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弯曲隐球酵母N-11合成微生物油脂的代谢调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泽权 孟莉 +2 位作者 张慧敏 姚日生 马晓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103,共4页
通过摇瓶发酵实验考察不同调控方式对弯曲隐球酵母N-11菌体生长和积累油脂的影响。主要从改变培养基组成中的小分子限制性因素(氮、磷、硫)、调控脂质合成关键酶(苹果酸酶)的酶活性以及采取不同发酵模式(分批培养与补料培养)研究影响微... 通过摇瓶发酵实验考察不同调控方式对弯曲隐球酵母N-11菌体生长和积累油脂的影响。主要从改变培养基组成中的小分子限制性因素(氮、磷、硫)、调控脂质合成关键酶(苹果酸酶)的酶活性以及采取不同发酵模式(分批培养与补料培养)研究影响微生物积累油脂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碳氮比为180.2∶1、碳磷比为61∶1、碳硫比为2 413.4∶1时,酵母菌油脂产量及含油率达到最高,分别为5 g/L、68.30%,5 g/L、65.99%及5.53 g/L、67.11%;培养基中苹果酸酶抑制剂——芝麻酚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酵母积累油脂的能力;补料培养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油脂产量(由4.25 g/L增加至9.17 g/L),含油率也从65.28%增加至7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隐球酵母 微生物油脂 代谢调控 苹果酸酶 补料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离子掺杂的近红外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耀武 黄辰曦 +1 位作者 陶伟 钱海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1-376,共16页
近红外光能量占太阳能的44%,但是传统半导体光催化剂难以利用近红外光,因此制备近红外光催化剂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镧系离子掺杂的近红外光催化剂催化的基本原理,综述了镧系离子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半导体复合近红外光催... 近红外光能量占太阳能的44%,但是传统半导体光催化剂难以利用近红外光,因此制备近红外光催化剂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镧系离子掺杂的近红外光催化剂催化的基本原理,综述了镧系离子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半导体复合近红外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外延生长法,静电纺丝法与化学组装法。并对这些近红外光催化材料在光降解污染物和光解水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催化剂 镧系离子掺杂 复合材料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定点突变及其产物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凌凯 张洪斌 +1 位作者 刘鹏飞 胡雪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3-138,共6页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CGTase)是一种多功能酶,能够催化淀粉生成环糊精(cyclodextrin,CD),本研究考察了Bacillus cereus的CGTase活性区域43位氨基酸与CGTase酶活力及其催化玉米淀粉形成γ-CD能力的联...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CGTase)是一种多功能酶,能够催化淀粉生成环糊精(cyclodextrin,CD),本研究考察了Bacillus cereus的CGTase活性区域43位氨基酸与CGTase酶活力及其催化玉米淀粉形成γ-CD能力的联系。实验中共构建17株突变株,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异源表达。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酶,H43E、H43F、H43W、H43Y突变酶的活力均有所提高;产物特异性方面,除H43W突变酶外,其余突变酶的催化产物中γ-CD比例均有所升高,将43位组氨酸突变成脯氨酸、异亮氨酸和苏氨酸后得到的突变酶作用于玉米淀粉,酶的催化产物中β-CD含量均下降,γ-CD含量由20%分别升高到30.2%、28.4%、29.2%,实际产量由4.76 g/L升高到7.64、6.05、6.29 g/L,由此可见Bacillus cereus的CGTase活性区域中43位氨基酸对于CGTase的活力和产物特异性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 定点突变 产物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链水解酶的选择性和产生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清芸 王涛 +2 位作者 潘漫 李宜明 田长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4-879,共16页
