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种植体新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1
作者 于婉琦 周延民 赵静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88-496,共9页
目前种植义齿已经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患者,钛及钛合金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强度及耐腐蚀性,而成为口腔种植体的首选材料。但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和处理、加工技术的进步,新的口腔种植体材料层出不穷,逐渐进入到口腔... 目前种植义齿已经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患者,钛及钛合金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强度及耐腐蚀性,而成为口腔种植体的首选材料。但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和处理、加工技术的进步,新的口腔种植体材料层出不穷,逐渐进入到口腔种植学者的视线。新出现的材料如新型钛合金、钽基金属、金属玻璃、氧化锆、硅灰石、氮化硅、聚醚醚酮等,这些材料在性能和诱导成骨方面各有其特点。本文就近年口腔种植体新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种植体材料 钛合金 陶瓷 聚醚醚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种植体平台转移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霓 孟维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37-1041,共5页
平台转移技术指在种植修复过程中,将小于种植体颈部直径的基台连接于种植体上,以允许种植体-基台结合面向种植体中轴线方向内移。许多病例报告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平台转移技术可以减少种植体边缘骨丧失,在改善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恢... 平台转移技术指在种植修复过程中,将小于种植体颈部直径的基台连接于种植体上,以允许种植体-基台结合面向种植体中轴线方向内移。许多病例报告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平台转移技术可以减少种植体边缘骨丧失,在改善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恢复生物学宽度、构建软组织健康形态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平台转移技术在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转移 牙种植 边缘骨水平 基台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易感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毓言 孟维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9-392,共4页
随着口腔种植学的发展,种植修复成为牙列缺损与牙列缺失的理想修复方式。但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种植修复的远期成功率。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受多因素影响与调控,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病史、个人习惯等)、外科因素(种植... 随着口腔种植学的发展,种植修复成为牙列缺损与牙列缺失的理想修复方式。但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种植修复的远期成功率。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受多因素影响与调控,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病史、个人习惯等)、外科因素(种植体三维位置等)、修复因素(修复体固位方式、形态设计等)等。本文对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种植体周围炎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影响因素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设计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龚浩 孟维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种植修复体的穿龈轮廓是指其在种植体肩台到龈缘之间的跨黏膜区域的外形轮廓。对穿龈轮廓的合理设计有助于使种植修复体获得类似天然牙的美学效果,与邻牙的软组织轮廓相适应,并在维护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长期健康,减少生物学与美学并发... 种植修复体的穿龈轮廓是指其在种植体肩台到龈缘之间的跨黏膜区域的外形轮廓。对穿龈轮廓的合理设计有助于使种植修复体获得类似天然牙的美学效果,与邻牙的软组织轮廓相适应,并在维护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长期健康,减少生物学与美学并发症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影响种植体穿龈轮廓设计的考量因素及穿龈轮廓对种植体周组织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中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的设计制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穿龈轮廓 基台 穿龈角度 义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6
5
作者 张艳靖 王柏翔 +3 位作者 刘小利 周弘 刘杰 吴豪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技术对前牙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影响。方法:48例前牙缺失病例,A组23例:行不翻瓣拔牙即刻植入30颗ITI种植体。B组25例:行延期种植植入ITI种植体30颗。A、B两组在种植体愈合3~6个月后均进行氧化... 目的:对比研究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技术对前牙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影响。方法:48例前牙缺失病例,A组23例:行不翻瓣拔牙即刻植入30颗ITI种植体。B组25例:行延期种植植入ITI种植体30颗。A、B两组在种植体愈合3~6个月后均进行氧化锆全瓷冠永久修复。基台连接后的1、3、6、9、12个月时检测种植体周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探诊深度(PD),并测定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采用SPSS 17.0进行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基台连接后1个月时,即刻种植组mBI高于延期种植组(P<0.05)。PD值在基台连接1、3、6、9、12个月时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ES值在永久修复3个月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期种植、即刻种植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无明显有害影响,即刻种植在永久修复3个月时的红色美学效果要优于延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牙种植体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及CGF在双侧下牙槽神经移位同期牙种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付丽 孙悦 +2 位作者 翟婧捷 孙晓琳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3-1005,共3页
