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蜜环菌的活性成分研究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景圣 袁媛 田忠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5-168,共4页
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是一种与传统中药天麻(GastrodiaelataBlume)共生的著名的药用真菌。经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分离得到了蜜环菌多糖、倍半萜类化合物和嘌呤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并对其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经功能性实... 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是一种与传统中药天麻(GastrodiaelataBlume)共生的著名的药用真菌。经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分离得到了蜜环菌多糖、倍半萜类化合物和嘌呤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并对其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经功能性实验证明,蜜环菌具有较强的神经调节功能,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抗惊厥作用等,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现已开发了大量的蜜环菌产品,包括脑心舒口服液、蜜环菌浸膏、蜜环菌片、蜜环菌糖浆等。本文主要介绍了蜜环菌的研究近况以及蜜环菌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活性成分 功能性食品 药用真菌 应用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管理系统与现代食品加工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凤宽 于雷 +1 位作者 尹晓莉 李振生 《肉类研究》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系统全面地阐述了HACCP的由来、原则、特点实施步骤和要求,及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同时对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实例进行了因素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 应用 质量控制 HACCP管理系统 现代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鹅系列方便食品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学军 谢春阳 +1 位作者 吴晓光 于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4-276,共3页
本文以鹅腿、鹅翅、鹅胸、鹅脖、鹅头、鹅心、鹅胗等为原料,研究了酱香鹅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出酱香鹅最佳嫩化配方为:木瓜蛋白酶浓度0.04%,氯化钙浓度3%、复合磷酸盐浓度0.4%。
关键词 酱鹅 嫩化 木瓜蛋白酶 氯化钙 复合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鹅串系列方便食品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凤宽 刘学军 +1 位作者 匡明 康怀彬 《肉类研究》 2003年第1期25-26,22,共3页
烧鹅串是以鹅肉、鹅皮和某些脏器为原料 ,切块后穿在竹签上 ,蒸熟后调味 ,经烤炉烧烤后的系列方便肉制品。该工艺采用先蒸后调味 ,烧烤再速冻的方法 ,食用时微波加热。该产品食用方便 ,风味独特 ,是一种系列方便鹅肉制品。
关键词 鹅肉 鹅皮 烧鹅串 烧烤 方便肉制品 加工技术 鹅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与食品加工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学军 殷涌光 +1 位作者 范松梅 朱畅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5期78-80,共3页
结合国内外研究状况,介绍了高压脉冲电场的脉冲发生器研究现状、主要机理学说、以及在食品工业上的可行性应用及展望。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灭菌 频率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加工专用凝乳酶及其基因工程酶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波 张莉 +2 位作者 王景会 姜媛媛 杨贞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0,共5页
凝乳酶是干酪加工中必须用到的酶制剂。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凝乳酶的结构,凝乳酶的不同来源,凝乳机理以及影响凝乳酶活性的因素等内容,并阐述了基因工程凝乳酶的研究现状及凝乳酶的发展前景,为解决我国凝乳酶的短缺问题提供思路。
关键词 凝乳酶 干酪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酸菜汁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陈晓平 刘华英 +2 位作者 魏小川 马艳梅 宋丽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4,共4页
从自然发酵的酸菜汁中分离出3株高产酸菌株,利用现代分析技术与经典分类法对上述三株高产酸菌株进行了系统的细菌学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三株高产酸菌株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vis)和... 从自然发酵的酸菜汁中分离出3株高产酸菌株,利用现代分析技术与经典分类法对上述三株高产酸菌株进行了系统的细菌学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三株高产酸菌株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vis)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planeta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菜汁 乳酸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RNA提取试剂盒——TRIZOL的使用方法初探 被引量:43
8
作者 于寒松 彭帅 +1 位作者 谢远红 胡耀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9-42,共4页
以酿酒酵母为原料,利用TRIZOL试剂快速提取法,得到的总RNA不完整,只有5srRNA一条条带,经过对该试剂盒的改进后提取的总RNA呈现28srRNA,18srRNA和5srRNA三条清晰的条带,很少有降解,其A260/A280值可达1.946,A260/A230值为2.070,具有很高... 以酿酒酵母为原料,利用TRIZOL试剂快速提取法,得到的总RNA不完整,只有5srRNA一条条带,经过对该试剂盒的改进后提取的总RNA呈现28srRNA,18srRNA和5srRNA三条清晰的条带,很少有降解,其A260/A280值可达1.946,A260/A230值为2.070,具有很高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OL 酵母 R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玉米膳食纤维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张艳荣 王大为 祝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13-217,共5页
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挤出技术对玉米皮纤维进行处理,制得具有优良理化特性及较高生理活性的高品质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处理工艺参数,即萃取压力为30MPa、温度35℃、时间100min、CO2流量23L/h;挤出温度为145... 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挤出技术对玉米皮纤维进行处理,制得具有优良理化特性及较高生理活性的高品质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处理工艺参数,即萃取压力为30MPa、温度35℃、时间100min、CO2流量23L/h;挤出温度为145℃、物料含水量为60%、进料速度20kg/h、螺杆转速220r/min。处理后的玉米皮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4.8%,膨胀力为18.2ml/g,持水力为9.3g/g,结合水力为6.3 g/g。大鼠喂养试验结果为饲喂组比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降低37.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降低49.7%,总甘油三酯降低40.2%,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工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 挤出技术 玉米膳食纤维 玉米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萃取技术在姬松茸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艳荣 单玉玲 +1 位作者 刘婷婷 李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7-270,共4页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对经过超临界CO2流体脱脂处理的姬松茸进行多糖的提取,经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萃取时间6min,固液比为1:10,物料粒度0.147mm,粗多糖提取率为14.2%。
