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口腔修复用PEEK复合材料粘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周莉 钱玥彤 +3 位作者 朱晔 甘抗 郭晶 刘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聚醚醚酮(PEEK)及其复合材料剪切强度的影响,阐明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粘结机制。方法:将制备的纯PEEK作为对照组,PEEK复合材料作为实验组。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试件分别进行0、5、15和25min氩气低温等离... 目的:探讨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聚醚醚酮(PEEK)及其复合材料剪切强度的影响,阐明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粘结机制。方法:将制备的纯PEEK作为对照组,PEEK复合材料作为实验组。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试件分别进行0、5、15和25min氩气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离子0、5、15和25min组)。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经过处理后表面微观形貌变化。将处理后的试件与RelyXTM Unicem进行粘结,37℃水浴24h后检测试件的剪切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评价其破坏模式。结果:经过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各组试件表面可见不同程度的凸状沉淀物和犁沟。对照组试件经过低温氩气等离子体处理5min后,剪切强度值比等离子0和15min组明显升高(P<0.01);等离子25min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值与等离子5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值,等离子5min组低于15和25min组(P<0.05),等离子15 min与25min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等离子15min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试件的破坏模式均主要以界面破坏为主。结论: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地增强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剪切强度增大。试件表面硬度不同导致了纯PEEK及其复合材料剪切强度变化趋势的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聚醚醚酮 表面处理 粘结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3038例CBCT影像资料中牙内陷患病率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雪 段涛 +3 位作者 尹硕 谢金芳 张颖丽 刘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2019年1~12月吉林省口腔疾病患者中牙内陷患病率和影像表现,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共3038例患者CBCT资料。观察到患牙类牙釉质密度影像由冠方向根方凹陷或可形成根管样结构时,记... 目的:探讨2019年1~12月吉林省口腔疾病患者中牙内陷患病率和影像表现,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共3038例患者CBCT资料。观察到患牙类牙釉质密度影像由冠方向根方凹陷或可形成根管样结构时,记录患牙牙位,内陷程度及患者的性别。结果:在符合条件的3038例患者影像资料中共发现90例牙内陷患者,牙内陷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00%。双侧牙内陷病例48例,单侧牙内陷病例42例。检测样本中总牙数67543颗,其中牙内陷患牙共139颗,可知牙患病率约为0.21%。根据Oehler’s牙内陷分类法分组,发现OehlersⅠ型牙内陷患牙数最高,约占总患牙数的71.94%。上颌侧切牙发生牙内陷最多,约占87.05%。根据牙位分析可知牙内陷患牙多集中于上颌前牙区。通过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可得牙内陷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与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牙内陷并没有以往认为的那样罕见,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适当采用新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内陷 牙体发育异常 发病率 根管治疗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上颌侧切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虎属Ras同系物-Ⅰ基因及其与口腔肿瘤间的关系
3
作者 张雪 李一军 陈英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24-225,229,共3页
雨虎属Ras同系物(arh)-Ⅰ基因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负向调节细胞生长和诱发程序性细胞死亡。arh-Ⅰ基因在卵巢、乳腺和胰腺等癌细胞中均有表达缺失,即arh-Ⅰ基因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arh-Ⅰ基因的定位... 雨虎属Ras同系物(arh)-Ⅰ基因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负向调节细胞生长和诱发程序性细胞死亡。arh-Ⅰ基因在卵巢、乳腺和胰腺等癌细胞中均有表达缺失,即arh-Ⅰ基因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arh-Ⅰ基因的定位与结构、作用途径和与肿瘤间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虎属Ras同系物-Ⅰ 甲基化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对牙龈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司熙 李莉 +1 位作者 李秋实 张天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5-819,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指标和牙龈指标分析3种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的疗效,为选择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适合的修复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120例共120颗患牙,根据患者诉求和意愿并考虑患牙的具体情况分为3组,每... 