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模量与表观密度的分段函数关系用于股骨近端的结构模拟 被引量:22
1
作者 朱兴华 宫赫 +1 位作者 白雪飞 王福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7,共8页
目前 ,在用功能适应性理论与有限元相结合 ,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骨再造时 ,大多数研究者对于不同的表观密度 ,都是将表观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关系取为一种形式。由于松质骨的各向异性 ,其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 ,认为用一个统一的模型来... 目前 ,在用功能适应性理论与有限元相结合 ,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骨再造时 ,大多数研究者对于不同的表观密度 ,都是将表观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关系取为一种形式。由于松质骨的各向异性 ,其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 ,认为用一个统一的模型来描述其结构性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松质骨胞元模型理论 ,提出与实际更加接近的松质骨弹性模量与表观密度的分段函数关系 ,使得弹性模量与表观密度关系的确立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Mullender等[1] 提出的骨自我组织控制过程微分方程来控制骨再造过程 ,与有限元相结合 ,将这种松质骨的弹性模量与表观密度的分段函数关系应用到股骨近端结构的模拟预测中 ,不但能根据模拟得到的内部密度分布给出其内部结构的具体胞元结构形式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迭代的收敛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模拟 骨自我组织控制过程 骨功能适应性理论 有限元 股骨近端 分段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变时滞Lotka-Volterra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被引量:7
2
作者 盖平 黄庆道 付苗苗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7-370,共4页
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研究了具变时滞Lotka Volterra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得到一些新结果,推广并改进了已有的一些相关结果.
关键词 全局渐近稳定性 LOTKA-VOLTERRA系统 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退化非线性扩散方程所支配系统的周期最优控制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春朋 柯媛元 王泽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研究由退化非线性扩散方程所支配系统的周期最优控制问题. 利用抛物正则化方法和弱收敛技巧, 证明了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最优控制 周期性 退化性 非线性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振动控制系统响应鲁棒性分析的三种分析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塑寰 陈宇东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由于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系统控制性能的变坏。因此,在结构振动控制中参数不确定性的概念将起到重要作用。文中讨论不确定性振动控制系统响应鲁棒性问题。系统的不确定参数可用三种模型描述,并给出响应鲁棒性分析的三种方法,最... 由于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系统控制性能的变坏。因此,在结构振动控制中参数不确定性的概念将起到重要作用。文中讨论不确定性振动控制系统响应鲁棒性问题。系统的不确定参数可用三种模型描述,并给出响应鲁棒性分析的三种方法,最后给出这三种方法的比较,并用一个数值例子说明其应用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系统 振动控制 响应鲁棒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机匣系统碰摩的灵敏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义民 闻邦椿 刘巧伶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0,29,共3页
针对仅考虑质量偏心的Jeffcott转子碰摩的动力学方程 ,进行了转子 -机匣系统碰摩的灵敏度研究 ,分析了转轴刚度和阻尼、定子刚度和阻尼、偏心距和定子径向刚度对灵敏度的影响 ,并给出了数值分析解 ;讨论了参数的变化对碰摩的产生和影响 。
关键词 转子-机匣系统 碰摩 灵敏度 旋转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摩转子系统的随机响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义民 闻邦椿 刘巧伶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5-575,587,共22页
针对仅考虑质量偏心的 Jeffcott转子碰摩的动力学方程 ,进行了转子碰摩系统的随机响应分析 ,研究了把转轴刚度和阻尼、偏心距和定子的刚度作为随机参数的随机系统的响应 ,并给出了数值分析解 ;讨论了参数的随机变化对转子碰摩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 转子系统 旋转机械 碰摩 随机响应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亏损系统模态优化控制Riccati方程的求解方法
7
作者 陈宇东 陈塑寰 连华东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4-720,共7页
讨论亏损重复特征值的Riccati方程的模态控制算法.由于亏损特征值的Jordan块矩阵的阶数m小于状态方程的阶数n,即m<<n;所提出的模态控制算法可极大地减少计算工作量.其中的数值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模态优化控制算法 RICCATI方程 亏损系统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控制系统反馈增益向量的灵敏度分析
8
