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变暖2℃情境下青藏高原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
1
作者 卯生琼 陈静 +2 位作者 徐昊 陈海贝 周华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218-220,共3页
在全球气候系统中,青藏高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全球变暖达到2℃时,青藏高原平均气候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平均气温、降水格局等,从而引发多种极端气候事件,这会对区域生态系统、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介绍了研究背景... 在全球气候系统中,青藏高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全球变暖达到2℃时,青藏高原平均气候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平均气温、降水格局等,从而引发多种极端气候事件,这会对区域生态系统、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介绍了研究背景,包括全球变暖趋势、青藏高原气候的重要性;探讨了研究目的与意义;分析了平均气候变化情况,涉及气温变化趋势、降水模式调整和风场演变;论述了极端气候事件的改变,如极端高温、极端降雨和极端干旱;从生态系统、水资源和社会经济方面阐述了全球变暖2℃对青藏高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全球变暖 平均气候 极端气候事件 生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海贝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1期61-62,共2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现代化农业要想实现快速、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大力支持。有效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可以准确掌握相关的气象、气候条件,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为农业生产活动...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现代化农业要想实现快速、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大力支持。有效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可以准确掌握相关的气象、气候条件,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主要探究了气象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以期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现代农业发展 助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为农服务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海贝 周华 赵尔建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2期51-52,共2页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指时效在24~72 h以内的天气预报,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在各行各业气象服务中发挥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要求应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指时效在24~72 h以内的天气预报,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在各行各业气象服务中发挥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要求应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天气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基于此,探讨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为农服务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 农业生产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强化气象服务 提高应用气象质量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华 陈海贝 赵尔建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3期60-61,共2页
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气象服务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为凸显,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已经显得十分急迫和必要,需要气象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先对气象服务需求特点和现状作简要的分析,进而谈一谈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气象... 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气象服务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为凸显,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已经显得十分急迫和必要,需要气象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先对气象服务需求特点和现状作简要的分析,进而谈一谈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气象服务的定位发展。最后提出进一步强化气象服务质量的措施,包括运用先进技术来提升气象服务准确率与质量、打造网络化的气象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气象质量 气象服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现状与发展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华 赵尔建 +1 位作者 陈海贝 张春松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2期168-169,共2页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是确保气象预报预报准确率的基础性条件,在推动气象事业良好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考虑到气象技术装备精密性高,应用时有很强的专业性,因而必须做好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本文先对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的...