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玉县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梁艳 胡建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5期204-204,206,共2页
本文通过探讨马铃薯对气候条件的需求,根据右玉县气候特征对该地区种植马铃薯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右玉县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发展马铃薯;为降低气象灾害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及发展建议,为马铃薯高产丰收提供... 本文通过探讨马铃薯对气候条件的需求,根据右玉县气候特征对该地区种植马铃薯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右玉县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发展马铃薯;为降低气象灾害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及发展建议,为马铃薯高产丰收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 气候条件 山西右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山地区黄芪生长环境适宜性分析及其种植管理技术
2
作者 程建业 刘雨臻 +3 位作者 吴亮 梁艳 王雅婧 金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91-93,共3页
本文从气候条件、气候稳定性、地理条件和土壤条件4个方面分析了山西恒山地区黄芪生长的环境适宜性,并从种子选育、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其种植管理技术。恒山地区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适宜和光照资源丰富,极端天气较少以及... 本文从气候条件、气候稳定性、地理条件和土壤条件4个方面分析了山西恒山地区黄芪生长的环境适宜性,并从种子选育、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其种植管理技术。恒山地区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适宜和光照资源丰富,极端天气较少以及土壤疏松,较适宜黄芪生长发育。为提高该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一系列栽培管理措施,包括选用籽粒饱满且无霉变、虫蛀的种子,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及时除草和注意病虫害防治等。本文为进一步提高恒山地区黄芪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环境适宜性 气候稳定性 种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8
3
作者 杜俊雁 王文娟 +1 位作者 张宗智 张宏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9期150-150,共1页
近年来气象站的数量逐渐增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它的观测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它对天气观测的准确度。虽然它对天气有很强的感应度,但有时候也因为其安装的位置或者本身的构造,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雷的攻击,影响其正常工作。而本文... 近年来气象站的数量逐渐增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它的观测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它对天气观测的准确度。虽然它对天气有很强的感应度,但有时候也因为其安装的位置或者本身的构造,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雷的攻击,影响其正常工作。而本文主要是对自动气象站遭受雷击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何做好预防措施给出了具体研究和分析。结合了现代防雷技术理论,进一步探讨了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防雷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数据异常问题处理
4
作者 梁艳 刘冬辉 《江西农业》 2017年第13期62-62,共1页
结合山西省右玉县气象局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实际情况,找出其常见数据异常问题,并分析及处理,提出加强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建议,以供相关业务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数据异常问题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州市近30年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及播种期地温预报模型研究
5
作者 王文娟 梁艳 +1 位作者 蔡霞 刘瑞兰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为了解朔州市6个区县浅层地温变化规律与地温气温之间的关系,并更好地为大田作物地温预报服务,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利用朔州市6个气象观测站点1991—2020年近30年逐月0、5、10、20 cm浅层地温及气温数据,分析地温和气温的年变化、月均变... 为了解朔州市6个区县浅层地温变化规律与地温气温之间的关系,并更好地为大田作物地温预报服务,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利用朔州市6个气象观测站点1991—2020年近30年逐月0、5、10、20 cm浅层地温及气温数据,分析地温和气温的年变化、月均变化规律,进一步建立朔州市春播期(4、5月)地温预报模型并进行检验,验证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温 预报 模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南区冬小麦种植分布卫星遥感反演及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米晓楠 杨超 +4 位作者 李峰 相栋 李孟蔚 赵永强 闫加海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378-382,共5页
晋南区作为山西省冬小麦种植主产区,其冬小麦种植结构的变化对农业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MODIS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一个波段,与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同时作为分析波段,分析主要地物波谱特征,确定反演冬小麦面积的... 晋南区作为山西省冬小麦种植主产区,其冬小麦种植结构的变化对农业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MODIS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一个波段,与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同时作为分析波段,分析主要地物波谱特征,确定反演冬小麦面积的理想时期,优化混合像元分解法的端元选取方式为裸地—冬小麦—林地—水体模型;然后提取了2000—2014年晋南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分布,并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对结果进行校正,校正后相对误差小于15%的县占总数的92.41%;基于提取结果对2000—2014年晋南区冬小麦种植分布变化和种植概率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晋南区冬小麦种植分布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主要分布在运城盆地、临汾盆地、长治盆地和晋城市中部等地势较平坦的地区,且2000—2014年冬小麦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长治减少幅度最大;晋南区冬小麦种植核心地带主要分布在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大部地区种植概率变化较小,运城盆地种植概率增减不一,晋城市种植概率下降较多,在长治盆地下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面积 MODIS数据 混合像元分解法 植被归一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放牧强度对半干旱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蒯晓妍 邢鹏飞 +3 位作者 张晓琳 梁艳 王常慧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3-1289,共7页