目的:通过临床指标和牙龈指标分析3种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的疗效,为选择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适合的修复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120例共120颗患牙,根据患者诉求和意愿并考虑患牙的具体情况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40颗患牙,分别采用金属嵌体、瓷嵌体和树脂嵌体进行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修复,以患牙的对侧同名牙或对颌同名牙作为对照组,1年后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并计算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I),并按照临床评价标准比较3种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各自对照组比较,金属嵌体修复组患者GI和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明显高于瓷嵌体修复组和树脂嵌体修复组(P<0.05);与各自对照组比较,瓷嵌体修复组和树脂嵌体修复组患者GI和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1年后,瓷嵌体修复组和树脂嵌体修复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金属嵌体修复组。结论:金属嵌体、瓷嵌体和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对牙龈均有一定刺激,但程度不同,金属嵌体刺激最大,树脂嵌体次之,瓷嵌体最小。瓷嵌体和树脂嵌体可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洞 牙体缺损 瓷嵌体 树脂嵌体 金属嵌体 牙龈指数 菌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管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畅 刘红 朱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根管壁内表面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来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方法 36颗新鲜无龋单根管离体前磨牙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6组,分别进行根管内壁处理。Ⅰ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Ⅱ组使用2%氯己定溶液和17%乙二胺四乙酸(EDTA... 目的通过对根管壁内表面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来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方法 36颗新鲜无龋单根管离体前磨牙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6组,分别进行根管内壁处理。Ⅰ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Ⅱ组使用2%氯己定溶液和17%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冲洗,Ⅲ组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17%EDTA溶液冲洗,Ⅳ组使用5.25%次氯酸钠、17%EDTA冲洗,Ⅴ组使用35%磷酸凝胶酸蚀30 s,Ⅵ组使用17%EDTA凝胶处理1 min,最后Ⅱ~Ⅵ组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采用3M ESPE RelyXTM Unicem树脂粘接剂粘接纤维桩后进行薄片推出强度测试,扫描电镜观察根管内壁及粘接界面的微观形态,体视显微镜观察纤维桩粘接界面断裂方式。结果Ⅱ~Ⅵ组均可有效地去除玷污层,Ⅱ、Ⅴ组粘接界面可观察到树脂突形成。各组试件的断裂方式均以含有牙本质内聚破坏的混合破坏为主。与对照组相比,Ⅱ、Ⅴ组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2%氯己定溶液和17%EDTA溶液冲洗及35%磷酸凝胶酸蚀可显著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桩道深度对纤维桩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粘接强度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载明胶纳米复合物-PLGA缓释系统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效庆 刘红 +4 位作者 陈天杰 刘称称 路政宽 秦爽 黄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8-443,共6页
目的:制备淫羊藿苷(ICA)@明胶纳米粒(GNPs)-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ICA@GNPs-PLGA)缓释系统,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二步去溶剂法和S/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ICA@GNPs-PLGA缓释系统,检测投放的PLGA和纳米复合物的质量比和... 目的:制备淫羊藿苷(ICA)@明胶纳米粒(GNPs)-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ICA@GNPs-PLGA)缓释系统,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二步去溶剂法和S/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ICA@GNPs-PLGA缓释系统,检测投放的PLGA和纳米复合物的质量比和ICA的投入量等不同因素对微球包封率(EE)的影响以优化制备工艺。扫描电镜(SEM)观察纳米复合物和微球的表面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微球EE及其体外释放结果。