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觉统合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立位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丽华 金彩君 +3 位作者 王立苹 庞伟 许洪伟 郭岚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立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接受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共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平衡测试仪对所有...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立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接受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共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平衡测试仪对所有受试对象的立位平衡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双瘫患儿的轨迹长、矩形面积、外周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单位面积轨迹长较治疗前增大(均P<0.05),左右偏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双瘫患儿治疗后轨迹长、矩形面积、外周面积减少,单位面积轨迹长增大(均P<0.05),左右偏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偏瘫患儿的左右偏移、外周面积较治疗前减少,单位面积轨迹长较治疗前增大(均P<0.05),而轨迹长和矩形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偏瘫患儿治疗后左右偏移、轨迹长、矩形面积、外周面积减少,单位面积轨迹长增大(均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立位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感觉统合训练 康复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老年失能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倩 司琴 许晶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0期1390-1392,共3页
目的:调查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综合性医院老年失能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出院患者实施预出院评估,筛选出老年失能且带管和(或)伤口未完全愈合的患者,出院后通过责任护士电话回访、居家护理成员上门访视、搭建居家护理宣传平台等实施... 目的:调查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综合性医院老年失能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出院患者实施预出院评估,筛选出老年失能且带管和(或)伤口未完全愈合的患者,出院后通过责任护士电话回访、居家护理成员上门访视、搭建居家护理宣传平台等实施延续护理干预1年。结果:老年失能患者14天再入院率降低,干预1年后并发症降低。结论:综合性医院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可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老年失能患者的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失能 出院患者 居家护理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综合性医院新型管理模式探索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海宝 王健 《中国医院》 2009年第8期38-40,共3页
借鉴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业务部制管理模式和一线工作法,探索推行片区院长负责制的新型医院管理模式,实现片区院长对一线的直接指挥,使医院管理扁平化,并建立起片区院长责权利统一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以解决目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一... 借鉴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业务部制管理模式和一线工作法,探索推行片区院长负责制的新型医院管理模式,实现片区院长对一线的直接指挥,使医院管理扁平化,并建立起片区院长责权利统一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以解决目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难题,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管理模式 业务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临床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刍议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健 王海宝 《卫生经济研究》 2010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人才梯队建设 医院管理者 临床学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行业竞争 医疗卫生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地区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俏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分析台州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情况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株;采用E-test法检测耐碳青霉烯... 目的分析台州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情况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株;采用E-test法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是否产MBL;采用PCR及DNA测序技术检测IMP、VIM、SIM-1、GIM-1和SPM-1这5种主要的MBL基因型。结果在临床分离的1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碳青霉烯类的有51株(28.3%),其中产MBL的有13株(25.5%);13株产酶菌株中IMP-1型阳性8株,VIM-2型阳性5株,未检测出SIM、GIM-1和SPM-1型,且产MBL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且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酶菌株(P<0.05)。结论 本地区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产MBL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台州地区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以产IMP-1型和VIM-2型为主,临床应加强对产酶株的检测和监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分析与综合利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健 赖瑞南 《卫生经济研究》 2008年第10期32-34,共3页
通过对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2007年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可以利用正态性分布检验、各项KPI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等发现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能很容易地找到考核体系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 临床科室 绩效考核 正态分布 相关系数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价值 被引量:138
7
