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
1
作者 李俐 马颖哲 张桂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1-625,共5页
目的:以纯化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蛋白为抗原,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rhIL-12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鉴定,为肿瘤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工具。方法:以纯化的rhIL-12p70免疫BALB/C小鼠,... 目的:以纯化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蛋白为抗原,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rhIL-12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鉴定,为肿瘤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工具。方法:以纯化的rhIL-12p70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用间接ELISA法筛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及多次克隆化,培养制备杂交瘤细胞系,用clutathione sepharose 4B进行纯化。采用间接ELISA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对McAb的Ig亚类(型)腹水效价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建立了3株持续分泌rhIL-12p70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3株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100条左右,证实为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抗体为2株IgG1亚类及1株IgG2a亚类,轻链属k型,小鼠腹水效价测定分别为1∶5.9×106、1∶2.9×107、1∶3.6×107,亲和力依次为EM5>EM6>EV9。结论:成功地制备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rhIL-12p70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McAb特异性好,亲和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蚕蛋白酶高效降解变异新冠病毒S蛋白作用与S蛋白的生化特性分析
2
作者 阚慕洁 白若伦 +4 位作者 刘智奇 白宇 王少华 刘剑凯 洪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从今年3月起,WHO不再将新冠病毒感染,列为全球关注的灾害性卫生事件,但是新感染病例依然存在,其原因与病毒基因组经常突变,引起特异抗体失效和免疫逃逸有关,同时特异性治疗药物依然有限。病毒S蛋白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结构,S蛋白... 从今年3月起,WHO不再将新冠病毒感染,列为全球关注的灾害性卫生事件,但是新感染病例依然存在,其原因与病毒基因组经常突变,引起特异抗体失效和免疫逃逸有关,同时特异性治疗药物依然有限。病毒S蛋白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结构,S蛋白质突变,导致其结构生化特征和功能等随之变化。我们曾分析了世卫组织(WHO)认定的野生型和5种关切变异毒株的生化特征,并研究证实了日本刺沙蚕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SP_(NJ))可以高效与相对特异地降解野生型病毒S蛋白。本文分析了Omicron变异毒株(BA.2、BF.7、XBB.1)S蛋白质与ASP_(NJ)相关的生物化学特征,并经SDS-PAGE分析,直观证实了ASP_(NJ)可以高效降解这些S蛋白质,但变异株S蛋白抵抗ASP_(NJ)消化能力更强一些。本文还报告了ASP_(NJ)对野生型假病毒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ASP_(NJ)可能具有减少野生型假病毒感染293T-CAE2受体细胞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ASP_(NJ)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工具酶,用于研究新冠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刺突蛋白 沙蚕碱性丝氨酸蛋白酶 变异新冠病毒 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体制备方法包封率的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俐 马颖哲 +2 位作者 闫晓凯 张桂荣 杨翰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5-536,共2页
目的 :研究超氧化物酶 ( SOD)脂质体最佳制备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 SOD脂质体防病、抗衰老的药理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冻融法、逆相蒸发法、钙融合法、逆相蒸发法与钙融合法联合法 ,分别制备 SOD脂质体 ,并对 4种方法的包封率进行了... 目的 :研究超氧化物酶 ( SOD)脂质体最佳制备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 SOD脂质体防病、抗衰老的药理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冻融法、逆相蒸发法、钙融合法、逆相蒸发法与钙融合法联合法 ,分别制备 SOD脂质体 ,并对 4种方法的包封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逆相蒸发法与钙融合法联合制备 SOD脂质体法包封率最大。结论 :逆相蒸发法与钙融合法联合法为最佳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体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核苷酸补偿对吗啡依赖大鼠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何海涛 孙婷 +3 位作者 崔佳乐 李坤 张建东 洪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补偿嘌呤核苷酸对吗啡依赖大鼠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吗啡+嘌呤核苷酸组、对照戒断组、吗啡戒断组和吗啡+嘌呤核苷酸戒断组,戒断组于d8给药后4h观察纳洛酮急性戒断... 