结果: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和纳米复合物均为白色粉末状;SEM下微球和纳米复合物表面光滑、圆整,粒径较为均一,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4~12μm和150~200nm。当GNPs投入量为6mg,PLGA在二氯甲烷(DCM)中的临界浓度为0.5%~1.0%;当GNPs的质量上升至12mg时,PLGA在DCM中的临界浓度升至1.0%~2.0%;当PLGA的浓度低于0.25%时,无完全包封的复合微球可以形成。在临界浓度内,ICA@GNPs-PLGA微球的EE高于(62.00±1.25)%,且EE和ICA的投入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24h时内微球累积释放率低于5.47%,40d时累积释放率为65.21%。结论:采用优化的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较窄、载药率较高、低突释和长期释放的ICA@GNPs-PLGA微球缓释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纳米复合物 微球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后牙区倾斜种植固定桥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董树君 周延民 +3 位作者 刘玉艳 陈英新 王战鑫 柳淑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7-961,1004,共6页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倾斜植入种植体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阐明倾斜种植固定桥各影响因素与种植义齿远期成功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种植体不同的长度(7、9和11mm,种植体直径5.5mm,...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倾斜植入种植体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阐明倾斜种植固定桥各影响因素与种植义齿远期成功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种植体不同的长度(7、9和11mm,种植体直径5.5mm,倾斜角度10°)、直径(3.5、4.5和5.5mm,种植体长度7mm,倾斜10°)及植入的倾斜角度(5°、10°和15°,种植体直径5.5mm,长度7mm)等实验条件,在集中及分散载荷的作用下对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应力分布比较:种植体长度以7、9和11mm变化时,种植体颈部及根尖部应力值较大,且根尖区应力大于颈部,随长度增加根尖区应力下降,与颈部接近。不同直径的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特征为:在直径为3.5和4.5mm工况下,种植体颈部与根尖部应力值较大;当直径为5.5mm时,种植体-骨界面各部分应力值趋于相等。不同倾斜角度的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相似,种植体颈部与根尖部应力值较大。当倾斜角度为5°时,种植体颈部与根尖部应力值相当,当倾斜角度逐渐增大时根尖部应力值相应增大。载荷的分布也影响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峰值高于分散载荷作用下的峰值,而且种植体根尖区应力峰值大于颈部应力峰值。结论:当上颌后牙区骨量相对不足时,采用长度长、直径粗的种植体以小角度倾斜植入可使应力分布更趋分散,同时应充分考虑上颌骨复杂的解剖结构(尤其是前磨牙区颊侧骨壁较薄时),防止局部骨壁过薄,产生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种植 上颌后牙区 应力 三维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磷灰石和胶原复合膜修复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莉 马宁 +1 位作者 车彦海 边晓为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47-649,654,共4页
目的观察纳米羟磷灰石(nHA)和胶原复合膜诱导下颌骨成骨的能力。方法将nHA和胶原复合并将其制备成nHA-胶原复合膜。以20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耳兔作为实验动物,在其双侧下颌骨下缘中部形成1.0cm×0.5cm×0.5cm的骨缺损。以右侧... 目的观察纳米羟磷灰石(nHA)和胶原复合膜诱导下颌骨成骨的能力。方法将nHA和胶原复合并将其制备成nHA-胶原复合膜。以20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耳兔作为实验动物,在其双侧下颌骨下缘中部形成1.0cm×0.5cm×0.5cm的骨缺损。以右侧为实验侧。在缺损区植入nHA-胶原复合膜,左侧骨缺损区不植骨,作为对照组。28、56d后行X线和组织病理检查,观察成骨情况。结果在实验侧28d时,有小片状类骨质出现;56d时,新生骨形成大片状结构,nHA-胶原复合膜大部分降解,缺损由骨组织修复。空白对照侧仅为纤维组织修复。结论nHA-胶原复合膜可诱导颌骨再生。nHA-胶原复合膜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纳米羟磷灰石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初步检测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利君 朱晔 +2 位作者 刘红 李道伟 甘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3-766,770,共5页