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是确保气象预报预报准确率的基础性条件,在推动气象事业良好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考虑到气象技术装备精密性高,应用时有很强的专业性,因而必须做好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本文先对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的建立要点作简要的介绍分析,进而谈一谈当前阶段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的现状。最后提出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高效落实和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技术 技术装备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气象站关键问题维修措施及日常维护
6
作者 赵尔建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187-187,189,共2页
本文结合威武市古浪县气象局使用新型自动气象站实际,阐述了新型自动气象站关键问题的维修措施,最后总结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方法,以确保新型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提升地面气象测报质量。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关键问题 维修措施 日常维护 甘肃古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陈海贝 周华 赵尔建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农业发展离不开气象条件、地质环境的支持,尤其是种植物发育和生长离不开日照、水源以及肥料。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充分认识到气象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总结灾害性天气的诱发因素,同时给予必要的干预,减少冰雹、洪涝、冰冻等灾害带来... 农业发展离不开气象条件、地质环境的支持,尤其是种植物发育和生长离不开日照、水源以及肥料。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充分认识到气象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总结灾害性天气的诱发因素,同时给予必要的干预,减少冰雹、洪涝、冰冻等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结合甘肃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气象条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设施农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武威国家基本气象站新旧址气温差异性分析
8
作者 周华 杨晓玲 +1 位作者 陈英 谢万银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根据甘肃武威国家基本气象站新、旧址2006—2018年气温观测数据,采用趋势系数、差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武威国家基本气象站新、旧址气温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特征,并进行线性回归订正。结果表明,新、旧址年... 根据甘肃武威国家基本气象站新、旧址2006—2018年气温观测数据,采用趋势系数、差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武威国家基本气象站新、旧址气温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特征,并进行线性回归订正。结果表明,新、旧址年气温和大多数月气温呈升高趋势,新、旧址年、月、日气温均有明显的差异,平均、平均最低和极端最低气温差为负值,平均最高和极端最高气温差为正值。迁址前后观测场周边环境、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的改变是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新、旧址气温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通过了a=0.001的显著性检验。各月线性回归方程非常显著,经F检验通过了a=0.01显著水平检验,线性回归订正后,月气温差异明显减小,新、旧址气温可合并统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差异性 对比分析 基本气象站 武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9
作者 杨晓玲 丁文魁 +2 位作者 周华 李岩瑛 陈海贝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5-1744,共10页
石羊河流域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石羊河流域2000—2020年逐月NASA GIMM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蒸发量等资料为基础,采用趋势斜率、累积距平和信... 石羊河流域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石羊河流域2000—2020年逐月NASA GIMM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蒸发量等资料为基础,采用趋势斜率、累积距平和信噪比、相关系数、多元回归等方法,分析研究了石羊河流域的植被指数变化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受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和气候差异的影响,石羊河流域NDVI的空间分布为上游>全流域>中游>下游。(2)全流域及上、中游年NDVI呈明显增长趋势,下游呈轻微增长趋势,趋势斜率为上游>全流域>中游>下游,各季节NDVI也呈增长趋势,夏、秋、冬季基本为明显增长。全流域及上、中、下游年NDVI在2010年或2011年发生了突变。(3)影响石羊河流域NDVI变化的气候因子依次为降水量、气温、蒸发量、日照时数。石羊河流域NDVI变化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驱动的结果,全流域及上游气候因子对NDVI的贡献率比人类活动大,中、下游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NDVI贡献相当。突变后人类活动的贡献率比突变前明显增大,气候因子的贡献率相对削弱。