目的探讨外源性补偿嘌呤核苷酸对吗啡依赖大鼠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吗啡+嘌呤核苷酸组、对照戒断组、吗啡戒断组和吗啡+嘌呤核苷酸戒断组,戒断组于d8给药后4h观察纳洛酮急性戒断症状。各组检测血尿酸(UA)、尿素氮(BUN)和肌酐(Cre)含量,以及血浆和大脑皮质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结果吗啡+嘌呤核苷酸戒断组的戒断症状综合评分明显少于吗啡戒断组(P<0.01)。吗啡组及吗啡戒断组血UA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和相应的吗啡+嘌呤核苷酸组(P<0.05)。各组间BUN和Cre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吗啡组及吗啡戒断组血浆及大脑皮质ADA活性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和相应的吗啡+嘌呤核苷酸组(P<0.05或P<0.01)。结论补充嘌呤核苷酸可改善吗啡增强大鼠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酸 吗啡 戒断 尿酸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磁场对老龄小鼠脑、心、肾脂褐素及心、肾、胸腺抗氧化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付妍 梁路光 +3 位作者 姚树仁 李晓林 李晓梅 陆艳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5-877,共3页
目的 :研究恒定磁场对老龄小鼠脑、心、肾组织脂褐素 (L PF)及心、肾、胸腺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 Px)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 2 0只雌性老龄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n=10 )与对照组 (n=10 )。把实验组老龄小鼠放入磁场强度为 2 0 0 ... 目的 :研究恒定磁场对老龄小鼠脑、心、肾组织脂褐素 (L PF)及心、肾、胸腺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 Px)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 2 0只雌性老龄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n=10 )与对照组 (n=10 )。把实验组老龄小鼠放入磁场强度为 2 0 0 m T的铁箱中 ,每日曝磁 1h,连续 30 d。结果 :实验组老龄小鼠脑组织脂褐素含量 [(0 .16 0± 0 .0 2 4 )μg· g- 1 ]较对照组 [(0 .30 4± 0 .0 6 1)μg· g- 1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心、肾组织脂褐素含量 [(0 .0 82± 0 .0 0 9)及 (0 .32 9± 0 .0 2 4 )μg· g- 1 ]与对照组 [(0 .0 92± 0 .0 11)及 (0 .382±0 .0 33)μg· g- 1 ]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实验组心、肾及胸腺 GSH- Px活性 [(9.6 3± 1.5 2 )、 (30 .6 8±4 .5 0 )及 (96 .72± 10 .94 ) NU· m L- 1 ]较对照组 [(7.6 3± 1.4 8)、 (2 4 .0 9± 4 .4 9)及 (85 .6 8± 7.12 ) NU· m L- 1 ]明显升高 (P<0 .0 5及 P<0 .0 1)。结论 :磁场强度 2 0 0 m T的恒定磁场有降低老龄小鼠器官组织中脂褐素含量、抵抗自由基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衰老 代谢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脂褐素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青 万敏 +5 位作者 卫红飞 吴秀丽 张培因 王燕媚 杨翰仪 王丽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FGF)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方法及重组人 a FGF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1通过 PCR法扩增人 a FGF引入点突变 ,对其密码子进行改造 ;2构建 a FGF- p ET- 2 8a重组... 目的 :探讨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FGF)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方法及重组人 a FGF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1通过 PCR法扩增人 a FGF引入点突变 ,对其密码子进行改造 ;2构建 a FGF- p ET- 2 8a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 BL2 1 (DE3)中表达 ;3重组蛋白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结果 :通过 PCR扩增 ,将设计的核酸水平突变引入到 a FGF DNA中 ,使其自起始密码 ATG后的前 5 0个碱基均为原核细胞偏爱密码子、并保持原氨基酸序列不变 ,成功地实现了重组人 a FGF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并通过降低培养温度使大肠杆菌中可溶性目的蛋白的含量大幅增加 ,原核表达的 a FGF亦具有天然生物学活性。结论 :通过对 a FGF DNA碱基进行改造 ,可大幅度提高 a FGF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分析 大肠杆菌 重组 遗传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CNA和Bcl-2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长玉 阎晓凯 +1 位作者 高歌 侯治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 H .pylori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2 0例胃癌组织、1 8...