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8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概念框架、关键技术与案例研究
1
作者 刘永奎 杨康 +11 位作者 脱奔奔 潘亚铎 王欣宇 王一涵 龚永乾 张霖 王力翚 林廷宇 訾斌 李元 游玮 徐旬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3-1752,共30页
为有效提升工业机器人价值及其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将数字孪生与工业机器人进行深度融合,探讨一种新的工业机器人概念——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阐述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概念、构成和典型特征,并提出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体系架构。从... 为有效提升工业机器人价值及其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将数字孪生与工业机器人进行深度融合,探讨一种新的工业机器人概念——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阐述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概念、构成和典型特征,并提出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体系架构。从“设计-制造-运维-退役”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系统梳理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通过案例研究验证所提概念框架的有效性。总结并探讨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工业机器人 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棱柱折叠单元的机械手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
2
作者 朱立红 谈家忞 +3 位作者 仲佳骏 曹宇 赵亮程 张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7-582,597,共7页
在制衣行业中存在裁片尺码跨度大、通用机械手设计难的问题。为了解决制衣过程中抓取不同尺码裁片的要求,文章基于可展结构提出一种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得出其单自由度可展的普适性理论;利用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设计相应的机械手机构,... 在制衣行业中存在裁片尺码跨度大、通用机械手设计难的问题。为了解决制衣过程中抓取不同尺码裁片的要求,文章基于可展结构提出一种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得出其单自由度可展的普适性理论;利用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设计相应的机械手机构,并进行运动特性分析,运用D-H参数法建立运动学方程,得出该机构的运动学解;将机械手机构模型导入ADAMS进行仿真,验证理论的可靠性,求解机械手的折展比;最后进行实物折展实验。研究表明,由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设计出的机械手可以满足目标需求,并具有较大的折展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展开机构 四棱柱单元 折展机械手 单自由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流密度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3
作者 吴迪 张栋 +3 位作者 郭鸣明 赵韩 张冰战 邱明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8,共9页
文章考虑车流密度对车速预测的影响,基于仿真实验平台采集不同车流密度下的行驶数据,建立考虑车流密度的多马尔可夫矩阵车速预测模型;以整车燃油经济性和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平衡为优化目标,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 文章考虑车流密度对车速预测的影响,基于仿真实验平台采集不同车流密度下的行驶数据,建立考虑车流密度的多马尔可夫矩阵车速预测模型;以整车燃油经济性和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平衡为优化目标,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策略模型;基于CRUISE软件搭建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并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考虑车流密度的MPC能量管理策略使得整车燃油经济性有明显提高,相较于不考虑车流密度的能量管理策略提高6.33%。该文方法对于其他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流密度 马尔可夫模型 工况识别 能量管理 模型预测控制(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齿轮轴磨削自动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孔元 朱华炳 +1 位作者 张希杰 曹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101,共5页
根据汽车齿轮轴磨削的工艺流程及自动化控制要求,提出了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齿轮轴磨削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了3手爪组合式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送料机和转料台,对数控磨床加工齿轮轴的装夹方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以S7-1200 PLC为主控制... 根据汽车齿轮轴磨削的工艺流程及自动化控制要求,提出了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齿轮轴磨削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了3手爪组合式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送料机和转料台,对数控磨床加工齿轮轴的装夹方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以S7-1200 PLC为主控制器的汽车齿轮轴磨削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Modbus/TCP协议实现了PLC与机器人的通信,通过I/O端口实现了PLC与磨床的通信。使用VAL3语言编写了机器人程序,利用TIA博途V11软件设计了PLC与触摸屏的组态和系统监控界面。该系统较少了工人数量,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的要求,改善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汽车齿轮轴 末端执行器 送料机 触摸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工业工程柔性开放式教学实验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9