作者 陈宇东 陈塑寰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根据振动系统的模态控制方程,利用状态反馈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极点配置法,文中提出计算模态反馈增益向量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导模态反馈增益向量灵敏度分析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涉及开环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以及模态控制矩阵的... 根据振动系统的模态控制方程,利用状态反馈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极点配置法,文中提出计算模态反馈增益向量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导模态反馈增益向量灵敏度分析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涉及开环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以及模态控制矩阵的灵敏度,由于在方法的推导过程中使用了模态控制方程,因此避免了非常复杂的数学推演。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一桁架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振动控制 模态增益向量计算 增益向量的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神经掌支肌电图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逄紫千 王可人 +3 位作者 叶玉琴 张欣 刘明军 黄庆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6-849,共4页
目的:通过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掌支纤维(PCBm)肌电图检测及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探讨CTS患者PCBm的电生理异常,阐明PCBm肌电图检测在C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检测确诊为CTS的50例患者为CTS组,并以3... 目的:通过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掌支纤维(PCBm)肌电图检测及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探讨CTS患者PCBm的电生理异常,阐明PCBm肌电图检测在C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检测确诊为CTS的50例患者为CTS组,并以3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NCS检测。记录正中神经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Amp)、远端潜伏期(Lat)、运动传导速度(MCV);记录指3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Amp、Lat、感觉传导速度(SCV),同时进行PCBm肌电图检测,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TS患者(100%)均出现正中神经传导检测异常,主要表现为CMAP远端Lat延长(P<0.01),指3SCV减慢及Lat延长(P<0.01),显示为正中神经腕部损伤;其中20例(29只手,45.3%)患者PCBm SCV减慢(P<0.01),Lat延长(P<0.01),提示PCBm损伤。结论:CTS患者常出现PCBm损伤,PCBm损伤可作为传统CTS神经电生理检测的补充,可做为CTS超出腕部损伤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掌支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骨折钛小夹板固定骨折线稳定性体外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春丽 朴正国 +2 位作者 吴安平 吴宏 刘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研究下颌骨骨折钛小夹板固定功能负载条件下不同部位骨断端的稳定性。方法 :建立下颌角、下颌体部颏孔区及正中联合区三种单一线性下颌骨骨折体外模型 ,用MNS10 4型钛小夹板及M 2 .0B单皮质螺钉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骨折固定。对固... 目的 :研究下颌骨骨折钛小夹板固定功能负载条件下不同部位骨断端的稳定性。方法 :建立下颌角、下颌体部颏孔区及正中联合区三种单一线性下颌骨骨折体外模型 ,用MNS10 4型钛小夹板及M 2 .0B单皮质螺钉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骨折固定。对固定后的下颌骨骨折模型进行体外模拟功能负载。测定下颌功能活动时骨折断端弯曲及扭转运动位移量大小。应用Origin6 .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处理。结果 :单一钛小夹板沿中线固定下颌角区、体部颏孔区及正中联合区骨折骨断端均产生较大的弯曲及扭转移位。应用单夹板外斜线固定下颌角骨折扭转移位量降低明显 ,双钛夹板固定体部及正中联合区骨折断端弯曲及扭转移位都显著降低。结论 :单一钛小夹板沿外斜线固定下颌角骨折有利于对抗断端扭转移位 ,双钛夹板平行放置固定体部及正中联合区骨折既能有效地对抗弯曲移位 ,又能有效地对抗扭转移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钛小夹板 骨折线 稳定性 体外模型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endariz环和斜Armendariz环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颖 杜现昆 谢敬然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3-257,共5页
讨论Armendariz环的商环是否仍为Armendariz环.应用Gauss引理及形式矩阵,证明了惟一分解整环(UFD)关于主理想的商环是Armendariz环,给出了R[x]/(x2-1)为Armendariz环的条件.将一些Armendariz环的结果推广到斜Armendariz环.不但推广了已... 讨论Armendariz环的商环是否仍为Armendariz环.应用Gauss引理及形式矩阵,证明了惟一分解整环(UFD)关于主理想的商环是Armendariz环,给出了R[x]/(x2-1)为Armendariz环的条件.将一些Armendariz环的结果推广到斜Armendariz环.不但推广了已有文献的结论,而且提供了Armendariz环的新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ENDARIZ环 REDUCED环 斜ARMENDARIZ环 惟一分解整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摆大振幅振动的解析逼近解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鹏松 孙维鹏 吴柏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4,共3页