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 H .pylori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2 0例胃癌组织、1 8例重度异型增生、1 2例肠上皮化生、2 4例萎缩性胃炎、1 6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 Bcl- 2、PCNA蛋白表达情况 ,快速尿素酶法和 HE染色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 :胃癌组 H.pylori感染 1 2例 ,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PCNA指数呈递增趋势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组中 H.pylori阳性组与 H.pylori阴性组的 PCNA LI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其余各组间 H.pylori阳性和 H.pylori阴性病例间的 PCNA LI差异无显著性。Bcl- 2蛋白在异型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与慢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H .pylori阳性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织中 Bcl- 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 H .pylori阴性组 ,它们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H .pylori感染可促使 PCNA、Bcl- 2蛋白表达增加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癌 癌前病变 增殖细胞核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蘑碱溶性多糖对荷瘤小鼠MMPs表达的调节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岩 李晓林 +7 位作者 陆艳娟 李晓梅 刘坤 高航 张海英 马颖哲 韩智冲 张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5-609,共5页
目的:观察黄蘑碱溶性多糖(Fb)对荷瘤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肝癌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control),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组(CTX)和Fb小、中、大剂量治疗组(Fb20,Fb40和Fb80... 目的:观察黄蘑碱溶性多糖(Fb)对荷瘤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肝癌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control),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组(CTX)和Fb小、中、大剂量治疗组(Fb20,Fb40和Fb80)。测定Fb抑瘤率(IR),观察其整体抗肝癌作用;用明胶酶谱分析和电泳凝胶定量分析系统测定酶解条带的灰度值观察肿瘤组织MMP-2和MMP-9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种植性肝癌组织内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的阳性率和分布特点,分析Fb对其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Fb20、Fb40和Fb803个治疗组肝癌H22抑瘤率分别为38.7%、51.2%和58.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或P<0.01);Fb40和Fb80组肿瘤组织内TIMP-1表达率分别高达70.0%和84.5%,与阴性对照组(41.7%)和CTX组(44.4%)比较均表现出明显的上调作用(P<0.05);Fb40和Fb80组肿瘤组织内MMP-9的表达分别为47.7%和44.4%,与阴性对照组(60.0%)比较,显示Fb对肝癌组织中MMP-9有下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Fb40组MMP-2表达阳性率为20.0%,与阴性对照(58.3%)比较有明显下调作用(P<0.05)。结论:Fb可以有效地抑制移植性肝癌H22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MMPs/TIMPs活性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蘑碱溶性多糖 抗肿瘤 明胶酶A 明胶酶B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抑制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增殖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婷 杨巍 +2 位作者 阚慕洁 何海涛 洪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65-2368,共4页
目的:探讨吗啡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10μmol/L吗啡对PC1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 目的:探讨吗啡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10μmol/L吗啡对PC1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24h PCNA mRNA表达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48h和72h明显降低(P<0.01)。免疫细胞化学也显示PCNA表达量降低(P<0.05)。纳洛酮具有逆转吗啡降低PCNA表达的作用。结论:吗啡可能通过μ受体降低PC12细胞PCNA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PC12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胃炎中神经肽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丽萍 吴山力 +2 位作者 Fehēr Erzsēbet Altdorfer Károly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含不同神经肽的神经纤维在碘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胃炎中的变化,分析神经纤维与免疫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碘乙酰胺诱导制备大鼠胃炎模型,以纯净水喂养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定量分析对照组及模型组大... 目的:探讨含不同神经肽的神经纤维在碘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胃炎中的变化,分析神经纤维与免疫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碘乙酰胺诱导制备大鼠胃炎模型,以纯净水喂养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定量分析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中含P物质(SP)、神经肽Y(NPY)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神经纤维数量及免疫活性细胞。