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规划算法综述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茂飞 胡方亚 +2 位作者 李娜可 朱守力 吴琼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11期18-22,共5页
路径规划是无人驾驶汽车实现自主行驶的关键,其任务是在有障碍物的环境内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寻找一条从起始状态(包括位置和姿态)到达目标状态的无碰撞路径。根据无人驾驶汽车对周围环境信息认知程度的不同,路径规划算法分为全局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是无人驾驶汽车实现自主行驶的关键,其任务是在有障碍物的环境内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寻找一条从起始状态(包括位置和姿态)到达目标状态的无碰撞路径。根据无人驾驶汽车对周围环境信息认知程度的不同,路径规划算法分为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对这2种类型的算法进行细分并介绍各种路径规划的原理,分析其优缺点,提出路径规划算法未来发展趋势,为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汽车 路径规划算法 A*算法 RRT算法 人工势场法 动态窗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向引导的智能车VFH+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茂飞 贺晨辰 +2 位作者 张春鹏 吴琼 朱守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90-2095,共6页
针对矢量场直方图(VFH+)算法在路径规划过程中容易陷入环境死区,生成的路径不能满足车辆运动学限制的问题,提出方向引导的VFH+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在双向快速随机树(Bi-RRT)节点扩展中引入车辆的运动学约束,在去除路径冗余节点的基础上,... 针对矢量场直方图(VFH+)算法在路径规划过程中容易陷入环境死区,生成的路径不能满足车辆运动学限制的问题,提出方向引导的VFH+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在双向快速随机树(Bi-RRT)节点扩展中引入车辆的运动学约束,在去除路径冗余节点的基础上,使用三次B样条曲线得到平滑引导路径。其次,在VFH+算法中引入车辆的最大转角约束与引导路径的离散点方向,来限制VFH+的候选方向范围,并修改代价函数获取合适的前进方向。最后,在MATLAB软件上进行算法的仿真对比以及基于ROS平台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VFH+算法能够在满足车辆运动学约束的情况下,生成一条避开环境死区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 矢量场直方图 转角约束 方向引导 智能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机器视觉融合的车辆检测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炳力 詹叶辉 +3 位作者 潘大巍 程进 宋伟杰 刘文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8-484,共7页
针对车辆检测中使用传统单一传感器的识别效果差、易受干扰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机器视觉融合的车辆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分层聚类算法对雷达数据进行处理,过滤无效目标;利用改进的YOLO v2算法降低漏检率,提高检测速度;然... 针对车辆检测中使用传统单一传感器的识别效果差、易受干扰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机器视觉融合的车辆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分层聚类算法对雷达数据进行处理,过滤无效目标;利用改进的YOLO v2算法降低漏检率,提高检测速度;然后运用目标检测交并比和全局最近邻数据关联算法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最后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目标跟踪,而得出最终结果。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车辆识别效果优于单一传感器,且在多种路况下识别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毫米波雷达 YOLO算法 传感器融合 多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一体化防撞梁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书华 吴宗扬 +2 位作者 贝璟 余承斌 张代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4,共6页
为提高一体化集成设计防撞梁的碰撞安全性,将防撞梁耐撞性和轻量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变为博弈模型并形成映射关系,以比吸能和质量作为博弈双方进行博弈,通过引入博弈距离和博弈力矩进行策略归属构建,并结合博弈效用函数将模型仿真转化... 为提高一体化集成设计防撞梁的碰撞安全性,将防撞梁耐撞性和轻量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变为博弈模型并形成映射关系,以比吸能和质量作为博弈双方进行博弈,通过引入博弈距离和博弈力矩进行策略归属构建,并结合博弈效用函数将模型仿真转化为数值优化,通过对博弈效用函数进行纳什均衡分析得到最优解。结果表明,相比于初始设计,博弈设计的一体化防撞梁质量减轻了26.47%,比吸能增加了22.18%,所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优化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防撞梁 博弈论 碰撞安全性能 纳什均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铸铝防撞梁的多目标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书华 吴宗扬 +3 位作者 吴钇陶 贝璟 余承斌 张代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25,共8页
为了提高一体化铸铝防撞梁的耐撞性,建立了防撞梁的正碰仿真模型,基于最优超拉丁方试验设计搭建响应面模型来近似模拟碰撞过程。以防撞梁的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非支配解排序遗传算法对防撞梁的峰值碰撞力、最大纵向位移、比吸能和质量... 为了提高一体化铸铝防撞梁的耐撞性,建立了防撞梁的正碰仿真模型,基于最优超拉丁方试验设计搭建响应面模型来近似模拟碰撞过程。以防撞梁的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非支配解排序遗传算法对防撞梁的峰值碰撞力、最大纵向位移、比吸能和质量进行确定性优化设计,并择优选取一个解作为确定性优化解。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材料以及加工制造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确定性优化解的质量水平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比吸能提高了13.44%,质量减轻了20.57%,最大纵向位移的质量水平和可靠度分别由0.63σ和47.43%提高到了6.06σ和99.99%,峰值碰撞力的质量水平和可靠度分别由1.12σ和74.00%提高到了6.02σ和100.00%,多目标可靠性优化方法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可以提高优化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防撞梁 轻量化 耐撞性 可靠性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精密铸铝保险杠轻量化设计与低速碰撞性能研究
6
作者 吴宗扬 张代胜 +1 位作者 余承斌 汪永嘉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14期123-125,共3页
本文在保证耐撞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从结构和材料2方面对某乘用车保险杠进行轻量化设计。采用铸铝材料(ZL201A)作为轻量化材料,提出一种半封闭式、带加强筋的“弓”形主梁,并采用“8”字型截面吸能盒的轻量化设计方案,并通过低速碰撞有... 本文在保证耐撞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从结构和材料2方面对某乘用车保险杠进行轻量化设计。采用铸铝材料(ZL201A)作为轻量化材料,提出一种半封闭式、带加强筋的“弓”形主梁,并采用“8”字型截面吸能盒的轻量化设计方案,并通过低速碰撞有限元分析对比优化前后保险杠的耐撞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保险杠的质量相比原钢制保险杠减少了33.27%,并且碰撞性能有所增强,符合该车型保险杠的轻量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杠 轻量化 低速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