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可解决骨量不足时的种植需求,但可能造成下牙槽神经的损伤。本病例进行了双侧下牙槽神经移位同期牙种植术,为保证手术的精准及微创性,首次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设计及手术模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并将CGF用... 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可解决骨量不足时的种植需求,但可能造成下牙槽神经的损伤。本病例进行了双侧下牙槽神经移位同期牙种植术,为保证手术的精准及微创性,首次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设计及手术模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并将CGF用于促进神经恢复及软硬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牙槽神经移位 牙种植 3D打印 浓缩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F在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晓琳 周延民 +2 位作者 赵静辉 张天首 孙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前牙即刻种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常规引导骨再生技术,术中创口闭合困难,术后炎症反应明显,感染概率增加。该文报道单独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前牙即刻种植骨缺损,评价其在即刻种植手术中引导骨再生、减轻炎症反应的效果。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前牙种植 即刻种植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F联合GBR在前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1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晓琳 翟婧捷 +2 位作者 孙悦 刘珍珍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Fibrin,PRF)在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牙即刻种植,PRF联合GBR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软组织充足。结论:PRF联合GBR在前牙即刻种植中引导组织再...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Fibrin,PRF)在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牙即刻种植,PRF联合GBR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软组织充足。结论:PRF联合GBR在前牙即刻种植中引导组织再生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F 即刻种植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回顾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桦 齐华 +6 位作者 尹程程 王鹤龄 杨静 蔡青 李保胜 周延民 孟维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6-771,共6页
目的:比较后牙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在修复后1~2年边缘骨吸收差异。方法:纳入后牙区进行种植治疗的41例患者,分为即刻种植组20例,延期种植组21例。种植术后4~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术后6个月、修复后1、2年后分别测量即刻种植组和延期种... 目的:比较后牙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在修复后1~2年边缘骨吸收差异。方法:纳入后牙区进行种植治疗的41例患者,分为即刻种植组20例,延期种植组21例。种植术后4~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术后6个月、修复后1、2年后分别测量即刻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近远中边缘骨的吸收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修复后1、2年,即刻种植组近中边缘骨增加分别为(1.35±1.12)、(2.16±1.73)、(2.53±1.65)mm;远中边缘骨增加分别为(1.46±1.17)、(1.94±1.16)、(2.32±1.68)mm,3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种植组近中边缘骨吸收分别为(-0.52±0.47)、(-0.69±0.58)、(-0.97±0.78)mm;远中边缘骨吸收分别为(-0.46±0.44)、(-0.60±0.45)、(-0.72±0.63)mm。3组数据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即刻种植组短期内边缘骨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效果优于延期种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后牙区 不翻瓣 边缘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和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程程 李保胜 +1 位作者 蔡青 孟维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3,共5页
损伤的周围神经远侧端发生华勒变性,神经膜细胞去分化且大量增殖,吞噬损伤末端的轴突碎片,其分泌因子募集吞噬细胞到达损伤部位,共同清除崩解的髓鞘碎片。由此,神经膜细胞引导轴突再生,包裹轴突,形成髓鞘。在种植术后创口愈合的早期,种... 损伤的周围神经远侧端发生华勒变性,神经膜细胞去分化且大量增殖,吞噬损伤末端的轴突碎片,其分泌因子募集吞噬细胞到达损伤部位,共同清除崩解的髓鞘碎片。由此,神经膜细胞引导轴突再生,包裹轴突,形成髓鞘。在种植术后创口愈合的早期,种植体周围存在的神经丝蛋白染色阳性的纤维和之后再生的神经纤维成为种植义齿患者口腔感觉应答的基础。不同的钛表面微米级结构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吸附和增殖以及营养因子的分泌。神经生长因子为交感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生长和存活所必需,肝素共轭纤维蛋白凝胶种植体和羟磷灰石-神经生长因子(NGF)复合涂层钛种植体均可缓慢释放具有活性的NGF,进而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及神经早期再生,改善种植体骨感知能力。种植体表面的微结构和化学成分是如何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其具体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表面 改性 周围神经再生 神经膜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系统在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彤彤 谢丽丽 +5 位作者 蔡青 王鹤龄 全旭 崔云霞 张慧彦 孟维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7-1321,共5页
种植体周围疾病主要是由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等相关致病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目前导致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种植体植入后以及发生病原微生物感染时,补体系统被激活并随之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本文... 种植体周围疾病主要是由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等相关致病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目前导致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种植体植入后以及发生病原微生物感染时,补体系统被激活并随之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本文就发生种植体周围疾病时补体系统对致病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种植体周围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系统 固有免疫 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检测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柏翔 孟维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能够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情况,对种植体周围龈沟液的量和成分加以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机制,并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 种植体周围组织 种植体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手术导板引导下的前牙区牙槽突骨折后的美学早期种植修复1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春雨 王春阳 +5 位作者 蔡青 李保胜 张慧彦 李尊泰 齐晓爽 孟维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6,共2页
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对种植体的位置精准性和长期稳定性有更高要求,本病例应用数字化导板引导联合GBR修复美学区多颗牙缺失,效果良好。
