4mg·kg-1)进行预处理,并与盐水预处理组(A组)进行对照,分别检测移植前、移植后6h血清肝酶谱及移植前、移植后1h及6h肝组织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C、D组与A组比较能明显降低移植后血清肝脏酶学水平、增加组织内NO水平、降低MPO水平(P<0.01),C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DP预处理能够对大鼠原位肝移植的IRI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嘧达莫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肿瘤的诊疗:基于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共识 被引量:43
15
作者 方文涛 傅剑华 +18 位作者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陈刚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4-417,共4页
胸腺肿瘤是胸部实体肿瘤中相对罕见的一个类型[1]。在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93/100万,这大致为肺癌发病率的1/100、食管癌发病率的1/25。此发病率高于北美报告的胸腺肿瘤发病率[2.14/100万;基于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 胸腺肿瘤是胸部实体肿瘤中相对罕见的一个类型[1]。在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93/100万,这大致为肺癌发病率的1/100、食管癌发病率的1/25。此发病率高于北美报告的胸腺肿瘤发病率[2.14/100万;基于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不过,SEER数据库也显示,胸腺肿瘤在亚裔中的发病率(3.74/100万)要远高于白人(1.89/100万),且与中国的数据接近。这意味着,胸腺肿〈br〉 瘤在不同的种族和种属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与此同时,这两个登记系统均只记录了临床上已处于进展期的“恶性肿瘤”;许多尚处于早期的低级别病变被视作“良性肿瘤”,故未予登记。因此,胸腺肿瘤的确切发病率被大大低估了。随着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的筛查日益推广,更早期的胸腺肿瘤也有望被及早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中国 EPIDEMIOLOGY 多中心 癌发病率 协作 诊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临床早期胸腺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效果及长期生存率的比较 被引量:21
16
作者 汪灏 谷志涛 +21 位作者 丁建勇 谭黎杰 傅剑华 沈毅 魏煜程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53-45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相比开放手术治疗早期(Masaoka-Koga Ⅰ期或Ⅱ期)胸腺恶性肿瘤在理论上具有优势,然而尚未有研究报道其在长期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基于中国胸腺肿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相比开放手术治疗早期(Masaoka-Koga Ⅰ期或Ⅱ期)胸腺恶性肿瘤在理论上具有优势,然而尚未有研究报道其在长期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基于中国胸腺肿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的数据库对此进行了研究。方法以数据库中1994年到2012年间的1,117例早期(Masaoka-Koga Ⅰ期或Ⅱ期)胸腺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41例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876例行开放手术。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与围手术期结果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胸腔镜组的全胸腺切除比例更高(80.5%vs73.9%,P=0.028),根治性切除率更高(98.8%vs 88.7%,P<0.000),而复发率更低(2.9%vs 16.0%,P<0.001),5年无瘤生存率更高(92%vs 83%,P=0.011),而两组的5年生存率接近(92%vs 92%,P=0.1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WHO分型、Masaoka-Koga分期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胸腺恶性肿瘤长期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胸腺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开放手术相比其围手术期效果更好,肿瘤学疗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恶性肿瘤 胸腺切除术 胸腔外科 开胸手术 VIDEO-ASSISTED hT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岚峰 王姝 +1 位作者 董均树 李竹琴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常温缺血组;B组为常温硝酸甘油治疗组;C组为低温缺血组;D组为低温硝酸甘油治疗组;E组为对照组。结果A组心电图的阳...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常温缺血组;B组为常温硝酸甘油治疗组;C组为低温缺血组;D组为低温硝酸甘油治疗组;E组为对照组。结果A组心电图的阳性率最高,B组其次,E组最低,C组次低,D组介于B组与C组之间。低温C组的左心室功能较常温A组增加。比较A组、C组、E组的病理切片,E组正常,A组的阳性切片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疏松化,肌纤维呈颗粒状(早期缺血改变),C组以心外膜血管扩张充血,心肌细胞间水肿,局灶性心肌细胞疏松化为主。结论亚低温能减轻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心肌损伤,改善左心室功能,对硝酸甘油的扩张冠状血管作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心肌缺血 垂体后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60