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模型组和对照组胃黏膜含SP、NPY及VIP神经纤维分布于黏膜层腺体之间。模型组黏膜含SP及VIP的神经纤维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的胃黏膜可见免疫活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表明SP、NPY表现出免疫活性,免疫细胞与神经纤维毗邻。结论:胃炎模型制作成功;神经肽参与了胃炎的形成过程及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神经纤维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调节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胚叶叉头-1在骨成形蛋白-2诱导肌胚细胞C2C12转化成骨细胞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艳 邓伟国 杨晓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8-232,共5页
为了研究中胚叶叉头 1(MFH 1)基因在骨骼形成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利用基因重组、杂交瘤技术制作MFH 1单克隆抗体 ,利用蛋白质印迹和RNA印迹分析观察了骨成形蛋白 2 (BMP 2 )诱导小鼠肌胚细胞C2C12表达MFH 1、产生碱性磷酸酶和骨钙蛋... 为了研究中胚叶叉头 1(MFH 1)基因在骨骼形成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利用基因重组、杂交瘤技术制作MFH 1单克隆抗体 ,利用蛋白质印迹和RNA印迹分析观察了骨成形蛋白 2 (BMP 2 )诱导小鼠肌胚细胞C2C12表达MFH 1、产生碱性磷酸酶和骨钙蛋白 .小鼠肌胚细胞C2C12低水平地表达内源性MFH 1蛋白以及导入小鼠MFH 1cDNA的人膀胱癌细胞HTB9也表达小鼠MFH 1蛋白 ,这种蛋白质定位于细胞核中 .用BMP 2处理后 ,MFH 1蛋白和mRNA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地增加 .用反义MFH 1序列转染小鼠肌胚细胞C2C12可降低内源性MFH 1水平 ,BMP 2不能诱导导入反义MFH 1序列的肌胚细胞C2C12产生MFH 1蛋白 ,也不能诱导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和骨钙蛋白量的增加 .结果表明 ,BMP 2诱导的MFH 1蛋白在调节肌胚细胞C2C12向成骨细胞分化方面起关键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C12 中胚叶叉头-1 骨成形蛋白-2 成骨细胞 肌胚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新的沙蚕蛋白酶同工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奇 王昭 洪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5,共7页
分离纯化一组新的沙蚕蛋白酶同工酶,并对其性质进行鉴定.用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疏水层析技术从沙蚕中分离得到了沙蚕蛋白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电聚焦电泳(IEF)和质谱分析(MS)鉴定... 分离纯化一组新的沙蚕蛋白酶同工酶,并对其性质进行鉴定.用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疏水层析技术从沙蚕中分离得到了沙蚕蛋白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电聚焦电泳(IEF)和质谱分析(MS)鉴定,发现沙蚕蛋白酶由3个组分组成,均有纤溶活性,其等电点为3.5~4.5,分子量分别为29248.75、29007.66、28954.17,肽指纹图谱分析发现,它们均为未知的新蛋白质,其中2个组分结构相似,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另1个有不同.用抗原抗体反应鉴定其免疫原性,发现3个组分中有2个组分具有相同的免疫原性,另1个组分与2者不同.但3者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证明沙蚕蛋白酶由2个同工酶组成.以4种专一性的抑制剂对其进行抑制,检测酶的活性确定其酶学性质,发现其反应的适宜温度为40℃~50℃、适宜pH值为8~9.沙蚕蛋白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蚕蛋白酶同工酶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角朊细胞的无滋养层培养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余来 周宏 +3 位作者 侯立中 颜炜群 杨同书 赵轶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5-767,770,共4页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表皮角朊细胞 (角蛋白细胞 ,KCs)的培养方法。方法 :应用含有新生牛血清并附加多种调节因子的 DMEM- F1 2培养基 ,对大鼠表皮 KCs进行无滋养层法培养。结果 :大部分 KCs在接种后 36h贴壁 ,并有集落形成。培养至第 9...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表皮角朊细胞 (角蛋白细胞 ,KCs)的培养方法。方法 :应用含有新生牛血清并附加多种调节因子的 DMEM- F1 2培养基 ,对大鼠表皮 KCs进行无滋养层法培养。结果 :大部分 KCs在接种后 36h贴壁 ,并有集落形成。培养至第 9天 ,细胞接近铺满单层。