作者 郭宇闻 杨登法 +2 位作者 杨铁军 林叶青 叶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分析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单侧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检测,采用平行联合和系列联... 目的分析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单侧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检测,采用平行联合和系列联合进行联合预测分析,若所有指标均为阳性则判定系列联合预测阳性,任一指标为阳性则判定平行联合预测为阳性。结果平行联合预测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预测、病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预测及系列联合预测(P<0.05)。系列联合预测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NIHSS评分预测、病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预测及平行联合预测(97.50%vs 85.00%、87.50%、78.75%,P=0.001;93.75%vs 73.33%、76.19%、68.52%,P=0.000);平行联合预测及系列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NIHSS评分预测、病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预测(P<0.05)。结论依照患者脑梗死病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并联合患者NIHSS评分结果对患者的偏瘫预后进行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梗死 锥体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营养治疗途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戴罕之 张胜 林荣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5-590,共6页
在ICU中,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与预后密切相关,38%~78%的危重症患者出现了营养不良。推荐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个体化定制医学营养治疗以改善预后。营养治疗包括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可通过鼻胃管进行幽门前喂养,操作简单,普遍适用,... 在ICU中,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与预后密切相关,38%~78%的危重症患者出现了营养不良。推荐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个体化定制医学营养治疗以改善预后。营养治疗包括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可通过鼻胃管进行幽门前喂养,操作简单,普遍适用,或通过鼻空肠管进行幽门后喂养,可减少反流误吸风险;肠外营养可通过建立外周静脉通路或中心静脉通路进行喂养,外周静脉通路易于施行,而中心静脉通路可允许高渗透压的营养液。营养治疗途径如何选择,除考虑患者病情外,还需考虑启动时机、能否满足营养需求、喂养相关并发症等问题,目前指南尚未达成统一,研究尚存争议。本文就营养途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期给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L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章芳芳 李宁君 +1 位作者 陈福娟 朱伟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9-651,655,共4页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like 1,MAD2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5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L1的表达,分析MAD2L1表达与结直...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like 1,MAD2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5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L1的表达,分析MAD2L1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5年生存期的影响。结果TCGA和GTEx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L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L1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59例结直肠癌组织中148例呈MAD2L1高表达,111例呈低表达。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AD2L1低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67.57%vs 49.32%);按病变部位分析,MAD2L1高表达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患者(47.25%vs 73.21%;52.53%vs 65.38%)。结论MAD2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是预测结直肠癌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MAD2L1 预后 总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英姿 汪祝萍 +1 位作者 程海英 林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08-709,共2页
目的临床观察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3月共97例细菌性肠炎患儿分为口服头孢克洛干糖浆(每日25mg/kg,分三次口服)对照组及口服头孢克肟干糖浆(每日6~7mg/kg... 目的临床观察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3月共97例细菌性肠炎患儿分为口服头孢克洛干糖浆(每日25mg/kg,分三次口服)对照组及口服头孢克肟干糖浆(每日6~7mg/kg,分二次口服)观察组。总疗程5~7d后,观察治疗有效率。结果头孢克肟干糖浆的有效率为89.80%.高于头孢克洛干糖浆(62.5%),(j,〈O.01)。结论头孢克肟治疗细菌性肠炎疗效优于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口味香甜,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症状缓解迅速,且无不良反应,是~种简单且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头孢克肟 小儿 急性细菌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何金峰 徐小辉 +3 位作者 茆红霞 王罗丹 陈慧 王文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3-765,共3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纳入医院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纳入医院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失语严重程度改善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针灸配合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 针灸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脑利钠肽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晟 程海英 +2 位作者 蔡海芳 潜丽俊 蓝菊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9-599,共1页