18
作者 唐举玉 魏在荣 +26 位作者 张世民 汪华侨 章一新 顾立强 刘元波 沈余明 路来金 王欣 徐永清 梅劲 张家平 赵洪伟 王健 章伟文 韩岩 郑和平 劳杰 陈宏 巨积辉 陈世新 王达利 柴益民 穆籣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共2页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供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和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瓣移植 血管蒂皮瓣 局部旋转皮瓣 游离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供区 受区 带蒂皮瓣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谷志涛 傅剑华 +19 位作者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59-464,共6页
背景与目的探采用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胸腺肿瘤多中心回顾性数据库,探讨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Masaoka-Koga分期Ⅰ期、Ⅱ期且术前没有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胸腺切除程度,分为胸腺切除组及胸腺瘤... 背景与目的探采用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胸腺肿瘤多中心回顾性数据库,探讨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Masaoka-Koga分期Ⅰ期、Ⅱ期且术前没有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胸腺切除程度,分为胸腺切除组及胸腺瘤切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共有1,04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胸腺切除组入组796例患者、胸腺瘤切除组入组251例患者。对于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患者,胸腺切除组术后的MG的缓解率明显优于胸腺瘤切除组(91.6%vs 50.0%,P<0.001)。胸腺切除组的10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90.9%,胸腺瘤切除组的10年OS为89.4%,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32)。胸腺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3.7%,胸腺瘤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6.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9)。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对于Masaoka-Koga Ⅰ期患者,胸腺切除组和胸腺瘤切除组在复发率上没有差异(3.2%vs 1.4%,P=0.259);然而在Masaoka-Koga Ⅱ期患者中,胸腺切除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胸腺瘤切除组的复发率(2.9%vs 14.5%,P=0.001)。结论胸腺切除是治疗胸腺上皮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Masaoka-Koga Ⅱ期及合并MG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 胸腺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术后生存的初步分析--ChART数据库回顾性结果 被引量:18
20
作者 汪昉睿 庞烈文 +20 位作者 傅剑华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谷志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8-424,共7页
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对胸腺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比较单纯胸腺瘤与合并肌无力胸腺瘤患者的手术预后。方法 1992年至2012年中国胸腺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 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对胸腺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比较单纯胸腺瘤与合并肌无力胸腺瘤患者的手术预后。方法 1992年至2012年中国胸腺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数据库录入的18个胸外科中心诊断胸腺瘤并接受相关手术的患者分为合并重症肌无力组(合并组)和单纯胸腺瘤组(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共1,8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合并肌无力组及单纯胸腺瘤组分别421人和1429人,行胸腺全切的比例分别是91.2%和71.0%(P<0.05);肌无力组患者的WHO病理类型多分布于AB、B1和B2型,优于单纯胸腺瘤组(P<0.05);合并肌无力组的Masaoka分期较早(I和Ⅱ期)的比例高于单纯胸腺瘤组。5年和10年的总体生存率在MG组和非MG组中分别为93%和88%;83%和81%(P=0.034);在Masaoka III、IVa和IVb期胸腺瘤患者中,合并肌无力患者的生存曲线高于单纯胸腺瘤患者(P=0.003)。在进展型胸腺瘤患者中,MG组和非MG组患者的Masaoka III、IVa、IVb的构成比相似,组织学结果中,MG组的AB/B1/B2/B3型的比例高于C型比例更高的非MG组(P<0.001)。整体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MG、WHO分型、Masaoka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放疗和临床切除状况均为预后的影响因素。而在多因素分析中,WHO分型、Masaoka分期和临床切除状况是独立的预后预测指标。结论虽然重症肌无力不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但是在胸腺瘤患者中,合并MG的患者预后较优,尤其是Masaoka分期晚期的患者,可能与疾病的早期发现、病理类型分布相对较好、整体R0切除率较高以及复发率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