结论 :采用无滋养层法培养大鼠 KCs不仅可行 ,而且具有细胞成活率高、避免滋养层细胞影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细胞 细胞培养 无滋养层培养 表皮角朊细胞 大鼠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中B7-1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家颖 陆培信 +2 位作者 马岩 杨丽红 牛晓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动物模型B7-1 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kB抑制剂对B7-1 mRNA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的动物模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小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动物模型B7-1 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kB抑制剂对B7-1 mRNA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的动物模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各组术后1、3、7和14 d不同时相点角膜B7-1 mRNA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缝线联合细菌脂多糖(LPS)1、3和7 d角膜处理组与单纯缝线组比较B7-1 mRNA表达增加(P<0.05),而术后14 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缝线联合LPS和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角膜处理组1、7和14 d与缝线联合LPS组比较B7-1 mRNA表达降低,3 d组B7-1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缝线联合结膜下LPS注射可在术后诱导B7-1 mRNA的高水平表达,使炎症反应程度加重;而核因子NF-kB抑制剂PDTC可抑制角膜B7-1 mRNA的表达。核因子NF-kB对B7-1 mRNA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80 NF-kB 角膜炎 结膜下注射 吡略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脂多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小剂量pEgr-IFNγ-Endostatin基因-放射治疗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巍 孙婷 +4 位作者 刘淑春 朴春姬 梁硕 李修义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多次小剂量pEgr-IFNγ-Endostatin基因-放射治疗对荷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效应。方法: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Gy照射组、4次2.5Gy照射组、4次质粒组、质粒+10Gy组和4次(质粒+2.5Gy)组。小鼠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 目的:探讨多次小剂量pEgr-IFNγ-Endostatin基因-放射治疗对荷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效应。方法: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Gy照射组、4次2.5Gy照射组、4次质粒组、质粒+10Gy组和4次(质粒+2.5Gy)组。小鼠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质粒后36h,接受X射线照射,观察各组小鼠治疗后不同时间肿瘤生长速率,18d后计数各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并称量瘤重。结果:治疗后12~18d,4次(质粒+2.5Gy)组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质粒+10Gy组(P〈0.001)。治疗后18d,4次(质粒+2.5Gy)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和瘤重明显低于质粒+10Gy组(分别为P〈0.001和P〈0.01)。结论:多次小剂量pEgr-IFNγ-Endostatin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优于单次大剂量基因-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R-1 干扰素Ⅱ型 内皮抑素 Lewis肺癌/治厅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血清中MMP-2、MMP-9和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萍 顾华 +4 位作者 卢雪红 苗里宁 王丽华 张向颖 杨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尿蛋白及血中 TGF-β1 、 MMP- 2和 MMP- 9的影响 ,研究其在肾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用 EL 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MMP- 2、 MMP- 9和 TGF-β1 。结果 :经东北雷公藤治疗后肾炎大鼠尿蛋白 [(170 .38... 目的 :通过观察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尿蛋白及血中 TGF-β1 、 MMP- 2和 MMP- 9的影响 ,研究其在肾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用 EL 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MMP- 2、 MMP- 9和 TGF-β1 。结果 :经东北雷公藤治疗后肾炎大鼠尿蛋白 [(170 .38± 32 .6 2 ) m g/ 2 4 h]明显低于治疗前 [(32 7.38± 4 8.6 7) mg/ 2 4 h,P<0 .0 1];血清 TGF-β1 水平模型对照组为 (2 87.6 0± 4 3.37) ng· L- 1 ,模型治疗组为 (2 10 .6 7± 39.36 ) ng· L- 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血清中 MMP- 2模型对照组为 (2 4 0 .6 3± 38.34) μg· L- 1 ,模型治疗组为 (382 .2 6±4 0 .38) μg· L- 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MMP- 9模型治疗组高于模型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 :东北雷公藤可能具有延缓肾炎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免疫学 疾病模型 动物 明胶酶B/血液 明胶酶A/血液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ln蛋白肽段血清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颖哲 程光惠 +1 位作者 张桂荣 李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2-47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质量蛋白抗体的制备,为蛋白质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免疫BAL B/ c小鼠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b) ;以p ICln蛋白的18肽为抗原对兔进行免疫注射制备血清抗体,用EL ISA分别检测抗h CG的单克隆抗体... 