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2015年吉林省出入境8类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梦琦 曲辉 +2 位作者 聂丹丹 罗雁非 刘雅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3期92-94,共3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出入境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及其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2010,对2014~2015年2年间吉林省出入境送检和抽检的8类食品进... [目的]了解吉林省出入境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及其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2010,对2014~2015年2年间吉林省出入境送检和抽检的8类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对采集样品进行4项微生物检测,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和酵母菌检测。[结果]试验共检测8类食品共计1 668份样品,检出微生物98株,总检出率5.88%。[结论]吉林省出入境8类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整体状况较好,2015年的污染状况较2014年有所好转,抽检能更好地发现食品中存在的卫生问题,今后应重点加强对肉制品和乳制品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微生物污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鹿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春雨 杨莉 +6 位作者 王全凯 宋占昀 刘金华 周亮 赵全民 幺乃全 王振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4-206,共3页
为掌握结核病在吉林省鹿群中的流行传播状况,从吉林省养鹿业富有代表性地区的18个鹿场随机采集血清样本1856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核杆菌Ag85-East6-mpt70抗原多联表达蛋白作为检测抗原,进行酶联免疫检测,调查吉林省鹿结核病流行情况,... 为掌握结核病在吉林省鹿群中的流行传播状况,从吉林省养鹿业富有代表性地区的18个鹿场随机采集血清样本1856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核杆菌Ag85-East6-mpt70抗原多联表达蛋白作为检测抗原,进行酶联免疫检测,调查吉林省鹿结核病流行情况,结果发现,吉林省地区鹿群中存在结核病病例,且各地区间阳性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防疫部门应加强防控,防止疫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结核病 流行病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勃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12X期37-,共1页
我国目前的食品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使人们越来越担忧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相关技术有效排查食品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可有效地缓解我国食品安全隐患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与分析微生物检测技... 我国目前的食品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使人们越来越担忧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相关技术有效排查食品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可有效地缓解我国食品安全隐患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与分析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人民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出现了恐慌,再加上现代社会快速的信息传播力,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事故在网络或新闻中时常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分子生物学 生物检测技术 微生物检测 安全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蜂王台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向辉 郑言 +4 位作者 隋佳辰 杨倩 张健 宋战昀 王振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8-255,共8页
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BQCV)是一种常见的蜜蜂病毒,春季和初夏高发,主要危害蜂王的幼虫和蛹,蜜蜂患病后短时间内死亡,王台壁进而变黑。黑蜂王台病毒已在世界不同蜂种间广泛传播,常以无明显症状的隐性感染方式存在于蜂群... 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BQCV)是一种常见的蜜蜂病毒,春季和初夏高发,主要危害蜂王的幼虫和蛹,蜜蜂患病后短时间内死亡,王台壁进而变黑。黑蜂王台病毒已在世界不同蜂种间广泛传播,常以无明显症状的隐性感染方式存在于蜂群中,与蜜蜂微孢子虫联合危害表现出极强的致病性,对养蜂业造成巨大损失。作者从黑蜂王台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致病过程、检测方法及防控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黑蜂王台病毒及其防制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蜂王台病毒 传播 隐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影 王伟利 +1 位作者 段锐 钱爱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1,共4页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细菌是一类利用现行培养技术无法分离得到的微生物群,对传统微生物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一些处于VBNC状态下的病原菌,一直是最令人担忧且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论文从种类、形态、排列、组成、致病性、抗原性...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细菌是一类利用现行培养技术无法分离得到的微生物群,对传统微生物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一些处于VBNC状态下的病原菌,一直是最令人担忧且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论文从种类、形态、排列、组成、致病性、抗原性、黏附性,以及复苏等方面综述了VBNC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旨在更加深入了解和认识VBNC细菌,从而对VBNC病原菌的防控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腌渍食用菌中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被引量:11
6
作者 田芳洁 康明芹 +1 位作者 曹海微 李荣荣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3,共4页
建立了腌渍食用菌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试样中的EDTA–2Na经去离子水提取、三氯甲烷净化、三氯化铁衍生化后,以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体积比为2∶8)为流动相,外标法定量。EDTA–2Na浓度在2.0~... 建立了腌渍食用菌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试样中的EDTA–2Na经去离子水提取、三氯甲烷净化、三氯化铁衍生化后,以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体积比为2∶8)为流动相,外标法定量。EDTA–2Na浓度在2.0~50.0μg/m L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在5.0~500.0 mg/kg添加范围内,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9%~105.2%,检出限为5.0 mg/kg。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和重现性好,可用于腌渍食用菌中EDTA–2N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腌渍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大肠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发生相关基因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影 段锐 +2 位作者 王伟利 孙晓媛 钱爱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2-328,共7页