5
作者 周蓉 蒋增强 +2 位作者 沈维蕾 刘明周 葛茂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5期121-124,160,共5页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很落后,普遍缺乏科学的教学实验体系,该文提出构建基于IT技术的现代工业工程教学实验体系。该实验体系以系统全面地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以工业工程主干课程实验为基础,结合IT技术营造数...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很落后,普遍缺乏科学的教学实验体系,该文提出构建基于IT技术的现代工业工程教学实验体系。该实验体系以系统全面地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以工业工程主干课程实验为基础,结合IT技术营造数字化制造与数字化管理网络环境,使工业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更具柔性和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工程 实验教学 I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峰 张炳力 王其东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10期149-151,共3页
高等学校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文章紧密结合车辆工程专业,研究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指出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养学生的... 高等学校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文章紧密结合车辆工程专业,研究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指出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积极构建设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平台,要加强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各项制度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观念 教学方式 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竞赛 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求工程在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谢斌 谢峰 何升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7-68,共2页
文章基于反求工程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和CAD/CAM集成技术的支持下 ,建立了模具CAD/CAM /DNC集成化制造环境。在建立模具全数字化三维模型的基础上 ,实施了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CAD/CAM/DNC一体化 ,并实例论述了模具CAD/CAM/DNC一体化的过... 文章基于反求工程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和CAD/CAM集成技术的支持下 ,建立了模具CAD/CAM /DNC集成化制造环境。在建立模具全数字化三维模型的基础上 ,实施了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CAD/CAM/DNC一体化 ,并实例论述了模具CAD/CAM/DNC一体化的过程 ,从而可以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CAD/CAM/NDC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工程在汽车前轴总成改进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希姣 吕新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2-505,共4页
文章基于国内外汽车产品市场激烈竞争、汽车产品利润空间受到很大压缩的市场背景,成功地将价值工程应用于汽车前轴总成的改进设计和制造。运用ABC法进行对象初选,开展功能分析,进行各零件功能评价,然后用最合适区域法找出作为改进设计... 文章基于国内外汽车产品市场激烈竞争、汽车产品利润空间受到很大压缩的市场背景,成功地将价值工程应用于汽车前轴总成的改进设计和制造。运用ABC法进行对象初选,开展功能分析,进行各零件功能评价,然后用最合适区域法找出作为改进设计主要对象的零部件,为汽车前轴总成的改进设计指明了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工程 汽车前轴 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工程在汽车产品可靠性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韩 张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04-1107,共4页
提出了基于并行工程的汽车产品可靠性管理的思路 ,使其系统地贯穿于汽车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检验、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重点分析在产品开发过程各阶段应用并行工程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并将其应用于车架失效原因分析、反馈和改... 提出了基于并行工程的汽车产品可靠性管理的思路 ,使其系统地贯穿于汽车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检验、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重点分析在产品开发过程各阶段应用并行工程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并将其应用于车架失效原因分析、反馈和改进中 ,可降低生产成本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工程 可靠性管理 汽车产品 车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强测量技术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登啸 陈剑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4-26,共3页
介绍当前声强测量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及笔者所在单位的新近研究成果。
关键词 声强测量 声功率级 声辐射 振强 机械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工程原理的汽车NVH正向设计流程 被引量:14
11
作者 范习民 陈剑 +1 位作者 宋萍 高煜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7年第7期3-5,共3页
