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量激光治疗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及减轻疼痛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时之凯 王斌 +1 位作者 韩爽 陶玉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评估低能量激光治疗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加速牙齿移动及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纳入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6例,随机选择上颌左侧或右侧牙齿作为实验侧和对照侧,两侧同时加力关闭第一前磨牙间隙。实验侧牙齿接受低能量激光治... 目的:评估低能量激光治疗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加速牙齿移动及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纳入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6例,随机选择上颌左侧或右侧牙齿作为实验侧和对照侧,两侧同时加力关闭第一前磨牙间隙。实验侧牙齿接受低能量激光治疗,每个位点7.5 J/cm^(2),每个患牙10个位点。对照侧以0功率进行照射。比较实验侧和对照侧的疼痛情况和牙齿移动速度。结果:对照侧牙齿7 d内疼痛平均值明显高于实验侧牙齿7 d内疼痛平均值(P<0.001)。实验侧牙齿平均移动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侧(P<0.05)。结论:低能量激光治疗可以辅助加速牙齿移动并减轻正畸牙齿移动时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激光治疗 牙齿移动 减轻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例不同垂直骨面型成年女性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面部变化的软组织三维研究
2
作者 王占礼 韩爽 +2 位作者 魏小娇 耿荣光 张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4-166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在正畸治疗后面部软组织变化差异。方法选取137例18~30岁女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其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下颌平面角(FH-MP)角度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在矫治前(T0)以及矫...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在正畸治疗后面部软组织变化差异。方法选取137例18~30岁女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其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下颌平面角(FH-MP)角度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在矫治前(T0)以及矫治中第6个月(T1)、治疗后(T2)采用EinScan Pro 2X 2020手持高精度三维扫描仪捕捉患者面部软组织图像。使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Wrap 2021对患者面像进行重叠,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组内及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后,高角组面部整体变化量平均为(-3.25±0.22)mm,均角组平均为(-3.28±0.30)mm,低角组平均为(-3.69±0.36)mm,低角组相较于另外两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患者的下颌角区、颞区下降最多,分别为(-2.78±0.18)mm、(-2.27±0.35)mm,相较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分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患者面部整体及各面部分区均发生一定负向变化,但低角组在下颌角区、颞肌区较其他两组塌陷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面部美学 三维 Ⅱ类错牙合 垂直骨面型 软组织 成年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探究牙龈生物型对正畸加力下牙龈血流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尹凡 韩爽 +3 位作者 安琪 王占礼 耿荣光 赵军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0-536,共7页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laser speckle contrast imaging,LSCI)探究牙龈生物型对正畸加力下牙龈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招募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参与研究,包括薄龈型组12例,厚龈型组12例,随机在每例受试者上颌左侧或右侧的尖牙...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laser speckle contrast imaging,LSCI)探究牙龈生物型对正畸加力下牙龈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招募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参与研究,包括薄龈型组12例,厚龈型组12例,随机在每例受试者上颌左侧或右侧的尖牙至第一磨牙间施加150 g的力,并在施力前、施力30 min、1 d、3 d、7 d、14 d分别使用LSCI动态监测施力侧尖牙区牙龈血流灌注。结果:组间比较,薄龈型组与厚龈型组各时间点的血流值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厚龈型血流值显著高于薄龈型(P<0.05);组内比较,每组各时间点的血流值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施力后,局部血流灌注在30 min~1 d内降至最小值,7 d左右上升至最大值,14 d时基本恢复到基线。在没有力值加载的静息状态下,游离龈与牙间乳头的血流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游离龈血流值显著低于牙间乳头。结论:LSCI是正畸加力过程中实时监测牙龈血流灌注的良好工具,薄龈型血液供应显著低于厚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 牙龈血流 牙龈生物型 牙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cision加速正畸关闭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所致间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笪海芹 韩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骨皮质切开术Piezocision法辅助正畸治疗在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9例患者随机分为Piezocision辅助治疗组(A组,14例)、单纯正畸治疗组(B组,15例),观察2组病例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速度及正畸加力... 