关键词 数字化导板 GBR 早期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后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1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菁 孙晓琳 +3 位作者 齐曼霖 丁鑫鑫 李雪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Fibrin,PRF)在后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独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自体移植材料,在上颌后牙即刻种植病例中促进软硬组织修复。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软组织充足。结论...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Fibrin,PRF)在后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独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自体移植材料,在上颌后牙即刻种植病例中促进软硬组织修复。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软组织充足。结论:本病例中PRF单独应用在后牙即刻种植中引导软硬组织再生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即刻种植 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帅岑 赵静辉 +2 位作者 张天首 孙晓琳 周延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9-462,共4页
种植体周围存在神经纤维,并且种植义齿患者具有一定的感知觉,骨感知作为一种广泛观察到的现象,对于种植体的使用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机制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周围神经再生 骨感知 种植体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对骨组织及种植体周围骨结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凯璇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种植义齿逐渐成为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成年患者的最佳修复方法。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然而,放疗对机体颌骨组织产生一定的损害,进而间接影响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本文将主要就放疗对骨组织的影响及放疗... 种植义齿逐渐成为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成年患者的最佳修复方法。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然而,放疗对机体颌骨组织产生一定的损害,进而间接影响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本文将主要就放疗对骨组织的影响及放疗对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骨结合 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表面对牙龈上皮组织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钰婷 孟维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2-944,共3页
理想的上皮组织——种植体屏障能够阻挡口腔内细菌及产物侵入内环境,防止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从而保持种植体长期稳定。近年来关于种植体表面影响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不断增加,这些研究对指导种植体穿龈部表面的设计,进而提高种... 理想的上皮组织——种植体屏障能够阻挡口腔内细菌及产物侵入内环境,防止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从而保持种植体长期稳定。近年来关于种植体表面影响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不断增加,这些研究对指导种植体穿龈部表面的设计,进而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就有关牙龈上皮细胞与种植体表面的结合机制及影响上皮组织附着因素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牙龈上皮细胞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区多颗牙连续缺失种植修复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春阳 崔云霞 +4 位作者 全旭 李雨阳 韩春雨 付齐月 孟维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9-410,共2页
种植修复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但美学区多颗牙连续缺失的种植修复依然是难点,通过本病例探讨恢复上颌前牙连续缺失的美学与功能的方法。
关键词 美学区 种植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种植体周游离龈移植术增宽角化黏膜1例
19
作者 李效宇 蔡青 +3 位作者 龚浩 孙毓言 张霓 孟维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3-465,共3页
角化黏膜宽度不足常见于长期缺牙的下颌后牙区种植位点,本病例通过改良的游离龈移植术式重建了充足的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宽度,维持了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长期健康。
关键词 牙种植 角化黏膜 游离龈移植术 软组织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维护期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脉冲式冲牙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聪 徐文洲 +2 位作者 李红艳 孙悦 阿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27,共7页
目的:观察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维护期应用质量控制(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脉冲式冲牙器的临床效果,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预定的试验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选取5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 目的:观察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维护期应用质量控制(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脉冲式冲牙器的临床效果,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预定的试验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选取5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实验组患者通过脉冲式冲牙器联合巴氏(BASS)刷牙法维护,对照组患者单纯通过BASS刷牙法维护。2组患者均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自我维护2、4、8和12周分别要求患者复诊,通过患者菌斑堆积量进行个性化纠正和指导,在自我维护4和12周时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牙周临床检查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和出血指数(BI),检测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经过4和12周自我维护,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PLI、PD和BI明显降低(P<0.01);与基线时比较,自我维护4和12周时2组患者PLI、PD和BI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自我维护4周时比较,自我维护12周时2组患者PLI、PD和BI值明显升高(P<0.01)。经过4和12周自我维护,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龈沟液中TNF-α和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基线时比较,自我维护4和12周时2组患者龈沟液中TNF-α和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应用脉冲式冲牙器可明显降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PLI、PD、BI和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有效抑制菌斑的形成并控制牙龈炎症状态,有利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循环 牙菌斑 慢性牙周炎 冲牙器 维护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