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成像技术在口腔疾病诊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曹梦颖 石蕊 +1 位作者 于瀚雯 刘程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遥感技术是应用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的一种探测技术。近年来,遥感技术与医学交叉融合,在疾病空间分析、精细导航定位和实时医学图像终端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非侵入... 遥感技术是应用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的一种探测技术。近年来,遥感技术与医学交叉融合,在疾病空间分析、精细导航定位和实时医学图像终端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对病灶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和诊断,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疾病进行预警。本文综合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微波成像技术、太赫兹成像技术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等遥感成像技术应用于疾病诊疗的原理和优势,并阐述了常见遥感成像技术在龋病病变组织早期的检测、口腔癌边缘和波及范围评估、口腔软硬组织微小变化的探测等口腔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 微波成像 太赫兹成像 高光谱成像 龋病 口腔癌症 远程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期女性口腔疾病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2
作者 叶畅畅 孟姝 +1 位作者 王晓丽 黄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518,共6页
哺乳期是女性分娩后进入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免疫力尚未恢复至产前水平,同时又承担着哺育婴儿等各种身心压力,容易发生口腔疾病。由于乳汁是新生儿重要的营养来源,产妇使用的任何药物都可能进入乳汁,对新生儿产生不良... 哺乳期是女性分娩后进入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免疫力尚未恢复至产前水平,同时又承担着哺育婴儿等各种身心压力,容易发生口腔疾病。由于乳汁是新生儿重要的营养来源,产妇使用的任何药物都可能进入乳汁,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在接诊哺乳期患者时,口腔医生不仅需要根据产妇的全身情况制定方案,还必须把握正确的治疗时机,掌握哺乳期用药知识才能尽量避免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本文就哺乳期口腔疾病治疗的时机选择、药物使用、麻醉和影像检查安全性以及产妇的家庭口腔保健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哺乳期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 哺乳 口腔治疗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口腔微生物影响新生儿口腔及全身健康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邓含知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2-558,共7页
孕妇口腔健康对妊娠结局(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先兆子痫、死胎等)的影响早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胎盘、羊水等母体结构中检出口腔微生物,孕妇口腔微生物对胎儿子宫内定植、塑造胎儿免疫系统,以及对新生儿后续口腔健康的影响及... 孕妇口腔健康对妊娠结局(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先兆子痫、死胎等)的影响早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胎盘、羊水等母体结构中检出口腔微生物,孕妇口腔微生物对胎儿子宫内定植、塑造胎儿免疫系统,以及对新生儿后续口腔健康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孕妇口腔微生物对胎儿健康及新生儿口腔微生物群的影响:孕妇口腔微生物群可能通过生命早期口腔微生物的定植及演替影响口腔健康,并可能调节胎儿发育,对全身健康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孕妇 口腔微生物 微生物子宫内定植 生命早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非手术牙周治疗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瑜鸿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牙周炎是造成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牙周非手术治疗(NSPT)是规范化牙周序列治疗的第一步,然而该治疗对存在骨内缺陷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常需要进一步行牙周手术治疗。随着“微创牙科”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有学... 牙周炎是造成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牙周非手术治疗(NSPT)是规范化牙周序列治疗的第一步,然而该治疗对存在骨内缺陷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常需要进一步行牙周手术治疗。随着“微创牙科”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有学者提出了微创非手术牙周治疗技术(MINST),即以微创操作进行非手术牙周治疗的技术。MINST可在一定条件内替代牙周手术治疗来改善牙周骨内缺损的牙周临床指标,并在减少术后疼痛、提高美观和患者接受度等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总结了MINST的提出和临床应用进展,分析该技术与传统的NSPT和微创牙周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就该技术联合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包括局部药物治疗、釉基质衍生物、牙周内镜)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骨内缺损 牙周非手术治疗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程守正 李太文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创伤、炎症等刺激后,血清SAA水平迅速升高,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对SAA的基因调控、蛋白结构及生物学...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创伤、炎症等刺激后,血清SAA水平迅速升高,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对SAA的基因调控、蛋白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SAA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SAA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牙周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和牙周炎防治策略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辅助性T细胞17 TOLL样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蛋白在小鼠牙周炎进程中的时空表达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钺 许春梅 +3 位作者 谢旭东 施培磊 王骏 丁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5,共10页