目的: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初步检测自行合成的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MTT、急性全身毒性试验、黏膜刺激试验和溶血试验检测PEEK复合材料的体内和体外生物安全性。结果:MTT结果显示:PEEK复... 目的: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初步检测自行合成的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MTT、急性全身毒性试验、黏膜刺激试验和溶血试验检测PEEK复合材料的体内和体外生物安全性。结果:MTT结果显示:PEEK复合材料浸提液对细胞生长及形态没有影响;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显示:试验组大鼠在观察期内均无死亡、中毒反应,饮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试验组大鼠心脏、肝脏、肾脏、脾脏重要器官肉眼及镜下观察无异常,组织切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未见病理改变。可以认为PEEK复合材料不会引起中毒反应;黏膜刺激试验显示:经肉眼观察试验组黏膜组织正常,无红斑、糜烂、溃疡现象;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镜下评分<4。综合肉眼及镜下观察结果显示,PEEK复合材料对口腔黏膜无刺激性;溶血试验显示:试验组测得溶血率为0.663%,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规定的溶血率小于5%的要求,所以PEEK复合材料不会引起溶血反应。结论:PEEK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性 聚醚醚酮 牙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表面改性后的成骨效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晶 甘抗 刘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聚醚醚酮(PEEK)为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表面成骨效能较低,故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不同的方法处理PEEK,可提高其成骨效能,克服其不足之处。研究证实,PEEK-羟磷灰石(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效能,但其脆性较PEEK增大,力学性能... 聚醚醚酮(PEEK)为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表面成骨效能较低,故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不同的方法处理PEEK,可提高其成骨效能,克服其不足之处。研究证实,PEEK-羟磷灰石(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效能,但其脆性较PEEK增大,力学性能降低。将其制成PEEK-HA-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弥补PEEK-HA复合材料脆性较高的缺点。纳米氟磷灰石-PEEK复合材料和纳米二氧化钛-PEEK复合材料均可提高成骨效能。PEEK经过表面喷砂、等离子喷涂、激光照射、电弧离子镀层、化学酸蚀刻、生长因子促进和生物涂层改性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和成骨效能,为口腔修复和种植治疗带来新的可能。本文总结PEEK及其复合材料成骨效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植入 成骨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下颌第二磨牙阻生伴牙旁囊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晶 李媛 +4 位作者 谢金芳 耿文韬 高雪彬 王娜 张颖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1例双侧下颌第二磨牙阻生伴牙旁囊肿的病因及治疗,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患者囊肿累及左下颌第一磨牙,术前行根管治疗,局麻下拔除左下颌第二磨牙,刮匙刮除病变区残余牙囊、肉芽组织及囊肿壁,球钻打磨创腔及尖锐骨创缘,并磨... 目的:探讨1例双侧下颌第二磨牙阻生伴牙旁囊肿的病因及治疗,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患者囊肿累及左下颌第一磨牙,术前行根管治疗,局麻下拔除左下颌第二磨牙,刮匙刮除病变区残余牙囊、肉芽组织及囊肿壁,球钻打磨创腔及尖锐骨创缘,并磨除左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部分根尖,术中取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X线片可见双侧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左下颌第二磨牙冠周有一边界清楚类圆形密度减低区,邻牙牙根吸收。术后病理回报示牙旁囊肿。结论:牙齿阻生伴牙旁囊肿可发生于除第三磨牙以外的其余牙位,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和影像学检查,多学科会诊有利于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阻生 牙旁囊肿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中度贫血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慧 于婷婷 +4 位作者 王野弛 洪士萍 王培松 孟伟 毕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7-1291,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伴中度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加强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收集1例PHPT并发PTC伴中度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征、影...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伴中度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加强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收集1例PHPT并发PTC伴中度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患者,女性,42岁,因肾结石15年,PHPT 1个月,伴恶心无呕吐,伴心慌乏力,伴咀嚼不适及饮食减少,1个月内体质量减轻10 kg,贫血貌。实验室检查,高钙,低钠和低钾,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及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左叶小结节,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与描述(TI-RADS)4a级;右颈前结节,甲状旁腺来源可能性大;甲状旁腺显影,甲状腺右叶上极背侧水平放射性增高区,不除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组织。腹部超声,胆泥淤积,左肾积水,双肾结石。临床诊断为甲状旁腺肿物,PHPT,甲状腺肿物(性质待定),肾结石,中度贫血和慢性牙周炎。纠正患者离子紊乱及贫血状态后,于全麻下行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给予补钙等对症治疗,治愈出院。结论:PHPT患者血钙升高,经久不愈导致肾结石、离子紊乱等临床症状,重者可出现贫血;对多次出现肾结石和离子紊乱及中度贫血的患者应考虑PHPT的可能,且存在并发PTC可能;此类病例罕见且易漏诊,为避免二次手术,术前应完善检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乳头状癌 贫血 肾结石 牙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盖髓剂对牙髓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及其意义