构造了单摆大振幅振动的高精度解析逼近周期和周期解。首先,利用Maclaurin展开和Chebyshev多项式加速技术将单摆振动方程中的正弦型恢复力用三次多项式近似代替,得到一个Duffing型方程;然后,将牛顿法与谐波平衡法结合起来建立Duffing方... 构造了单摆大振幅振动的高精度解析逼近周期和周期解。首先,利用Maclaurin展开和Chebyshev多项式加速技术将单摆振动方程中的正弦型恢复力用三次多项式近似代替,得到一个Duffing型方程;然后,将牛顿法与谐波平衡法结合起来建立Duffing方程的解析逼近周期及周期解,从而给出单摆振动的解析逼近解。因此,在求解过程中避免了关于参数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出现,只需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就能建立单摆振动的解析逼近周期及周期解。几乎在振幅(初始摆角)的全部取值范围内,与数值方法给出"精确"周期及周期解比较,得到的解析逼近解都有很高的逼近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摆 大振幅 解析逼近 牛顿法 谐波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计算流体对曲线边界的作用力 被引量:12
13
作者 施卫平 祖迎庆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通过分析格子Boltzmann方法中边界受力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两种用LB方法计算边界受力的方法———动量转换法和应力积分法,其中动量转换法较为可靠、准确,且易于执行.应用LB方法模拟了圆柱绕流问题,并计算出圆柱的阻力系数.通过模拟凹坑... 通过分析格子Boltzmann方法中边界受力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两种用LB方法计算边界受力的方法———动量转换法和应力积分法,其中动量转换法较为可靠、准确,且易于执行.应用LB方法模拟了圆柱绕流问题,并计算出圆柱的阻力系数.通过模拟凹坑表面的层流流动,发现随着Re数的增大,凹坑表面的阻力系数逐渐接近平板的阻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方法 动量转换法 应力积分法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疲劳试验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逄紫千 王可人 +3 位作者 叶玉琴 张欣 刘明军 黄庆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2-655,共4页
目的: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测中的疲劳试验,阐明疲劳试验对MG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MG患者,对面神经进行静息状态低频RNS检测,并进行疲劳试验,分别疲劳1和2min,在疲劳结束后的即刻、休息1min及2min... 目的: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测中的疲劳试验,阐明疲劳试验对MG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MG患者,对面神经进行静息状态低频RNS检测,并进行疲劳试验,分别疲劳1和2min,在疲劳结束后的即刻、休息1min及2min再进行RNS检测。分析静息及疲劳后不同时间点RNS中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递减百分率的差异。结果:低频RNS疲劳试验各时间点CMAP波幅递减幅度均较静息状态递减幅度明显,30例患者中以疲劳2min后休息1min RNS递减幅度最明显。30例患者中12例患者RNS静息状态下CMAP波幅未见明显递减现象,而疲劳后CMAP波幅递减明显。结论:低频RNS疲劳试验可明显提高MG患者的诊断率,尤其对于静息状态下RNS检测正常的MG患者有效。检测时以疲劳2min后休息1min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矫治器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旭 孙新华 +1 位作者 郭克峰 李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7-909,F0003,共4页
目的:探索运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Tip-Edgeplus差动直丝弓矫治器力学分析模型。方法: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上颌骨,采用Mimics软件重建颌骨与牙列;采用Geomagic studio6.0软件在牙根表面向外均匀扩展0.25mm生成牙周膜;利用Ansys软件建立T... 目的:探索运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Tip-Edgeplus差动直丝弓矫治器力学分析模型。方法: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上颌骨,采用Mimics软件重建颌骨与牙列;采用Geomagic studio6.0软件在牙根表面向外均匀扩展0.25mm生成牙周膜;利用Ansys软件建立Tip-Edge plus托槽模型,然后进行颌骨、牙列与托槽的组装,以托槽槽沟的边界为依据分段建立直径为0.508mm的圆形弓丝模型。结果:建立了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模型包括上颌骨、牙槽骨、牙列、托槽和弓丝。与上颌各个牙齿相对应的托槽模型的轴倾角、转矩角等数据与实体托槽的数据是相一致的。利用Ansys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此时对模型施加一定的约束与载荷之后即可进行相应的有限元分析。结论:结合运用Mimics、Ansys、Geomagic studio软件建立的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矫治器的有限元实体模型真实有效,其方法简便实用,可根据需要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不同的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矫治器 上颌骨 上颌牙列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内翻引起胫骨平台内侧骨质增生的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东 董心 +2 位作者 刘百奇 庄玲 朱兴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1-396,共6页
本研究首先采用非线性骨再造速率方程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引入拓扑优化思想,从不确定外形出发,模拟了正常力学环境下的胫骨上端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然后以得到的正常力学环境下的胫骨上端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为初始模型,根据骨质增生形... 本研究首先采用非线性骨再造速率方程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引入拓扑优化思想,从不确定外形出发,模拟了正常力学环境下的胫骨上端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然后以得到的正常力学环境下的胫骨上端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为初始模型,根据骨质增生形成的过程,提出膝内翻时胫骨平台上所受压力的分布随内翻角度的变化以及骨质增生过程中平台上受力分布和骨刺上压力分布改变的假设。模拟了膝内翻引起胫骨平台内侧的骨质增生。