目的研究小鼠牙周炎进程中骨膜蛋白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丝线结扎法构建小鼠牙周炎模型。设置对照组、栓丝4 d组、栓丝7 d组、栓丝14 d组、自愈组(栓丝14 d再去除丝线14 d),通过Micro-CT、组织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牙周组织的动... 目的研究小鼠牙周炎进程中骨膜蛋白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丝线结扎法构建小鼠牙周炎模型。设置对照组、栓丝4 d组、栓丝7 d组、栓丝14 d组、自愈组(栓丝14 d再去除丝线14 d),通过Micro-CT、组织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牙周组织的动态变化特征,利用RNAscop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牙周膜内骨膜蛋白在牙周炎进程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刺激组(LPS处理12 h)、去除LPS刺激组(LPS处理3 h后再用培养基培养9 h),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骨膜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栓丝7 d组可见明显的牙槽骨吸收,栓丝14 d组牙周组织破坏加重,表现为破骨细胞增多、牙周膜间隙增宽、牙槽骨高度降低,而自愈组见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修复。与对照组相比,栓丝4 d组、栓丝7 d组牙周膜内骨膜蛋白表达降低,栓丝14 d组骨膜蛋白表达相较于栓丝4 d组及栓丝7 d组增加,自愈组骨膜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似。qRT-PCR结果显示,LPS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骨膜蛋白、TGF-β1的表达均下降,而去除LPS刺激组与LPS刺激组相比骨膜蛋白、TGF-β1的表达均升高。结论小鼠牙周膜内骨膜蛋白表达随炎症进展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去除炎症刺激后骨膜蛋白表达的恢复可能与TGF-β1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骨膜蛋白 牙周再生 牙槽骨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诗礼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32,共8页
心力衰竭(HF)是各类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HF病因学的探索涉及多个方面,炎症对HF进程的影响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牙周炎是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软硬组织破坏性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心力衰竭(HF)是各类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HF病因学的探索涉及多个方面,炎症对HF进程的影响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牙周炎是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软硬组织破坏性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已有报道指出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CVD)存在关联,但牙周炎与HF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发现牙周致病菌及其毒性产物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心肌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HF的进程。本文对牙周炎与HF的相关性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牙周炎及CVD的共同防治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牙周炎 心肌重构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经铁死亡途径破坏体外肠道上皮屏障模型的研究
8
作者 张潇月 陈舒泽 +2 位作者 周婕妤 程磊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4,共12页
目的探究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感染对体外肠道上皮屏障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接种于Transwell小室构建体外肠道上皮屏障模型。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和F.nucleatum建立细胞损伤和感染模型,实验分为CON... 目的探究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感染对体外肠道上皮屏障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接种于Transwell小室构建体外肠道上皮屏障模型。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和F.nucleatum建立细胞损伤和感染模型,实验分为CON组、FN组、8%DSS组和FN+8%DSS组,检测F.nucleatum对有无DSS处理的上皮屏障的影响并评估铁死亡在其中的作用;随后引入铁死亡抑制剂铁抑素1(Fer-1)和去铁胺(DFO),探究抑制铁死亡对受损上皮屏障的作用。