13
作者 李雯 尹硕 +4 位作者 张娟 王贺 甘抗 马珊珊 张颖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3,I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机械损伤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CCN2)覆盖于损伤牙髓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牙髓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5组,随机选取一组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4组(3、7、14和28d组...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机械损伤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CCN2)覆盖于损伤牙髓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牙髓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5组,随机选取一组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4组(3、7、14和28d组)每只大鼠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备洞,左侧为CCN2盖髓剂的实验组,右侧为PBS对照组。分别于3、7、14和28d处死大鼠并取其牙齿标本,经固定、脱钙、切片和HE染色,观察各标本中牙髓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3和7d时穿髓孔下方炎症较实验组明显;14d时炎症反应减轻,有散在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28d时形成坏死病灶。实验组大鼠3d时穿髓孔下方聚集大量炎细胞,血管扩张明显;7d时炎症减轻,淋巴细胞相对于对照组少;14d时已无明显炎细胞存在,并形成连续完整的钙化桥;28d时形成大量修复性牙本质。结论:牙髓组织损伤后,CCN2参与了组织结构的重建,提示CCN2是一种良好的盖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牙髓 牙髓复盖术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eram alumina全瓷冠边缘和内部适合性的研究
14
作者 张艳 李江 +3 位作者 苏青青 张凤兰 焦晓菲 包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435,共2页
随着In-Ceram alumina全瓷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适合性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研究对其边缘和内部适合性进行了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ALUMINA 适合性 全瓷冠 冠边缘 IN-CERAM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染料木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15
作者 宋效庆 王霞 +5 位作者 刘红 陈天杰 刘称称 秦爽 路政宽 黄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目的:制备结构稳定,易于被包封的明胶/染料木素纳米复合物。方法:两步去溶剂法制备明胶纳米粒(gelatin nanoparticles,GNPs),将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吸附于GNPs表面,形成纳米粒复合物,表征其形态、粒径,明确其吸附条件,并计算包封率... 目的:制备结构稳定,易于被包封的明胶/染料木素纳米复合物。方法:两步去溶剂法制备明胶纳米粒(gelatin nanoparticles,GNPs),将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吸附于GNPs表面,形成纳米粒复合物,表征其形态、粒径,明确其吸附条件,并计算包封率;以时间、温度、GNPs的浓度、pH为考量参数,检测上清液在262nm处的峰值,通过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染料木素的浓度,量化各参数对包封率的作用。结果:GNPs微球表面呈锥形或梭形,粒径范围150~200nm。最高载药量约为34.7%,最优化条件下包封率超过90%。随着纳米复合物的降解,GEN的释放呈现出可逆性,冻干后的纳米复合物,具有良好纳米形态和稳定的药物含量。结论:两步去溶剂法可制备形态均一且具有高包封率的GNPs/GEN纳米复合物,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可室温保存0.5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染料木素 纳米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湿粘接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及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木子 甘抗 +1 位作者 刘秀菊 刘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8-309,312,共3页