底物蛋白的多聚泛素链修饰参与调节多种生命运动过程(包括蛋白质降解、自噬、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转录调节、炎症免疫等).去泛素化酶通过水解底物蛋白的单泛素和泛素链修饰,对泛素相关过程进行反向调节.人类基... 底物蛋白的多聚泛素链修饰参与调节多种生命运动过程(包括蛋白质降解、自噬、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转录调节、炎症免疫等).去泛素化酶通过水解底物蛋白的单泛素和泛素链修饰,对泛素相关过程进行反向调节.人类基因组中约含90余种去泛素化酶,它们通过对自身酶活性和底物识别特异性的调节,实现了对细胞内复杂泛素过程的精密且层次性的调控.本文针对去泛素化酶对不同泛素链的识别选择性,综述目前已知泛素链水解酶的选择性和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酶 泛素链水解酶 多聚泛素化修饰 蛋白质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33位乙酰化修饰SUMO蛋白的化学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业海 孔一夫 +1 位作者 陈晨晨 李宜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87-1992,共6页
采用高温辅助固相合成技术及基于多肽酰肼的自然化学连接技术,高效获得了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蛋白及33位赖氨酸(K33)乙酰化SUMO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圆二色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与生物表达蛋白相比,化学合成蛋白具有较... 采用高温辅助固相合成技术及基于多肽酰肼的自然化学连接技术,高效获得了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蛋白及33位赖氨酸(K33)乙酰化SUMO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圆二色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与生物表达蛋白相比,化学合成蛋白具有较好的纯度和类似的二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 乙酰化 高温辅助固相合成 多肽酰肼 自然化学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环糊精的多肽支臂星状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庆华 王龙刚 +3 位作者 柳杰 陆勇 许华建 陈天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3-799,共7页
以β-环糊精(β-CD)为起始原料,通过磺酰化及乙二胺基取代等过程,制备具有端氨基的中间体β-环糊精(6-en-β-CD);再以6-en-β-CD为引发剂,通过赖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Lys-NCA)和谷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Glu-NCA)的混合开环聚合(ROP)和脱苄... 以β-环糊精(β-CD)为起始原料,通过磺酰化及乙二胺基取代等过程,制备具有端氨基的中间体β-环糊精(6-en-β-CD);再以6-en-β-CD为引发剂,通过赖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Lys-NCA)和谷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Glu-NCA)的混合开环聚合(ROP)和脱苄氧羰基(Cbz)保护等反应,制备了以β-CD为核、混聚多肽为支臂的星状聚合物[6-聚(谷氨酸-赖氨酸)-β-CD].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核磁共振波谱(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星状聚合物及中间体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采用圆二色光谱(CD)和噻唑蓝(MTT)法对该聚合物的二级结构和体外毒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得星状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4626,多分散系数(PDI)为1.10,平均聚合度(DP)为27.1;在水溶液中星状聚合物的二级结构是无规则线团;在5 mg/m L浓度下,细胞存活率可达到94%以上,没有呈现明显体外细胞毒性,具有潜在的药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开环聚合 N-羧基环内酸酐 星状聚合物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发光损伤评价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月 瞿昊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6-291,共6页
对头发光损伤及表现进行了简单介绍,对评价头发光损伤形貌变化以及化学物质变化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综述,重点介绍了多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在头发光损伤评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头发光损伤 评价方法 多光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检测小鼠脑部组胺和5-羟色胺 被引量:7
8
作者 谢天发 刘长安 刘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组胺和5-羟色胺(5-HT)与很多神经相关疾病联系密切,因此研究它们在脑组织中质量比的变化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了小鼠脑组织中组胺质量比和5-羟色胺质量比水平,通过对脑组织样品前处... 组胺和5-羟色胺(5-HT)与很多神经相关疾病联系密切,因此研究它们在脑组织中质量比的变化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了小鼠脑组织中组胺质量比和5-羟色胺质量比水平,通过对脑组织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改进,对检测条件的选择和流动相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小鼠脑组织中组胺质量比和5-羟色胺质量比的检测方法。小鼠脑组织中的组胺和5-羟色胺的回收率分别为(83.5±2.4)%和(87.4±5.3)%;检测限均为0.1ng/mL。使用该方法检测野生型C57BL/6J小鼠和肥大细胞缺失小鼠Kit^(W-sh/W-sh)脑组织中组胺质量比和5-羟色胺质量比,结果显示,肥大细胞缺失后小鼠脑组织组胺质量比显著降低,而5-羟色胺质量比没有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肥大细胞 5-羟色胺(5-HT)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溶液流变特性研究