血清脑利钠肽(BNP)主要由心室产生和分泌,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增加将刺激其分泌,测定血清BNP水平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期研究表明,在有心衰症状的患者中,血清BNP水平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一个指标,... 血清脑利钠肽(BNP)主要由心室产生和分泌,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增加将刺激其分泌,测定血清BNP水平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期研究表明,在有心衰症状的患者中,血清BNP水平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一个指标,优于心房利钠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成人心力衰竭的研究较成熟,但儿科鲜有报道。为探讨血清BNP与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关系,本文拟回顾性分析HFMD患儿入院时血清BNP及动态变化与病情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脑利钠肽 血清 临床价值 左心室射血分数 重症 心力衰竭 病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矽肺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罗建华 李隆祥 +2 位作者 徐婷婷 陈亦华 张培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0-401,共2页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金华市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随诊的老年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分为矽肺伴反...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金华市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随诊的老年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分为矽肺伴反复感染组和矽肺不伴反复感染组,并将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比较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矽肺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反复感染组IgA、IgM、IgG、CD4+%、CD8+%和CD4+/CD8+均低于非反复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IgG、CD4+%、CD8+%和CD4+/CD8+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A每降低1单位,反复呼吸道感染概率增加18.7%;CD4+/CD8+每降低1单位,反复呼吸道感染概率增加15.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是矽肺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低IgA和低CD4+/CD8+比值是矽肺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功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病人术后血清SOD、MDA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旭林 王红梅 +2 位作者 牟永华 杨林军 梁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老年胃癌病人术后机体外周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以及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胃癌手术病人45例,随机分为两组,EEN组26例,于术后第1天起给予EN治疗,共实施7 d,总量递增;...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老年胃癌病人术后机体外周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以及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胃癌手术病人45例,随机分为两组,EEN组26例,于术后第1天起给予EN治疗,共实施7 d,总量递增;肠外营养(PN)组19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PN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术后第1和第7天检测血清SOD、MDA值和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清SOD值明显低于手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1天均明显增高(P<0.05)。EEN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清MDA值与术前比明显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PN组血清MDA值术后第1和第7天均上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间MDA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CD3+、CD4+、CD4+/CD8+比值术后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EEN组术后第7天CD3+、CD4+、CD8+、CD4+/CD8+比值与P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人血清MDA变化值与T细胞亚群中CD4+/CD8+呈负相关性(r=-0.774,P<0.05)。结论:EEN可能通过调节血清SOD、MDA的变化,使老年胃癌术后病人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老年 胃癌 细胞免疫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arex机械性清除血栓治疗急性下肢缺血近中期效果 被引量:20
15
作者 梁思渊 周龙 +2 位作者 王涛 叶开创 陆信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评估Rotarex经皮机械性清除血栓(PMT)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所致急性下肢缺血的近中期效果,分析不同病因急性下肢缺血对保肢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两医学中心采用Rotarex PMT术治疗的89例(96条患肢)急性下肢缺... 目的评估Rotarex经皮机械性清除血栓(PMT)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所致急性下肢缺血的近中期效果,分析不同病因急性下肢缺血对保肢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两医学中心采用Rotarex PMT术治疗的89例(96条患肢)急性下肢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56肢),女38例(40肢),平均年龄(64.3±7.2)(37~96)岁。96条患肢中急性动脉栓塞31肢,急性动脉血栓形成36肢,移植物血栓形成29肢。主要研究终点为保肢率,以病因学作亚组分析;次要研究终点包括靶病变通畅率、大出血并发症、术后30 d内死亡率和再手术率。结果术后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9)。术后30 d内死亡率为4.5%(4/89)。术后1年、2年总靶病变一期通畅率分别为77%、67%,二期通畅率>80%。术后1年、2年总保肢率分别为83.4%、71.8%。亚组分析显示急性动脉栓塞组患者术后2年保肢率为90.3%,显著高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组患者(65.2%,P=0.047;HR=4.2,95%CI=1.1~11.4)和移植物血栓形成组患者(60.1%,P=0.037;HR=4.9,95%CI=1.2~15.1)。移植物血栓形成组、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组、急性动脉栓塞组再手术率分别为20.1%(6/29)、13.9%(5/36)、3.2%(1/31)。结论 Rotarex PMT术治疗急性下肢缺血安全、有效,尤其是对急性动脉栓塞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缺血 Rotarex系统 经皮机械性清除血栓 球囊血管成形 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乳腺肿块42例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杨林军 殷平 +1 位作者 陈勇 李文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7-298,共2页