对汽车NVH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介绍了NVH概念、NVH设计原则、NVH设计方法、整车NVH目标的分解、各子系统NVH目标的确立、CAE仿真分析、整车NVH性能的提高等主题,旨在为国内汽车工程领域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 对汽车NVH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介绍了NVH概念、NVH设计原则、NVH设计方法、整车NVH目标的分解、各子系统NVH目标的确立、CAE仿真分析、整车NVH性能的提高等主题,旨在为国内汽车工程领域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启发与借鉴,进而总结出汽车NVH正向设计流程,为推动NVH设计技术在国内的实施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材料清单 质量功能展开法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工艺与装备设计中的工业工程基本准则
12
作者 曹国安 戴中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8-111,共4页
该文阐述了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的基本准则及其在工艺和装备设计中的应用,由示例可见IE的方法研究对优化工艺十分有效;动作经济原则能够减轻人在操作中的疲劳,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装... 该文阐述了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的基本准则及其在工艺和装备设计中的应用,由示例可见IE的方法研究对优化工艺十分有效;动作经济原则能够减轻人在操作中的疲劳,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装备设计质量,从而可使生产系统运作水平处于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系统 产品设计 工业工程 工艺设计 装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机械设计
13
作者 黄康 赵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64-1267,共4页
文章根据系统工程的一般理论提出了“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机械设计”的观点,介绍了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并基于系统的观点研究机械系统的特性、机械系统的组成以及机械系统设计的特点和步骤,从而建立起机械系统设计的理论体系基础。
关键词 机械系统 系统工程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U神经网络的电动汽车IGBT模块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新宇 孟子民 +1 位作者 盛光鸣 刘志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2,共8页
为获取老旧电动汽车中拆解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在再制造时的剩余寿命,提出经典循环神经网络的变体,即GRU神经网络的IGBT模块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分析IGBT模块的内部结构及老化失效机理,明确老化失效的具体形式,结合IGBT模块... 为获取老旧电动汽车中拆解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在再制造时的剩余寿命,提出经典循环神经网络的变体,即GRU神经网络的IGBT模块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分析IGBT模块的内部结构及老化失效机理,明确老化失效的具体形式,结合IGBT模块功率循环试验的老化数据,确定通态饱和压降作为模块老化失效特征量。通过试验构建最优参数的GRU神经网络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完成对老化失效特征量的预测,并与同样是经典循环神经网络另一种变体LSTM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参数的GRU网络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0.0046,平均绝对误差为0.0041,决定系数为99.96%,相对LSTM网络精度更高,更适合所选IGBT模块的剩余寿命预测,同时检测的时间成本更低,更能提高IGBT模块再制造时的检测与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GRU 神经网络 剩余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MO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甦欣 蒋曜骏 +1 位作者 王淑旺 侯陈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在估算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时存在抖振较强以及转速误差波动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引入了一种改进型指数趋近律,并且用光滑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降低了系统的高频抖振;采用积分滑模面代替传统的滑... 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在估算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时存在抖振较强以及转速误差波动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引入了一种改进型指数趋近律,并且用光滑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降低了系统的高频抖振;采用积分滑模面代替传统的滑模面,消除了定子电阻的影响,并用Lyapunov第二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最后,为了保证电机运行时有较高的观测精度,通过改进锁相环代替反正切函数和相位补偿。并基于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来验证可行性,经仿真对比分析,本文设计的观测器在转速突变和加入负载后转速误差范围从-10 r/min~10 r/min降低至-0.1 r/min~0.4 r/min,转子位置误差降低了44.4%。表明了设计的观测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并且能有效地降低高频抖振,提高了观测精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滑模观测器 指数趋近律方法 锁相环(P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几何误差建模与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勇 杨江帆 +3 位作者 寿康力 詹晨 胡火根 黄明玖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9,共8页