9
作者 徐鑫 姚日生 +1 位作者 邓胜松 王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8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浓度对葡萄糖溶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基于文献报道的建模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浓度对葡萄糖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建立了温度&浓度-黏度数学模型μ=μ0exp[(-282 400/T2+1 999/T-2.874)m]。通过外推法发现m→0...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浓度对葡萄糖溶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基于文献报道的建模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浓度对葡萄糖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建立了温度&浓度-黏度数学模型μ=μ0exp[(-282 400/T2+1 999/T-2.874)m]。通过外推法发现m→0时理论水黏度μ0≠μ水,借助于1HNMR测量溶液中水分子氢键缔合程度,发现葡萄糖溶液黏度受温度和浓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间作用力的相对强弱。结合特定温度下的水黏度常数,确定温度&浓度-黏度数学模型中存在μ0=0.410 7μ水+0.518 8的偏差,进一步将葡萄糖溶液黏度与温度和浓度变化的连续方程修正为μ={0.736exp[6.74(273/T)2-4.8(273/T)-1.94]+0.518 8}exp[(-282 400/T2+1 999/T-2.874)m]。[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结晶葡萄糖的制备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溶液 流变特性 黏度 偏差分析 氢键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孢青霉右旋糖酐酶基因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敏 张宇馨 +1 位作者 胡雪芹 张洪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73-80,共8页
以右旋糖酐酶产生菌棘孢青霉F1001基因组为模板反转录合成右旋糖酐酶的c DNA(dex),基因全长1 866 bp,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dex序列获得优化右旋糖酐酶基因(opt-dex),分别构建dex-p PICZαA和opt-dex-p PICZαA重组质粒,电击转... 以右旋糖酐酶产生菌棘孢青霉F1001基因组为模板反转录合成右旋糖酐酶的c DNA(dex),基因全长1 866 bp,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dex序列获得优化右旋糖酐酶基因(opt-dex),分别构建dex-p PICZαA和opt-dex-p PICZαA重组质粒,电击转入毕赤酵母X33中构建重组子。通过蓝色右旋糖酐T-2000平板以及摇瓶发酵筛选获得产右旋糖酐酶的重组酵母菌株。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分析显示,重组酶分子质量65 k Da、最适p H 5.0、最适温度35℃,专一作用于α-1,6糖苷键。在摇瓶水平上对重组毕赤酵母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初始p H 5.0、每24 h甲醇添加量1%(体积分数)、每24 h山梨醇添加量5 g/L、吐温-80添加量4 g/L、摇瓶装液量50 m L/500 m L锥形瓶,优化后的重组右旋糖酐酶分泌表达酶活力提高到240.74 U/m L。重组酵母X33是一株适合外源表达棘孢青霉右旋糖酐酶基因的工程菌,该重组酶可替代棘孢青霉右旋糖酐酶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催化制备右旋糖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酶 基因优化 毕赤酵母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的多色发光及其在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健 孟文潮 +2 位作者 凌枭 邓胜松 梅青松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7-391,共15页