关键词 微波萃取 姬松茸 多糖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酸钾的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明浩 王月娇 +1 位作者 李嘉 权伍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1-593,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溴酸钾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骨髓细胞染色体和精子的致突变性,阐明溴酸钾的毒性。方法:选用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雌雄各半,设溴酸钾1/2 LD50、1/4 LD50、1/8 LD50三个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 目的:通过探讨溴酸钾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骨髓细胞染色体和精子的致突变性,阐明溴酸钾的毒性。方法:选用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雌雄各半,设溴酸钾1/2 LD50、1/4 LD50、1/8 LD50三个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40mg/kg bw环磷酰胺,连续灌胃4d,观察溴酸钾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选用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5组,雌雄各半,设溴酸钾1/2 LD50、1/4 LD50、1/8 LD50三个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40mg/kg bw环磷酰胺,连续灌胃2d,观察溴酸钾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情况;选用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5组,设溴酸钾1/2 LD50、1/4 LD50、1/8 LD50三个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40mg/kg bw环磷酰胺,连续灌胃5d,观察溴酸钾对小鼠精子的影响。结果:溴酸钾的各个剂量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小鼠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溴酸钾可产生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并是染色体断裂剂以及可引起精子畸形。实验结果提示溴酸钾具有潜在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酸钾 微核 染色体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对玉米醇溶蛋白提取率及水解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王大为 邵信儒 张艳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6-170,共5页
以淀粉厂副产物玉米黄粉为原料,经超临界CO2萃取脱脂脱杂后提取玉米醇溶蛋白,将玉米醇溶蛋白酶解制取玉米寡肽。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出最佳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即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00min,CO2流量30L/h,此时脂类及... 以淀粉厂副产物玉米黄粉为原料,经超临界CO2萃取脱脂脱杂后提取玉米醇溶蛋白,将玉米醇溶蛋白酶解制取玉米寡肽。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出最佳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即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00min,CO2流量30L/h,此时脂类及异杂味物质萃取率为8.06%,萃取后玉米黄粉蛋白质含量为90.46%、脂肪含量0.1%,与未经超临界CO2萃取处理及溶剂处理的玉米黄粉相比,玉米醇溶蛋白提取率分别提高50.33%、35.69%,玉米醇溶蛋白水解率分别提高47.16%、3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玉米醇溶蛋白 提取率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膳食纤维在饼干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艳荣 张雅媛 王大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8-142,共5页
将玉米深加工副产物玉米皮经适当处理制得高品质膳食纤维,并用于高膳食纤维饼干的生产。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高膳食纤维饼干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高膳食纤维饼干的最佳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膳食纤维的处理方法对产品感官品质... 将玉米深加工副产物玉米皮经适当处理制得高品质膳食纤维,并用于高膳食纤维饼干的生产。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高膳食纤维饼干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高膳食纤维饼干的最佳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膳食纤维的处理方法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膳食纤维粒度、膳食纤维用量、添加剂用量。玉米纤维经挤出处理,粒度为0.147mm,添加量为16%,疏松剂和乳化剂用量分别为0.4%和0.2%时,产品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膳食纤维 饼干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高血脂鼠的降血脂作用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艳荣 单玉玲 李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0-963,共4页
目的:观察姬松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6APFA)对高血脂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天然大豆磷脂胶囊(NSPC)0.70 g.kg-1剂量组和-ω6APFA 0.28、0.14、0.07 g.kg-13个剂量组(n=10)。除空白对照组外均... 目的:观察姬松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6APFA)对高血脂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天然大豆磷脂胶囊(NSPC)0.70 g.kg-1剂量组和-ω6APFA 0.28、0.14、0.07 g.kg-13个剂量组(n=10)。除空白对照组外均连续给予高脂饲料14 d,于第14天起开始连续灌胃给药14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10 mL.kg-1。实验结束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同时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腹腔脂肪蓄积系数。雄性小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SPC 1.0 g.kg-1剂量组、-ω6APFA 0.4、0.2、0.1 g.kg-13个剂量组(n=12),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前16 h除空白对照组,均腹腔注射75%蛋黄生理盐水液0.5 mL,并开始饥饿,末次给药后1 h,于眼球采血,测血清T-CHO及TG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SPC 0.70 g.kg-1和-ω6APFA 0.28 g.kg-1剂量组大鼠血清T-CHO、TG均明显降低,血清HDL-C升高(P<0.001);NSPC 0.70 g.kg-1和-ω6APFA 0.28、0.14 g.kg-1剂量组大鼠肝组织SOD活性升高(P<0.05、P<0.001及P<0.05),MDA降低(P<0.01、P<0.001及P<0.01),大鼠腹腔脂肪系数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NSPC 1.0 g.kg-1、-ω6APFA0.4、0.2 g.kg-1组急性高血脂小鼠T-CHO和TG明显降低(P<0.05、P<0.01及P<0.05)。结论:ω-6APFA对高血脂鼠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降血脂 实验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榛子油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景圣 郑鸿雁 +1 位作者 袁媛 毕元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6-98,共3页