目的:研究微创骨皮质切开术Piezocision法辅助正畸治疗在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9例患者随机分为Piezocision辅助治疗组(A组,14例)、单纯正畸治疗组(B组,15例),观察2组病例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速度及正畸加力前后临床牙周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及局部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结果:A组在加力后第14、28、56、84天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距离均大于B组(P <0. 05); A组加力后第84天各项牙周临床指标与加力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5),B组的PD和BI在加力后第84天增高(P <0. 05);第84天2组各项牙周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与单纯正畸治疗方法相比,Piezocision法辅助正畸治疗能有效加速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速度,且更好的维护了牙周组织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Piezocision 微创 正畸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拔除入路选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叶虎 翟沁凯 +2 位作者 郝新河 许晓波 韩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13,共5页
目的探求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采取单侧翻瓣和改变手术计划为双侧翻瓣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的81例患者。主要结果变量是:计划手术(单侧翻瓣)和计划外手术(双侧翻瓣)。次要结果变量是:手术时间和术后肿胀... 目的探求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采取单侧翻瓣和改变手术计划为双侧翻瓣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的81例患者。主要结果变量是:计划手术(单侧翻瓣)和计划外手术(双侧翻瓣)。次要结果变量是:手术时间和术后肿胀程度。预测变量为:多生牙距离唇侧和腭侧骨板的最短距离差值,分为差值≥1.5 mm组和<1.5 mm组;邻牙根尖至鼻底距离与多生牙长径比值,记录为≥1和<1。采用SPSS 2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距离差值<1.5 mm时,计划外手术可能性增大,计划手术的概率是计划外手术概率的0.085倍;年龄每增加1岁,计划手术的概率逐步降低,HR=0.745;腭侧入路术后肿胀仅为唇侧入路的0.374倍;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手术时间有逐渐增加趋势,B=1.213。邻牙根尖至鼻底距离与多生牙长径比值并未影响到术中手术计划改变。结论多生牙距离唇侧和腭侧骨板的最短距离差值可作为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选择手术入路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多生牙 单双侧翻瓣 手术入路 拔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数前牙反固定矫正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陶李明 魏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双尖牙 错HE 治疗 口腔正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第一磨牙横向位置差异的CBCT研究
7
作者 李放 张锡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4-549,共6页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第一磨牙生理牙槽骨厚度,评估横向磨牙位置。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二科就诊患者50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术前拍摄CBCT,数据导入配套三维软...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第一磨牙生理牙槽骨厚度,评估横向磨牙位置。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二科就诊患者50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术前拍摄CBCT,数据导入配套三维软件进行4个部位不同深度牙槽骨厚度的测量分析。结果:高角患者下颌第一磨牙的骨厚度最小。下颌第一磨牙舌侧骨厚度高于颊侧。下颌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根方4 mm处近中舌侧牙槽骨厚度高于远中舌侧,近中颊侧牙槽骨厚度与远中颊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根方8 mm处远中颊侧牙槽骨厚度高于近中颊侧,近中舌侧的牙槽骨厚度与远中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一磨牙同一测量位点釉牙骨质界根方8 mm的牙槽骨厚度高于根方4 mm的牙槽骨厚度。结论:不同的垂直骨面型、测量部位、测量深度、牙齿解剖形态都会反映出下颌第一磨牙在牙槽骨中横向位置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牙槽骨厚度 垂直骨面型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Ⅰ类成年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放 王建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Ⅰ类成年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特征。方法将安氏Ⅰ类成年患者分为高角、均角、低角3组,分别接受CBCT扫描,对颞下颌关节的重建影像进行分析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Ⅰ类成年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特征。方法将安氏Ⅰ类成年患者分为高角、均角、低角3组,分别接受CBCT扫描,对颞下颌关节的重建影像进行分析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Ⅰ类成年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结果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Ⅰ类成年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患者的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变异较大。在髁突高度、髁突角这两个分析项目上,高角组和均角组及低角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Ⅰ类成年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形态结构基本对称。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患者的关节窝中的髁突位置变异较大。