目的: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对乳房肿块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42例68处乳腺肿块进行了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评价其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40处乳腺病灶为乳腺纤维腺瘤,19处为乳腺纤维腺瘤形成趋势,7处为乳腺腺病,2处术... 目的: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对乳房肿块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42例68处乳腺肿块进行了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评价其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40处乳腺病灶为乳腺纤维腺瘤,19处为乳腺纤维腺瘤形成趋势,7处为乳腺腺病,2处术中诊断为乳腺囊肿,术后病理为纤维脂肪组织.67处病灶被切除,1处纤维腺瘤术中出血终止手术.1例单发纤维腺瘤处术后并发严重出血,1例术中机械故障顺利排除.皮肤切口3mm,每个病灶平均旋切28次,手术时间平均为30分钟.B超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对乳腺良性病灶能明确诊断且切除彻底,皮肤疤痕小,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MOTOME 微创外科 乳腺肿块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黏膜部位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雅玉 任小丽 +2 位作者 胡恩平 陈祥恩 程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99-1000,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氨基酮戊酸 光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结合光动力学对胃癌细胞MGC-803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学强 刘翰林 +2 位作者 陈国平 袁世超 梁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9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结合光动力学对胃癌细胞MGC-803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黄连素、光动力学疗法(PDT)、黄连素联合PDT处理后MGC-803生长抑制率,并应用联合指数分析两药是否具有协同效应。RT-PCR验证MGC-803经黄连素、PDT、黄连素联合... 目的:探讨黄连素结合光动力学对胃癌细胞MGC-803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黄连素、光动力学疗法(PDT)、黄连素联合PDT处理后MGC-803生长抑制率,并应用联合指数分析两药是否具有协同效应。RT-PCR验证MGC-803经黄连素、PDT、黄连素联合PDT处理后各组survivin、bcl-2、p53、bax基因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构建胃癌动物模型,体外模拟黄连素联合PDT治疗胃癌疗效观察。结果:MTT法测各处理组细胞生长情况并计算各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49.63%,62.29%,84.85%;黄连素与PDT联合后有协同效应,抗肿瘤作用更为显著。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处理组survivin、bcl-2基因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53、bax则在处理组明显上调;流式细胞术测得黄连素联合PDT组细胞明显凋亡,各早期组凋亡率分别为5.0%,20.4%,33.5%,40.9%;胃癌小鼠体外模拟黄连素联合PDT治疗,肿瘤体积明显减小。结论:黄连素能协同增强PDT促进MGC-803凋亡的作用、PDT抗肿瘤疗效,黄连素有可能成为新一代PDT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光动力学疗法(PDT) MGC-803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特征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许晓琴 汪登斌 +4 位作者 王丽君 罗冉 刘欢欢 章华元 尹冬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48-2252,共5页
背景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属于早期的乳腺病变,有发展为浸润性导管癌的倾向。目前DCIS研究的热点在于分辨出哪种类型的病灶将发展为浸润性癌。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使DCIS得到更精确的处理。本研究就不同级别的DCIS及其MRI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背景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属于早期的乳腺病变,有发展为浸润性导管癌的倾向。目前DCIS研究的热点在于分辨出哪种类型的病灶将发展为浸润性癌。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使DCIS得到更精确的处理。本研究就不同级别的DCIS及其MRI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目的探讨DCIS的MRI特征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4例DCIS患者(35侧)的病理分级、MRI特征[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病灶形态学和病灶动态增强表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病理分级:低级别4例,中~高级别31例。BI-RADS分类:3类1例、4A类2例、4B类5例、4C类12例、5类15例。病灶形态学:肿块型DCIS 6例,非肿块样强化DCIS 29例。非肿块样强化DCIS 29例中,节段性强化15例、区域性强化5例、线样强化4例,成簇小环形强化15例、集簇状强化5例。病灶动态增强表现:Ⅰ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10例、Ⅱ型TIC 15例、Ⅲ型TIC 10例;早期缓慢强化4例,早期中度强化2例,早期快速强化29例。ADC值<1.2×10^-3 mm^2/s 19例,≥1.2×10^-3 mm^2/s 16例。低级别和中~高级别患者病灶形态学、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和中~高级别患者非肿块样强化的分布形式、内部强化类型、TIC类型、早期强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S MRI主要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其中又以节段性、区域性、线样强化,成簇小环形强化和集簇状强化多见,其病理基础是导管受侵,增强时导管周围基质和导管壁强化。MRI表现能反映其病理改变,并能提示病理分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DCIS是否伴有浸润及局部复发的可能性,以调整活检及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原位癌 磁共振成像 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120例疗效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涂文辉 侯伟 +3 位作者 宋玉龙 杨雪梅 刘清欣 颜志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疗效及诊治体会。方法:对12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行TACE治疗,采用免疫指标甲胎蛋白(AFP)及临床治愈、明显好转、好转、暂时稳定、进展或恶化5种指标评价近期疗效,采用1、2、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疗效及诊治体会。方法:对12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行TACE治疗,采用免疫指标甲胎蛋白(AFP)及临床治愈、明显好转、好转、暂时稳定、进展或恶化5种指标评价近期疗效,采用1、2、3年生存率评价远期疗效。结果: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行TACE术278次,平均2.32次,术后1个月AFP下降明显,与术前AFP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67,P<0.05);术后6个月治愈好转率66.67%,无效恶化率33.3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51.67%、33.33%。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治疗疗效确切,是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治疗 介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