氧化石墨烯作为石墨烯的一种带隙打开的衍生物,极大地丰富了其光学性质,并拓展了它在传感和成像方面的应用,特别是氧化石墨烯限域的π共轭结构对构建发光碳材料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目前,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报道了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 氧化石墨烯作为石墨烯的一种带隙打开的衍生物,极大地丰富了其光学性质,并拓展了它在传感和成像方面的应用,特别是氧化石墨烯限域的π共轭结构对构建发光碳材料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目前,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报道了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能够产生多种颜色的荧光信号,然而,系统地总结这些研究去揭示氧化石墨烯发光机理的相关工作还比较少。本文总结了关于发光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光学成像方面应用的大量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开发新型的发光氧化石墨烯材料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纳米片 量子点 荧光 光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总皂苷提取条件优化及不同部位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边会喜 黄齐 +2 位作者 蔡静 吴泽宇 刘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文章采用乙醇提取苦瓜冻干粉中的总皂苷,选定乙醇质量分数、时间、料液比和温度作为单因素考察,将苦瓜总皂苷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苦瓜总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6... 文章采用乙醇提取苦瓜冻干粉中的总皂苷,选定乙醇质量分数、时间、料液比和温度作为单因素考察,将苦瓜总皂苷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苦瓜总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60%,料液比1∶7,提取时间3h,此时皂苷粗制品的得率为2.37%。在此基础上,对苦瓜果肉和苦瓜瓤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瓜果实的不同部分含有的总皂苷得率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总皂苷 分光光度法 正交试验设计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氏蠲痹汤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培柱 牛小雪 +2 位作者 杜玉芝 张硕 徐红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5-419,共5页
文章研究了经典名方程氏蠲痹汤(Cheng Shi Juan Bi Tang,CSJBT)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治疗作用。实验选取SD大鼠,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AA大鼠模型,实验设立正常组、模型组... 文章研究了经典名方程氏蠲痹汤(Cheng Shi Juan Bi Tang,CSJBT)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治疗作用。实验选取SD大鼠,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AA大鼠模型,实验设立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glycosid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GTW)组(0.01g/kg)、CSJBT 3个剂量组(分别为2.55、5.10、10.20g/kg)共6个组,考察CSJBT给药治疗14d后,其对AA大鼠足肿胀度、脏器指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并采用HE染色法观察AA大鼠踝关节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CSJBT可缓解AA大鼠关节肿胀,降低血清Ig G水平,改善其关节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表明CSJBT对AA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氏蠲痹汤(CSJBT) 佐剂性关节炎(AA) 足肿胀度 病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秸秆综纤维素糖化液发酵产头孢菌素C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兰菊 姚日生 +4 位作者 冯丽 朱慧霞 马晓静 邓胜松 王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372-379,共8页
目前头孢菌素C等抗生素的发酵碳源主要是源自玉米、小麦和甘薯等的工业淀粉,存在着"与人争粮"的危机,而利用资源丰富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作为替代碳源,是应对这一危机的有益尝试。利用稻草综纤维素糖化液作为速效碳源,... 目前头孢菌素C等抗生素的发酵碳源主要是源自玉米、小麦和甘薯等的工业淀粉,存在着"与人争粮"的危机,而利用资源丰富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作为替代碳源,是应对这一危机的有益尝试。利用稻草综纤维素糖化液作为速效碳源,综纤维素-纤维素酶体系作为持续碳源,在综纤维素含量为40g/L、纤维素酶量为0.4%、硫酸铵10g/L、玉米浆添加量为60g/L以及初始pH为6.0时,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CPCC 400039发酵产CPC效价最高,为382.12U/mL,为标准培养基最佳效价的84.04%。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经SO_3微热爆预处理的稻草秸秆,在纤维素酶的水解糖化作用下所得的糖化液,不仅葡萄糖含量高而且糠醛、乙酸等发酵抑制物含量低,完全可以应用于头孢菌素C等抗生素乃至工业生物发酵中,作为原料丰富且廉价的碳源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C 综纤维素 糖化液 顶头孢霉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质量右旋糖酐的氧化改性及其理化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爽 张心钰 +1 位作者 吴昊 胡雪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3-19,共7页