本文以晋北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设置不放牧、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4个不同放牧强度试验,研究短期放牧强度下羊对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放牧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多度随放牧... 本文以晋北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设置不放牧、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4个不同放牧强度试验,研究短期放牧强度下羊对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放牧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多度随放牧强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高度与盖度则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物种多样性在中度放牧最高,重度放牧时最低;植物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呈抛物线形式变化,中度放牧时最高,分别为757.04g·m^(-2)和398.37g·m^(-2),植物地下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逐渐降低;草地土壤容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短期放牧下中度放牧的植物群落多度、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最高,轻度放牧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下生物量最高,重度放牧的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较低,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保持草地植物群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半干旱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时地面测报工作要点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芳 辛小雪 王霞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0期156-156,共1页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天气变化情况大、破坏力强的天气,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冰雹、雷电大风、龙卷风、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破坏性很大。在进行地面测报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强对流天气,在进行...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天气变化情况大、破坏力强的天气,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冰雹、雷电大风、龙卷风、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破坏性很大。在进行地面测报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强对流天气,在进行强对流天气的测报过程中,必须采用与日常天气不同的测报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强对流天气时地面测报工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地面测报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7月27日阳高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冬辉 梁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4期240-241,共2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阳高县2015年7月27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50 h Pa低空,阳高县2015年7月23—26日受暖气团影响,前期降水天气较少,温度较高,大量不稳定能量集聚,有利于后期暴雨天...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阳高县2015年7月27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50 h Pa低空,阳高县2015年7月23—26日受暖气团影响,前期降水天气较少,温度较高,大量不稳定能量集聚,有利于后期暴雨天气发生发展;降水开始前,低层西南气流风速逐渐加大,为阳高县源源不断输送水汽;降水天气过程中,整层湿度值明显加大,下湿上干结构逐渐变化,强辐合中心位于中高层;降水开始前,中高度层以上和以下均为明显的下沉和上升运动,低层到高层强上升运动明显,为降水天气提供了有利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山西阳高 2015年7月27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州市人工燕麦草生育期气候因子适宜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彩芬 温建雅 +2 位作者 梁艳 唐丽娜 朱叶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73-76,共4页
为了研究山西省朔州市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L.)Pressl]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为推广种植提供依据。选取燕麦草关键生育期气象因子作为指标,使用朔州市6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的气候资料,利用Excel和ArcGIS软件从空间上进行... 为了研究山西省朔州市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L.)Pressl]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为推广种植提供依据。选取燕麦草关键生育期气象因子作为指标,使用朔州市6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的气候资料,利用Excel和ArcGIS软件从空间上进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滑动平均及反距离权重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插值,根据各因子适宜等级进行重分类及矢量叠加,得到精细化的气象指标分布图层和燕麦草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层,即朔州市燕麦草种植最适宜区、次适宜区、较适宜区。结果表明,朔州市燕麦草种植最适宜区在平鲁区和山阴县大部分区域,此区域的气候条件均适宜燕麦草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的形成;次适宜区在右玉县和朔城区西北部,此区域有2个气象因素不利于燕麦草的生长发育,需要采取人工措施减少不利气象因素对燕麦草的影响;较适宜区为怀仁市、应县,这2个区域都有3个气象条件不符合燕麦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怀仁市和应县降水适宜,其他气象条件均需人工调节措施改善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才能大面积推广种植,否则其产量和质量会受到直接影响,从而导致农民经济收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L.)Pressl] 气候适宜度 生育期 山西省朔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