本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探究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发生机制。应用冰乙酸和4℃联合诱导条件,使鸡大肠杆菌进入VBNC状态,并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获得VBNC相关基因。结果表明,从VBNC大肠杆菌中筛选得到的3个差异片段与大... 本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探究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发生机制。应用冰乙酸和4℃联合诱导条件,使鸡大肠杆菌进入VBNC状态,并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获得VBNC相关基因。结果表明,从VBNC大肠杆菌中筛选得到的3个差异片段与大肠杆菌23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98%和99%,而氨基酸的同源性也均在97%以上,表明这3个序列是大肠杆菌23S核糖体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同时也是与大肠杆菌VBNC状态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由此推知,当正常大肠杆菌在未暴露任何压力下时,其转录水平较低,特别是23S rRNA的某一(些)基因不显示或受到强烈抑制。当进入VBNC状态后,面临生存压力时,这一(些)基因转录水平明显强于正常状态,而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主要结构与场所,其某些基因也将积极参与新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NC状态 大肠杆菌 mRNA差异显示(DDRT-PCR)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孟日增 宋战昀 +3 位作者 聂丹丹 石建平 吴连鹏 马文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0-1115,共6页
本试验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取健康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双抗体夹心ELISA筛选,4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2株能稳定分泌抗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2C6E6、3D5F1。2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 本试验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取健康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双抗体夹心ELISA筛选,4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2株能稳定分泌抗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2C6E6、3D5F1。2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分别为1∶512、1∶1 024。鉴定结果显示这2株单克隆抗体分别为IgG1亚类和IgG2a亚类,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目为84条。用纯化的PRV免疫经产健康的BALB/c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获得的腹水的效价分别为1∶1 638 400和1∶819 200。经检测这2株单克隆抗体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30代,仍能稳定分泌抗PRV的单克隆抗体,说明这2株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良好。本试验研究结果为PRV的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检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大肠杆菌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影 王伟利 +1 位作者 段冶 钱爱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2期34-36,共3页
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染色联合对经酸和低温联合诱导的大肠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当可培养菌数降为零时,与正常状态细菌相比,诱导后菌株多数仍为呈现绿色荧光的活菌,活菌数远远超过死菌数。并且菌体... 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染色联合对经酸和低温联合诱导的大肠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当可培养菌数降为零时,与正常状态细菌相比,诱导后菌株多数仍为呈现绿色荧光的活菌,活菌数远远超过死菌数。并且菌体形态多样,每份样品中至少存在两种不同"颗粒"。结合荧光图像可以确知是杆状、球状或球杆状的菌体。由此表明,实验菌株在可培养数为零时就已进入了VBNC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日增 刘韬 +3 位作者 马文晨 王伟琳 吴连鹏 罗雁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7-1423,共7页
本研究旨在获得抗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闽A株的多克隆抗体,为PRV的治疗与检测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在PK-15细胞上进行PRV的增殖,测定其TCID50为10-7.372,粗提蛋白后,测定PRV蛋白浓度为3.6mg/mL。试验选用25只健康、雄性、体重为2.5kg... 本研究旨在获得抗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闽A株的多克隆抗体,为PRV的治疗与检测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在PK-15细胞上进行PRV的增殖,测定其TCID50为10-7.372,粗提蛋白后,测定PRV蛋白浓度为3.6mg/mL。试验选用25只健康、雄性、体重为2.5kg±0.2kg的新西兰大白兔为试验动物,用获得的PRV为抗原免疫后,获得抗PRV多克隆抗体。测定其抗血清效价为1∶32 000,抗原包被稀释度为1∶40,最佳包被条件为4℃12h,最佳封闭时间为1h,酶标二抗最佳工作稀释度为1∶8 000。细胞病变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PRV抗血清在1∶16的稀释情况下能保护50%的PK-15细胞免受PRV的攻击,而阴性血清不能保护PK-15细胞免受PRV的感染。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PRV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PRV) 多克隆抗体 PK-1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H5、H7亚型AIV HA基因与鸡IL-18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振国 金宁一 +4 位作者 马鸣潇 费东亮 贾雷立 金扩世 尹革芬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8-413,共6页
以鸡痘病毒(FPV)疫苗株为载体,将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AIV HA)基因串联后(拥有同一个阅读框)和鸡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分别插入到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16-LacZ复合启动子(ATI-P7.5×20)和单一启动子1(P7.5... 以鸡痘病毒(FPV)疫苗株为载体,将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AIV HA)基因串联后(拥有同一个阅读框)和鸡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分别插入到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16-LacZ复合启动子(ATI-P7.5×20)和单一启动子1(P7.5)下游,构建了携带AIV HA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18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UTAL-H5-H7-IL18;用相同的方法构建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UTAL-H5-IL18;将H5亚型AIV HA基因插入到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2复合启动子(ATI-P7.5×20)下游,构建了携带H5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UTA2-H5.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与282E4株鸡痘病毒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BrdU进行三次加压蚀斑筛选后,以不同代次的细胞mRNA为模板,利用H5亚型AIV HA基因、H7亚型AIV HA基因和鸡IL-18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筛选出H5HA-H7HA融合蛋白基因和鸡IL-18基因共表达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5HA-H7HA-IL18,H5亚型AIV HA基因和鸡IL-18基因共表达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5HA-IL18以及单独表达H5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5HA.这些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为AIV活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重组禽痘病毒 鸡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