以低分子质量右旋糖酐(m_w 5 400 Da)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通过NaClO-NaBr将其氧化并对氧化后的产物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用量的增加,羧基含量逐渐增加,羧基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为0.05%~0.8%。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右... 以低分子质量右旋糖酐(m_w 5 400 Da)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通过NaClO-NaBr将其氧化并对氧化后的产物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用量的增加,羧基含量逐渐增加,羧基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为0.05%~0.8%。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右旋糖酐在氧化过程中随着氧化剂用量的增加会发生一定的降解。随着NaClO用量逐渐增加,氧化程度逐渐增加,NaClO过量使用,则氧化产物降解加剧。氧化的发生会破坏右旋糖酐的晶体结构,使其结晶区逐渐变为无定型区。核磁共振碳谱表明氧化产物的结构随着氧化剂的用量的增加氧化反应不仅发生在C1的半缩醛羟基上,还会发生在葡萄糖环的其他碳上。氧化改性提高了右旋糖酐的水溶性并且得到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研究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NaBr将右旋糖酐中的羟基氧化为羧基,揭示了氧化产物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生物多糖的氧化改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 多糖 氧化改性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泊苷植入剂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小鼠肿瘤局部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玉芝 许健健 +3 位作者 高莉 谢传奇 陈殿良 徐红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74-1279,共6页
文章通过在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ncer,LLC),建立非小细胞肺癌局部复发模型,研究依托泊苷(VP-16)植入剂对肺癌局部复发的抑制作用。实验制备了VP-16植入剂,并检测其在体内、外的释放度;考察VP-16植入剂对... 文章通过在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ncer,LLC),建立非小细胞肺癌局部复发模型,研究依托泊苷(VP-16)植入剂对肺癌局部复发的抑制作用。实验制备了VP-16植入剂,并检测其在体内、外的释放度;考察VP-16植入剂对模型小鼠局部肿瘤复发时间和生存期的影响,并从体重、骨髓抑制和肝脏组织形态学等方面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显示,VP-16植入剂不仅能有效抑制肿瘤的局部复发,延长小鼠生存期,还可降低VP-16的骨髓抑制和肝脏损伤等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剂 依托泊苷 非小细胞肺癌 局部复发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极化的模型
17
作者 韩怡静 刘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9-1143,共5页
肥胖进程中,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由抗炎性的M2(2型巨噬细胞)逐渐极化成促炎性的M1(1型巨噬细胞),M1分泌的促炎性细胞直接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等肥胖相关代谢综合症。由于体外常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促炎性巨噬细... 肥胖进程中,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由抗炎性的M2(2型巨噬细胞)逐渐极化成促炎性的M1(1型巨噬细胞),M1分泌的促炎性细胞直接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等肥胖相关代谢综合症。