目的:探讨高质量蛋白抗体的制备,为蛋白质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免疫BAL B/ c小鼠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b) ;以p ICln蛋白的18肽为抗原对兔进行免疫注射制备血清抗体,用EL ISA分别检测抗h CG的单克隆抗体腹水和p ICln蛋白的肽段血清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结果:肽段血清抗体在12 80 0倍稀释时也呈阳性反应且高特异性。结论:从制备方法的复杂程度、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等方面看,肽段血清抗体的制备是一种方便有效地制备蛋白质研究用抗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技术 单克隆抗体 肽段抗体 抗体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取高特异性pICln抗体的抗原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颖哲 李俐 +1 位作者 王守春 马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3-824,834,共3页
目的 :选择 p ICln的合成肽作抗原制备高特异性的 p ICln抗体。方法 :利用固相合成技术 ,先合成 p ICln碳端氨基酸残基序列的 18肽 ,以此肽为抗原对兔进行 3次免疫 ,用 Western blot和 EL ISA检测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结果 :PVDF膜... 目的 :选择 p ICln的合成肽作抗原制备高特异性的 p ICln抗体。方法 :利用固相合成技术 ,先合成 p ICln碳端氨基酸残基序列的 18肽 ,以此肽为抗原对兔进行 3次免疫 ,用 Western blot和 EL ISA检测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结果 :PVDF膜上只在分子量 4 0 0 0 0位置出现一条带 ;EL ISA检测血清在 6 4 0 0倍稀释时仍呈现明显的阳性反应。结论 :选择性的 p ICln合成肽作抗原得到了高特异性、高效价的血清抗体 ,为 p ICln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In 蛋白质类 合成肽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患者FⅫC46T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桂荣 于艳辉 +3 位作者 陈光 吴山力 曲成刚 赵文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Ⅻ(FⅫ)基因第一外显子C46T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联性。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87例静脉血栓患者和129例健康对照的FⅫ基因外显子C46T基因型及其频数分布,采用多元Logistic非条件回归方法分析FⅫ...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Ⅻ(FⅫ)基因第一外显子C46T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联性。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87例静脉血栓患者和129例健康对照的FⅫ基因外显子C46T基因型及其频数分布,采用多元Logistic非条件回归方法分析FⅫ基因第一外显子C46T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联性。结果:在研究人群中存在有FⅫ46C/C、C/T、T/T 3种基因型,静脉血栓患者中的FⅫ46C/C基因型频数分布(6.90%)高于健康对照人群(4.65%)。经多元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FⅫ46C/C基因型与深静脉血栓无关联性(2χ=1.036,P=0.309,OR=1.86,95%CI:0.57-6.12)。结论:不能确定FⅫ基因第一外显子C46T基因多态性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形成与FⅫ基因第一外显子C46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有待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Ⅻ 多态现象(遗传学) 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脑组织中DA和NE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海涛 李鸿梅 +3 位作者 李昆 崔佳乐 刘剑凯 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探索嘌呤核苷酸治疗药物依赖的可能性。方法:6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海洛因组(H)、海洛因+嘌呤核苷酸组(... 目的:探讨外源性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探索嘌呤核苷酸治疗药物依赖的可能性。方法:6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海洛因组(H)、海洛因+嘌呤核苷酸组(HAG)、海洛因+腺嘌呤核苷酸组(HA)、海洛因+鸟嘌呤核苷酸组(HG),每组13只。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各组大鼠中脑组织中DA和NE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H的表达。电镜下观察大鼠VTA区神经结构的形态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H组DA、NE、TH水平和TH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H组比较,HAG组DA、NE、TH水平升高(P<0.05),HA组TH水平升高(P<0.05),HG组TH、NE水平升高(P<0.05)。与C组比较,H组TH基因表达降低;与H组比较,HAG、HA及HG组中TH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电镜下H组出现神经毡水肿及髓鞘脱落现象,HAG、HA和HG组常染色体稍有增多,超微结构损伤都较H组减轻。结论:嘌呤核苷酸补偿能提高大鼠脑组织中DA和NE的水平,能够减轻海洛因对大鼠造成的损伤,提示嘌呤核苷酸治疗药物依赖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酸类 海洛因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