实验中,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跨上皮电阻值(TEER)评估上皮完整性;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D4)透过率评估上皮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连接及线粒体;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胞质紧密粘连蛋白ZO-1和紧密连接蛋白CLDN-1的表达;铁死亡检测包括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Fe2+)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1(FTH1)、乙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4(ACSL4)的表达,以及测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比例(GSH%)评估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FN组、8%DSS组和FN+8%DSS组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损伤增加(P<0.05);与CON组相比,FN组TEER值和FD4透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8%DSS组相比,FN+8%DSS组的6、12、24 h TEER值下降(P<0.05),FD4透过率增加(P<0.0001);与CON组相比,FN+8%DSS组ZO-1和CLDN-1蛋白下调(P<0.05);透射电镜观察到8%DSS组细胞间连接破坏,FN+8%DSS组除了细胞间连接破坏还观测到F.nucleatum入侵细胞内部,线粒体呈现铁死亡样改变;GPX4蛋白下调,FTH1和ACSL4蛋白上调,细胞内Fe2+积聚,MDA升高,GSH%降低。引入Fer-1和DFO后,细胞损伤降低,TEER值回升,FD4透过率降低,ZO-1和CLDN-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F.nucleatum感染可能通过铁死亡途径促进DSS诱导的体外肠道上皮屏障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核梭杆菌 肠道上皮屏障 铁死亡 CACO-2细胞 牙周炎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调节性细胞死亡及表型转换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别梦瑶 周婕妤 +1 位作者 吴亚菲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6,共9页
牙周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流行病学和体内外研究均表明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自噬、凋亡、焦亡等调节性细胞死亡和表型转换参与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瘤、血管钙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牙周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流行病学和体内外研究均表明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自噬、凋亡、焦亡等调节性细胞死亡和表型转换参与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瘤、血管钙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牙龈卟啉单胞菌是最重要的牙周致病菌之一,已被证明可以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不仅能侵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影响其调节性细胞死亡的过程,还能促进其增殖、迁移、钙化等表型转换,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梳理相关研究进展,以期揭示牙周炎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调节性细胞死亡及其表型转换之间的联系,为更好地防治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血管平滑肌细胞 心血管疾病 表型转换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侧带蒂结缔组织转瓣移植联合冠修复重建美学区龈乳头1例
10
作者 周婕妤 赵蕾 +2 位作者 吴亚菲 李勇 赵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32,共10页
前牙美学区由于牙周炎、局部解剖因素、机械损伤或异常力等原因易出现牙龈退缩、牙齿移位形成的“黑三角”的现象,是目前口腔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血管化腭骨膜间结缔组织(VIP-CT)瓣是一种上腭前蒂结缔组织瓣,血供充足,可促进骨移植物成... 前牙美学区由于牙周炎、局部解剖因素、机械损伤或异常力等原因易出现牙龈退缩、牙齿移位形成的“黑三角”的现象,是目前口腔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血管化腭骨膜间结缔组织(VIP-CT)瓣是一种上腭前蒂结缔组织瓣,血供充足,可促进骨移植物成骨,改善邻间隙软组织缺损。本文报道了1例前牙区牙龈退缩伴牙齿移位、龈乳头缺失的病例,经过VIP-CT转瓣移植和骨增量手术后软硬组织状况显著改善,随后联合冠修复恢复邻面触点,最终有效重建了美学区龈乳头,获得了理想的美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退缩 龈乳头缺陷 黑三角 血管化腭骨膜间结缔组织瓣 修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脉冲能量Er:YAG激光对钛盘表面形貌及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翼 邱江珊 +2 位作者 申道南 关鑫 丁一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3-721,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脉冲能量Er:YAG激光照射后钛盘表面形貌与粗糙度的变化,研究不同钛盘表面形貌对细胞生物学行为以及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索Er:YAG激光改性钛表面的合适参数。方法将Ti6Al4V钛盘随机分为5组,设置不同的参数(0、50、100、... 目的探究不同脉冲能量Er:YAG激光照射后钛盘表面形貌与粗糙度的变化,研究不同钛盘表面形貌对细胞生物学行为以及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索Er:YAG激光改性钛表面的合适参数。方法将Ti6Al4V钛盘随机分为5组,设置不同的参数(0、50、100、150、200 mJ/P)进行Er:YAG激光照射,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钛盘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变化,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钛盘表面MG63细胞的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通过结晶紫染色和活/死细菌染色观察钛盘表面生物膜的形成。结果激光对钛盘表面形貌的改变程度以及钛盘表面粗糙度与脉冲能量成正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100 mJ/P组钛盘表面MG63细胞的早期黏附形态、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实验结果显示:50 mJ/P组钛盘表面生物膜形成明显低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100 mJ/P处理后钛盘表面MG63细胞表现出良好的黏附、增殖及分化能力,在50 mJ/P处理时细菌生物膜形成最少。50~100 mJ/P可能是Er:YAG激光改性种植体表面的适宜参数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参数 钛盘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