高角组患者相较于其余2组患者,其髁突高度较低,髁突角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颞下颌关节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舌侧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陶李明 吴建华 +1 位作者 张春霞 李午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个性化舌侧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8例共48个牙位点,根据错牙合畸形程度分为两组,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单颌牙齿作为实验组,暂时不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对颌牙齿作为对照组。在矫治前、矫治2个月、矫治... 目的研究成人个性化舌侧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8例共48个牙位点,根据错牙合畸形程度分为两组,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单颌牙齿作为实验组,暂时不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对颌牙齿作为对照组。在矫治前、矫治2个月、矫治6个月、矫治结束后1个月对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等变化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上述8例患者作为舌侧矫治组,另选8例唇侧矫治患者,研究唇、舌侧矫治牙周临床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个性化舌侧矫治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矫治之前相比,矫治2个月及6个月后,GI、BI、PLI升高(P<0.05),矫治结束后1个月,PLI升高(P<0.05),GI、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唇、舌侧矫治结束后两组间GI、BI、PL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侧矫治会使成人菌斑指数升高,当患者形成正确的牙周健康理念、牙周维护较好时,不会引起牙龈和牙周炎症,其为个性化舌侧矫治普遍运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舌侧矫治 牙周健康 唇侧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式阻鼾器干预OSAHS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岚 刘业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7-850,共4页
4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可控式阻鼾器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Epworth睡眠量表(ESS)及魁北克睡眠问卷(QSQ)简体中文版的信息评价,比较分析干预前、后主客观指标及各... 4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可控式阻鼾器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Epworth睡眠量表(ESS)及魁北克睡眠问卷(QSQ)简体中文版的信息评价,比较分析干预前、后主客观指标及各评价指标的相关性。OSAHS患者干预前、后3个月比较分析,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客观评价参数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干预前、后第3个月分别为0.321~0.433和0.306—0.437,OSAHS患者的PSG指标与ESS、QSQ间相关性凸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可控式阻鼾器 主客观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纤维带树脂夹板固定牙周炎松动前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忠锁 王斌 +1 位作者 柳七零 王银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评价牙周炎松动前牙采用超强纤维带树脂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牙周基础治疗上,选择重度牙周炎导致前牙松动Ⅱ-Ⅲ度患者30例,共59颗牙齿,采用超强纤维带+光固化流动树脂制作的牙周夹板,术后6个月后复诊评价。结果 30例患... 目的评价牙周炎松动前牙采用超强纤维带树脂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牙周基础治疗上,选择重度牙周炎导致前牙松动Ⅱ-Ⅲ度患者30例,共59颗牙齿,采用超强纤维带+光固化流动树脂制作的牙周夹板,术后6个月后复诊评价。结果 30例患者59颗松动前牙固定总有效率96.61%。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固定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菌斑指数(PLI)和改良出血指数(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超强纤维带树脂牙周夹板固定松动前牙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美观、舒适、可提高咀嚼力且不妨碍菌斑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夹板 超强纤维带 松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发育期少儿反的早期阻断性矫治与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庆 朱昌敏 张晏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针对个体反牙合机制进行早期阻断治疗,诱导建立正常牙合。方法采用功能及各种加力矫治器并口外力综合运用治疗少儿反牙合,比较各年龄段对不同矫治方法的反应,评价其结果。结果全部病例反牙合解除,面部矢状方向得到不同... 目的探讨如何针对个体反牙合机制进行早期阻断治疗,诱导建立正常牙合。方法采用功能及各种加力矫治器并口外力综合运用治疗少儿反牙合,比较各年龄段对不同矫治方法的反应,评价其结果。结果全部病例反牙合解除,面部矢状方向得到不同程度发育,替牙牙合以FR3作用最为显著。结论反牙合的疗法取决于患儿所处的年龄阶段及牙合颌面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正畸学 正畸矫正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大鼠舌黏膜创伤愈合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3
作者 王飞虎 孙应明 +3 位作者 孔苗苗 王飞 杨聪翀 刘来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63-1866,共4页
取60只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TNF-α+凝胶实验组和空白凝胶对照组,于其舌背部黏膜处作一圆形缺损模型;每组大鼠分别于0、24、48、72、96 h处死,取标本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 取60只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TNF-α+凝胶实验组和空白凝胶对照组,于其舌背部黏膜处作一圆形缺损模型;每组大鼠分别于0、24、48、72、96 h处死,取标本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波形蛋白(Vimentin)在大鼠舌黏膜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显示两组大鼠创伤部位上皮细胞均有表达FSP1和Vimentin,实验组发生改变的细胞数目明显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愈合 舌黏膜 上皮间质转化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