在模拟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种符合骨质增生生理过程的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再造非线性方程 拓扑优化 有限元方法 骨质增生 膝内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谐波振子的改进解析逼近解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鹏松 吴柏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研究达芬 -谐波振子的解析逼近解。所谓达芬 -谐波振子是指当位移远小于 1时 ,系统可化为三次非线性振子 ,而当位移远大于 1时 ,该系统则化为线性谐波振子。通过将变形后的控制方程的线性化与谐波平衡法组合起来 ,我们建立了达芬 -谐波... 研究达芬 -谐波振子的解析逼近解。所谓达芬 -谐波振子是指当位移远小于 1时 ,系统可化为三次非线性振子 ,而当位移远大于 1时 ,该系统则化为线性谐波振子。通过将变形后的控制方程的线性化与谐波平衡法组合起来 ,我们建立了达芬 -谐波振子频率及周期解的改进解板逼近。改进的解析逼近在振幅的全部取值范围内 ,包括振幅趋于零及无穷的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子 逼近解 无穷 谐波平衡法 周期解 振幅 线性化 频率 控制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上端外部形状及内部结构的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易军 宫赫 +4 位作者 刘百奇 董均树 陈塑寰 朱东 孟广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3-565,579,共4页
目的,进行胫骨上端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的模拟。方法,采用高阶非线性骨再造速率方程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引入拓扑优化的思想,选取大于模拟的胫骨上端外形的模拟域,从不固定外形出发,对正常力学环境下的胫骨上端内部结构及外部形状进行模... 目的,进行胫骨上端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的模拟。方法,采用高阶非线性骨再造速率方程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引入拓扑优化的思想,选取大于模拟的胫骨上端外形的模拟域,从不固定外形出发,对正常力学环境下的胫骨上端内部结构及外部形状进行模拟。结果,模拟的胫骨上端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与真实结构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上端 外部形状 内部结构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大上颌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芳 胡敏 +1 位作者 李洪 郭克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5-748,F0003,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研究牙支抗快速扩大上颌与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大上颌在相同载荷条件下上颌骨的生物力学反应,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为以牙齿为支抗扩弓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二为...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研究牙支抗快速扩大上颌与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大上颌在相同载荷条件下上颌骨的生物力学反应,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为以牙齿为支抗扩弓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二为以牙齿和种植体为支抗扩弓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一与模型二均进行水平方向20N扩弓力的加载。分别计算2种加载条件下各点的X、Y、Z轴位移,评价正畸载荷下上颌骨及牙齿的应力分布和位移趋势。结果:2个模型均表现为水平方向上,腭中缝打开量前大后小;冠状面上,从牙槽骨到颅底,打开量呈底边向下的三角形。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呈冠颊向根舌向倾斜移位。但模型二中位移差量不如模型一明显。模型二中牙齿应力值低于模型一。结论: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弓与临床常用的固定螺旋快速扩弓方法相比,宽度开展的矫形效果能够增加骨性效应,减小牙性效应,减轻了上磨牙颊倾、舌尖下垂、下颌平面开大等不利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腭部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 快速扩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力学生物学因素耦联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计算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浩 朱兴华 +1 位作者 宫赫 杨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5-390,396,共7页
目的是研究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在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中的作用。根据骨重建的生理过程,在基本多细胞单位(BMUs)层次建立了一个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耦联的,带有时间历程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计算模型。通过调整模型中的力学因素和生物... 目的是研究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在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中的作用。根据骨重建的生理过程,在基本多细胞单位(BMUs)层次建立了一个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耦联的,带有时间历程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计算模型。通过调整模型中的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模拟了妇女绝经期骨量变化过程,其模拟结果与Recker等[1]临床观测结果非常接近。可见,本研究提出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计算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松质骨的骨质疏松过程,为中老年群体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质骨 骨质疏松 计算模型 力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