1992年,Kanca提出"牙本质湿粘接"的理论,对于全酸蚀粘结技术,传统的湿粘接技术是水湿粘接。在过去几十年,随着传统的牙本质湿粘接技术的应用及树脂粘结材料不断的深入研究,即刻牙本质粘结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由于牙本质结构的特殊... 1992年,Kanca提出"牙本质湿粘接"的理论,对于全酸蚀粘结技术,传统的湿粘接技术是水湿粘接。在过去几十年,随着传统的牙本质湿粘接技术的应用及树脂粘结材料不断的深入研究,即刻牙本质粘结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由于牙本质结构的特殊性和口腔环境的酶解水解作用,牙本质粘结修复体的耐久性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美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小管 粘结强度 粘接技术 粘结效果 粘接界面 口腔环境 纳米渗漏 粘结界面 酸蚀 粘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修复体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士洋 齐鹏鹏 +2 位作者 王红红 李雨珊 王景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几种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修复体粘接强度的影响,为提高氧化锆修复体的粘接力提供依据。方法:加工10mm×10mm×2mm钇稳定氧化锆瓷坯60件,根据表面处理方法不同将试件分成喷砂组、硅涂层组、Z-PRIME Plus组、喷砂+Z-PRI... 目的:探讨几种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修复体粘接强度的影响,为提高氧化锆修复体的粘接力提供依据。方法:加工10mm×10mm×2mm钇稳定氧化锆瓷坯60件,根据表面处理方法不同将试件分成喷砂组、硅涂层组、Z-PRIME Plus组、喷砂+Z-PRIME Plus组、喷砂+硅涂层组和硅涂层胶+Z-PRIME Plus组,每组10件。使用通用型粘接剂Scotchbond^(TM) Universal制作氧化锆-树脂粘接样本,在37℃水浴中储存24h后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其剪切强度,体视显微镜记录样品断裂模式,各组断裂样品随机抽取1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表面形貌。结果:Z-PRIME Plus组试件所测得的剪切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断裂模式观察,粘接破坏主要出现在喷砂、硅涂层、喷砂+硅涂层和硅涂层+Z-PRIME Plus组试件中。喷砂+Z-PRIME Plus组试件混合破坏4例,喷砂+硅涂层组试件混合破坏8例;各组试件均未出现内聚破坏。扫描电镜下观察,喷砂、Z-PRIME Plus和喷砂+Z-PRIME Plus组试件断裂面发生在粘接剂-氧化锆界面,硅涂层、硅涂层+Z-PRIME Plus组试件断裂面发生在硅涂层-氧化锆界面,喷砂+硅涂层组试件断裂面部分发生在硅涂层-粘接剂界面。结论:Z-PRIME Plus用于氧化锆表面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其与树脂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粘接 表面处理 预处理剂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通过自噬调控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许亚 布文奂 +4 位作者 刘杰 王璐 于烁 孙茂蕾 孙宏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4-868,共5页
临床上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类疾病越来越常见,促进细胞的成骨分化是治疗骨类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噬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活动,对于细胞的成骨分化具有重要意义。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膜系统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可参与自噬体的形成... 临床上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类疾病越来越常见,促进细胞的成骨分化是治疗骨类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噬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活动,对于细胞的成骨分化具有重要意义。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膜系统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可参与自噬体的形成。本文主要围绕高尔基体、自噬和成骨分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自噬 成骨分化 骨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功能化修饰植入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路政宽 陈天杰 +3 位作者 刘红 刘称称 王娜 刘秀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3-706,共4页
鉴于现阶段植入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科研工作者利用聚多巴胺二次反应平台对植入材料进行功能化修饰来弥补其不足之处,本文就近年来聚多巴胺在功能化修饰口腔及骨科植入材料、支架植入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聚多巴胺 植入材料 功能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山 刘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9-811,共3页
纳米纤维支架是具有纳米级别的天然骨分级结构和多孔结构,近年来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骨组织工程由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3个部分组成,其中寻找能够促进细胞长入和引导新骨生长的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 纳米纤维支架是具有纳米级别的天然骨分级结构和多孔结构,近年来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骨组织工程由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3个部分组成,其中寻找能够促进细胞长入和引导新骨生长的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纳米纤维支架与天然骨细胞外基质形态结构相似,能够促进细胞附着和干细胞分化,所以成为目前促进骨组织再生的理想支架。本文综述了纳米纤维支架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纳米纤维 支架 仿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