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封溪护渔政策与河段管理之研究
1
作者 庄庆达 许龄文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80-184,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相关人员对现行封溪护渔的看法,包括在经营管理、开放制度、相关法规与执行上的需求与意见;探讨封溪护渔措施的内涵,以及河段开放使用之潜在效益;提出有关封溪护渔河段开放与管理之建议.
关键词 封溪护渔 参与式管理 流域管理 双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离式卫星标志信息的金枪鱼垂直移动特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衡 戴阳 +3 位作者 杨胜龙 王晓璇 刘光明 陈雪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96-203,共8页
为了掌握金枪鱼类的活动规律,该文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分离式卫星标志于2010-2012年对36尾黄鳍金枪鱼进行了放流试验。结果表明:围网捕捞方式释放的8枚标志信息回收率达到100%,但标志的时间只有0.5~5 d;利用手钓方式释放的28枚标志... 为了掌握金枪鱼类的活动规律,该文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分离式卫星标志于2010-2012年对36尾黄鳍金枪鱼进行了放流试验。结果表明:围网捕捞方式释放的8枚标志信息回收率达到100%,但标志的时间只有0.5~5 d;利用手钓方式释放的28枚标志信息回收率达到75%,标志的时间为0.5~91 d,且有2枚标志是正常浮起。此次试验中,记录时间<10 d的标志有18枚,10~20 d的标志有3枚,≥20 d的标志有8枚,特别是在手钓作业方式下进行的标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黄鳍金枪鱼有85.9%的时间在0~150 m水层活动,有13.0%时间在≥150~250 m水层活动,仅有1.1%时间在≥250 m水层活动。就水温来说,81.7%的时间活动在≥24℃的水层,16.2%的时间活动在16~24℃的水层,仅2.1%时间活动在≤16℃的水层。在0~50 m水层,夜晚出现频次约是白天的2倍;而在50~500 m水层,均是白天出现频次要大于晚上。总体来说,有68%的黄鳍金枪鱼个体在傍晚18:00时有上浮到浅水层活动的行为,而在凌晨06:00时有明显的下潜行为。该研究初步证明了黄鳍金枪鱼的放流取得了成功,为以后进一步开展金枪鱼的卫星标志放流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温度 分离式卫星标志 垂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