研究结果可为石羊河流域植被恢复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趋势斜率 驱动因子 多元回归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冬春季积雪对沙尘天气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玲萍 李岩瑛 王兵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2-889,共8页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1─2007年逐月积雪深度、积雪日数和沙尘天气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冬春季积雪深度、积雪日数和春夏季沙尘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而探讨河西走廊东部冬春季积雪与春夏季沙尘天气的关系.结果表...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1─2007年逐月积雪深度、积雪日数和沙尘天气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冬春季积雪深度、积雪日数和春夏季沙尘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而探讨河西走廊东部冬春季积雪与春夏季沙尘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理位置以及天气系统等影响,河西走廊东部积雪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高海拔地区的积雪多于低海拔地区;沙尘日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低海拔地区的沙尘日数明显多于高海拔地区.河西走廊东部冬春季积雪与春夏季沙尘日数呈显著负相关.积雪深度与沙尘日数的负相关性高于积雪日数与沙尘日数的负相关性;冬春季积雪对春季沙尘的影响大于对夏季沙尘的影响;山区积雪与沙尘日数的相关性高于平原区积雪与沙尘日数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东部 积雪日数 积雪深度 沙尘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夏季旱涝和典型暴雨的水汽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玲萍 王博 +1 位作者 李天江 李晓京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3-933,共11页
水汽源地和输送路径是影响我国河西地区旱涝模态的主要因素,也是该地区暴雨预报需要考虑的关键因子。本文利用1979-2018年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河西走廊夏季不同环流形势典型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差异以及与... 水汽源地和输送路径是影响我国河西地区旱涝模态的主要因素,也是该地区暴雨预报需要考虑的关键因子。本文利用1979-2018年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河西走廊夏季不同环流形势典型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差异以及与旱涝年水汽输送气候平均态的不同。结果表明:(1)夏季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整层水汽通量表明该区总体均呈现略偏干趋势走向,其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4·(10a)^(-1)和-5.7 kg·(m·s)^(-1)·(10a)^(-1)。(2)夏季水汽主要来源为西北方(北冰洋)和西方(黑海和里海),其中旱年来自西北方,水汽通量<50 kg·(m·s)^(-1);涝年来自西方,水汽通量为50~100 kg·(m·s)^(-1);旱涝年各边界水汽输入主要来自西边界和北边界,区域水汽收支都为净流出。(3)两次暴雨过程均存在西路水汽输送,这和夏季涝年气候平均态一致,但还需中低层其他路径的水汽补充汇合并形成强的水汽通量辐合,区域水汽收支为净流入,其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低槽型暴雨水汽主要来自西路的里海、黑海,南路的南海和西南路的孟加拉湾,水汽通量最大中心达100~150 kg·(m·s)^(-1),水汽输入主要来自南边界和西边界;河套异常高压型暴雨水汽来自东路的黄海、西路的里海和黑海、西南路的孟加拉湾,异常偏东气流将三路水汽接力式地输送到暴雨区,水汽通量最大中心达250~300 kg·(m·s)^(-1),水汽输入主要来东边界和南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旱涝 暴雨 水汽输送 水汽净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SO与中国夏季降水的联系:冬季QBO的调制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楚薇 饶建 +4 位作者 吴志文 胡家晖 马小涵 刘韵雯 王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0-223,共14页
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台站降水资料和GPCC降水资料,系统研究了在冬季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调制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不同阶段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 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台站降水资料和GPCC降水资料,系统研究了在冬季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调制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不同阶段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根据两者的位相和强度,可将它们的配置分为QBO西风/El Ni■o、QBO西风/La Ni■a、QBO东风/El Ni■o、QBO东风/La Ni■a。研究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ENSO和QBO无显著相关关系。冬季QBO西风位相时,El Ni■o发展年夏季,我国整体偏旱,而华南偏涝;衰减年夏季,华南、华东北部偏旱,东北、长江流域偏涝。La Ni■a发展年夏季,我国东部降水异常呈负-正-负的三极分布;衰减年夏季,东南沿海偏涝。冬季QBO东风位相时,El Ni■o发展年夏季,长江以北偏旱;衰减年夏季,我国东部降水异常呈负-正-负的三极分布。La Ni■a发展年夏季,江淮和华南南部偏旱;衰减年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偏涝。ENSO是影响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重要因子,而QBO的调制作用在ENSO衰减年夏季更为显著。相比冬季QBO东(西)风位相,QBO西(东)风位相时El Ni■o (La Ni■a)期间赤道西太平洋负(正)海温异常更强,衰减年夏季位于西太平洋的异常下沉(上升)运动和印度洋的异常上升(下沉)运动更强更深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更大(小),南亚高压更偏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 夏季降水异常 海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金塔段水文特征与降水量关系初探
13
作者 王胜 郭海瑛 +1 位作者 胡丽莉 王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0期3863-3869,共7页