为提高芯片塑封精度,文章以一种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度分析和误差分配方法。介绍了多点并联驱动压力机的拓扑结构,采用低序列阵列法描述了压力机传动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并联关系,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变换... 为提高芯片塑封精度,文章以一种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度分析和误差分配方法。介绍了多点并联驱动压力机的拓扑结构,采用低序列阵列法描述了压力机传动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并联关系,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变换法构建了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的位置误差传递模型和角度误差传递模型;以一阶敏感度函数为理论基础,建立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的误差灵敏度分析模型,对求出的误差传递模型中各项误差进行灵敏度分析,找到了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的主要误差源并计算出各项几何误差的灵敏度系数,以此为依据为整机的精度分配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 多体系统理论 误差传递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映射的开式整体叶盘流道铣削路径生成方法
17
作者 韩江 张文强 +1 位作者 田晓青 夏链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696,共9页
针对整体叶盘类零件流道的粗加工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层厚曲面分层的加工策略,并根据整体叶盘类零件流道宽度变化的特点,在任一切削层曲面,利用测地偏移原理确定流道两侧刀具路径边界,确定步长和路径条数,提出了一种沿着流道纵向铣削的走... 针对整体叶盘类零件流道的粗加工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层厚曲面分层的加工策略,并根据整体叶盘类零件流道宽度变化的特点,在任一切削层曲面,利用测地偏移原理确定流道两侧刀具路径边界,确定步长和路径条数,提出了一种沿着流道纵向铣削的走刀路径规划方法。计算了流道边界的刀轴矢量,利用四元数插值计算流道边界中间刀位点的刀轴矢量。计算结果表明,与常规采用叶盘轮毂回转面偏置或叶盘包覆回转面偏置的均匀分层法相比,变层厚曲面分层法可更好地适应包覆回转面至轮毂回转面的曲面变化,保证叶片表面质量,且加工后叶片表面余量较为均匀。最后通过加工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整体叶盘 曲面分层 测地偏移 粗加工 刀位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L的大规模定制装配车间调度研究
18
作者 屈新怀 张慧慧 +1 位作者 丁必荣 孟冠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8-883,共6页
针对大规模定制装配车间中订单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大规模定制装配车间作业调度优化方法。建立以最小化产品组件更换次数和最小化订单提前/拖期惩罚为目标的大规模... 针对大规模定制装配车间中订单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大规模定制装配车间作业调度优化方法。建立以最小化产品组件更换次数和最小化订单提前/拖期惩罚为目标的大规模定制装配车间作业调度优化模型,基于调度模型建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合理定义状态、动作和奖励函数;将调度模型优化问题与DRL方法相结合,并采用改进的D3QN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能有效减少产品组件更换次数和降低订单提前/拖期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定制 装配车间 深度强化学习(DRL) 车间作业调度 调度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机多轴同步驱动的虚拟轴改进型偏差耦合控制方法
19
作者 王勇 邢亮 +3 位作者 吴焱明 胡延平 胡火根 方唐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2-468,共7页
为实现多轴伺服驱动压力机的同步控制,文章基于传统偏差耦合控制提出一种虚拟轴改进型偏差耦合同步控制方法,并搭建同步控制实验平台进行现场验证。基于压力机结构和控制模型实现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 为实现多轴伺服驱动压力机的同步控制,文章基于传统偏差耦合控制提出一种虚拟轴改进型偏差耦合同步控制方法,并搭建同步控制实验平台进行现场验证。基于压力机结构和控制模型实现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位置跟踪控制;在传统偏差耦合控制结构中添加评价误差模块,搭建一种改进型偏差耦合同步控制方法,提高同步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和同步精度;将虚拟轴引入改进型偏差耦合控制结构中,从而解除多轴间的直接耦合关系,简化改进型同步位移补偿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压力机同步抗扰动能力和稳态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压力机 多轴同步控制 偏差耦合 同步误差 虚拟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AM导航的堆垛式叉车AGV研究与设计
20
作者 张彦 李恒恒 +1 位作者 肖献强 王家恩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57,362,共5页
自动导引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AGV)作为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智能制造系统提供柔性物料搬运,其无人化趋势已是必然。针对此,这里研究开发了基于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导航... 自动导引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AGV)作为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智能制造系统提供柔性物料搬运,其无人化趋势已是必然。针对此,这里研究开发了基于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导航的堆垛垛式叉车AGV,提出了一种基于IEPF算法(Iterative End Point Fit,IEPF)以及最小二乘法的雷达点云线段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线段特征匹配的SLAM定位算法,并将设计的SLAM导航算法移植到试验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里设计的基于激光SLAM导航的堆垛式叉车AGV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实现横向7mm、纵向13mm的定位误差,为无人叉车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激光导航 线段特征 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