由于体外常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促炎性巨噬细胞来研究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极化,但其与脂肪组织中M1的表型相差甚远;另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可以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文章发现GM-CSF诱导的巨噬细胞(GM-CSF-induced macrophages,GM-BMM)高表达脂肪组织M1型标志基因CD11c与NOS2和促炎性细胞因子IL6与TNFα;与此相反,M-CSF诱导的骨髓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M-CSF-induced macrophages,MBMM)高表达脂肪组织M2标志基因CD206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因此,GM-BMM和M-BMM更适合用于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极化的体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 G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 M-csF) 巨噬细胞极化 炎性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ACS定量研究脂肪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数目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磊 刘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6-1419,共4页
肥胖会导致脂肪组织中各种免疫细胞数量的失衡,肥大细胞(MCs)在肥胖个体的脂肪组织中数量明显增多,而MCs稳定剂木犀草素(LU)可以降低高脂饮食小鼠附睾脂肪组织(EAT)中MCs的数量,并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展。此前的研究是利用甲苯胺... 肥胖会导致脂肪组织中各种免疫细胞数量的失衡,肥大细胞(MCs)在肥胖个体的脂肪组织中数量明显增多,而MCs稳定剂木犀草素(LU)可以降低高脂饮食小鼠附睾脂肪组织(EAT)中MCs的数量,并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展。此前的研究是利用甲苯胺蓝染色半定量EAT中MCs数量的变化。甲苯胺蓝染色的特异性和统计精密度都存在一定的欠缺,为了更精确地研究在肥胖过程中脂肪组织中MCs数量的变化,文章建立了高精密度的流式细胞荧光分选(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技术,并研究了低脂、高脂和高脂补充LU组小鼠EAT中MCs变化情况。FACS分析定量结果显示,MCs在高脂饮食诱导下明显升高,而饮食补充LU可以明显降低MCs的数目。另外,EAT中MC蛋白酶的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果也支持了FACS分析的结果。因此,利用FACS分析脂肪组织中MCs数目的精确变化,为进一步研究MCs在肥胖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Lu) 肥大细胞(MCs) 肥胖 流式细胞术 附睾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脂悬浮液的表面化学性质研究
19
作者 尹荣超 朱丹峰 +1 位作者 胡雪芹 张洪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9-994,共6页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卵磷脂及其水解产物在食品、医疗保健、化妆品等领域都有重要用途。文章将富含磷脂酰胆碱(PC)的浓缩大豆磷脂和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通过高速均质制备为卵磷脂悬浮液,并研究卵磷脂在水相中的表面化学性质,当缓...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卵磷脂及其水解产物在食品、医疗保健、化妆品等领域都有重要用途。文章将富含磷脂酰胆碱(PC)的浓缩大豆磷脂和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通过高速均质制备为卵磷脂悬浮液,并研究卵磷脂在水相中的表面化学性质,当缓冲液pH值增加时,颗粒粒径变大,体系的电导率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体系的黏度下降;磷脂酶为生物催化剂催化卵磷脂悬浮液时,卵磷脂悬浮液的Zeta电位出现波动,pH值出现略微下降后最终保持在4.70左右,电导率略微上升后保持在9.5mS/cm左右,流体黏度因固含量下降而下降,最终会保持平衡。对于水解过程中出现的固液分离现象,分2个阶段对其进行讨论,其中第2阶段可分为2种分化途径,一是水解后变大的颗粒相互聚集,形成漂浮于水相上层的脂肪酸杂质;二是水解后变大的颗粒发生分裂,形成了新的悬浮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悬浮液 水相 磷脂酶 表面化学 固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rict-1/daf-2&Pdhs-3∶∶dhs-3∶∶gfp双突变体构建
20
作者 宗华 鲍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95-1699,共5页
线虫存在与同哺乳动物同源的调控脂肪沉积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因子和代谢通路,是一种研究脂肪沉积的模式生物。线虫中已经构建出许多脂肪沉积改变的突变体,而且目前已有利用绿色荧光指示脂肪沉积的突变体Pdhs-3∶∶dhs-3∶∶gfp,Pdhs-3∶∶... 线虫存在与同哺乳动物同源的调控脂肪沉积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因子和代谢通路,是一种研究脂肪沉积的模式生物。线虫中已经构建出许多脂肪沉积改变的突变体,而且目前已有利用绿色荧光指示脂肪沉积的突变体Pdhs-3∶∶dhs-3∶∶gfp,Pdhs-3∶∶dhs-3∶∶gfp在脂滴表面激发绿色荧光,因此可以直接观测线虫脂肪沉积的变化。rict-1编码线虫中与哺乳动物Rictor同源蛋白。daf-2编码线虫胰岛素受体络氨酸激酶。为了研究脂肪沉积与相关调控因子及代谢通路的关系,文章构建了rict-1/daf-2&Pdhs-3∶∶dhs-3∶∶gfp双突变体。首先采用Pdhs-3∶∶dhs-3∶∶gfp的雄虫与rict-1/daf-2的雌雄同体杂交得到子一代,继而筛选出绿色荧光纯合的子三代。最后通过酶切、基因测序等方法获得性状稳定的、能够稳定遗传的突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脂肪沉积 绿色荧光 双突变体 基因型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