利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气象站1973~2014年降水量数据以及鸳鸯池水库径流量资料,通过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对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2年里金塔县年降水量呈现出缓... 利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气象站1973~2014年降水量数据以及鸳鸯池水库径流量资料,通过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对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2年里金塔县年降水量呈现出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降水量趋势倾向率为3.65 mm/10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降水量趋势倾向率为-0.02、-0.47、0.51、0.62 mm/10年。四季当中夏季降水量占到全年的比例为62%,该季节降水量的减少必定会影响全年降水量变化。鸳鸯池水库1984~2004年径流量处在偏少时期,2004年之后径流量处在相对较多的时期。通过对径流量的季节分析来看,夏季平均径流量为1.01×108 m^3,为四季中最大,占到全年径流量的32%。年降水量与年径流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2,四季当中夏季降水量与径流量以及秋季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2)Mann-Kendall法,对鸳鸯池水库年平均径流量序列做突变检测分析发现,2009年是径流量由减少转为增加趋势的突变点,对鸳鸯池水库径流量序列进行Morlet小波变换特征分析,在15年左右的尺度以及32年左右的时间尺度,径流量变化周期显著,小波方差进一步确认32年是径流量序列变化的第一主导周期,表现出的能量最大,而15年是第二主导周期。(3)对年降水量与径流量建立关系模型,选择三次方程(Cubic)作为建模需要,通过降水量来反映出径流量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降水量 径流量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一次突发性暴雨天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海贝 杨晓玲 +3 位作者 赵慧华 陈静 周华 乔琴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74-178,共5页
2022年8月2日夜间河西走廊东部出现了对流性短时强降雨、局地暴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实时MICAPS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河西走廊东部区域内6个国家自动气象站和93个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诊断分析方法对这次对... 2022年8月2日夜间河西走廊东部出现了对流性短时强降雨、局地暴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实时MICAPS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河西走廊东部区域内6个国家自动气象站和93个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诊断分析方法对这次对流性强降雨、局地暴雨天气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发生在高、低空均为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区内。大的湿度条件、畅通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水汽通道和水汽在本地辐合,为暴雨天气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高、低层、地面辐合线的抬升以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上升运动是暴雨天气发生的动力机制;地面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是暴雨天气能量的释放过程;强烈的不稳定能量和不稳定层结是对流增强、雨强增大的必要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生成和强烈发展是暴雨强度较大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MICAPS 物理量 对流云团 突发性 河西走廊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雷暴及闪电活动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华 杨晓玲 陈海贝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9期160-162,共3页
借助雷达、地闪定位系统、强电场法等先进监测设备和手段,利用大量的气象监测资料,系统研究探讨了甘肃地区及周边地区在发生极强降水运动时,天气系统的雷暴特性。结果表明:当日的活动范围内主要有2种不同类型的雷阵雨天气,这些雷阵雨体... 借助雷达、地闪定位系统、强电场法等先进监测设备和手段,利用大量的气象监测资料,系统研究探讨了甘肃地区及周边地区在发生极强降水运动时,天气系统的雷暴特性。结果表明:当日的活动范围内主要有2种不同类型的雷阵雨天气,这些雷阵雨体的混杂也是导致当日兰州市区重复性强降水和大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区域的降雨强度变化和相应的雷达回波强变化,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回波通常对应强降水速率,而弱回波通常对应极弱的降雨速率。地闪活动则大多发生在雷阵雨运动的中后期、强回波的边缘区域、雷阵雨活动发展方向的最前部,地闪活动和回波强度之间的关联不甚明确。在该市出现极端强降水时发生的雷暴,上部通常为正电荷区,底部则为更高的负电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降水:雷暴 闪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紫皮大蒜适生种植气候区划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文魁 刘明春 +3 位作者 胡兴才 齐高先 张春松 张义海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7期31-33,共3页