本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萃取榛子油的合理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h,在此工艺条件下萃取榛子油提取率为89.7%。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榛子油 工艺条件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都凤华 田兰英 +2 位作者 崔永华 王俊颖 陈田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6-269,272,共5页
主要探讨了以黑木耳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具有黑木耳特殊芳香和营养价值的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主要研制了黑木耳汁的制备、黑木耳汁乳酸发酵条件的筛选、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的调配及其稳定性,运用模糊数学对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 主要探讨了以黑木耳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具有黑木耳特殊芳香和营养价值的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主要研制了黑木耳汁的制备、黑木耳汁乳酸发酵条件的筛选、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的调配及其稳定性,运用模糊数学对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进行了感官质量的评定,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即黑木耳汁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200、浸泡温度90℃、浸泡时间120min;黑木耳汁发酵的最佳条件为黑木耳汁含量为50%,脱脂乳50%,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10h,接种量6%;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黑木耳发酵原汁75%,柠檬酸0.09%,白砂糖2%,β-环糊精0.015%。这样制得的黑木耳汁饮料在加入0.09%黄原胶、0.03%海藻酸钠、0.2%CMC稳定剂后,在60℃25MPa条件下均质,可以达到良好的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乳酸菌 发酵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膳食纤维的分离提取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振春 蔡苗 +1 位作者 张岚 陈彦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83-387,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筛选出玉米皮碱处理、漂白以及酸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玉米膳食纤维。结果表明,本工艺方法制取的食用纤维,成品为浅黄色,淀粉含量≤0.80%,每克纤维添加到食品中后引入的热量≤1.9...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筛选出玉米皮碱处理、漂白以及酸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玉米膳食纤维。结果表明,本工艺方法制取的食用纤维,成品为浅黄色,淀粉含量≤0.80%,每克纤维添加到食品中后引入的热量≤1.925kJ,具有食用安全、多纤维、低热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 膳食纤维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须多糖调节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68
18
作者 郑鸿雁 闵伟红 +2 位作者 昌友权 马金荣 昌喜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91-293,共3页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玉米须多糖20d后,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地提高小鼠抗体生成脾细胞数(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中剂量组)和小鼠脾脏、胸腺器官重量(低、中、高剂量组)。检测结果表明,玉米须多糖具有较强的调节小鼠...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玉米须多糖20d后,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地提高小鼠抗体生成脾细胞数(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中剂量组)和小鼠脾脏、胸腺器官重量(低、中、高剂量组)。检测结果表明,玉米须多糖具有较强的调节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和 一定程度的调节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同时,各剂量玉米须多糖组均未见免疫抑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粗多糖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对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大为 单玉玲 图力古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脱除蒙古口蘑中脂类及色素物质,并研究其对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min、CO2流量25L/h,萃取率为2.06%。...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脱除蒙古口蘑中脂类及色素物质,并研究其对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min、CO2流量25L/h,萃取率为2.06%。萃取后所得蒙古口蘑粉为乳白色,风味纯正,脂肪含量0.01%。以其为原料提取蒙古口蘑多糖,多糖色泽乳白,无异味,提取率为6.24%,分别为溶剂处理及未处理试样的4.2倍和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口蘑 多糖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水提物对鲫鱼生长、鱼体成分、消化酶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彭小玉 沈明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7,共5页
本试验将蒲公英水提物添加在鲫鱼饲料中喂养鲫鱼70d,观察研究蒲公英水提物对各组鲫鱼的生长、鱼体成分、消化酶和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2%的蒲公英水提物能促进鲫鱼的生长,对鲫鱼的肉质有改善作用,能显著提高鲫鱼的淀粉酶... 本试验将蒲公英水提物添加在鲫鱼饲料中喂养鲫鱼70d,观察研究蒲公英水提物对各组鲫鱼的生长、鱼体成分、消化酶和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2%的蒲公英水提物能促进鲫鱼的生长,对鲫鱼的肉质有改善作用,能显著提高鲫鱼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P<0.05);添加4%、2%蒲公英水提物组鲫鱼血液白细胞数目均极显著增多(P<0.01);4%、2%和1%的蒲公英水提物对鲫鱼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2%的蒲公英水提物能显著提高鲫鱼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鲫鱼 生长 鱼体成分 消化酶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