通过分析河西优质大蒜主产地民乐的紫皮大蒜生育期间光、热、水条件 ,得出适宜播种期为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 ;需≥ 0℃积温 176 0 .0℃左右 ;蒜薹和鳞芽发育期适宜气温为 10 .2~ 15 .4℃ ;现薹至抽薹期适宜气温为 15 .4~ 15 .9... 通过分析河西优质大蒜主产地民乐的紫皮大蒜生育期间光、热、水条件 ,得出适宜播种期为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 ;需≥ 0℃积温 176 0 .0℃左右 ;蒜薹和鳞芽发育期适宜气温为 10 .2~ 15 .4℃ ;现薹至抽薹期适宜气温为 15 .4~ 15 .9℃ ;鳞茎膨大期适宜气温为 14 .0~ 16 .0℃。根据对大蒜生育、产量和品质起关键作用的≥ 0℃积温、7- 8月蒜头膨大期的气温、日照时数、5 - 6月平均气温作为区划指标 ,将河西走廊划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紫皮大蒜 气候区划 生长发育 热量 光照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8—2015年北半球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统计特征和月际环流差异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华曌 饶建 +1 位作者 生宸 王博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0-891,共12页
利用NCEP/NCAR第1套再分析资料,分析过去68 a(1948-2015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SSW)频次、强度和环流特征的月际差异。统计结果表明:1948-2015年北半球共发生30次SSW,其集中发生在11-3月,而1-2月发生频次尤... 利用NCEP/NCAR第1套再分析资料,分析过去68 a(1948-2015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SSW)频次、强度和环流特征的月际差异。统计结果表明:1948-2015年北半球共发生30次SSW,其集中发生在11-3月,而1-2月发生频次尤为集中,且SSW发生频次表现出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1-12月SSW比1-3月SSW的持续时间长。而3月SSW事件的强度最弱,持续时间最短。1月和3月SSW纬向平均信号下传得较深,而11月、12月和2月的环流信号仅能传到200 hPa。11-3月SSW爆发前1~2周500 hPa均观测到西太平洋遥相关型(Western Pacific,WP)的负位相;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Pacific-North America,PNA)的正位相仅仅出现在11月、12月和3月SSW爆发前。SSW爆发后1~2周,仅有11月、1月和3月的事件对应着负位相的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月际 频次 强度 环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甘肃省乌鞘岭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乔琴 杨晓玲 +2 位作者 陈海贝 李正昊 陈静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105-111,共7页
利用1961—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的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乌鞘岭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鞘岭年代、年及四季气温呈升高趋势,升温的速度为冬季>夏季=年>秋季>春季,气候趋... 利用1961—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的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乌鞘岭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鞘岭年代、年及四季气温呈升高趋势,升温的速度为冬季>夏季=年>秋季>春季,气候趋势系数均通过了a=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升高趋势显著,21世纪以来气温升高尤为明显。月气温变率较大,气温最高月份在7月,依此向两端迅速递减,气温最低月份在1月,气温在1996年发生气候突变。乌鞘岭年代、年及四季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增多的速度为年>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年降水量的气候趋势系数通过了a=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增多趋势显著,冬季降水量气候趋势系数通过了a=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增多趋势很显著。月降水量的变率也较大,降水量最多月份在8月,依此向两端迅速递减,降水量最少月份在12月,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75%。乌鞘岭降水在1977年和2002年出现了气候转折,没有发生气候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变化特征 乌鞘岭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霜冻天气及冻害成因分析
19
作者 周华 杨晓玲 +1 位作者 马中华 郭丽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188-193,242,共7页
2020年5月9日和11日河西走廊东部发生了区域性强霜冻天气,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灾害。利用实时MICAPS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和河西走廊东部区域内6个国家自动气象观测站和93个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对这次霜冻天气进行了成因分析,并分... 2020年5月9日和11日河西走廊东部发生了区域性强霜冻天气,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灾害。利用实时MICAPS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和河西走廊东部区域内6个国家自动气象观测站和93个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对这次霜冻天气进行了成因分析,并分析了霜冻灾害严重的成因。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高压脊强烈发展,脊前强劲偏北急流引导强冷空气向南爆发,冷高压长时间维持并加强,为霜冻发生提供了平流和晴空辐射降温条件。高低空强烈且深厚的冷平流引起的剧烈降温是造成霜冻的主要原因。前期气温异常偏高,造成农林作物播种期和生育期普遍提前,农林作物抵抗冻害的能力明显下降。气温、地温长时间维持在0℃以下造成了霜冻二次叠加,冻害加重。冻害发生后,温度急剧上升,作物水分强烈蒸腾,细胞严重受损,导致受灾程度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 冻害 成因分析 河西走廊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因子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尔建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2期238-238,共1页
本文着重对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因子做分析探讨,以期为沙尘天气研究、天气预报预测及沙尘防御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沙尘天气 气候因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